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_1_02_三论玄义记_刘常净

科判pdf

           三论玄义记 科判

                             隋慧日道场沙门吉藏 奉命撰 刘常净 释义

                            释道净 整理 4 稿 qq 973451196 校对 慈信

 

 

 

01 表)总表               (依《刘峰著作全集》2013 年电子版校对)

科判

经文

一  绪言

二  三论教义的先河

三  释名题

四  释作者

 

 

 

 

 

 

 

 

释本文分二

 

总序宗要

开为二门

一通序大归

二别释众品

 

 

 

 

甲一

、通序大归分二

 

初门有二

一破邪

二显正

 

 

 

 

 

 

 

乙一

、总明三论宗旨分六

丙一、明佛说教大意

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考圣心以息患为主,统教意以通

理为宗。

丙二、众生闻教起迷

但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见网为泥洹。遂使鹿苑丘墟,鹫山荆棘。

善逝以之流恸,萨埵所以大悲,四依为此而兴,三论由斯而作。

 

丙三、正标三论宗旨

但论虽有三,义唯二辙,一曰显正,二曰破邪。

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故振领提纲,理唯斯二也。但邪谬纷纶,难可备序。

三论所斥,略辨四宗:一摧外道,二折毘昙,三排成实,四呵大执。

 

 

 

丙四、释其所以然

问:以何义故遍斥众师?

答:论主究其源尽其理也。一源不究则戏论不灭,毫理不尽, 则至道不彰。以无源不究,群异乃息。无理不尽,玄道始通。

是以斯文遍排众计。

问:既无法不究,无理不尽,应遍排群异,何故但斥四宗耶? 答:初一为外,后三为内,内外并收;

毗昙明有,成实辨空,空有俱摄;

斯二为小,方等称大,大小该罗,略洗四迷,则纷累都尽耳。

 

丙五、分别优劣

问:此之四执,优降云何?

答:外道不达二空,横存人法;

毗昙已得无我,而执法有性;跋摩具辨二空,而照犹未尽; 大乘乃言究竟,但封执成迷,自浅至深,四宗阶级。

 

 

丙六、料简破收

问:外道邪言,可得称破,余为内教,何得亦破?

答:总谈破显,凡有四门:一破不收,二收不破,三亦破亦收, 四不破不收。言不会道,破而不收,说必契理,收而不破。

学教起迷,亦破亦收,破其能迷之情,收取所惑之教。诸法实相,言忘虑绝,实无可破,亦无可收,泯上三门,归乎一相,照

斯四句,破立皎然自此以来,总明申破,从此已去,别斥四宗。

 

乙二、别释破邪显正分二

 

丙一、破邪分四

丁一、摧外道分二    (表 1)(2 表)

丁二、折毗昙分二    (表 22 表)

丁三、排成实分三    (表 34 表)

丁四、呵大执分二    (表 42 表)

丙二、显正分二53

丁一、序说

丁二、显正分二

 

 

 

 

甲二、别释众品分十二

乙一、经论相资门分三                 (表 6 2 表)

乙二、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表 7 4 表)

乙三、明诸部通别门分三               (表 8 1 表)

乙四、立名不同门分二                 (表 9 1 表)

乙五、宗旨不同门分二                 (表 103 表)

乙六、论破申不同门分二               (表 111 表)

乙七、别释三论门                     (表 121 表)

乙八、三论通别门分三                 (表 131 表)

乙九、明四论用假不同门分三           (表 141 表)

乙十、四论对缘不同门分二             (表 151 表)

乙十一、明三论破缘有利钝不同门       (表 161 表)

乙十二、别释《中论》名题门分二       (表 173 表)

三论玄义

为弘破邪显正宗  新遂开板雕文功  早耀八不正观月  速拂三界迷伦雾

于时建长八年(丁巳)三月七日 沙门圣守

《三论玄义记》终    摄山后学 刘常净撰记


科判

经文

 

 

 

 

 

 

 

 

 

 

 

 

 

 

 

 

 

 

 

 

丁一

、摧外道分二

 

戊一、释名略标

所言摧外道者,夫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外道多端,略陈其二,一天竺异执,二震旦众师。

 

 

 

 

 

 

 

 

 

 

 

 

 

 

 

 

 

 

戊二

、别破外道分二

 

 

 

 

 

 

 

 

 

 

 

 

 

 

 

 

 

己一

、破天竺异执分三

庚一、总标四执

总论西域,九十六术,别序宗要,则四执盛行。

一计邪因邪果,二执无因有果,三立有因无果,四辨无因无果。

 

 

 

 

 

 

 

 

 

 

 

 

 

 

 

庚二

、别破四宗分四

 

 

一、破邪因邪 分三

壬一、叙异执

问:云何名为邪因邪果?

答:有外道云:大自在天能生万物,万物若灭,还归本天, 故云,自在天若嗔,四生皆苦,自在天若喜,则六道咸乐。

壬二、

评谬计

然天非物因,物非天果,盖是邪心所画,故名邪因邪果(自

在既尔,七计例然

 

 

壬三、正破

难曰:夫善招乐报,恶感苦果,盖是交谢之宅,报应之场, 以不达义理,故生斯谬。

又夫人类生人、物类生物。

人类生人,则人还似人,物类生物,则物还似物。

盖是相生之道也,而谓一天之因,产万类之报,岂不谬哉。

 

 

 

辛二

、破无因有果分二

 

一、叙异执分

 

 

癸一、叙计

问:云何名为无因有果?

答:复有外道,穷推万物,无所由藉。故谓无因,而现睹诸法,当知有果。

例如庄周,魍魉问影,影由形有,形因造化,造化则无所由。

本既自有,即末不因他,故是无因而有果也。

癸二、释计

问:无因自然,此有何异?

答:无因据其因无,自然明乎果有,约义不同,犹是一执。

 

 

二、难破分二

癸一、难无因

难曰:夫因果相生,犹长短相形,既其有果,何得无因? 如其无因,何独有果?

若必无因而有果者,则善招地狱,恶感天堂。

 

癸二、破自然

问曰:有人言,自然有因,自然无因,万化不同,皆自然有,故无同前过?

答曰:盖未审察之,故生斯谬,如其精究,理必不然。夫论自者,谓非他为义,必是因他,则非自矣。

故自则不因,因则不自,遂言因而复自,则义成矛盾。

 

辛三

、破有因无果分二

壬一、叙异计

问:云何名为有因无果?

答:断见之流,唯有现在,更无后世,类如草木,尽在一期。

 

 

 

壬二、批破

难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义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 唯有佛宗,乃尽其致。

经云:如雀在瓶中,罗纱覆其口,纱穿雀飞去,形坏而神走。 匡山慧远释曰:

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 不得见形朽于一生,便谓识神俱丧,火穷于一木,乃曰终期都尽矣。

问曰:后学称黄帝之言曰,形虽糜而神不化,乘化至变无穷。

虽未彰言三世,意已明未来不断。

 

 

辛四、破无因无果

问:云何名为无因无果?

答:既拨无后世受果,亦无现在之因。故六师云:

无有黑业,无有黑业报,无有白业,无有白业报。

四邪之中,最为尤弊,现在断善,后生恶趣?

 

庚三、总结四宗

问:斯之纷谬,起自何时?

答:释迦未兴,盛行天竺,能仁既出,殄斯谬计,佛灭度后,柯条更繁,龙树后兴,重加剪伐。


 

 

 

 

 

 

 

 

 

 

 

 

 

 

 

 

 

 

 

 

 

丁一

、摧外道分二

 

 

 

 

 

 

 

 

 

 

 

 

 

 

 

 

 

 

 

戊二

、别破外道分二

 

 

 

 

 

 

 

 

 

 

 

 

 

 

 

 

 

 

 

己二

、排震旦众师分三

庚一、总标大科

次排震旦众师,一研法,二核人。

 

 

 

 

 

 

 

 

 

 

 

 

庚二

、正明排斥

 

 

 

 

 

 

 

 

 

 

 

 

辛一

、研法分三

 

 

 

壬一、举僧肇研法

问曰:天竺四术,既为外言,震旦三玄,应为内教? 答:释僧肇云:

每读老子庄周之书,因而叹曰:        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也 后见《净名经》欣然顶戴,谓亲友曰:    吾知所归极矣。

遂弃俗出家。”

 

 

 

 

 

 

壬二、举罗什研法

罗什昔闻三玄与九部同极,伯阳与牟尼抗行,乃喟然叹曰:

老庄入玄,故应易惑耳目,凡夫之智,孟浪之言, 言之似极,而未始诣也,推之似尽,而未谁至也。

略陈六义明其优劣:

外但辨乎一形,内则朗鉴三世; 外则五情未达,内则说六通穷微;

外未即万有而为太虚,内说不坏假名而演实相; 外未能即无为而游万有,内说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外存得失之门,内冥二际于绝句之理;

外未境智两泯,内则缘观俱寂。

以此详之,短羽之于鹏翼,坎井之于天池,未足喻其

悬矣,秦人疑其极,吾复何言哉!

 

 

 

 

 

壬三、约理研法

问:伯阳之道,道曰太虚,牟尼之道,道称无相,理源既一,则万流并同,什肇抑扬,乃谄于佛。

此王弼旧疏,以无为为道体。 答:伯阳之道,道指虚无;

牟尼之道,道超四句,浅深既悬,体何由一? 盖是子妄于道,非余谄佛。

问:牟尼之道,道为真谛,而体绝百非,伯阳之道, 道曰杳冥,理超四句,弥验体一,奚有浅深?

——此梁武帝新义,用佛经以真空为道体。

答:九流统摄,七略该含,唯辨有无,未明绝四。若言老教亦辨双非,盖以沙糅金,同盗牛之论。

——周弘政、张机,并斥老有双非之义也。

 

 

 

 

 

 

庚三、核人

核人第二。

问:佛名大觉,老曰天尊,人同上圣,法俱妙极,苟欲存异将非杜不二之玄门,伤得一之渊府哉?

盖是道士用《三洞》、《灵宝》等经立义。

答:悉达处宫,方绍金轮圣帝,能仁出俗,遂为三界法王。

老为周朝之柱史,清虚是九流之派,子若欲令人一法同,何异塠阜共安明等高,萤烛与日月齐照。

问:同人者之五情,异人者之神明,迹为柱史(吏,本实天尊,据实而谈,齐之一贯。

答:《汉书》亦显品类,以伯阳为贤,何晏、王弼称老未及圣。 设令孔是儒童,老为迦叶,虽同圣迹,圣迹不同,若圆应十方,八

相成佛,人称大觉法名出世,小利即生人天福善,大益即有三乘贤圣, 如斯之流,为上迹也。

至如孔称素王,说有名儒,老居柱史(吏,谈无曰道。

辨益即无人得圣,明利即止在世间,如此之类,为次迹矣。


科判

经文

 

 

 

 

 

 

 

 

 

 

 

 

 

 

 

 

 

 

 

 

丁二

、折毗昙分二

 

 

 

 

 

 

 

 

戊一

、立宗分三

 

 

己一、标立宗要

折毗昙第二,一立宗,二破斥。有萨卫门人序其宗曰:

阿毗昙者,名无比法,无漏慧根,会理隔凡,其功冠绝,故云无比。超四执之外,越三界之表。

群圣之所赞叹,六道之所归崇,敢有抗言,当屈之以理。

 

 

 

 

 

 

 

己二、别叙 宗源

问:夫欲立理,先须序宗源,未知毗昙凡有几种? 答:部类甚多,略明其六:

一者如来自说法相毗昙盛行天竺,不传震旦。

二者邻极亚圣,名舍利弗,解佛语故,造阿毗昙,凡二十卷,传来此土;

三者佛灭度后,三百余年,有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姓迦旃延,造《八犍度》, 凡二十卷,传来此土;

所言八者,一杂、二使、三智、四业、五大、六根、七定、八见。言犍度者,翻之为聚,以其八义,各有部类,目之为聚也;

四者六百年间,有五百罗汉,是旃延弟子,于北天竺共造《毗婆沙》,释《八犍度》,《毗婆沙》者,此云广解,于西凉州译出,凡有百卷,值兵火烧之,唯六十卷现在,止解三犍度也;

五者七百余年,有法胜罗汉,嫌《婆沙》太博,略撰要义作二百五十偈,名《阿毗昙心》,凡有四卷,亦传此土;

六者千年之间,有达磨多罗,以《婆沙》太博,四卷极略,更撰三百五十偈, 足四卷合六百偈,名为《杂心》也。

其间复有六分,毗昙《释论》云:目连和须密及余论师共造,并不传此土。唯《众事分毗昙》是六内之一,此土有之。

复有《甘露味毗昙》二卷,未详作者,并传此土。

己三、明其偏执

毗昙虽部类不同,大宗明见有得道也。

 

 

 

 

 

 

 

 

 

戊二

、破斥分二

 

 

己一、总标十门

破斥第二,凡有十门:

一乖至道、二扶众见、三违大教、四守小筌、五迷自宗、六无本信、七有偏执、八非学本、九蔽真言、十丧圆旨。

盖无比之名有余,所明之理不足,非但远乖方等,亦近迷三藏,略

举十门,显其虚实。

 

 

 

 

 

 

己二

、别释十章分十

 

庚一、乖至道

乖至道者,夫道之为状也,体绝百非,理超四句。

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体。 故七辨辍音,五眼冥照,释迦掩室,净名杜口,岂可以有而为道哉!

庚二

、扶众见

第二扶众见,然道实非有,遂言见有得道,乃是见有,非见道也。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是染著,非求法也。

又夫见有者,名为有见,非见道矣。

故《法华》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问:若执有无,此有何失?

答:《正观论》云: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等,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

于彼有大过矣。

 

庚三、违大教

第三违大教。

《思益经》云:于未来世,有恶比丘,说有相法,得成圣道。 佛垂此敕,悬戒将来,既曰恶人,理是邪说,违背大教,宜须破之。

 

 

庚四、守小筌

第四守小筌。

夫为未识源者,示之以流,令寻流以得源,未见月者,示之以指, 令因指以得月。

穷流则唯是一源,亡指则但是一月,盖是如来说小之意也。

而毗昙之徒,执固小宗,不趣大道,守筌丧实,故造论破之。

 

庚五、迷自宗

第五迷自宗。

诸圣弟子,有所述作,本为通经,而《阿含》之文,亲说无相,故善吉观法空而悟道,身子入空定而佛叹。

阿毗昙人,但明见有,故自迷本宗。


 

 

 

 

 

 

 

 

 

 

 

 

丁二

、折毗昙分二

 

 

 

 

 

 

 

 

 

 

 

 

戊二

、破斥分二

 

 

 

 

 

 

 

 

 

 

 

己二

、别释十章分十

 

 

庚六、无本

第六无本信。

《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 十八者,谓十八部异执也,及本二者,根本唯二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而阿毗昙是十八部内萨婆多部,从大乘出,即大为小本,而执小之流,闻

大乘不信,是以破之。

问:何以知执小之人,不信大法耶?

答:《智度论》云:旃延弟子答龙树云:

我闻大乘心不都信,故外国执小乘者,与学大乘人分河饮水。

 

庚七、有偏执

第七有偏执。

《大集经》云:虽有五部,并不妨如来法界及大涅槃。

而阿毗昙人,保执自宗,排斥他说,便违法界拒大涅槃,累障既深,宜须伤叹!

 

 

 

庚八、非学

第八非学本。

《大品经》云:欲知四缘,当学般若。

外人问龙树云:欲学四缘,应学毗昙,云何乃学般若? 论主答曰:初学毗昙,似如可解,转久推求,则成邪见。问曰:学毗昙云何乃成邪见?

答:若言四缘生诸法者,谁复生于四缘? 若四缘更从他生,则他复从他,如是无穷;

若其四缘自然而有,不从他生者,万法亦应不由四缘,当堕无因。

故从则无穷,穷则无因,由此二门,则不信因果,故久学毗昙,成于邪见。

 

 

庚九、蔽真言

第九蔽真言。

《大集经》云:甚深之义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陈如比丘于诸法,获得真实之知见。

《本起经》云:頞鞞比丘,即五人之一,为身子说偈云: 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身子闻之,即得初果。

寻大小二经,皆明见空成圣,而阿毘昙谓观有得道,故隐覆真言。

 

 

庚十、丧圆旨

第十丧圆旨。

《涅槃经》云:欲令众生深识真谛,是故如来宣说于俗; 若使众生不因俗谛而识真者,如来终不说俗。

毗昙之流,虽知俗有,不悟真空,既惑真空,亦迷俗有,是故真

俗,二俱并丧。

 

3-14 )丁三、排成实分三

科判

经文

 

 

 

丁三

、排成实分三

 

 

 

 

戊一

、立宗分二

 

 

 

己一、述宗义

排成实第三。一立义,二破斥。有诃梨跋摩高足弟子序其宗曰:

《成实论》者,佛灭度后,九百年内,有诃梨跋摩,此云师子铠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萨婆多部,鸠摩罗陀弟子,慨其所释,近在名相,遂徙辙僧祇,

大小兼学。

钻仰九经,澄汰五部,再卷邪雾,重舒慧日。

于是道振罽宾,声流赤县。成是能成之文,实谓所成之理。二百二品,十六卷文。

四谛建章,五聚明义,说既精巧,归众若林。

 

 

己二、寻部源

问:跋摩既排斥八犍,淘汰五部,成实之宗,正依何义? 答:有人言:择善而从,有能必录。

弃众师之短,取诸部之长。

有人言:虽复斥排群异,正用昙无德部。有人言:偏斥毗昙,专同譬喻。

真谛三藏云:用经部义也。

检《俱舍论》经部之义,多同《成实》。


 

 

 

 

 

 

 

 

 

 

 

 

 

 

 

 

 

 

 

 

 

丁三

、排成实分三

 

 

 

 

 

 

 

 

 

 

 

 

 

 

 

 

 

 

 

 

 

戊二

、破斥分二

 

 

己一、征前异说

破斥第二。

问:《成实》为是小乘之论?为是大乘?为含大小? 答:有人言:是大乘也。有人言:是小乘。

有人言:探大乘意以释小乘,具含大小。

夫珉玉精粗,盖是耳目所睹,尚有昏明殊镜,况妙道真伪,言忘虑绝,岂易识哉!

 

 

 

 

 

 

 

 

 

 

 

 

 

 

 

 

 

己二

、今家判定分二

 

庚一、总标十条

今以十义证,则明是小乘,非大乘矣。

一旧序证、二依论证、三无大文、四有条例、五迷本宗、六分大小、七格优降、八无相即、九伤解行、十检世人。

 

 

 

 

 

 

 

 

 

 

 

 

 

 

 

 

庚二

、别释十章分十

 

 

辛一

、旧序证

昔罗什法师,翻《成实论》竟,命僧叡讲之。什师殁后,睿公录其遗言,制论序云:

《成实论》者,佛灭度后八百九十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其论云:色香味触实也,地水火风假也。 精巧有余,明实不足,推而究之,小乘内之实耳,比于大乘,虽复龙烛之

于萤耀,未足喻其悬矣。

或有人言:此论明于灭谛,与大乘均致。 罗什闻而叹曰:秦人之无深识,何乃至此乎!

吾每疑其普信大乘者,当知悟不由中,而迷可识矣

《成实》是罗什所翻,僧叡为讲论之始,后学不应辜负前匠。

 

 

 

辛二

、依论征

依论征第二。

《成实》文云:诸比丘异论种种,佛皆听,故我欲正论,三藏内实义。 诃梨自云,正论三藏,故知《成实》理是小乘,若言斯论亦明大者,过在

门人,非跋摩之咎。

问:何以知三藏是小乘耶?

答:《法华》云:亦不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恐大照未圆,小法容染, 故智形宜隔,行止勿共,戒于大士,勿亲近小人。

则知三藏非大乘矣。

《智度论》云:迦叶阿难,结集三藏,文殊弥勒,集大乘藏。外人问云:何故不于三藏内集大乘耶?

论主答云:小乘不受大,不应小内而集大。

以此推之,但是小乘耳。

 

 

辛三、无大文

无大文第三。

原夫作论,皆引佛言。

如龙树释大,而还引大经,诃梨解小,唯将小证。

二百二品,并探《四阿含》,十六卷文,竟无方等,以此详之, 即可知矣。

 

辛四

、有条例

有条例第四。

问:若《成实》释小,不许兼明于大,亦应《三论》解大,不应兼明于小? 答:义有条例,不应相滥。

佛经有二:一者小乘,二者方等。

若明大乘,必兼辨小;若辨小乘,不兼明大。

故大乘经初,有小乘众;小乘经首,无菩萨僧。示大能包小,小不含大。佛经既尔,在论例然。大乘之论,兼明小乘;小乘之论,不兼明大。

若弟子之论,探大释小,如来之经,义亦应然。

则巨细互兼,何名大小!

 

辛五

、迷本宗

迷本宗第五。

问:《成实论》文,盛辨生法二空,与《大品》明四谛平等义既无异,故知应是探大释小?

答:四《阿含》教内有二空,论明二空,则还释三藏,云何乃言探大解小! 又《身子毗昙》亦辨二空,而是小非大,诃梨之论义亦应同。

问:《身子毗昙》亦探大释小,与《成实》例同?彼既探大则此非专小。

答:身子所造,还释佛毗昙,佛说既是小乘,彼论宁言探大。


 

 

 

 

 

 

 

 

 

 

 

 

 

 

 

 

 

 

 

 

 

丁三

、排成实分三

 

 

 

 

 

 

 

 

 

 

 

 

 

 

 

 

 

 

 

 

 

戊二

、破斥分二

 

 

 

 

 

 

 

 

 

 

 

 

 

 

 

 

 

 

 

 

己二

、今家判定分二

 

 

 

 

 

 

 

 

 

 

 

 

 

 

 

 

 

 

 

 

庚二

、别释十章分十

 

 

 

 

辛六、分大小

分大小第六。

问:小明一空,大辨二空,可有差别,既同其二空,大小何异? 答:虽同辨二空,二空不同,略明四种:

一者小乘拆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

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法二空,空义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人法并空,空义即长。

三者小乘但明于空,未说不空,大乘明空,亦辨不空,故《涅槃》云:

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以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

四者小乘名为但空,谓但住于空,菩萨名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也。

故知虽明二空,空义有异,故分大小。

 

 

辛七、格优降

格优降第七。

龙树释《般若·累教品》云:

善吉观生法二空,欲比菩萨二空,譬如毛孔之空比十方空, 即小空为浅,大空为深。

成实所明,但是声闻空,非大士所得耳。

 

 

 

 

 

辛八、无相即

无相即第八。

《法华·信解品》云:四大声闻自述所得空云:

我等长夜,修习空法,无生无灭,无小无大,无漏无为,于佛智慧,不生贪著。

《成实》所辨,与此全同,故知非大也。问:何以知然?

答:《法华》之文,辨声闻证空,不能即空观有,即有观空, 故无相即。

《成实》所说,亦无相即。

若明相即,应空有并观,若空有并观,与大乘何别? 问:何以知小乘无相即耶?

答:《释论》云:小乘内不明生死即毕竟空,唯大乘乃说,故

知尔也。

 

 

辛九、伤解行

伤解行第九。

《涅槃经》云:若以声闻辟支佛心,言无布施,是即名为破戒邪见,小乘人入于空观:

不见布施,破大乘行,故云破戒,破大乘解,故云邪见。 而成实明不见布施,是实法空,以为宗极,欲为大乘,勿起

小心也。

 

 

 

 

辛十

、检世人分二

 

 

 

壬一、用天竺人的言论证明

检世人第十。

秦弘始七年,天竺有刹利,浮海至长安。

闻罗什作大乘学,以《正观论》等咨而验之,什公为其敷折,为顶受绝叹,不能已已,白什公曰:

当以此明,震晖天竺,何由蕴此摩尼,乃在边地?

我在天竺,闻诸论师,深怪罽宾小乘学者,鸠摩罗陀,自称朗月之照,偏智小才,非此喻也。

而诃梨惜其师以才自伤,以智自病,故作此论,以辩有法之实, 明其依实之假,故以成实为名。

用天竺刹利之言验之,跋摩师资,皆小乘学也。

 

壬二、用中国人的言论证明

爰至齐司徒文宣王,诚信三宝,每感嘉瑞,以齐永明十年十月, 延请名德五百余人,于普弘寺敷讲。

文宣王每以大乘经论,为履道之津涯,正法之枢键,而后生弃本崇末,即请诸法师抄此《成实》以为九卷,命周顒作序,恐专弘小论,废大乘业。

自尔已后,爰至梁武,盛弘大乘,排斥《成实》众师不可具记。


 

 

 

 

 

 

 

 

 

 

 

 

 

 

 

 

 

 

 

 

 

丁三

、排成实分三

 

 

 

 

 

 

 

 

 

 

 

 

 

 

 

 

 

 

 

 

戊三

、分优劣分三

 

 

 

 

 

 

 

己一、总明诸部平等分三

 

 

庚一、引跋摩偈释

问:若以十义证《成实》为小乘者,与毗昙优劣云何?

答:求那跋摩遗文偈云:

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

违诤。”

 

 

 

 

庚二、引龙树诠释

又释论云:

有四种门,一者阿毗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昆勒门, 此云箧藏,四者非空非有门。

不得般若方便,学毗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昆勒门则堕亦空亦有见,学非空非有门则堕愚痴论。

若得般若,心无染著,随机适化,通道利人,无相违背,而《成实》、《毗昙》各执空有,互相排斥,障

道增见,皆失佛旨也。

 

 

庚三、明空有皆能证道

问:会空断结,方得道耳,鉴有之心,何能隔凡? 故知毗昙乖宗,成实得理。

答:若言见空成圣,有不隔凡,三藏教门,应无得道,释迦小乘一化,徒然虚设?

待《成实》后兴,方有大利,岂可然乎?

 

 

 

 

 

己二、明小乘优劣有三品 分二

 

 

 

 

庚一、正明三品

问:《毗昙》但明人空,《成实》具明二空,云何两论无有优劣?

答:于小乘内分三品:

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犊子部云:

四大和合,有于眼法,五阴和合,别有人法,此下根人也。

二者萨卫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为次根人也。三者譬喻,诃梨之流,具得二空,为上根人也。 约空义浅深,则毗昙为小乘之劣,成实为小内之胜

也。

 

 

庚二、会通二三

问:《释论》云:

佛灭度后分为二分,一但信人空不信法空,二俱信人法二空,但应有二,何得分三?

答:犊子入真观故,则见我空,出于俗谛,别有人体。

龙树约其入观义边,故但分二也。

 

 

 

 

 

己三、明应破不应破分三

 

 

庚一、有迷执就应破

问:三论斥外道、毗昙,斯事可尔,而龙树前兴, 诃梨后出,时节遥隔,何由相破?

答:但令执著,即便被破,何论前后。

若前论不破后迷,亦应古方不治今病,扁鹊之术,

末世无益矣。

 

庚二、依佛经故应破

问:若法胜、诃梨,著小论以通三藏,马鸣、龙树作大教以弘方等,巨细分流,何俟相破?

答:佛说小乘,本为诠大,保冥之徒,守指忘月,

经自斥之,故论主依佛。

 

 

庚三、立言不当故应破

问:有人言:《成实论》探大释小,此有何过?

答:上已明之,必有此迷,当今更述,探大释小, 则大小不收。

进不驰于白牛,退失驾于羊鹿,骡论之言,验之久

矣。


科判

经文

 

 

 

 

 

 

 

 

 

 

 

 

 

 

 

 

 

 

 

丁四

、呵大执分二

 

 

 

 

 

 

 

 

戊一

、立宗分三

 

己一、立大乘圆满

呵大执第四,初立宗,次破斥。

有大乘师曰:四术三玄,并为外教,《毗昙》、《成实》,盖是小乘,明理不周,在文不足,既障大乘,理宜须破。

自方等宏宗,众圣轨辙,教称满字,理曰无余。

信之则获福无边,毁谤招莫大之罪,但须伏膺甘露,顶戴法桥,不应破矣。

 

己二、立五时二谛

问:必是夜光,宜应顶受,正恐多杂伪宝,须陶汰之。若谓无瑕,可陈其要!

答:大乘博奥,不可具明,统其枢键,略标二意:

一者辨教莫出五时,二者隔凡宗归二谛。

 

 

 

 

 

 

己三、叙述宗义

言五时者,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场寺沙门慧观,仍制经序, 略判佛教,凡有二科:

一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始从鹿苑,终竟鹄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于渐教内,开为五时,

一者三乘别教,为声闻人,说于四谛,为辟支佛,演说十二因缘, 为大乘人,明于六度,行因各别,得果不同,谓三乘别教。

二者,《般若》通化三机,谓三乘通教。

三者《净名》、《思益》,赞扬菩萨,抑挫声闻,谓抑扬教。四者《法华》,会彼三乘,同归一极,谓同归教。

五者《涅槃》,名常住教。

自五时已后,虽复改易,属在其间。

教虽五时,不出二谛,三假为俗,四忘为真。

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

 

 

 

 

 

 

 

 

戊二

、破斥分四

 

 

 

 

一、破大乘立 分四

 

 

庚一、有无破

破执第二。前责五时,次难二谛。问:既有五时,云何分于大小? 答:初一为小,后四为大。

问:道理为有大乘?为无大耶?

如其有大则是有见,若言无大,何所立耶?

 

庚二、二见破

又若谓有大异小,则有小异大,名为二见。

《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

《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

 

庚三、有得无得破

又若实有大乘者,名有所得。

有所得者,为魔眷属,非佛弟子。

又有所得者,不动不出,无有乘义,不名为乘。

庚四、断常破

又大乘之宗,永断生死,名为断见,涅槃是常,即是常见。乃为断常,何大之有。

己二

、难五时判教分二

 

庚一

、申正总非分二

 

辛一

、引申经论正意

次难五时,前总难,次别责。

难曰:但应立大小二教,不应制于五时,略引三经三论证之。

《大品经》云:诸天子叹曰:我于阎浮见第二法轮转。’” 龙树释云:鹿苑已转小轮,今复转大法轮。

《法华经》云:昔于波罗捺,转于四谛;今在灵鹫山,说于一乘。

《涅槃经》云:昔于鹿林转小,今于双树说大。故知教唯二门,无五时也。

《智度论》云:佛法有二:一者三藏,二者大乘藏。

《地持论》云:十一部名声闻藏,方等大乘名菩萨藏。

《正观论》云:前为声闻说生灭法,次为菩萨说无生灭法。

以经论验之,唯有二藏,无五时矣。


 

 

 

 

 

 

 

 

 

 

 

 

 

 

 

 

 

 

 

 

 

丁四

、呵大执分二

 

 

 

 

 

 

 

 

 

 

 

 

 

 

 

 

 

 

 

 

戊二

、破斥分四

 

 

 

 

 

 

 

 

 

 

 

 

己二

、难五时判教分二

 

庚一

、申正总非分二

辛二

、辨对机故诸经不

问:若乃皆是菩萨藏者,《华严》《般若》《法华》《涅槃》此四何异? 答:须识四句,众经焕然。

一但教菩萨,不化声闻,谓《华严经》也。二但化声闻,不教菩萨,谓三藏教也。

三显教菩萨,密化二乘,《大品》以上,《法华》之前,诸大乘教也。

命小乘人,说于大法,谓显教菩萨,密示此法,以为己任,如付穷子财, 谓密化声闻也。

四显教声闻,显教菩萨,《法华》教也。 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化菩萨也; 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化二乘也。

四句之中,三义属菩萨藏内开之,但化二乘为三藏教矣。

 

 

 

 

 

 

 

 

庚二

、别破五时分五

 

 

辛一、破三乘别教

次别难五时。

问:若立五时,有何过耶?

答:五时之说,非但无文,亦复害理。若言第一名三乘别教,是义不然。

依毗昙宗,三乘则同见四谛,然后得道; 就《成实》义,但会一灭,方乃成圣;

据大乘宗,同契无生,然后隔凡。是则初教亦通,何以言别?

 

 

 

辛二、破三乘通教

次云:《大品》是三乘通教,是亦不然。

《释论》云:般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

若《大品》是三乘通教,则应通属,何故不属二乘?

问:若依《释论》,明般若但属菩萨,在经何故劝三乘同学般若?

答:般若有二种:一者摩诃般若,此云大慧,盖是菩萨所得, 故不属二乘;

若以实相之境,名为般若,则三乘同观,故劝三乘,令并学

之,经师不体二种之说,便谓般若是三乘通教。

 

辛三、破抑扬教

次云《净名》是抑扬教者,是亦不然,《大品》呵二乘为痴狗,《净名》贬声闻为败根,挫小既齐,扬大不二,何得以《大

品》为通教,《净名》为抑扬?

 

辛四、破同归教

次《法华》为同归,应无所疑,但在五时之说,虽辨同归, 未明常住。

而天亲之论释《法华》,初分有七处佛性之文,解后段《寿

量品》辨三身之说,斯乃究竟无余,不应谓为不了之教。

 

辛五、破常住教

次《涅槃》为常住教者,然常与无常,皆是对治用门。 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旧宗但得用门,未识其

体,故亦失旨也。

 

 

己三

、难真俗二谛分三

 

庚一、评毗昙

次难二谛。迷失二谛。凡有三人。

一者,毗昙,执定性之有,迷于假有,故失世谛; 亦不知假有宛然而无所有,复失一真空。

庚二、斥方广

二者,学大乘者,名方广道人,执于邪空,不知假有,故失世谛; 既执邪空,迷于正空,亦丧真矣。

 

 

 

庚三、责成实

三者,即世所行,虽具知二谛,或言一体,或言二体,立二谛不成,复丧真俗也。

问:真俗一体,此有何过?

答:若俗与真一,真真俗亦真,若真与俗一,俗俗真亦俗。若真真俗不真,则俗与真异,若俗俗真不俗,则真与俗异。故二途并塞,一体不成。

问:一既有过,异应无咎?

答: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言各体,相即便坏,若有双即,便二体不成,故进退无通,异义亦屈。

己四、总结呵大执

然五时不立,真俗又倾,大乘之宗,言将何寄。


科判

经文

 

 

 

 

 

 

 

 

 

 

 

 

 

 

 

 

 

 

 

 

丙二

、显正分二

 

 

丁一、序说

显正第二。

自上已来,破外道、毗昙、成实、大乘,从此已后,序前四宗,斥于《三论》。故通其邪难,显明正理。

上既遍斥四宗,于是群难竞起,咸疑龙树非是正师,所造之论,应为邪法,

是故此章,次明显正义。

 

 

 

 

 

 

 

 

 

 

 

 

 

 

 

 

 

 

丁二

、显正分二

 

 

 

 

 

 

 

戊一

、显人正分二

 

 

 

 

 

己一、明有佛授记故是正师

正义虽多,略标二种:一明人正,次显法正。

言人正者,《楞伽经》大慧菩萨问:世尊灭度后,是法何人持? 佛说偈答:

于我灭度后,南天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 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

次《摩耶经》云:

摩耶问阿难曰:佛灭度后,何人持法? 阿难答曰:

如来正法五百年,第一百年,优婆掘多说法教化,住持正法。次二百年,尸罗难陀比丘,于阎浮提度十亿人。

次三百年,青莲华眼比丘说法教化,度半亿人。次四百年间,牛口比丘演说法要,度一万人。

第五百年,宝天比丘度二万人,八万众生,发菩提心,正法便灭。六百年间,九十六种邪见竞兴,破灭佛法,马鸣比丘摧此外道。

七百年间,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巧说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

寻大小乘经,亲记龙树,破邪显正,今内外并呵,大小俱斥,何所疑哉!

 

己二、斥成实师的谬解佛经

又马鸣、龙树,佛有诚记,尚复生疑。法胜、诃梨,无经所印,云何辄受?

问:法胜则未见诚文,诃梨亦有明据,《阿含经》云: 实名四谛,是故比丘,当成四谛。

佛垂此敕,悬鉴有在,逮兹像末,允属诃梨,为成是法,故造斯论。宏宗若斯,岂虚构哉!

答:盖是通指像末,岂别主诃梨,故非所据也。

 

 

 

 

 

 

 

戊二

、显法正分二

 

 

 

 

己一、就世人显正分三

 

庚一、就中国名德作证

显法正第二。

问:龙树著述,部类甚多,《三论》偏空,似非究竟? 答:僧叡昔在什公门下,为翻译之宗,其论序云: 夫百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仄陋,睹斯论之宏博,则

知偏悟之鄙倍,故偏主小乘,正归此论。

庚二、就天竺学者作证

又如前云,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 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敢预学者之徒,无不玩味斯论, 以为喉衿,若是偏空,岂为诸国所重。

庚三、就罗什自身为证

又罗什本执小乘,因此论而回辙正观。

厥后众师,藉斯文而晓迷,以此详之,盖是究竟无余之说。

 

 

 

 

己二、约教理显正分二

 

 

 

 

 

庚一、略示

问:若内外并呵,大小俱斥,此论宗旨,何所依据耶? 答:若心存内外,情寄大小,则堕在偏邪,失于正理; 既失正理,则正观不生;

若正观不生,则断常不灭; 若断常不灭,则苦轮常运。

以内外并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悟斯正理,则发生正观;

正观若生,则戏论斯灭; 戏论斯灭,则苦轮便坏。三论大宗,其意若此。

盖乃总众教之旨归,统群圣之灵府。

味道之流,岂不栖凭斯趣耶!


 

 

 

 

 

 

 

 

 

 

 

 

 

 

 

 

 

 

 

 

 

 

丙二

、显正分二

 

 

 

 

 

 

 

 

 

 

 

 

 

 

 

 

 

 

 

 

 

丁二

、显正分二

 

 

 

 

 

 

 

 

 

 

 

 

 

 

 

 

 

 

 

 

戊二

、显法正分二

 

 

 

 

 

 

 

 

 

 

 

 

 

 

 

 

 

 

 

己二

、约教理显正分二

 

 

 

 

 

 

 

 

 

 

 

 

 

 

 

 

 

 

 

 

 

庚二

、广显分二

 

 

 

 

 

 

 

 

 

 

 

 

 

辛一

、约中道第一义谛显正分十

 

壬一、离大小

问:若内外并除,大小俱斥,乃为断见,何名正宗? 答:既内外并冥,则断常斯寂,二边既舍,宁非正宗

耶?

 

壬二、绝有无

难曰:夫有断有常,故名之为有,无断无常,目之为无,既其是无,何由离断?

答:既断常斯寂,则有无等皆离,不应更复谓染于无。

 

壬三、洗断常

难曰:虽有此通,终不免难,夫有有、有无,名之为有,无有、无无,始是大无,既其堕无,何由离断?

答:本对有病,是故说无,有病若消,空药亦废。

则知圣道未曾有无,何所滞耶?

 

壬四、除是非

难曰:是有是无,名为两是,非有非无,名为两非, 既堕是非,还同儒墨。

答:本非二是,故有双非,二是既忘,双非亦息,故

知非是,亦复非非。

 

壬五、息双非

难曰:非是非非,还堕二非,何由免非?

答:二是生乎梦虎,两非还见空华,则知本无所是,

今亦无非。

 

壬六、辨邪正

难曰:若无是无非,亦不邪不正,何故建篇章,称破邪显正?

答:夫有非有是,此则为邪,无是无非,乃名为正,

所以命篇,辨破邪显正。

 

壬七、无取舍

难曰:既有邪可破,有正可显,则心存取舍,何谓无依?

答:为息于邪,强名为正,在邪既息,则正亦不留,

故心无所著。

 

 

壬八、冥诸见

难曰:若邪正并冥,岂非空见?

答:《正观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如水能灭火,今水还出火,当用何灭?

断常为火,空能灭之,若复着空,即无药可灭也。

壬九、明随言生执者难化

难曰:既著空病,何故不服有药而言息化?

答:若以有化,还复滞有,乃至忘言,便复著断。如此之流,何由可化。

 

 

 

壬十、显无所得正观之宗

问:心有所著,有何过耶?

答:若有所著,便有所缚,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故《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净名》云: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三世诸佛,为六道众生心有所著,故出世说经,四依开士,为大小学人心有所依,故出世造论。

故有依有得,为生死之本,无住无著,为经论大宗。

 

 

辛二、就世俗谛显正分二

 

 

 

壬一、明设方便门

难曰:若内外并冥,佛经何故,说大小两教? 答:《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

灭。

如来于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故有大小教门。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相。

而封教之徒,闻说大小,更生染著。

是故造论,破斯执情,还令了悟本来寂灭, 故四依出世为如佛也。


 

 

 

 

 

 

 

 

 

 

 

 

 

丙二

、显正分二

 

 

 

 

 

 

 

 

 

 

 

 

丁二

、显正分二

 

 

 

 

 

 

 

 

 

 

 

 

戊二

、显法正分二

 

 

 

 

 

 

 

 

 

 

 

己二

、约教理显正分二

 

 

 

 

 

 

 

 

 

 

 

 

庚二

、广显分二

 

 

 

 

 

 

 

 

 

 

辛二

、就世俗谛显正分二

 

 

 

 

 

 

 

 

 

 

 

壬二

、开体用二正分三

 

癸一、明理唯一正

问:此论名为正观,正有几种?

答:天无两日,土无二王,教有多门,理唯一正。是故上来,破斥四宗。

《华严》云: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

癸二、标体用

二正

但欲出处众生,于无名相法,强名相说,令禀学之徒, 因而得悟,故开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

非真非俗,名为体正,真之与俗,目为用正。

 

 

 

 

 

 

 

 

癸三

、解释二正分二

 

 

 

 

 

子一

、就中释正分四

 

丑一、双释体用二正

所以然者,诸法实相,言忘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目之为正,故言体正。

所言用正者,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 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之与俗,亦不偏邪,目之为正。

故名用正也。

 

 

丑二、偏释用

问:既云真俗,则是二边,何名为正?

答:如因缘假有,目之为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无,此之假有,远离二边,故名为正。

俗有既尔,真无亦尔。

假无不可定无,假无不可定有,远离二边,故目之为正。

丑三、明立二

正意

问:何故辨体用二正耶?

答:像末钝根,多堕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 故明用正;既识正教,便悟正理,则有体证。

丑四、三种正

但正有三种:一对偏病,目之为正,名对偏正; 二尽净于偏,名之为正,谓尽偏正也;

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

之,强叹为正,谓绝待正也。

 

子二、约观论释体用

在正既然,观论亦尔。

因于体正,发生正观,名为体观,藉二谛用,生二谛观,名为用观,故观具二也。

观辨于心,为众生故,如实说体,名为体论,若说于用,名之为用论,故论具二也。

正既有对偏、尽偏、绝待,观论亦然,类前可知。

 

6-12 )乙一、经论相资门分三

科判

经文

 

 

乙一

、经论相资门分三

 

 

 

丙一

、从体起用分三

 

 

丁一、明体

次明经论相资。

《大品经》云:虽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此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

然既无生死,亦无涅槃,则知亦无众生及以于佛,宁有经之与论!

故内外并冥,缘观俱寂。

 

 

丁二、起用

然虽非生死涅槃,而于众生成生死。

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

既有众生,故有诸佛,既有诸佛,便有教门,既有诸佛教门,则有菩萨之论。

诸佛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

 

丁三、明经论通别

然经有通别,在论亦尔。

所言经通者,通为息众生颠倒,通为开显道门。

所言论通者,诸圣弟子,造一切论,亦通为息迷教之病,申明正道。所言经别者,赴大小二缘,说大小两教。

所言论别者,为破大小两迷,申大小两教,故有大小二论也。


 

 

 

 

 

 

 

乙一

、经论相资门分三

 

 

 

丙二

、辨经论相资分三

 

丁一、标经论能所

然就经论之中,具有能所之义。经以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

论以二慧为能说,言教为所说,斯则经论各有能所也。

 

 

 

丁二、开能 所四 句绞

次明经论能所绞络,有四句不同:

一者经能为论所,二者经所为论能,三者论能为经所,四者论所为经能。经能为论所者,如来二智,即是论主所悟。

故《法华》明今昔两教,为直往菩萨及回小向大之人,并令悟入佛慧。

故《涌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 此明昔教为直往菩萨入佛慧也。

次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此明今教回小之人,入于佛慧,故今昔两教同明为入佛慧,则知佛慧是所悟也。次明经所为论能者,经所即是二谛,能发生论主二慧,故佛之二谛为能生,论

主二慧为所生也。

次明论能为经所者,论主二慧,由经发生也。 次明论所为经能者,论主言教,能申佛二谛也。

丁三、正明经论

相资

次会四句为二句。经若能若所皆是能资,论若能若所皆是所资。

又论若能若所悉为能申,经若能若所悉是所申,故合成一能一所也。

 

 

丙三、摄用 归体

次泯一句以归无句。

以能而为所,则能非定能;以所而为能,则所非定所。以能非定能,是则非能;所非定所,是则非所。

故非能非所,非经非论,非佛非菩萨,不知何以目之,故称正法,强名中实也。问:能非定能,是则非能,所非定所,是则非所,出何文耶?

答:《中论·然可然品》云:

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即其证也。

 

7-14 )乙二、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科判

经文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丙一、总叙造论因缘

次别明造论缘起。

然所以造论者,如上所明,如来为失道故说经,论主为迷经故造论。为失道故说经,此是根本失,论主为迷经故造论,此是枝末失。 又佛为失道者说经,此失谓一往失,论主为迷经故造论,此失即失

中更起失。

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如来说经,为令入道,而复迷经, 故是失中失也。

一往之失,谓利根人,闻经即悟;失中之失,谓钝根人也。

 

 

 

丙二

、别明诸部迷经分五

丁一、总标诸部异执

问:何等是迷经之人, 答:即是诸部异执。

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或十八部、或二十部、或五百部。

 

 

 

 

丁二、明初分二部 分四

 

 

 

 

戊一、初结集法藏时分二部

言二部者,如来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诸圣弟子四月十五日,于王舍城,耆舍崛山中结集三藏,尔时即有二部名字。

一上座部,谓迦叶为上座。

迦叶上陈如一夏,为佛以法付嘱迦叶,名上座部也。迦叶所领,但有五百人,依《智度论》则有千人。

二大众部,即界外大众,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为主,此云泪出, 常悲苦众生,而泪堕也。

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迦叶,教授界外大众。所以有二众。

迦叶有五百阿罗汉,前入界内,结集三藏,后有多人来结集三藏, 迦叶并不许之。

有二因缘:一者五百人皆聪明人故,二者已羯摩竟故。依《智度论》阿舍世王但设千人食故,余人来不得。

从是以来,至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但有二部名字,未有异执。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丙二

、别明诸部迷经分五

 

 

 

 

 

 

 

丁二

、明初分二部分四

 

戊二、因对大乘见解不同分二部

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儿,名摩诃提婆,端正聪明,作三逆罪, 后入佛法。

凡有二事,一者取诸大乘经,纳三藏中释之。

诸阿罗汉结集法藏时,已简除此义,而大众部用此义,上座部不用之,因尔起诤,遂成二部。

 

 

 

 

 

戊三、因大 天五 事分 成二

二者,摩诃提婆自作偈言:                          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 以此一偈,安置戒后,布萨诵戒竟,亦诵此一偈。

此偈有五事:

余人染污衣者,提婆不净出污衣,而诳弟子言,我是阿罗汉,实无不净,但是天魔女,以不净污罗汉衣,故云余人染污衣

然此一语,有虚有实,其实是凡夫,诳弟子说如上事,是故为虚; 魔女实能以不净污罗汉衣,是故为实。

其众诤其所说,或虚或实,故分二部。

二云无明者,然罗汉乃无三界受生无明,而有无知习气无明,故云

时众或言罗汉有无明,或言无无明,因此起诤,故分二部。

三云者,须陀洹果,乃于三解脱门无疑,而于外事有疑,故云疑也。他度者,钝根初果,而不自知得初果,问善知识,善知识为说于三

宝四谛无疑是初果相,其自观察,方知得初果,故云他度。

圣道言所显者,然得圣道时言亦有所显,如身子口诵偈时,即得初果,故云言所显。

时众争此五义,或是或非,故成二部也。

 

戊四、总结二部异执

问:此二部执,何义异耶?

答:义异乃多,今略明其一,大众部执生死涅槃皆是假名, 上座部执生死涅槃皆是真实。

 

 

 

 

 

 

 

丁三

、大众部分破分五

 

 

 

 

 

 

戊一

、初破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于时大众部,因摩诃提婆移度住央崛多罗国, 此国在王舍城北。

此部将《华严》、《般若》等大乘经,杂三藏中说之,时人有信者,有不信者, 故成二部。

不信者,唯言阿难等三师所诵三藏,此则可信,自三藏外诸大乘经,皆不可信。复有信大乘者,有三因缘。

一者,尔时犹有亲闻佛说大乘法者,是故可信。二者,自思量道理,应有大乘,是故可信。

三者,信其师故,是故可信。

言三部者,一、一说部,此部执生死涅槃皆是假名,故云一说。

二、出世说部,此部言:世间法从颠倒生业,业生果故是不实,出世法不从颠倒生,故是真实。

三、灰山住部,前二部从执义受名,此因住处为目(此山有石堪作灰,此部住 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其执毗昙是实教,经律为权说。

故彼引经偈云:随宜覆身,随宜饮食,随宜住处,疾断烦恼。 随宜复身者,有三衣,佛亦许,无三衣佛亦许。

随宜饮食者,时食佛亦许,非时食亦许。

随宜住处者,结界住亦许,不结界亦许,疾断烦恼者,佛意但令疾断烦恼。此部甚精进,过余人也。

 

 

 

戊二、再破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内又出一部,名多闻部。大众部唯弘浅义,弃于深义。

佛在世时,有仙人值佛得罗汉,恒随佛往他方及天上听法。

佛涅槃时,其人不见,在雪山坐禅,至佛灭度后二百年中,从雪山出,觅诸同行见大众部唯弘浅义,不知深法。

其人具足诵浅深义,深义中有大乘义,《成实论》即从此部出,时

人有信其所说者,故别成一部,名多闻部。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丙二

、别明诸部迷经分五

 

 

 

 

 

 

 

丁三

、大众部分破分五

 

戊三、三破

于二百年中,从大众部更出一部,名多闻分别部。佛在世时,大迦旃延造论解佛《阿含经》。

至二百年,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出,更分别前多闻部中义,时人有

信其所说者,故云多闻分别部。

 

 

 

 

 

 

 

戊四、四破

于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大天。

尔时摩伽陀国,有优婆塞,大弘佛法。

诸外道为利养故,皆剃头出家,便有贼住比丘。大天为贼住主。

大天身自出家,所度弟子,依大天从出家受戒。尔时众人共争斯事。

上座部云:和上无戒,闍梨有戒,大众亦有戒,受戒则得。

戒从大众得,大众知和上无戒,而与共受戒者,大众得突吉罗罪。问:戒既不从和上得,何故称和上名?

答:欲令受戒后,和上摄录,教诲弟子耳。萨婆多用此解。

余部言:和上无戒及破戒,大众有戒则不得戒,戒从和上得故。因此争论,遂不容大天徒众。

因尔别住山间。

于此山间,执义又异,故有支提山部及北山部,佛得道及转法轮处。大众处名支提,此处有山,名支提山。

于彼山北别有山,名北山部也。

 

 

戊五、总结大众部分破

大众部合别数,或五、或七、或八。

言五部者,初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住部,此初破成三也; 次多闻部、次多闻分别部,故成五部。

言七部者,因外道分成二部,谓支提山部及北山部。前五因内执起,后二因外道起。

言八部者,则数根本大众部也。

 

 

 

 

 

 

 

丁四

、上座部分破分八

 

次上座弟子部者,佛灭度后,迦叶以三藏付三师: 以修多罗付阿难,以毗昙付富楼那,以律付优婆离。

阿难去世,以修多罗付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优婆掘多,优婆掘多付富楼那,富楼那付寐者柯,寐者柯付迦旃延尼子。

从迦叶至寐者柯二百年已来无异部。

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两部: 一上座弟子部,二萨婆多部。

所以分成两部者,上座弟子部但弘经,以经为正,律开遮不定,毗昙但解释经,或过本或减本,故不正弘之,亦不舍弃二藏也。

而萨婆多,谓毗昙最胜,故偏弘之。

从迦叶至掘多正弘经,从富楼那稍弃本弘末,故正弘毗昙,至迦旃延大兴毗昙。

上座弟子部,见其弃本弘末,四过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

而上座弟子部,移住雪山避之,因名雪山住部。

 

 

 

 

 

戊一、初破

 

 

 

 

戊二、再破

三百年从萨婆多出一部。

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旧犊子部也。

言可住子弟子部者,有仙人名可住,有女人是此仙人种,故名可住子。

有阿罗汉是可住女人之子,故名可住子。

此部是此罗汉之弟子,故名可住子弟子部也。

舍利弗是罗喉罗和上,罗喉罗是可住子和上,此部复是可住子之弟子。

舍利弗释佛九分毗昙,名法相毗昙。

罗喉罗弘舍利弗毗昙,可住子弘罗喉罗所说,此部复弘可住子所说

也。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分三

 

 

 

 

 

 

 

 

 

 

 

 

 

丙二

、别明诸部迷经分五

 

 

 

 

 

 

丁四

、上座部分破分八

 

 

戊三、三破

次三百年中,从可住子复出四部,以嫌舍利弗毗昙不足,更各各造论,取经中义足之,所执异故,故成四部:

一法尚部,即旧昙无德部也。二贤乘部。

三正量弟子部,有大正量阿罗汉,其是弟子,故名正量弟子部。此三从人作名。

四名密林部,从住处作名也。

 

戊四、四破

三百年,从萨婆多部复出一部,名正地部。有婆罗门是国师,名正地部。

善解四韦陀,出家得罗汉,取四韦陀好语,庄严佛经,执义又异,

时人有信其所说,故别为一部。

 

戊五、五破

三百年中,从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护部。

其本是目连弟子得罗汉,恒随目连至往色界中,所有说法皆能诵持,自撰为五藏,三藏如常,四禁咒藏,五菩萨藏,有信其所说者, 故别成一部也。

 

戊六、六破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名善岁部,迦留陀夷是其父, 及多比丘尼是其母,七岁得罗汉,值佛闻法,皆能诵持。

撰集佛语,次第相对,破外道为一类,对治众生烦恼为一类。

时人有信其所说者,别为一部也。

 

戊七、七破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说度部。谓五阴从此世度至后世,得治道乃灭。

亦名说经部,谓唯经藏为正,余二皆成经耳。

戊八、总结二十部分破

上座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足根本二部,为二十部。

 

 

丁五

、五部和五百部分二

 

 

戊一

、正明五部分二

 

 

 

己一、叙两种五师

而《萨婆多传》有异世五师,有同世五师。

异世五师者,一迦叶、二阿难、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优婆掘多。

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余年,更相付属,名异世也。

同世五师者,于优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时并起,名同世五师。

一昙无德、二摩诃僧祗、三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又《大集经》亦明五部。

而《文殊师利经》、《部执论》及罗什《分别部论》此三皆明二

十部。

己二、和会五部与二十部

所以有五部,复有二十部者,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取其当世盛行,故但说五部。

而言五部一时起者,则与上二十部义相违,或可见闻各异故也。

 

戊二、明五百部

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论》释《般若·信毁品》云:

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执诸

法有决定相,闻毕竟空,如刀伤心。

丙三

、结造论缘起分二

丁一、正明造论破迷

龙树、提婆,为诸部异执,失佛教意,故造论破迷也。

 

 

 

 

丁二、料简破取

问:论主为并破诸部?亦有不破耶? 答:凡有四句:

一破而不取,若是诸部所说,乖大小乘经,自立义者,则破而不取。故《智度论》呵迦旃延弟子云:

三藏中无此说,摩诃衍中亦无此说。盖是诸论义师自作此说,即是其事。二取而不破,如《文殊问经》云:

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 三亦破亦取,破诸部能迷执情,收取诸部所迷之教。

四不破不取,就正道门,未曾有破,亦无所取也。


科判

经文

 

 

 

 

 

 

 

 

乙三

、明诸部通别门分三

丙一、标通别二论

次明诸部通别义。

论有二种:一者通论,二者别论。

 

 

丙二

、释通别二论分二

 

 

丁一、就大乘论明通别

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二教,名为通论,即《中论》是也。

故前二十五品破大迷,申大教,后两品破小迷、申小教。二者别论,别破大小迷,别申大小教,名为别论。

如《摄大乘论》、《地持论》等,谓大乘通论,

《十地论》、《智度论》等,大乘别论。

 

 

 

丁二、就小乘论明通别

如《成实论》等,通申三藏,谓小乘通论,马鸣菩萨师名胁比丘,造《四阿含优婆提舍》,别释修多罗藏,《善见毗婆沙》别释毗尼藏。

《智度论》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毗婆沙释之。

《善见律》别释师子国要用《十诵律》。舍利弗别释佛九分毗昙。

如此别释三藏,故是小乘别论。

就三藏中复有通别,若具释一藏,名为通论,别释一藏中一部,名为别论也。

 

 

 

 

丙三、别释三论通别

问:《中论》既释大小,应名大小通论,不得名为大乘论也? 答:虽释大小,但为显大,故是大乘通论。

所以然者,以初分明大乘,中分明小乘,后分还明大乘故, 以是义故,名大乘论耳。

问:《十二门论》是何论耶? 答:是大乘通论。

以始终破于大迷,通申大教,无破小迷,别申于小教,故是大乘通论也。

问:《百论》复云何?

答:《百论》通破障大小乘之邪,通申如来大小两正,故是大小乘通论,但始终为明大乘,故属大乘通论耳。

 

91 )乙四、立名不同门分二

科判

经文

 

 

 

 

乙四

、立名不同门分二

 

 

 

丙一、通辨众论立名不同

次明众论立名不同门。众论立名,凡有三种:

一从法为名,如《成实论》等,实谓四谛之理,成谓能成之文, 故云:为成是法,故造斯论。

谓从法立名也。

二从人立名,如《舍利弗毗昙》等,《智度论》云: 犊子道人受持此毗昙,亦名《犊子毗昙》也。

三从喻立名,如《甘露味毗昙》等,亦如诃梨跋摩师,鸠摩罗

陀造《日出论》等也。

 

 

 

 

 

丙二、别释四论立名不同

四论立名,并是从法,非人非喻。就中自开四种:

《大智度论》从所释之经立名。

大谓摩诃,智谓般若,度谓波罗蜜。论释经题,故从所释为名。

《中论》从理实立名,《十二门论》从言教为目,《百论》从偈句为称也。若通而为言。

四论通显中道理实,并得就理立名;

四论同有言教,开通理实,并得以教为称; 同有偈句,通得从偈立名。

今欲互相开避,故有四部差别,所以立名不同也。


科判

经文

 

 

 

 

 

 

 

 

 

 

 

 

 

 

 

 

 

 

 

乙五

、宗旨不同门分二

 

丙一

、通辨经论旨归分二

 

 

 

丁一、通明诸经旨归

次明众论旨归门。

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

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但约方便用异,故有诸部差别。

如明应说不应说,今昔开会,名为《法华》。破斥八倒,辨常无常用,名为《涅槃》。

至论不二正道,更无别异。

 

 

丁二、明论同经宗

在经既尔,在论亦然,虽诸部有异,同用不二正观为宗。

又经论同宗,佛说正观为经,论申正观为论,经论用异,正观无别。

故《无量义经》云:如水洗秽义同,约井池为异。

自昔及今,一切诸教,同治断常之病,同开正道,但约今昔教用异耳。

 

 

 

 

 

 

 

 

 

 

 

 

丙二

、别明四论宗旨分四

 

 

 

 

 

 

 

 

 

 

 

丁一

、明

《智度论

》宗旨分三

 

 

戊一、正述《智度论》宗旨

今四论约用不同,故辨四宗差别。

《智度论》正释《大品》。

而龙树开《大品》为二道,前明般若道,次明方便道。此之二道,即是法身父母。

故《大品》以实慧方便慧为宗。论申经二慧,还以二慧为宗。

如《中论》申二谛,还以二谛为宗也。

 

 

 

 

戊二

、释

《大品

》二慧分三

己一

、约前后释二慧分三

 

 

庚一、就体用释前后

问:《大品》何故前明般若,后明方便耶? 答:般若方便,实无前后,而作前后说者,般

若为体,方便为用。

故《智度论》云:譬如金为体,金上精巧为用, 故前明其体,后辨其用也。

 

庚二、就超凡越圣释前后

又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

般若超凡,方便越圣,要前超凡,后方越圣, 故前明般若,后辨方便。

 

庚三、就破二见释前后

又众生起见,凡有二种: 一者有见,二者无见。

般若破其有见,方便斥其无见,故前明般若,

后辨方便。

 

 

己二、约佛经次第释二慧

若明次第者,三藏多说有教以破外道,而封执三藏之有,故般若次说空。

惑者著般若之空,故次说方便,令其离空。故《智度论序》云:

知邪病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以滞有之

为患,故《般若》为之照,即斯意也。

己三、约菩萨位次释二慧

若约位而言,般若配于六地,故前明之,方便在于七地,故后说也。

 

 

 

 

戊三、料简同异

问:旧亦明《大品》二慧为宗,与今何异?

答:今明圣心未曾二,为众生故无二说二,欲令悟于不二,故于旧不同。

又虽明二慧,与旧亦异。旧义实慧但照空不达有; 沤和但照有不达空。

盖是局限圣心,便成二见。

今明圣人体无碍之道,故有无碍之用,般若既照空即能鉴有, 方便既涉有即能鉴空。

具如二智中说。


 

 

 

 

 

 

 

 

 

 

 

 

 

 

 

 

 

 

 

乙五

、宗旨不同门分二

 

 

 

 

 

 

 

 

 

 

 

 

 

 

 

 

 

 

丙二

、别明四论宗旨分四

 

 

 

 

 

 

 

 

 

 

 

 

 

 

 

 

 

丁二

、辨

《中论

》宗旨分六

 

戊一、标二谛为宗

次明《中论》以二谛为宗。

所以用二谛为宗者,二谛是佛法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

 

 

戊二

、释二谛义分三

 

 

己一、约自行释

自行由二谛者,如《璎珞经·佛母品》明二谛能生佛,故二谛是佛母。

盖取二智为佛,二谛能生二智,故以二谛为佛母。

即是如来自德圆满由于二谛。

己二、约化他释

化他德由二谛者,如来所有说法,常依二谛。 故《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也。

 

 

 

己三、引证释

问:何以知自他两德,并由二谛耶? 答:《十二门论》云:

以识二谛故,即得自利、他利及以共利。 即其事也。

以二谛是自行、化他之本,故申明二谛为论宗,即令一切

众生具得自他二利也。

 

 

 

 

 

戊三

、明所对之缘分三

 

 

 

 

己一、诸部小乘

问:何人迷二谛,论主破迷,申二谛耶? 答:有三种人,迷于二谛。

一者小乘五百部,各执诸法有决定性,闻毕竟空如刀伤心。此人失于第一义谛。

然既失第一义谛,亦失世谛。

所以然者,空宛然而有,故有名空有,方是世谛,彼既失空亦是迷有,故失世谛。

故五百部执出如来二谛之外。

 

 

 

己二、方广外道

二者方广道人,谓一切诸法,如龟毛兔角,无罪福报应。此人失于世谛。

然有宛然而空,故空名有空,既失空有,也失有空,如斯之人亦失二谛。

又诸外道亦失二谛,如有见外道迷于真谛,空见外道迷于世谛。

又凡夫著有,故迷真谛,二乘滞空,迷世谛也。

 

己三、成实诸师

第三人,得二谛名,而失二谛旨,斯执甚多,今略出二种: 或言二谛一体,或言二谛异体,并不成二谛之义,具如疏

初叙之,今破此之失,申明二谛,故用二谛为宗也。

 

 

 

 

 

戊四、引证

问:何以得知此论用二谛为宗耶? 答:略有三种:

一者,《璎珞经·佛母品》明二谛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 今论正明八不,故知即是辨于二谛,故以二谛为宗。

二者,青目序论意,明外人失二谛,龙树菩萨,为是等故, 造此《中论》,即知破外迷失,申明二谛,故以二谛为宗也。

三者,关内昙影《中论序》云:                    此论虽无理不穷,无言不尽,统其要归,会通二谛。

今还述旧释,故知二谛为宗也。


 

 

 

 

 

 

 

 

 

 

 

 

 

 

 

 

 

 

 

 

乙五

、宗旨不同门分二

 

 

 

 

 

 

 

 

 

 

 

 

 

 

 

 

 

 

丙二

、别明四论宗旨分四

 

 

 

 

 

 

 

 

 

 

丁二、辨《中论》 宗旨 分六

 

 

 

 

戊五、辨名宗双彰

问:既名《中论》,何故不用中道为宗!乃以二谛为宗耶?

答:即二谛是中道,既以二谛为宗,即是以中道为宗。所以然者,还就二谛以明中道。

故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

但今欲名宗两举,故中谛互说,故宗举其谛,名题其中。

若以中道为名,复以中道为宗者,但得不二义,失其

二义故也。

 

 

 

 

 

戊六、释经 说二 谛意 分二

 

 

 

己一、略释

问:经何故立二谛耶?

答:此有两义:一者欲示佛法是中道故。以有世谛,是故不断;

以第一义,是故不常,所以立于二谛。

又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以有第一义故生般若,以有世谛故生方便。

具实慧方便慧,有十方三世佛,是故立二谛。

 

 

 

己二、广释

又知第一义是自利,知世谛故能利他,具知二谛,即得共利,故立二谛。

又有二谛故,佛语皆实。

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

又佛法渐深,先说世谛因果教化,后为说第一义。又为成就得道智者,说第一义,无有说世谛。

又若不先说世谛因果,直说第一义,则生断见,是故

具明二谛也。

 

 

 

 

 

丁三、释

《百论》宗旨分二

 

戊一、正明论宗

次明《百论》宗者,《百论》破邪,申明二谛,具如《空品》末说,亦应以二谛为宗,但欲与《中论》互相开避,

《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用二智为宗,即欲明谛智

互相成也。

 

 

 

 

戊二、说明理由

问:《百论》何故用二智为宗耶?

答:提婆与外道对面击扬,斗一时权巧智慧,但提婆权智,巧能破邪,巧能显正;

而实无所破,亦无所显,故名实智。 一论始终,明此二智,故以二智为宗。

《中论》不与内争一时权巧,但共同学二谛之人,诤二谛得失,故以二谛为宗。

则《中论》用所申为宗,《百论》用能申为宗,欲明佛

与菩萨能所共相成也。

 

 

 

 

丁四、《十二门论》宗旨

次明《十二门论》宗旨,此论亦破内迷,申明二谛, 亦以二谛为宗。

但今欲示三论不同,宜以境智为宗。所言境智者,论云:            大分深义,所谓空也。

若能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

大分深义,谓实相之境,由实相境,发生般若,由般

若故万行得成,即是境智之义,故用境智为宗也。


科判

经文

 

 

 

 

 

 

 

 

 

 

 

 

 

 

 

 

 

 

乙六

、论破申不同门分二

 

 

 

丙一

、释破申义分二

 

 

丁一、释破申义

次明四论破申不同门。所言破申者,凡有三义:

一者,破外人迷教之病,故名为破,申佛二谛教门,故名为申。二者,申佛正教而邪迷自破,故名申破耳。

三者,论主申明佛破,故名申破。

诸大乘经,破众生虚妄,以显一道,但末世钝根,不了如来破病显道之意,四依菩萨,还申明佛破,故名申破,非是经中自立义,论中自明破也。

 

 

 

丁二、别释申破

问:何以知龙树申佛破耶? 答:最后《邪见品》云:

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故知论主申明佛破,非自有破也。

问:经中有立有破,论主何故一向破耶?

答:末世钝根,迷佛立破,并皆成病,是以论主须并破之,然后具得申如来立破。

问:论主申佛破,得称论主破,论主申佛立,应名论主立耶?

答:亦得尔也。

 

 

 

 

 

 

 

 

 

 

 

丙二

、明四论破申不同分四

 

 

丁一、正明破申不同

问:四论破申云何同异?

答:三论通破众迷,通申众教,《智度论》别破般若之迷,别申般若之教。

就三论中,自开二类:

《百论》正破外,傍破内,余二论正破内,傍破外。所以三论破内外者,一切众病,不出二种:

一外道邪画起迷,二内人禀教失旨,若破斯二,则众病皆除。

 

 

 

 

 

丁二、释《百论》傍破内义

问:《百论》破外可有明文,何处有破内文耶?

答:《破尘品》中,外人以内义为证,论主即破其所引, 具如彼明。

问:何故得破内耶? 答:有三种义:

一者如向释之,外人立义不成,引内为证,故须破内。二者,内人立义与外道同,如立虚空常遍,乃至立涅槃身

智俱无,并与外道同,故须破内。

三者,外道立义与内人同,故须破之。

如《破因中无果品》说外道立于三相前后相生,与譬喻部同,立三相展转一时生,与萨婆多部同,故须破内。

故肇法师云:邪辨逼真,殆乱正道。

 

 

 

丁三、释《中论》傍破外义

问:《中论》何故傍破外耶? 答:凡有四义:

一者,欲显中观无法不穷,无言不说。

若一法不穷,一言不尽,则戏论不灭,中观不生,是故内外并皆破之。

二者,内人立义与外道同,故须破外。三者,外道立义与内人同,故须破外。

四者,欲显中实,非内非外,不正不邪,故须破外。

 

 

丁四、料简

《百论》破收

问:《百论》破外亦有收取义否?

答:亦有四句:一者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迷观,于缘无益。二者取而不破,外道偷窃如来遗余善法,今并收之,如贼盗牛,即其证

也。

又外道各邪心推画,冥智与内同,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者亦破亦取,外道偷窃佛教,不识旨归,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

之教。

四者不破不取,即显道门未曾内外也。


科判

经文

 

 

 

 

 

 

 

乙七、别释三论门

次别释三论。

问:既有四论,何故常称三论耶? 答:略有八义:

一者,一一论各具三义:一破邪,二显正,三言教。以同具此三义,故合名三论。

二者,三论具合,方备三义,《中论》明所显之理,《百论》破于邪执,《十二门》名为言教。

以三义相成,故名三论。

三者,《中论》为广论,《百论》为次论,《十二门》为略论。三部具上中下三品,故名三论。

四者,一切经论,凡有三种:

一但偈论,即是《中论》,二但长行论,所谓《百论》,三亦长行亦偈论, 即《十二门论》,以三部互相开避,而共相成。

五者,此之三部,同是大乘通论,故名三论。六者,此三部,同显不二实相,故名三论。 七者,同时四依所造。

八者,同是像末所作,但欲纲维大法也。

 

131 )乙八、三论通别门分三

科判

经文

 

 

 

 

 

 

 

 

 

 

乙八

、三论通别门分三

 

 

 

丙一、正明三论通别

次论三论通别门。

以《智度论》对三论,则《智度论》为别论,三论为通论。就三论中自有三别,即为三例:

《百论》为通论之广,《中论》为通论之次,《十二门论》为通论之略,所以然者,《百论》通破障世出世一切邪,通申世出世一切正, 故名通论之广。

《中论》但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两教,不破世间迷,申世间教, 故为通论之次。

《十二门》但破执大之迷,申大乘之教,为通论之略。

 

 

 

丙二、说明理由

问:何故尔耶?

答:外道邪兴,遍障世出世大小一切教,故提婆遍破众邪,备申众教。

是以论明,始自三归,终竟二谛,无教不申,无邪不破。

《中论》为对大小学人,封执二教,故但破二迷,但申二教。是以论文有大小二章之说。

《十二门论》辨观行之精要,明方等之宗本,故正破大迷,独申大教。

是以论文命宗但说,略解摩诃衍义。

 

丙三

、重释三论不同分二

 

 

丁一、重释

《十二门论》

问:《十二门》亦备破小乘外道,云何言但破大迷,但申大教? 答:虽备破众病,而正意为申大乘,故论文前明略解大乘。

而后则言:

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即知寻大乘失旨。但小乘外道,障彼大乘,故须破之耳。

又欲令小乘外道,同入大乘,故须破之。

 

 

丁二、重释《中》、

《百》二论

问:《百论》申大小两教,与《中论》何异? 答:《百论》总申大小,然《中论》别申二教。又《百论》从浅至深,《中论》从深至浅。

问:何故尔耶?

答:《百论》为回邪入正,始行之人,故始自三归,终入方等,故从浅至深。

《中论》示诸佛本末之义,大乘为本,小乘为末,故从深至浅也。


科判

经文

 

 

九、明四论用假不同门分三

 

丙一、标立四假

次明四论用假不同门。

一切诸法,虽并是假,领其要用,凡有四门: 一因缘假,二随缘假,三对缘假,四就缘假也。

 

 

丙二、释四假义

一因缘假者,如空有二谛,有不自有。因空故有; 空不自空,因有故空,故空有是因缘假义也。

二随缘假者,如随三乘根性,说三乘教门也。

三对缘假者,如对治常,说于无常,对治无常,是故说常。

四就缘假者,外人执有诸法,诸佛菩萨,就彼推求,检竟不得,名就缘假。

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法藏。

丙三、正明四论用假不同

然四论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以释经立义门故。

《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百论》多用对缘假。

 

151 )乙十、四论对缘不同门分二

科判

经文

十、四论对缘不同 分二

 

丙一、正明对缘不同

次明四论对缘不同门。著于四论,略明二种:

提婆菩萨,震论鼓于王庭,九十六师,一时云集,各建名理,立无方论,提婆面折邪师,后归闲林,撰集当时之言,以为《百论》。

龙树菩萨,潜帷著笔,探取外情,破病申经,故造《中论》。

丙二、释其所以

问:何故尔耶?

答:龙树声闻天下,外道小乘,不敢与交言,故潜帷著笔,以造论也。提婆为弟子,物情所不畏惮,故与之交言,故后集以为论。

 

161 )乙十一、明三论破缘有利钝不同门

科判

经文

乙十一、明三论破缘有利钝不同

次明三论所破之缘有利钝不同门。

今略举《中》、《百》二论,明众生得悟不同,凡有四种:

一,自有一种根缘,闻《百论》始舍罪福,终破空有,当此言下得悟无生。

二,有诸外道,虽闻提婆当时所破,言理俱屈,犹未得悟,后出家竟,禀受佛经,方乃得悟,此中根人也。

三,有诸外道,闻提婆之言不了,寻经翻更起迷,为《中论》所破方得悟,此下根人也。四,有诸外道,初禀提婆之言,乃至寻《中论》,亦未得解,后因《十二门观》玄略,

方乃得悟也。

 

17-13 )乙十二、别释《中论》名题门分二

科判

经文

乙十二

、别释

《中论

》名题门分二

 

 

丙一

、总释三字分五

 

 

 

 

丁一、正释名题

次别释《中论》名题门。

此论立名,有广有略。所言略者,但称《中论》故睿法师序云: 《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

而后但释中论二字,故名为略。问:何故但称《中论》不题观耶?

答:中是所论之理实,论是能论之教门,若明理教,故义无不周也。所言广者,加之以观,故影法师《中观论序》云:            寂此诸边,名之为中,问答折征,称之为论。

又云观者,直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耳。 问:何故具题三字耶?

答:因中发观,由观宣论,要备三法,义乃圆足也。

 

丁二、次第门

次第门。

问:此三字有何次第耶?

答:有二种次第:一者能化次第,二者所化次第。


 

 

 

 

 

 

 

 

 

 

 

 

 

 

 

 

 

 

乙十二

、别释

《中论

》名题门分二

 

 

 

 

 

 

 

 

 

 

 

 

 

 

 

 

 

 

丙一

、总释三字分五

 

 

丁二、次第门

能化次第者,中谓三世十方诸佛菩萨所行之道,故前明中; 由此道故,发生诸佛菩萨正观,故次明观;

由内有正观,故佛宣之于口,名之为经,四依菩萨宣之于口,目之为论也。

约所化悟入次第者,禀教之徒,因论识中,因中发观。

若望于佛,因教识理,因理发观也。

 

 

 

 

 

丁三、制立门

次制立门。

所以但明三字,不多不少者,略有三义: 一者诸佛菩萨,凡有二德:

一者自行,二者化他。

中之与观,谓自行也,论之一字,即是化他。自行化他,义无不摄,故但标三字。

二者,化于众生,要必具三:

一者有所悟之理,二者因理发观,三者由观宣论,故但明三也。三者,以中对观,是境智之名,以观对论,为说行之称。

因中发观,故以中为境,以观为智。如说而行为观,如行而说为论。

以义唯此四,故名字但有三名也。

 

 

 

 

丁四、通别门

次论通别门。

通而为言,三字皆中、皆观、皆论。 所言皆中者,理实不偏,故理名为中; 因中理发观,观非偏观,观亦名中; 因中观宣论,论非偏论,论亦名中。

三字皆观者,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亦如三种般若:

中是实相般若,观是观照般若,论是文字般若。

三种皆论者,论是能论,故名为论,余二所论,亦名为论也。

就别而言,理实不偏,与其中名,智是达照,当其观称,论是言教, 故目之为论。

 

 

 

 

丁五

、互发互尽门分五

戊一、标互发互尽

次明互发互尽门。就中有:中发观、观发中;缘尽观、观尽缘。

 

戊二、释中观互发

所言中发观者,如《涅槃经》云:

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譬如胡瓜,能发热病也。观发中者,众生本谓因缘是生是灭,不知是中,以正观检生

灭不得,方悟因缘是中,此则因观发中。

 

 

戊三、释缘观互尽

缘尽于观者,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偏邪之缘,尽菩萨正观之内, 故名缘尽于观。

观尽于缘者,邪缘既尽,正观亦息,故名观尽于缘。

缘尽于观,故非缘,观尽于缘,故非观,非缘非观,不知何

以美之,强名正观也。

 

 

戊四、释中观互尽

问:既得缘尽观、观尽缘,亦得中尽观、观尽中否? 答:亦得尔也。中是智境,观是境智。

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由境故智。由智故境,境不自境;由境故智,智不自智。

不自智则非智,不自境则非境,故是境尽于智,智尽于境。

 

戊五、释缘观互发

问:亦得缘发于观,观发于缘否?

答:由邪缘故,得显正观,即是缘发于观;

由正观故,显缘是邪,谓观发于缘耳。

丙二、别释中字分三

丁一、四种释义分二

戊一、总标

次明别释三字门。

总论释义,凡有四种:

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乙十二

、别释

《中论

》名题门分二

 

丙二

、别释中字分三

 

丁一

、四种释义分二

 

戊二

、别释分四

 

 

 

己一、依名释

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

中以实为义者,如《涅槃》释本有今无偈云: 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

睿师《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

照谓显也,立于中名,为欲显诸法实,故云照其实也。

所言正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肇公《物不迁论》云:

《正观论》曰: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故知中以正为义也。

 

己二、显道释

理教释者,中以不中为义,所以然者,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 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以悟无名,是故说中,为显不中。

问:中以不中为义,出何文耶?

答:《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 若尔,一切中偏法,了达非中偏,即其事也。

 

己三、因缘释

所言互相释者,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

所以然者,中偏是因缘之义,故说偏令悟中,说中令识偏。如经云: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谛,说第一义谛令识世谛也。

 

己四、无方释

四无方释者,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

是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

 

 

 

 

 

 

丁二

、四种中义

问:中有几种?

答:既称为中,则非多非一,随义对缘,得说多一。

所言一中者,一道清净,更无二道。一道者,即一中道也。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谓世谛中、真谛中。

以世谛不偏,故名为中,真谛不偏,名为真谛中。所言三中者,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

所言四中者,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也。对偏中者,对大小学人,断常偏病,是故说对偏中也。

尽偏中者,大小学人,有于断常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则名为中,是故经云: 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二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

绝待中者,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谓绝待中。

故此论云: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经亦云:远离二边,不著中道,即其事也。成假中者,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此之中,为成于假,

谓成假中也。

所以然者,良由正道未曾有无,为化众生,假说有无,故以非有非无为中,有无为假也。就成假中,有单复疏密横竖等义,具如中假义说。

如说有为单假,非有为单中,无义亦尔。

有无为复假,非有非无为复中。有无为疏假,非有非无为疏中。不有有为密假,有不有为密中。疏即同横,密即是竖也。

 

丁三

、各家释中不同分三

 

戊一、外道 明中

次释中不同,得有四种:

一外道明中,二毗昙明中,三成实明中,四大乘明中也。 外道说中者,僧佉人言,泥团非瓶非非瓶者,即是中义也。卫世师云:声不名大不名小。

勒沙婆云:光非暗非明。此之三师,并以两非为中,而未知所以为中耳。

戊二、小乘 人明

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

事中者,无漏大王不在边地,谓不在欲界及非想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

成实人明中道者,论文直言,离有离无,名圣中道,而论师云:

中道有三:一世谛中道,二真谛中道,三非真非俗中道。

戊三、大乘 人明

四大乘人明中者,如摄大乘论师明,非安立谛,不著生死,不住涅槃,名之为中也。义本者,以无住为体中,此是合门。

于体中开二用,谓真俗,此是用中,即是开门也。

又中假师云: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为假也。

 

c_1_02_三论玄义记_刘常净.txt · 最后更改: 2021/04/16 12:2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