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_27_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科判pdf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达摩二入四行观

   菩提达磨大师 著作 本文版本 卍新续藏第 63 No.1217 (仿宋字体为其他版本与出处

     释道净 拟科(仅供参考) 整理 校对 20221126 1 稿 1128 2 稿 qq 973451196

 

科判

正文

 

 

 

 

 

 

 

 

 

 

 

 

 

 

 

 

 

全文分三

甲一标名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甲二作者

菩提达磨大师

 

 

 

 

 

 

 

 

 

 

 

 

 

 

 

甲三正文分二

乙一总说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乙二分说分二

 

丙一正见理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

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丙二正修行入分二

丁一总说

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

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丁二分说分二

 

戊一前行基础远离粗大执着分三

 

 

己一受苦时知因果故报冤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 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

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皆)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己二得乐时知缘起故随缘行

二随缘行者: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己三有求时知皆苦故无所求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

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

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息)想无求。

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乃)乐。

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戊二正行六度三轮体空称法行入道分

己一称性净空理之法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

(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 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己二以檀施波罗蜜为例自他二利

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恡(吝)惜。脱解(达解)三空,不倚不着。

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

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己三余五度亦然

檀施既尔,余五亦然。

 

己四三轮体空之称法行

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说偈言: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大正藏第 48 No. 2009 少室六门

 

达磨大师四行观终

(别记云: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只教曰: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师只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慧可曰:我已息诸缘。师曰:莫不成断灭去否?

可曰:不成断灭。师曰:何以验之云不断灭?

可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师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

——大正藏第 51 No. 2076 景德传灯录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达摩二入四行观 科    1  / 1

c_27_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txt · 最后更改: 2022/11/30 12:26 由 kepan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