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_13_01_天台宗纲要_天台宗教义的体系

科判pdf

       天台宗纲要 天台宗教义的体系 科判

           力农居士 (托名 静权法师)

          道净 整理 1 稿 qq 973451196 校对


 

 

0-14 )总表


科判

纲要

 

 

 

 

 

 

 

 

 

 

 

 

 

 

 

 

 

 

 

 

前言

当汉武帝时,佛法已和我国开始发生了关系。

据魏书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毗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

金人就是佛像。当时佛法虽未传入中国内地,而北方的匈奴,却先已照耀着佛教的光辉。其后,张骞使大夏。

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这时,我国已知有佛法。

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时,佛经开始传播到中国。后来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傅毅以佛对。汉明帝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国,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遂

与东还。愔等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佛像,于是中国始有三宝。

从此以后,印度梵僧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往求法,译经的事业,也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单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译出的佛经,有

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佛经的译述既多,讲经的风气,也就盛极一时。

在判释教义的时候,因为师法的不统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间,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谓南三北七

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师,二、宗爱法师,三、定林柔次二师,这三家在南朝;所谓北七,便是:一、北地师,二、菩提流支,三、佛驮三藏、光统,四、护身自轨

大乘所用,五、耆阇凛师所用,六、北地禅师,七、北地掸师。(以上所说,都是根据《法华玄义》,一、四、五、六、七诸家,原书未举禅师之名。)这七家都在北朝。

所判的教义:有一音教、二相教、半满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于顿、渐、不定三教中,开渐为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等。

这许多法师,都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家法,他们的智慧,也都是出类拔萃;学者修习, 无所折衷。于是南岳慧思禅师出,勘同经论,遵守佛语,立天台教观。

其后智者大师,承南岳的衣钵,用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

台教既兴,众说皆废.而五时八教的判释,便如日丽中天,为诸方学者所共遵了! 要明白天台宗的教义,必须远溯龙树菩萨。

龙树造《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的要旨。

其后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论》,妙悟其旨,开空、假、中三观的止观法门。

南岳慧思禅师,从学于慧文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及旋陀罗尼,著《大乘止观》,奠定台教的基础。

智者大师,从慧思禅师学,诵《法华经》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入法华三昧,得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乃辞师出山,游化于陈隋之间;当时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胜计。

大师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 遂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维摩》、《金光明》、《仁王》、《观经》、

《观音经》等注疏。学者宗之,竞相讲习,天台宗遂大行于中国。

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

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

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

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

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


 

 

 

 

 

 

 

前言

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

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

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

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 分成八种教义。

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

直说大法,叫做顿;先说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渐;唯独当机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 或顿或渐,并无一定,叫不定。

这化仪四教,虽称为教,其实它内中所含有的义理,还是藏、通、别、圆四教。化仪四教,譬如药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药味。

药方仅仅是一张纸,它之所以能有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在于种种药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便略而不谈。

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因为众生的智慧有利钝,烦恼有厚薄,所以如来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于一佛乘,开为四教。

以下就依次叙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别、次圆。根据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说明,教观兼

举,理事俱谈。背尘合党,从凡入圣,应当从这里认识开始。

 

 

 

 

 

 

 

 

 

 

 

 

 

 

正文分四

 

(一)立名的意义

 

1-1

 

(二)藏教的根性

 

1-2

 

 

甲、生灭四谛

1-2

 

(三)藏教的道理分四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1-5

丙、事六度行

1-7

 

 

丁、实有二谛

1-8

 

(四)藏教的因果

 

1-8

 

 

1、理即                                           (表 1-11

 

 

2、名字即                                         (表 1-11

第一章

、藏教分

 

 

 

 

 

(五)六即分六

 

 

3、观行即分三

 

1)五停心分五

甲、多贪众生不净观

1-11

乙、多瞋众生慈悲观

1-12

丙、多散众生数息观

1-12

丁、愚痴众生因缘观

1-12

戊、多障众生念佛观

1-12

2)别相念

1-12

3)总相念

1-12

 

1)暖位

1-13

 

(表 1

1-9

4、相似即分四

2)顶位

1-13

3)忍位

1-13

4)世第一位

1-14

 

5、分证即分三

1)须陀洹果

1-15

2)斯陀含果

1-15

 

 

 

3)阿那含果

1-16

 

 

1)小乘阿罗汉果

1-16

22

 

6、究竟即分三

2)中乘辟支佛果

1-17

 

 

3)大乘佛果

1-17

 

 

 

第一、观正因缘境

1-20

 

 

第二、真正发心

1-21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1-21

 

 

第四、破法遍

1-21

 

(六)十乘观法分十 (1-19

第五、识通塞

1-21

第六、道品调适

1-21

 

 

第七、对治助开

1-21

 

 

第八、知位次

1-21

 

 

第九、能安忍

1-22

第十、离法爱

1-22


 

 

 

 

 

 

 

 

 

 

 

 

 

 

 

 

 

 

 

 

 

 

正文分四

 

 

 

 

 

第二章

、通教分六

 

(表 2

 

9

(一)立名的意义                                                    2-1

(二)通教的根性                                                    2-2

 

 

 

(三)通教的道理分八

甲、无生四谛                           2-2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2-2

丙、理六度行                           2-2

丁、幻有、空二谛                       (表 2-3

戊、通含别二谛                         2-3

己、通含圆二谛                         2-3

庚、别入通三谛                         2-3

辛、圆入通三谛                         2-3

(四)通教的因果                                                    2-4

 

 

(五)六即分六

1、理即                                2-5

2、名字即                              2-5

3、观行即                              2-5

4、相似即                              2-6

5、分证即                              2-6

6、究竟即                              2-7

 

 

 

 

(六)十乘观法分十

第一观境                              2-7

第二、真正发心                         2-8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2-8

第四、破法遍                           2-8

第五、识通塞                           2-8

第六、道品调适                         2-8

第七、对治助开                         2-8

第八、知位次                           2-9

第九、能安忍                           2-9

第十、离法爱                           2-9

 

 

 

第三章

、别教分六

 

(表 3

 

9

(一)立名的意义                                                    3-1

(二别教的根性                                                    3-1

 

 

 

(三)别教的道理分七

甲、无量四谛                           3-2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3-2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表 3-2

丁、显中二谛                           3-3

圆入别二谛                          3-3

己、别三谛                             3-3

庚、圆入别三谛                         3-3

(四)别教的因果                                                    3-4

 

 

 

 

(五)六即分六

1、理即                                3-4

2、名字即                              3-5

3、观行即                              3-5

 

4、相似即分三

1)十住位      (表 3-5

2)十行位      (表 3-6

3)十回向位    (表 3-6

5、分证即分二

1)十地位      (表 3-7

2)等觉位      (表 3-8

6、究竟即                              3-8

 

 

(六)十乘观法分十

第一、观境

3-8

第二、真正发心   (表 3-8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表 3-9

第四、破法遍     (表 3-9

第五、识通塞

3-9

第六、道品调适   (表 3-9

第七、对治助开

3-9

第八、知位次     (表 3-9

第九、能安忍

3-9

第十、离法爱     (表 3-9


 

 

 

 

 

 

 

 

 

 

 

 

 

正文分四

 

(一)立名的意义

 

 

4-1

 

(二)圆教的根性

 

 

4-2

 

 

甲、无作四谛

4-4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4-5

 

(三)圆教的道理分五

丙、称性六度、十度

4-5

 

 

丁、不思议二谛

4-5

 

第四章

、圆教分六

 

戊、圆妙三谛

4-6

(四)圆教的因果

 

 

4-7

 

 

 

(五)六即分六

 

4-9

1、理即                                        (表 4-10

2名字即                                      (表 4-11

 

 

3、观行即分五

1)随喜品             (表 4-12

2)读诵品             (表 4-12

3)说法品             (表 4-12

4)兼行六度品         (表 4-12

5)正行六度品         (表 4-13

(表 4

 

4相似即                                      (表 4-13

5分证即                                      (表 4-13

6、究竟即                                      (表 4-14

 

第一、观不思议境                               (表 4-15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表 4-16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表 4-17

 

1、从假入空破分二

1见假 4-18

25

 

 

2思假 4-20

 

第四、破法遍分三

2、从空入假破                (表 4-20

(六)十乘观法分十

 

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表 4-21

 

 

第五识通塞                                   (表 4-22

 

 

第六、道品调适                                 (表 4-23

 

 

第七、对治助开                                 (表 4-24

 

 

第八、知位次                                   (表 4-24

 

 

第九、能安忍                                   (表 4-25

第十、离法爱                                   (表 4-25

结论 (5 2

 

 

1-122 )第一章、藏教分六

科判

纲要

 

 

 

第一章

、藏教分六

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

1、立名的意义;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

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 立名的意义

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

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

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

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

《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

《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

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

藏教既是小乘,不称小乘而称藏教?这是因为藏教里还有辟支佛和菩萨。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二

)藏教的根性

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

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不能了知诸法当体即空;所以称为钝根。

这里有三乘的根性,就是声闻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萨根性。虽有三乘根性,总而言之,还是三界里面的钝根众生。

称做钝根众生,是对通教的利根众生而言。我们不要因了钝根二字,便看轻藏教中人。

他们能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小乘所见的菩萨行,能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见的佛果;能断见思惑;能出三界狱;能证偏真法性。

人天道中,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较,应该算做最利的根性。我们学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

只晓得欣慕圆教的高深,而轻视小教,弄得圆顿的教法,既修学不上;而小乘的教法, 又不肯依之修学。

结果,一无所成,还是一个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负己灵,这是应当引为炯戒的。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生灭四谛(声闻乘,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辟支佛乘

事六度行(菩萨乘;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实有二谛。

 

 

 

 

 

 

 

 

 

 

 

 

 

、生灭四谛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谛。第一苦谛: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

这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做苦谛。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五有,就是:

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

(四洲四恶趣,为八;加六欲天、梵天,为十五;再加四禅天、四空天,为二十三;再加无想天和五种阿那含天,为二十五。这里的名相很复杂,一时不易讲明白, 等到将来另作专文解释。

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 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十苦, 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苫、苦受苦、忧苦、痛恼苦、死生流转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师地论》,名相繁多,不及备载,约之不出三苦、八苦。

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下至地狱,不论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 都是苦谛所摄,以不能脱离三苦、八苦等众苦故。我们应当深切体会。

第二集谛:就是见思惑。

集以招集为义,这见惑和思惑,能起善恶诸业,招集生死,所以称做集谛。见惑,见理时能断此惑。《止观》中说:

外道诸见,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

执有、执无、执亦有亦无、执非有非无,叫做单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各具有无二见,叫做复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又各具单四见,叫做具足四见。

列表如下:

单四见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

有有

有中二见有无

│                  无有

无中二见无无

│                              亦有亦无有

复四见亦有亦无中二见亦有亦无无

│                              非有非无有

非有非无中二见非有非无无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生灭四谛

有有

有无

有中具四见有亦有亦无

│                      有非有非无

│                      无有

│                      无无

无中具四见无亦有亦无

│                      无非有非无

具足四见┤                                 ┌亦有亦无有

│                                  亦有亦无无

亦有亦无中具四见亦有亦无亦有亦无

│                                  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                                  非有非无有

│                                  非有非无无

非有非无中具四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色、受、想、行、识五阴,每一阴中有: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离阴是我;即阴是我四见;便成二十种见。

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便成六十种见。

加断见、常见二根本见,共成六十二见。列表如下:

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成二过去成六共成十 我大阴小,阴在我中十见现在十见 六十二离阴是我                                 │又乘未来 二见见│   即阴是我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有十八见;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每尘各有好、恶、平三种尘,亦有十八见;合为三十六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一百八见。列表如下:

┌                                                             ┐

│┌眼、耳、鼻┐  ┌        ┐

││                       ├              合三

│└舌、身、意┘        不苦不乐十六过去合一八┤                                                                 ├见,现在百八

│┌色、声、香┐      ┌┐                   │     未来

││                       十八见  

│└味、触、法┘      └┘                   │

└                                                             ┘

上面所说的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每一见中,又各有八十八使。

身、边、见、戒、邪,叫做五利使;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约欲、色、无色三界,和苦、集、灭、道四谛,有八十八使。

《俱舍论》中,有一偈解释八十八使:

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二不行瞋。

这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三句是指欲界而言;下面一句,是指色界和无色界而言。欲界的苦谛下具十使,所以说具一切;集灭二谛下,除去身、边、戒三使,各具

七使,所以说各除三;道谛下除身、边二使,具八使,所以说除二见;这样,欲界四谛下共有三十二使。

上二,是指色界、无色界。这二界每一谛下,比了欲界,多除去一瞋使,便成苦

谛下具九使;集灭二谛下各具六使;道谛下具七使。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生灭四谛

色界四谛下共有二十八使,无色界四谛下,也有二十八使,这样三界四谛下便合成八十八使。这是见惑的分齐。列表如下:

苦谛下身、边、见、戒、邪、                    

│                  贪、瞋、痴、慢、疑————十使

集谛下见、邪、贪、瞋、                             │

欲界┤                   痴、慢、疑————————七使

│          灭谛下见、邪、贪、瞋、                            

│       │                     痴、慢、疑————————七使使│      道谛下见、戒、邪、                                                       成界│       └                         贪、瞋、痴、慢、疑————八使 八见┤     苦谛下身、边、见、戒、邪、                                     ┐  十惑│       │                         贪、痴、慢、疑——————九使│   

│          集谛下见、邪、                                              │使

色界┤                   贪、痴、慢、疑——————六使

│          灭谛下见、邪、                                             

│          │                  贪、痴、慢、疑——————六使

│          道谛下见、戒、邪、                                     使

│          └                  贪、痴、慢、疑——————七使┘        │

无色界——和色界同————————合二十八使             ┘

思惑,思维道时,能断此惑。有八十一品:便是分三界为九地,每地有九品。 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

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

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 合成八十一品思惑。

五趣杂居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贪、痴、慢,而没有瞋; 总为八十一品思惑。列表如下:

欲界五趣杂居地——贪、瞋、痴、慢

│          初禅离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上品 │              │二禅定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中品 色界三禅离喜妙乐地贪、痴、慢│    │上下品合思┤                └四禅舍念清静地贪、痴、慢│       │中上品八惑│                                                                      ├中中品

│              空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中下品

│              识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下上品

无色界无所有处地——贪、痴、慢      │      下中品

└              非非想处地——贪、痴、慢      ┘      下下品

集谛是世间的因,苦谛是世间的果。

我们研究集谛,便可以了知见、思二惑的浩翰无涯,世界上最利根智慧的人,还不能超出单四见,何况其他。所以破见思惑,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我们研究苦谛,便可以了知三界之中,无非是苦,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四千劫后,依然还要堕落。所以我们必须要勤求佛法,慕灭修道。

第三灭谛:就是涅槃。灭前苦集二谛,证得偏空的法性。见思二惑,都已断除, 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这才是证得了灭谛。

第四道谛:略而言之,便是戒、定、慧三学;广而言之,便是三十七道品。所谓三十七道品,合为七科: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生灭四谛

三、四如意足:欲、念、进、慧。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五力,同上根名。

六、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这些道品,犹如道路一般,能令行人通至涅槃,所以称做道谛。列表如下:

一、四念处——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

│                              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l、未生恶令不生,2、已生恶令灭三│                                  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十二、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念如意足

┤                             3、进如意足,4、慧如意足

四、五    ——l、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五、五 力——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觉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

│                              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

七、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

└                              5、正精进,6、正定,7、正念,8、正命

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要断集脱苦,就必须修道证灭。

我们研究道谛,便可以了知修行的重要和艰难,决不是悠悠泛泛,懒惰放逸,而可以侥幸超出三界,了脱生死。

我们研究灭谛,便可以了知涅槃之中,没有烦恼生死。惟有涅槃,才是唯一真正安乐寂静的地方。

苦、集、灭、道四谛,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虽则共谈,而有原则性的不同。所谓生灭四啼、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藏教所明,便是生灭的四谛:苦谛则生、异、灭三相无常迁流;集谛则贪、瞋、痴、等分(贪瞋痴三种都有,叫等分)烦恼,扰浊内心;道谛则以戒、定、慧三学, 对治贪、瞋、痴、等分烦恼;灭谛则灭尽三界因果,证得偏空法性。

这苦、集、灭、道四谛,都是有为之法,苦、集二谛生,则道、灭二谛灭;道、灭二谛生,则苦、集二谛灭;所以叫做生灭四谛。

我们研究了藏教的生灭四谛,可以了知烦恼不可以不断,生死不可以不出,道品不可以不修,涅槃不可以不证。不论何人,都有离苦趣乐的要求。

那么在提出这个要求以前,必须先要认清,什么是苦?什么是乐?

释迦牟尼佛已明白告诉我们:三界二十五有是苦,烦恼是苦的因,修道可以灭苦, 证得了寂静涅槃,才是真正的安乐。

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也是解脱生死的唯一方便。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从无明到老死,共有十二支。

这十二支,辗转为因,互相资助,循环不断,叫做十二因缘。

一、无明,意思是无所明了。过去世来,没有智慧光明,起一切烦恼,这些烦恼, 叫做无明。

二、行,就是造作。过去世来,因烦恼,造善、不善业,能招感现在世的果报, 这些善、不善业叫做行。无明、行二支,是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三、识,是垢染心。因过去世的烦恼和善、不善业,引生垢染心。一刹那间,对于自己的父母,生起憎爱意识妄念,投托母胎,这叫做识。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身体。在母胎中,全身的躯干四肢,渐渐生成,但还没有眼、耳、鼻、舌四根;虽有心识,也不明显,这叫名色。

五、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中,眼、耳、鼻、舌、身、

意六根,渐渐完备,叫做六入。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六、触,是接触。出胎已后,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接触,生起意识。但对于好、坏、不好不坏的境界,还不能了了分别,这叫做触。

七、受,是领受。五六岁后,六根接触六尘时,对于好、坏的境界,能分明领受; 但对于男、女、财物,还不晓得贪爱,这叫做受。从识到受五支,是过去无明、行二支的果。

八、爱,是贪爱。十四、五岁已后,对于男、女、财物,知所贪爱,但还不能广遍追求,这叫做爱。

九、取,是取著。二十岁以后,贪欲炽盛,对于色、声、香、味、触等境,生取著心,尽力追求,这叫做取。爱、取二支,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无明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有,是所造的业。因为追求色、声、香、味、触等境,造善、不善业,牵引未来生死,这叫做有。这一支,也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行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一、生、是未来世五阴之身。现在世的有支为因,招感未来世五阴之身,这叫做生。

十二、老死,五阴之身,住世衰变,叫做老;身坏命终,叫做死。生、老死二支, 是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果,等于识、名色等五支,为过去世无明、和行的果。

十二因缘和三世因果的关系,列表于下:

无明属过去世,是现在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的因。

——

     ┐

名色

六入——属现在世,是过去世无明、行二支的果。十二因缘     │

     ┘

—┐

—┘属现在世、是未来世生、老死二支的因。

——

─┬——属未来世,是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果。

老死

(这里所说的无明,是藏教二乘所破的见思惑,和别、圆二教菩萨所破的无明不同。

照上面所讲,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顺生门。若反复研究,为什么会有未来世的生和老死?

便知道因为有现在世爱、取、有的缘故。

为什么会有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 便知道因为有过去世的无明和行的缘故。

若是没有无明,也就没有行;没有行,也就没有识;一直推到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

所以经中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 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死灭。

没有因,当然就没有果,这样逆推下去,便是十二因缘还灭门。十二因缘和四谛的意义相同,不过开合不同而已。

无明、行、爱、取、有五支,合为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合为苦谛;对治十二因缘顺生的方法,便是道谛;无明灭,一直到老死灭,便是灭谛。

十二因缘,说明了一切法,都有它真正的因缘。

开示真正的因缘,便是破斥邪因缘和无因缘。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外道有主张邪因缘的,说:一切法从时间生,时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空间生,空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

有的说:一切法从大梵天王生,大梵天王是一切法的因

有的说:一切法从极微(极细小的尘)生,极微是一切法的因

有的说:一切法从地、水、火、风、虚空、冥初法自性生,地、水、火、风、虚空、冥初自性是一切法的因。

这些说法,都是从自己妄想心中计度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因缘,所以叫做邪因缘。还有主张无因缘的外道说一切法都是偶然而有的,并没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推翻了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法则,是十分错误的。

佛说十二因缘,是真正的因缘。这种真正的因缘,佛教徒必须认识清楚。

十二因缘,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所谓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藏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别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圆数

怎样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可以心意卜度,是可思;可以语言分别,是可议;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 名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一直到生灭则老死灭,名还灭门。

生灭显然,都属有为之法,这是生灭。所以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团缘。

我们研究了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可以知道生老病死的痛苦,从何而有贪爱追求,从何而起?为什么一切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相续?

为什么一切圣人,能超出三界轮回,永离生老病死?

 

 

 

 

 

 

 

 

 

 

 

、事六度行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这六件事,可以使自他度脱生死,到涅槃彼岸,所以叫做六度。一、布施,有二种:一财施,二法施。

财施又有二种:一内财,自己的身体,像发、毛、爪、齿、眼、耳、鼻、舌,乃至心、肝、肺、脏等。二外财,自己的财物,像饮食、衣服、财产等。

菩萨行财施时,一切内财、外财,都能布施。像释迦佛舍弃王位,便是布施外财。舍身饲虎,便是布施内财。法施,是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教人。

菩萨行法施时,以清净心,为人演说菩提妙法,而不希望受教的人供养恭敬。二、持戒,也有二种:

一在家戒,就是三归依、五戒、八关斋戒。

二出家戒,就是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

菩萨行持戒时,以清净心,奉持戒法,虽舍身命,不犯净戒。像须陀摩王持不妄语戒,以身就死,终不妄语。

三、忍辱,也有二种: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又有二种:

一受人恭敬供养,不生骄慢放逸心。二受人辱骂打扑,不生瞋恨怨恼心。法忍也有二种:

一非心法,对于冷、热、饥、渴、老、病、死等,能忍不动。二心法,对于瞋恨、忧愁、淫欲、骄慢等,能忍不动。

菩萨行忍辱时,以质直心,对于一切苦乐境界,安忍不动。四、精进,也有二种:

一身精进,以自身勤行善法,行道、礼拜、诵念、讲说,身不疲厌。二心精进,以自心勤行善道,念佛、修观,一心不乱。

菩萨行精进时,以质直清净心,身心精进,尽未来际,不生疲厌。像释迦佛,因精进故,先弥勒菩萨成佛。

五、禅定,也有二种:

一世间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和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这些都是凡夫所行禅。

二出世间禅,又有二种;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三

)藏教的道理分四

 

 

 

 

 

 

 

 

 

、事六度行

一出世间禅,就是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等,这些都是出世间禅。

也叫做二乘共禅,是菩萨和声闻、缘觉共同修学的。

二出世间上上禅,就是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这些都是出世间上上禅,也叫做不共禅,只有菩萨能修,声闻、缘觉不能修习。菩萨修禅定时,以质直清净心,修行这些禅定,如如不动。

像螺髻仙人修禅定时,鸟在他的头上做窝生卵,他想出定,恐怕鸟要惊飞,于是仍入禅定,等到鸟飞方起。(禅定的内容很复杂,现在只能举各种禅定的名称,若要详知,可读智者大师《禅波罗蜜法门》

六、智慧,有三种;一、声闻智慧,二缘觉智慧,三佛智慧。

菩萨修智慧时,以质直清净心,修三种智慧,像诸佛如来三智圆明,这便是修行智慧的果。

这六度行,也是藏、通、别、圆四教共谈。

所谓事六度行(藏教,理六度行(通教,不思议六度、十度(别教,称性六 度、十度(圆教别、圆二教中,还要修十度,就是从第六智慧中,再开出方便、愿、力、智四度,共成十度

藏教菩萨,没有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而于事相方面,却能勇猛实践,所以叫做事六度行。

末世学佛的人,往往好谈空理,于事相方面,缺乏实践精神,和藏教菩萨,恰恰相反。要知空理,不是依稀仿佛的认识,或者口里说说就算数的。

像藏教菩萨,修行三大阿僧祗劫,尚不能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可见证悟空理,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对于事六度行,不能实践,倒能够证悟空理,这恐怕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事。这样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不是自欺欺人,一定是著了空魔,是学佛过程中一

件最危险不过的事。

 

、实有二谛

二谛,是真谛和俗谛。

七种二谛:便是实有二谛,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显中二谛, 圆入别二谛,不思议二谛。

实有二谛:

俗谛实有而不是空,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实实在在有的,既不 是没有,也不是幻有,所以叫做实有。

真谛真空而不是有,指涅槃中所证的偏空法性,既不是五阴,也不是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没有,空无一物,所以叫做真空。

真俗二谛,完全相反而不相融,便是藏教中所明实有二谛的道理。

 

 

 

 

(四

)藏教的因果

修观是因,观成证涅槃,涅槃是果。外道所修的邪行,都不能趋入涅槃,因为这些邪行,都不是证涅槃的因。因邪,所以就没有果。佛法有因有果,因正果正。

藏教的因,是析空观。观自己身体,是个什么?观身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合成。如骨、肉、脏、腑等属于地大;涕、唾、精、血等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动转属

于风大;身体里面的虚空属于空大。这样观察,便知身体不过是五大所合成,我在那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

再观自己的心,是个什么?观心是识大(地、水、火、风、空、识,叫做六大,识虽然好像有知觉,能了别,但假使没外面的境界,识又从何而起呢(这里所指的识,不过是第六意识,若第七、第八二识,那是别、圆二教所说,不是藏教人所知)?

这识是刹那刹那生、住、异、灭的,并不是常住不变。

这样观察,便知心不过是识大,我在哪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 这样观察,可以破人我执,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

藏教的果,是偏真涅槃。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灭尽,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在这涅槃里,没有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空无一物,叫做偏真涅槃。

藏教的偏真涅槃,和通教真谛涅槃不同之点,便是一则要灭尽一切法,方证涅槃(藏;一则一切法当体是空,便是涅槃,不待灭尽方空(通教

至于别、圆二教,并不只以空为究竟,所以他们的涅槃,也就不能和藏、通二教所可

同语了。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六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这六即,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为什么叫做六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

从凡夫到成佛,其间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滥,所以称 从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体,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即是一

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称

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从明暗盈亏方面观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从月亮的本体上观察,原只是一个月亮。

同时还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从凡夫到成佛,佛性虽然一样,而因 果事相,不可混滥,分明有六个阶段,这是即而常六

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十五天盈亏不同,只是一个月亮,这就如六而常即 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是一个月亮,然而却有十五天的盈亏不同,这就如即而常

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六即的道理,是最为恰当的。大师的《六即颂》,这样说: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

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

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理即佛 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

约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 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

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

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

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惭,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

还有谓:呵佛骂祖,是祖师家风;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言语虽然相像,争奈藏事尽非,自已到底仍是一个业障凡夫。

还有一种人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是一个业障凡夫,那里有资格学佛?那里有资格生净土?更那里有资格成佛度生?

这便是辜负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动静理全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

明白这理即佛颂,便可以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磋陀

这是颂名字即佛,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

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

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

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是

从前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磋砣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

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而言。

依教修观行,而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是念念照真常的佛性。

心心息幻尘,是心心息灭虚幻的尘缘。

遍观一切诸法的本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义谛。这正是修观行时,所用的法门。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末尽空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

这是颂相似即佛,指观行有得,相似解发而言。

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却相似于断惑证真,所以称相似即佛

四住便是见、思二惑:见惑一住(见一切住地,思惑三住(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

见思烦恼,虽然已经断除,而无明还没有破,所以说: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无明还在,还没有得到清净的智慧,亲见本有的佛性。

譬如眼病尚未全愈,空中仍见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断惑证真的不同。这相似即佛的位次,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然而要得到却也极不容易。

南岳大师自称证十信位,十信位便是相似即佛的位次。

《起信论》说: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

成就信心,就是证十信位,可见证十信位不是容易的事。

而智者大师自称证五品位,那是观行即佛的位次;蕅益大师自称名字位,那只是名字即佛的位次而已。

这几位大师自示所证的位次,并不一定是谦虚,是在告诫学者,要老实修持,不要生增上慢,未得谓得,疑误自他。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说六根清净,所得功德,便是相似位中的相貌。举世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没有看见一个人,有这样的六根功德。

可见相似即佛的位次,已经不容易证到,何况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呢!

所以我们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弘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超凡入圣的途径啊!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

这是颂分证即佛,指分断无明,分证法身而言(法身就是佛性

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直到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法身,都属于分证即佛。

无明分分而断,法身分分而证,所以称分证即佛

功行既深,一旦无明豁破,心得开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所以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然而还没有断尽无明,满证法身。

比如虽穷水流,犹未能尽其源头,虽见明月,犹未能十分亲切,所以说: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经中说菩萨虽见佛性,犹未了了,如隔[*]正是这个意思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这是颂究竟即佛,指真穷惑尽,智断圆满而言。

无明断尽,法身圆证,这是妙觉极果的位次(妙觉就是佛,所以称究竟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不能认识,于是逆性而修,招种种苦报,翻本有的佛性,

成为虚妄之法。

诸佛如来,明见佛性,顺性而修,得常、乐、我、净的胜报(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翻众生虚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果。其实众生诸佛,佛性相同,因为一则顺性而修,一则逆性而修,顺性便全妄成真,逆性便全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说:众生所迷,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所证,即是众生理本。所以说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诸佛成道,但证本有佛性,佛性以外,那里更有一法,为诸佛之所证得。圆满菩提, 归无所得,所以说: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六即的道理,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但也有原则性的不同。

藏教六而不即,因为真、俗二谛,不相和会,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 通教虽六而常即,而不即是佛,因为虽真、俗二谛,互相融通,而没有谈到佛性;别教虽谈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为别教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

虽谈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边以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所以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圆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圆教方才

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湿性之一体。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所以说:前三皆权(方便,唯圆教是实(真实)。

就藏教而谈六即,是很勉强的。因为藏教虽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谈本有佛性,是六而非即。

现在姑且模仿圆教的教义,就藏教而谈六即的位次。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初闻经教

三观行即()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外凡资粮位

四相似即()暖,()顶,()忍,()世第一        —内凡加行位

│                  ()须陀洹果——见道位

五分证即()斯陀含果┐                      ├三果有学位

┤                 │                          修道位    │                 └()阿那含果

│                  ()小乘阿罗汉果

六究竟即()中乘辟支佛果证道位——三乘无学位。

└                  ()大乘佛果        

 

 

 

 

 

1、理即

就是偏真法性。

《止观》说: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

这法性,但为苦、集二谛之所遮蔽,而不为苦、集二谛之所染污;但为道、灭二谛之所表显,而不是道、灭二谛之所创造。

因为法性之理,本自清净,所以不能染污;本来自有,也不待创造。

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谛,譬如云雾;道谛譬如风,能吹开云雾;灭啼譬如云雾已经吹去,整个天空,净无纤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显露了。

这里所说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却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隔别不融。

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道理,而判此因果事相

以外的真谛,叫做偏真法性。

 

2、名字

就是初闻经教,了知名义。

知道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邪因缘生,也不是无因缘自然而生。

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灭,不是常住不变;一切法生灭变异,并没有主宰。

了达正因缘境,知一切法,无常、无我,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3

、观行即分三

又分为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以前已经闻名解义,现在就依解起行,这是外凡资粮位。没有亲见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称;用有漏的身心,学习观行,还没有得到无漏,所以称。这三种观行,是超越三界,

了脱生死的资粮,所以叫做资粮位

 

 

 

1

五停心分五

有五种: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这五种方法,能停息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

、多贪众生不净观

贪有三种:

一外贪:男爱于女,女爱于男,男女身分,互相贪爱。这种贪爱,可以用九想观对治。

九想观,观所爱的的人,作九种想:1、膀胀想,2、青瘀想,3、坏想, 4、血涂漫想,5、脓烂想,6、噉想,7、散想,8、骨想,9、烧想。

对所爱的人,作这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的心,息灭无余。二内外贪: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起贪爱。

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背舍对治。

八背舍:1、内有色相外观色,2、内无色相外观色,3、净背舍身作证, 4、虚空处背舍,5、识处背舍,6、无所有处背舍,7、非有想非无想背舍,

8、灭受想背舍。违背五欲,舍离贪爱,所以叫做背舍。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3

、观行即分三

 

 

 

 

 

 

 

 

 

 

 

 

 

 

1

)五停心分五

 

甲、多贪众生不净

修八背舍,可以消灭自身和他身的贪爱。

三遍一初处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悉皆贪爱,如贪田园、屋宅、衣服、饮食、色、声、香、味、触等,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胜处对治。

八胜处:1、内有色相外观色少,2、内有色相外观色多,3、内无色相外观色少,4、内无色相外观色多,5、青胜处,6、黄胜处,7、赤胜处,8、白胜处。

想心纯熟,转变自在,叫做胜处。修八胜处,可以对治遍一切处贪(上面

所说九想、八背舍、八胜处,但举其名,它的内容,将来当作专文叙述。

 

 

 

乙、多瞋众生慈悲

瞋有三种:

一非理瞋,无理而瞋;当修众生缘慈对治。

观想一切众生,犹如自家的眷属,都要叫他们得到利益安乐。二顺理瞋,因了他人的恼乱,而生瞋恚;当修法缘慈对治。

观想一切法,都是因缘而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为了随顺众生,都要叫他们得到安乐。

三诤论瞋,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他人的所说所行,都以为不对;当修无缘慈对治。

修无缘慈时,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往来五道,心著于法, 分别取舍,受诸苦痛;为要使一切众生,解脱诸苦,得诸法实相,叫做无缘

慈。

 

丙、多散众生数息

心思多散乱,可以用数息观对治。息就是呼吸,详细分别,有四种相貌: 有声音的叫做风,结滞而不通畅的叫做喘,出入不细的叫做气,风、气、

喘三种,都不是息;没有声音,也不结滞,出入都细的才叫做息。数息,是从一到十,不多不少,可以使心不散乱。

或但数出息——呼,或但数入息——吸,或取便而数,都可以。 但不许出入俱数,因为出入俱数,容易生病。

如上面的方法修持,可以使身心安定。

常常修数息观,可以对治散乱,证得一心。

丁、愚痴众生因缘观

不信因果,不了因缘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缘观对治。

因缘观,便是观十二因缘。修因缘观,可破愚痴。

 

 

戊、多障众生念佛观

障有三种,一昏沉暗塞障,昏睡无记,可以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

二恶念思惟障,想作五逆十恶等事,可以念报身佛十力、四无所畏等对治。

三境界逼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以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念佛法门,可以对治一切障。

这里所说的念佛观,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不同。

五停心观,通于藏、通、别、圆四教。

这里虽就藏教而谈,其实像慈悲观中的法缘慈、无缘慈,念佛观中的念报身佛、

念法身佛等,都已经超出了藏教的范围。

 

2)别相念

就是四念处:

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分别观身、受、心、法,所以叫别相念。

这四种观,可以对治凡夫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3)总相念

观身不净,受、心、法,都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观心无常,身、受、法,都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都无我。这是用一观观四境。

还有,观身不净,也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也是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也是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也是不净、苦、无常。

这是于一境用四观。都叫做总相念。

这总相念,虽仍用别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净等四观,然而能总摄

而观,境观自在,较别相念进步多了!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4

、相似即分四

此中分四:(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这四位,是内凡加行位。

以前修五停心、总相念、别相念,现在进一步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伏烦恼,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心游理内,所以称;身心仍属有漏,没有到见道位,所以

。以禅定资助观慧,加功用行,所以叫做加行位

 

1 暖位

用总相念、别相念的智慧,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伏烦恼,得佛法气分,这叫做暖。

譬如钻木取火,火虽没有生,而木已经发热出烟了。

用苦、集、灭、道四谛的智慧,修习种种善法,善法积集,依稀仿佛见到真

谛的道理,这也叫做暖。譬如春夏,积集花草,自能发热。这是用譬喻来解释的。

2 顶位

从暖位进修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对于真谛的道理, 更加明显;用十六行观(十六行观在忍位中说明,观察苦、集、灭、道四谛,

更加分明;譬如人登山顶,观瞻四方,悉皆明了,这叫做顶。

 

 

 

 

 

 

 

 

 

 

 

 

 

 

 

 

3

)忍位

从顶位再进一步,得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对于真谛的道理,愈加明显, 烦恼的势力,愈加削弱,对于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忍可于心,这叫做忍。

忍位又分为三:就是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

下忍位:以三十二行为能观(三十二行见表,遍观欲界四谛和色界、无色界四谛。

中忍位: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

缘,就是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和色界、无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共有八缘。

在道理上讲,这是三界的四谛,在修行人以心念缘道理时讲,就叫做缘。

苦行廿八

空行廿七

苦缘七无常行廿六

│              无我行廿五

│              集行二十

│              因行十九

集缘五缘行十八

│              生行十七

│              灭行十二

色界、无色界┤               │尽行十一

│                          灭缘三妙行十

│                          │              离行九

│                          │              道行四

│                          │              正行三

│                          道缘一迹行二

│                                          乘行一

│                                          苦行三十二

│                                          空行三十一

│                          ┌苦缘八无常行三十

┤                         │              无我行廿九

│                          │              集行廿四

│                          │              因行廿三

│                          集缘六缘行廿二

│                          │              生行廿一

                  ┤             灭行十六

│              尽行十五

灭缘四妙行十四

│              离行十三

│              道行八

│              正行七

道缘二迹行六

乘行五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4

、相似即分四

 

 

 

 

 

 

 

 

 

 

 

 

 

 

3

)忍位

行,就是苦缘下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集缘下的集、因、缘、生四行,灭缘下的灭、尽、妙、离四行,道缘下的道、正、迹、乘四行;

欲界四缘下共有十六行(顶位中所说的十六行观,便是这十六行,加上色界、无色界四缘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

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下面说明。

上忍位:中忍位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灭到最后一行只剩二刹那的时间了, 这时就到了上忍位。

从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只剩一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世第一位。从世第一位再经过一刹那,便证得了须陀洹果。

在下忍位,普遍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的苦、集、灭、道八谛,修苦、空、无常、无我等三十二行。

在中忍位渐渐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一直灭剩一行二刹那。这里就有七周灭缘和二十四周灭行:

开始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上下八谛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无色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一周灭一行(就是乘行

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二周灭二行(就是迹、乘行

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三周灭三行(就是正、迹、乘三行

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 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么所缘的道谛,同时也就除去了,这就称为一周灭缘。

再灭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五周灭五行; 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六周灭六行;

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七周灭七行;

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于是所缘的道谛也就除去,这就称为二周灭缘。

就是这样的灭下去,一直灭到只剩下欲界苦谛下的苦行(或只剩空行,这里共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总共有三十一周灭缘灭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数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灭缘的,共有七周。

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灭行的, 共有二十四周

在上忍位,只灭剩欲界苦谛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刹那,再经过一刹那,就

证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实上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4

)世第一位

从上忍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世第一位,再一刹那,就证到须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实上也是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因为身心仍属有漏,所以称世间,而于世间法中,最为超胜,所以叫做世第

《俱舍论》中有四句颂:

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道,第一入离生。

证暖位的人,遇到恶因缘,还能造五逆重罪,断善根,堕无间地狱。不过他虽堕地狱,终不久住,以后必定能生人天道中,证涅槃果。 若到顶位,虽造恶业,堕三恶道,必不起大邪见,必不断善根。

若到忍位,虽起烦恼恶业,决不会再堕三恶道。

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刹那,便入见道,证须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以上内凡四位(暖、顶、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贤位。

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说起来,都是凡夫地位,请读者想想,超凡入圣,是何等不容易啊!

依通途法门修,是这样的困难,而我们现在遇到既简易而又圆顿的净土法门,为

什么还不信呢?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即分三

此中分三:(一)须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

这三位,称为前三果有学位,因为在四果阿罗汉之前,所以称前三果

研习真谛的道理,断除见惑和思惑,真谛的道理还没有彻底明显,见惑和思惑还没有

彻底消灭,正在修学期间,所以叫做有学。自此以去,通名圣位。

 

 

 

 

 

 

 

 

 

 

 

 

 

 

 

 

 

1

)须陀洹果

华言为预流,最初参预圣道的法流,所以叫预流,《金刚经》称为入流。初入圣道,所以称初果。

从世第一位,经过一刹那的时间,在三界八谛下(欲界苦、集、灭、道四谛,和色界、无色界苦、集、灭、道四谛,发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详上表,总有十六心,顿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藏教的道理一节中的列 ,见到真谛的道理,名见道位。

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法忍;

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 叫做苦类忍;

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法智;

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类智。

下面集法忍等十二心,都是这样解释的。

忍能断惑,是智的因;智能证理,是忍的果。十六心虽然同时顿发,仍旧可以论因果。

又八忍能断三界八谛下迷理之惑,不被见惑之所间隔,名为无间道(也名无碍道八智能证三界八谛下无为之理,已离见惑的缠缚,名为解脱道。

无间道用禅定断惑,是即慧之定;解脱道用智慧证理,是即定之慧。

┌                                  苦类忍三

│                          ┌

│                          │      苦类智四

│                          │      集类忍七

│                          │

│                          │      集类智八

│                          │      灭类忍十一

色界、无色界

│                          │      灭类智十二

│                          │      道类忍十五

│                          └

│                                  道类智十六

│                         苦法忍一│             ┌

┤                 │      苦法智二

│                  │      集法忍五

│                  │

│                  │      集法智六

          ┤     灭法忍九

│                  │

│                  │      灭法智十

│                  │      道法忍十三

│                  │

└                  └      道法智十四

 

2)斯陀含果

华言为一来,在欲界中还有一番生死,所以叫一来。这是二果。

须陀洹果时,已须断尽三界见惑,到斯陀含果,断欲界六品思惑(就是在八十一品思惑中,断了五趣杂居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的六品思惑,还有欲界的三品思惑没有断。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即分三

 

 

 

3)阿那含果

华言为不来,从此不再来欲界受生,所以叫不来。这是三果。斯陀含果时,已经断欲界六品思惑,现在,再断欲界剩余的三品思

就是五趣杂居地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思惑,并且还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上八地就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地;

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是无色界四地,再向上进修,便可以证阿罗汉果了。

这斯陀合果和阿那含果,名修道位。

 

 

 

 

 

 

 

 

 

 

 

 

 

 

 

 

 

6

、究竟即分三

此中分三:(一)小乘阿罗汉果,(二)中乘辟支佛果,(三)大乘佛果。

这是三乘证道位。声闻乘四谛而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六度而证佛果,所以叫做三乘

到这时,烦恼已经断尽,智慧已经圆满,无法可学,所以叫做无学位

 

 

 

 

 

 

 

 

 

 

 

 

 

 

1

)小乘阿罗汉果

阿罗汉,有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见、思烦恼如贼,能坏涅槃,今断见、思烦恼,证真谛理,烦恼已经断除,喻如贼已杀尽,可以得到安乐了,所以叫杀贼;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所以叫应供烦恼已尽,不再到人天中受生,所以叫无生

还有,阿罗汉也叫真人,因为他已经证到真谛的道理;也叫应真,因为他的智慧同真谛的道理相应;也叫无著,因为他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无所滞著。

这阿罗汉果,是小乘的第四果。

在阿那含果时,原已先断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并且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现在上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每一地有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品思惑,八地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通通都断尽了。

经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三界的生死已没有了,所以说我生已尽;戒、定、慧的德行,已经成就,所以说梵行已立;四果圣位,已经证到,所以说所作已办;灰身泯智,永不再受后来的果报,所以说不受后有

阿罗汉:有二种阿罗汉,三种阿罗汉,六种阿罗汉,九种阿罗汉。详细分析起来,很是复杂,现在但作简单的说明。

二种阿罗汉:

一、时解脱阿罗汉,须等待时节,一切因缘都具足了,方能得到解脱;

二、不时解脱阿罗汉,于一切时,随意所乐,修集善业,可以得到解脱,不一定要等因缘具足。

又有二种阿罗汉:

一、慧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习空观,缘空观直入,得到解脱,只证真谛理性, 而没有三明、八解脱;

二、俱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兼观事相,在果上,具有三明、八解脱。(三明: 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尽明。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又有二种阿罗汉:

一、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九想观,为了早求涅槃,早得断苦,令所观的骨人, 烧坏灭尽,这样的阿罗汉,没有神通变化;

二、不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也修九想观,但修到第八骨想的时候,不进修第九烧想,这样,就可以使八背舍、八胜处、神通变化等一切功德都具足。

照上面的说法,慧解脱阿罗汉和坏法阿罗汉,他们因为只求早证涅槃,忽略事修, 等到证果的时候,就没有三明、八解脱和神通变化。

虽和俱解脱阿罗汉、不坏法阿罗汉同证阿罗汉果,而功德庄严,却相去很远。可见兼修事相法门,是学佛因地中的重要事项啊!

三种阿罗汉:

一、慧解脱阿罗汉,修性念处,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断见、思惑,对破邪因缘、

无因缘颠倒执性的一切智外道;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6

、究竟即分三

 

 

 

 

 

 

1

)小乘阿罗汉果

二、俱解脱阿罗汉,修共念处,不但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而且还兼修禅定,事理共观,得三明、六通、八解脱,对破根本爱、慢的五通外道;

三、无疑解脱阿罗汉,修缘念处,缘佛三藏、十二部经教,和一切世间名字,通达一切道理,无所疑惑,对破世间的文字外道。

六种阿罗汉:

一、退法阿罗汉,遇到违逆的因缘,能退失所得法; 二、思法阿罗汉,常思念所得的法,恐怕退失;

三、护法阿罗汉,于所证法,心生爱乐,善自守护; 四、住法阿罗汉,住于所证法,不退失也不进步; 五、进法阿罗汉,能自进修;

六、不动法阿罗汉,不被烦恼所退动。九种阿罗汉:

一、思法阿罗汉,二、进法阿罗汉,三、退法阿罗汉,四、不退法阿罗汉,五、不动法阿罗汉,六、住法阿罗汉,七、护法阿罗汉,八、慧解脱阿罗汉,九、俱解脱阿罗汉。

不退法阿罗汉,所作功德,不会退失。其余八种名,上面都已解释,不必再述。依果地、和种性而论,还有退和不退的道理,说起来也很复杂。

一往而言,在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有退,后一种不退。阿罗汉所证的涅槃,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

见、思烦恼已经断除,而五阴的身心,仍旧存在,这叫有余涅槃; 灰身泯智,一切都没有了,这叫无余涅槃。

这种无余涅槃,身体灭尽了,智慧也灭尽了,独一解脱,叫做孤调解脱。

 

 

2 中乘辟支佛果

辟支佛,就是缘觉,也叫独觉。

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缘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缘觉有的辟支佛,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就叫独觉

辟支佛不但断见、思烦恼,并且还能进一步侵除习气。习气是习惯气分,烦恼譬如臭物,习气譬如臭气。

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还有习气存在,譬如臭物虽除,臭气仍旧存在; 辟支佛则连习气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连臭气也没有了。

所以辟支佛是超过阿罗汉。

 

 

 

 

 

 

 

3

)大乘佛果

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义。藏教本来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

藏教的人,本来只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如此,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见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

其实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为了要度藏教的人,权宜应现,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从菩萨修成的。

菩萨,具足名菩提萨埵,那是梵语,华言大道心众生,也叫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思。

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发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经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 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示现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虽勤修事善,而观察真谛的智慧很不够,亦不自知将来可以成佛。

若望小乘位次,准当外凡位(准,是指见理断惑相当,并不是说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萨,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

藏教所说菩萨,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见、思烦恼,令不发起,而修因行,却并不断见、思烦恼。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藏教的人,以为生死是由见、思烦恼而来,若断见、思烦恼,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萨却要在生死中,广度众生,若断见、思烦恼,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众生呢?

假使佛说:菩萨已断见、思烦恼,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发生疑惑。


 

 

 

 

 

 

 

 

 

 

 

 

 

 

 

 

第一章

、藏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6

、究竟即分三

 

 

 

 

 

 

 

 

 

 

 

 

 

 

 

 

 

 

 

 

3

)大乘佛果

因此佛就说藏教菩萨是不断见、思烦恼的。其实,那里有不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渐渐明白,但还没极其明白,虽然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但还不能对人说。若望小乘位次,准当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也能自说:我于来世,当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顶位。

经过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经百劫修相好因。

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

须摩陀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

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 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

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庄严一相,经过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样算一福呢?这有几种解释:

有的说:像转轮圣王,于四天下自在为王,称为一福。

有的说:像帝释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为主,称为一福。有的说: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为一福。

有的说:除补处菩萨,其余一切众生所得的福报,合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共为一福。

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瞎眼,能替他们医好; 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药,能替他们医好;

大千世界一切人应死,能救济他们令不死;

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见,能教他们得净戒、开正见,有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

这样经过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这是指藏教的一生补处菩萨。若望小乘位次,准当下忍位。

一生补处菩萨,从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 这便是八相成道。

菩萨降魔以后,安坐不动,准当小乘中忍位。经过一刹那,到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到世第一位。

这时,发真无漏三十四心,这三十四心,就是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无碍、九解脱的十八心,合为三十四心(九无碍、九解脱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说的,每一地有一无碍、一解脱,九地成九无碍、九解脱

用这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烦恼和习气,坐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丈六应身佛,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种根性的众生,化缘已尽,便入涅槃,如薪尽火灭。

究竟和阿罗汉、辟支佛一样,同证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报也没有,依报也没有。

其实大乘佛果,是否是这样的呢?肯定的说,绝对不是这样。那么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对藏教的人,所以这样说。

藏教人只晓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别教的但中,何况圆教中道佛性!因为他们不知,所以佛就隐实而施权,所谓薪尽火灭。

不过所度的众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并非从此就没有了!

佛身本来充满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现,那里会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见的呢! 上面所谈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内容也很复杂。

虽然如此,只要细心研究一下,也并不难懂。

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要学大乘,必须先把小乘的教义,弄个明白。

有许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谈玄说妙,侈言大乘,对于小乘的教义,采取不屑研究的态度。

结果,小乘教义,固然没有明白,而对于平时一贯提倡的大乘教义,也往往弄得

糊糊涂涂,笼侗真如,颟顸佛性,这是要不得的!


 

 

 

 

 

 

 

 

 

 

 

 

 

 

 

 

 

 

 

 

第一章

、藏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十乘观法,又称十法成乘。乘,是车乘,用十种法,合成一辆车乘。乘坐这辆车乘,便可以从生死苦域,到达涅槃的安乐界中。

十法,第一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十法内容,下面详解

以前诸节,大都属于理论方面,这一节,方是正说修持的方法。

十乘观法,原出于天台智者大师《法华玄义》著述中,他是根据《法华经》譬喻品义而演绎出来的。

《法华经》譬喻品中:

举出三车来譬喻三乘,羊车譬声闻乘,鹿车譬缘觉乘,牛车譬菩萨乘。后面又举出大白牛车,来譬喻佛乘。

大白牛车超过羊、鹿、牛三车,这就譬喻一乘佛法,超过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经中说明这辆大白牛车,有这样的话:

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

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臵丹枕。

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蕅益大师的《法华会义》,解释大白牛车一节经文,有这样的说法:

其车高广,譬如来知见深远,横周法界边际,竖彻三谛(真、俗、中)源底也(如来知见譬车,横周法界边际譬广,竖彻三谛源底譬高

众宝庄校,譬万行修饰也;

周匝栏楯,譬陀罗尼能持万善,遮众恶也;

四面悬铃,譬四无碍辨(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下化众生也;

张设幰(车幔)盖,譬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不思议梵行也,众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

亦似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譬真实万善,严此慈悲。

故《大经》云:慈若具足十力无畏等,名如来慈也;

宝绳交络,譬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固大慈心也;

垂诸华(花)缨(璎珞,譬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神通等,悦动众生,亦譬七觉(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妙鬘也;

重敷(铺设)婉筵(好的席子,譬观、练、熏、修一切诸禅,重沓柔软也;安臵丹枕者,丹即赤光,譬无分别法。

枕有内外,若车外枕,亦名为轸(车停时用来撑持车身的东西,随所到处,须此支昂,譬即动而静(车行时车外枕便不用,即静而动(车停时车外枕便有撑持之用

若车内枕(人在车内,坐卧所用的枕头,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身行,智首也;

驾以白牛者,譬无漏般若,能导谛(四谛、缘(十二因缘、度(六度)等一切万行到萨婆若切种智,就是切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白是色本,即与本净无漏相应;

体具万德如肤充,烦恼不染如色洁:

又圆四念处(圆教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白牛; 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末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二世(今世后世)

善满如肤充,二世恶尽如色洁;

四如意足(欲、念、进、慧)称行者心,如形体姝(美)好;

筋譬五根(信、进、念、定、慧,住立能生,力譬五力(与五根名同,摧伏干用;行步平正,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觉调平;

其疾如风,譬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中行,速疾到萨婆若也;

仆从,譬方便波罗蜜,能屈曲随人,给待使令,魔、外、二乘,皆随方便智用,故净

名云:皆吾侍者,又果地神通,运役随意,名为仆从。


 

 

 

 

 

 

 

 

 

 

 

 

 

 

 

 

 

 

 

 

第一章

、藏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若以十乘观法结合大白牛车的譬喻,便是这样: 第一、观不思议境,是其车高广

如来知见,就是不思议境,竖无始终,所以为高;横无边际,所以为广。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是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等。

菩提心就是四宏誓愿,换言之,就是大慈悲心,包含万行。

众宝是万行,栏楯是陀罗尼,铃是四无碍辩,幰盖是四无量心,珍奇杂宝严饰幰盖, 是真实万善,庄严慈悲,宝绳是四宏誓愿,华缨是四摄法、六神通、七觉支等,婉筵是一切诸禅定。

万行、陀罗尼等,都包含在菩提心中,所以用众宝,栏楯等,来譬喻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现,是安臵丹枕。丹枕有车内车外的分别,这是指车内的丹枕,

便是坐卧时所用的枕头。

丹枕可以安身,譬如止观法门,可以安心。丹是正色,譬如止观法门,是真正的法门。第四、破法遍,是其疾如风。破除道途上的一切障碍,所以能其疾如风,譬如用

空、假、中三观,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可以很快的到达如来智地。第五、识通塞,也是安臵丹枕

那是车外的丹枕,便是车停时撑持车身的东西——轸。

苦、集二谛、 十二因缘、六蔽(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尘沙、无明是塞,道、灭二谛、灭因缘智(灭十二因缘的智慧、六度、一心三观是通,若通须护, 若塞须破,于通中起塞,也须破除。

车外的丹枕,车动时(行)丹枕常静(不用,车静时(停)丹枕常动(用以撑持动时常静,静时常动,譬如于通则护,于塞则破。

第六、道品调适,是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疚如风等。道品是三十七道品,用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是为道品调适。

白牛譬四念处,肤色充洁譬四正勤,形体姝好譬四如意足,筋譬五根,力譬五力,行步平正譬七觉支,其疾如风譬八正道。

第七、对治助开,是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若正道多障,圆理不开,须修种种方便, 对治障难,助开圆理。仆从譬种种方便,侍卫譬助开圆理。

第八、知位次,既行步平正,必定游于四方,直至道场,终不以未到为已到,譬如不以凡滥圣,所以为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既是有大筋力,必定能负荷重载,譬如能安忍内、外、顺、逆诸障。

内障是自心的烦恼,外障是外来的阻碍,顺障如名闻、利养等,逆障如刀、兵、水、火等。

第十、离法爱,既是其疾如风,必不停留于中途。譬如行人不于相似法中,而生贪著,不求进步。

已将譬喻结合正说,现在,再来正解十乘观法。藏、通、别、圆四教,都讲十乘观法, 名目虽同,内容大异。

现在先讲藏教的十乘观法。

 

 

第一

、观正因缘境

藏教是可思议的法门,所以不观不思议境,但观正因缘境。

观是能观的智慧,正因缘境是所观的境界。什么是正因缘境呢?

便是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有漏(漏落于烦恼)种子为因,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美(可爱的六尘、恶(不可爱的六尘、中庸(非可爱非不可爱的六尘)境界为缘,这种因缘,和合起来,便能出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色(色蕴、心(受、想、行、识四蕴、依(国土、正(众生、因、果。

观正因缘境,对破邪因缘和无因缘的两种颠倒,可以开发真正的知见。

邪因缘,是指外道以时(时问、方(方隅、梵天(梵天祖翁、极微(极细小的微尘、四大(地、水、火、风)等为因能生一切法的种种邪说;

无因缘,是指外道谓一切法无有因缘自然而生的邪说。

这种邪因缘和无因缘的说法,都是由于颠倒计度,并不与真正的事实相符。

若不观正因缘境,必定要堕落于邪因缘和无因缘的邪说中,所以首先须要观正因

缘境,对破邪因缘、无因缘的两种邪说。这是发轫修行的第一要点。


 

 

 

 

 

 

 

 

 

 

 

 

 

 

 

 

 

 

 

 

第一章

、藏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二

、真正发心

藏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

二乘但求自利,不知利他,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

既观正因缘境,便知三界色、心、依、正、因、果,是由于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及六尘美、恶、中庸境界和合而生。

三界色、心、依、正、因、果,便是生死的苦果,要从生死的苦界中,得到解脱, 必须消灭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

要做到这一步,惟一的办法,是趋求涅槃。

惟有在涅槃中,才没有这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才能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才能彻底解脱生死的苦果。

藏教的人,见到这一点,所以决定发出离心正求涅槃,不要名闻利养。

志求涅槃,是不假,不假即是真;不要名、利,是不杂,不杂即是正,所以叫真正发心。

《摩诃止观》中,分别发心的相状,列为十种: 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发地狱心;

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贪求不息,这是发畜生心;

若心常常想念,邪谄佞媚,阴贼忌害,或者要求名闻四达,自比贤圣,这是发鬼心;

若心常常想念我慢贡高,求胜过于他人,而外面假装仁义道德,这是发阿修罗心; 若心常常想念,爱乐世间,修持五戒,这是发人心;

若心常常想念,爱乐生天,修行十善,或世间禅定,这是发天心;

若心常常想念,要得大威势,令一切众生,悉皆依伏,这是发魔罗心(欲界主;若心常常想念,要有利智辨聪,无事不知,这是发世智心(外道

若心常常想念三禅的安乐,这是发梵天心(色界天

若心常常想念,修戒、定、慧,趋求涅槃,这是发二乘心。

这十种发心,前九种都是不真不正,第十种才是这里所指的真正发心。

假使进一步,用大乘教义来衡量,那么连这第十种二乘心,还是不可以发的。

学佛的人,应该自己勘验,我们现在发的到底是甚么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既已发心,便须修行。

然而博地凡夫,罪障深重,终日散乱昏沉,不得安心,于是也就没有办法来进修,因此,就要善巧安心止观。

五停心能止五障,是止;四念处观察身、受、心、法,是观。

止观兼修,定慧平等,心便得安。

 

第四、破法遍

见、思二惑,障碍一切行人,不得亲见真谛理性,所以必须破除。

修五停心、四念处,功行胜进,能破见、思二惑。这里破法遍,本应遍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争奈藏教人只知有见思,不知有尘沙、无明,所以但言

破见思,而不言破尘沙和无明。

 

第五、识通塞

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十二因缘的顺生门,和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蔽,这都是塞;四谛中的道、灭二谛,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这都是通。

是通应护持,令其增胜;是塞应破除,令其消灭。

第六、道品调

修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叫做道品调适。在五停心一法门中,便可以具足三十七道品,其他法门中,亦一一各具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便可以入

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到涅槃城。

第七、对治助

若利根人,修三十七道品,便可入三解脱门;若钝根人,还须修种种方便, 如不净观、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来帮助开发正见,亲见真谛理性,而不得于中起爱见慢。

若起爱见慢,便堕于世间外道,不是佛法了!

第八、知位次

既能照上面的方法进修,必能得到种种利益。

但须记取,到这时候,不得生增上慢,得少为足,必须知道自己现在所到达

的位次,免以凡滥圣的过失。


 

 

 

第一章

、藏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九、能安忍

安忍内、外诸障,如内来的烦恼、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或刀、兵、水、火这些障难的加临,必须要安心忍耐过去,不被转动。

这样,才可以从暖位,进到顶位,再进到忍位。

假使不能安忍,便很可能从顶位退到五逆,从暖位退到阐提。要再从阐提、五逆来进修,更是因难了。

所以这安忍一法,也是修行过程中极重要的关键。

 

 

 

第十、离法爱

既能安忍内、外诸障,又不得于所得法中生爱着心。若生爱着,便不能从忍位进趋世第一位而入见道位。

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若是利根人,只要观正因缘境,便可以悟见真谛,入见道位;

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位; 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位。

总之若能依照佛法,发心真实修持,决定可以成功,纵令钝根,亦必不唐捐

其功。

以上叙述藏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通教。

 

2-19 )第二章、通教分六

科判

纲要

 

 

 

 

 

 

 

 

 

 

 

 

第二章

、通教分六

叙述通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通教的根性;3、通教的道理;4、通教的因

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

)立名的意义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通前通后,所以叫做通教。

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还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证同样的真谛涅槃,所以说通前藏教。

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 便是中道佛性。

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

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

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涅槃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当体便是中道佛性, 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圆教。

这种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后别、圆的道理,所以说通后别、圆。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中说通教有三种意义:

一、因果俱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如《涅槃经》所说三兽渡河,谓象、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萨喻象,菩萨亲见真空理性,断惑时烦恼习气俱尽,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马,辟支佛也见真空理性,既断烦恼,更侵习气,然不能令习气净尽,如马渡河,不及象深;声闻喻兔,声闻也见真空理性,仅断烦恼,不除习气, 如兔渡河,浮于水面。

这三乘虽然有断习气、不断习气等差别,但终是同禀通教,同见空理,同断见思,同证真谛涅槃,这是因果俱通。

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别教的一类人,他们是依通教修行的,这是因通;而能于空中见到不空——但中佛性,结果,却证到了别教的位次,这是果不通。

三、通别通圆,别、圆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证的果,都与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从空悟入不空,见中道佛性,得入别、圆二教,所以说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 这便是通别通圆。

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是教通;同见真谛理性,是理通; 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断见、思惑,是断通;同乘摩诃衍,是行通;

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学般若波罗蜜,是因通;同到萨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经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昙等别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

的经典,有明三乘人共禀共行的,便是属于通教。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二) 通教的根性

通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利根众生。

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然而比起藏教的人,善根既深,智慧亦利,能够了知诸法当体即空。

不同藏教的人,必须灭尽诸法,方证空理,所以称为利根。

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教化菩萨,所以说菩萨断惑证真,名无生忍;傍化声闻、缘觉二乘,因为通教是三乘共禀的缘故。

在通教中,又有利根、钝根。

利根能通入别、圆二教,钝根仅与藏教证同样的涅槃。

 

 

 

 

 

 

 

 

 

 

 

 

 

 

 

(三

)通教的道理分八

通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行; 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

依五种三谛分别,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

 

 

 

 

 

 

 

 

甲、无生四谛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

但藏教所明的是生灭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生四谛。观一切法,如幻如化, 当体无生,这便是无生的意义。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逼恼身心,这是苦义。

通教便是说明这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犹如幻化,非是实有,当体即空。 即然是空,当然就不能逼恼身心,这便是生死即涅槃,所以说苦无逼迫相见、思二惑,能起善恶诸业,惑、业和合,能招集生死,这是集义。

通教便是说明这见、思二惑,善、恶诸业,皆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全体是空;既全体是空,空之与空,也就无所谓和合,这便是烦恼即菩提,所以说:集无和合相。三十七道品,能对治生死、烦恼,这是道义。

生死是苦,烦恼是集,所对治的苦、集本空,能对治的道谛,也本来是空,空之与空,岂复有二,所以说:道不二相。生死、烦恼,悉皆灭尽,这是灭义。今生死、烦恼本来是空,空便无生,既无有生,何处有灭,所以说:灭无生

。这便是无生四谛的道理。

这无生四谛的道理,表面上只说明了一个空,好像就等于根本四见中的一个

见而已,其实却有天渊之别,必然要详细分析一下。

第一、通教所明的空,是说因缘无性,无性即空,并不是说没有因缘所生的一切法;而邪见所执的无,便说无因无果,无一切法。

第二、通教所明的空,是真正的道理,是符合于客观事实的;而邪见所执的无, 只是出于他们的虚妄计度,是违反于客观事实的。

第三、通教所明的空,可以使人很快的破见、思惑,见真谛理;而邪见所执的

无,却是使人永久流落在三恶道中,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

十二因缘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

但藏教所明的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的十二因缘,也可以心意卜度,可以语言分别,所以叫做思议;

然而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这十二支的因缘,都是如幻如化,当体即空;

既然当体即空,那么十二因缘的顺生,也就是无生,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是无灭;

生即不生,灭即不灭,不生不灭,所以叫做不生灭。

这便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的道理。

 

 

 

 

丙、理六度行

六度行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

但藏教所明的是事六度行,而这里所明的是理六度行。

六度的事业,当体即是真空理性,达事即理,所以叫做理六度行。

例如行布施时,不见能行布施的我,不见受我布施的人,也不见所布施的东西、和布施所应得的果报,像这样的布施,称为三轮体空。

其他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五度时,也一一都是三轮体空,这样的修行六度,便叫做理六度行。

有些人谈理性,往往就遗弃了事相,这是不对的。

理性和事相,是不可分离的,一切事相,当体即是真空理性,事即是理,不可外事以求理。

终日勤修六度,而不著六度之相,这样,方才称为理六度行。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三

)通教的道理分八

 

 

 

 

 

丁、 有、空二

二谛是真谛和俗谛。

七种二谛中,通教所明有三种二谛:

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

幻有、空二谛:俗谛是幻有,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犹如幻事;譬如善于魔术的人,能于无中生有,变出种种人物,这变出的人物,无而忽有,然并不是真有,故名幻有;现在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也和善于魔术的人所变出的种种人物一样,也是无而忽有,也并不是真有,名为幻有。

这样的幻有,便是俗谛。

真谛是幻有即空,指此幻有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当体全空,不须把它们消灭后,方名为空。

因为五阴等东西,既然和善于魔术的人所变出来的种种人物一样,那么变出来的人物,本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就是空。

这样幻有即空,便是真谛。

在藏教的实有二谛,是以实有为俗谛,而这里却以幻有为俗谛;藏教以了无所有为真谛,而这里却以幻有即空为真谛。

这幻有、空二谛,便成真、俗不二,事、理互融,和藏教的真俗二谛相反而不

相融的,完全不同。

戊、通含别二

俗谛是幻有,和前面幻有、空二谛中所说的相同。

真谛是幻有即空,这个空,并不是空无一物,也不即是幻有,而是真如理体; 换言之,就是但中佛性。

但中佛性,其体不空,这便是从空中见到不空。

这样通教的真谛中,包含了别教的中谛,因此就称为通含别二谛。

 

 

 

己、通含圆二

俗谛是幻有,也和前面幻有、空二谛中所说的相同。

真谛是幻有即空,这个空,既不是空无一物,也不即是幻有,也不是通含别二谛中所明的但中佛性,而即是如来藏,换言之,就是中道佛性(不但中

这中道佛性,亦称为空,亦称为不空。

若称为空,空中便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于空;若称为不空,不空也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于不空。

这便是圆教的中道佛性。圆教的中道佛性,亦空、亦不空,这也是从空见到了不空。

不过这里的不空,却又比通含别二谛的不空,深入了一层。

这样,通教真谛中,包合了圆教的中谛,因此就称为通含圆二谛。

 

庚、别入通三

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五种三谛: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圆妙三谛。

别入通三谛,俗谛是有漏,真谛是无漏,中谛是非有漏非无漏。这别入通三谛,其实就等于通含别二谛。

通含别二谛中的幻有为俗,就是这里的俗谛;幻有即空为真,就是这里的真谛; 幻有即空中所有的真如理体——但中佛性,就是这里的中谛。

这真如理体,是超出空、有,别显一中的,所以就成为别教的中谛。

 

 

 

 

辛、圆入通三

俗谛和真谛,与前面别入通三谛中的真、俗二谛相同。

中谛是非漏非无漏中具足一切法,一切法趣于非漏非无漏。

这圆入通三谛,其实就等于通含圆二谛,通含圆二谛中的幻有为俗,就是这里的俗谛;幻有即空为真,就是这里的真谛;幻有即空中所有的如来藏——中道佛 性,就是这里的中谛。

这如来藏,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所以就成为圆教的中谛。

通教所明的有三种二谛,两种三谛,前面虽已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还不够明白,现在再来总述一下:

通教中所说的俗谛,是幻有,指一切法,都好比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所以称为幻有。

通教中所说的真谛,有三种意义:

一种是幻有即空,指一切法,都好比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称为幻

有,既是幻有,幻有即是空(这是幻有、空二谛中的真谛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三

)通教的道理分

 

、圆入通三谛

一种是虽幻有即空,空中还具有真如理体——但中佛性,空中有不空(这是通含 别二谛中的真谛

一种是虽幻有即空,空中有不空,而此不空,即是如来藏——中道佛性,具足一 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这是通含圆二谛中的真谛

通教中所说的中谛,有两种意义:

一种是超出空、有,别显一中的,这就是但中佛性(这是别入通三谛中的中谛。一种是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这就是中道佛性(这是圆入通三谛中的

中谛

这里虽然说的是通教的道理,有许多地方,却都已深入了别、圆二教的范围,像

通含别、通含圆、别入通、圆入通等都是。

 

 

 

 

 

 

 

 

 

 

 

 

 

 

 

(四

)通教的因果

通教的因,是体空观。观察色、受、想、行、识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十二入,再由十二入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十八界,这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就包括了我们的世界和身心,观察这些东西, 都是因缘所生,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亦不是自他共生,亦不是无因缘而生。

怎么说不从自生呢?

譬如人家骂我一句,我就生起了瞋恨心,这个瞋恨心,并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 因为心尚且本来是空,那里能生出瞋恨来。

假使自己心中能生出瞋恨,那么就不须要等到人家来骂,方才生瞋恨,一切时中,应该常常生起瞋恨心,而其实不然!

就是说明瞋恨心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未的。怎么说不从他生呢?

这个瞋恨心,虽然因为人家来骂,才生起来的,然而人家去骂已断烦恼的圣人,圣人并不会生瞋恨心,或者去骂木石,木石也不会生瞋恨心。

可见这个瞋恨心,也不是骂的人身上生出来的,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从他人方面生出来的。

怎么说不是自他共生呢?

这个瞋恨心,既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也不从他人方面生出来的,单是自己不会生瞋恨心,单是他人也不会生瞋恨心,自、他两面都不会生瞋恨心,那么合起来,也是不会生瞋恨心。

譬如两个瞎子合起来,不会成为亮眼,两堆沙合起来,不会成为米,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自他和合共同生出来的。

怎么说不是无因缘而生呢?

一切万物的出生,必定要有它出生的因缘,不能无因而有,我们不能在深夜忽然看见太阳,也不能使一块泥土忽然变成了金子,这个瞋恨心的生起,必须有它生起的条件。假使没有自己的心和他人的骂,也不会生起瞋恨心来的,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无因缘

而忽然生出来的。

这就叫做四句推检,结果,四皆不生。

既然四皆不生,为什么我们现在又明明觉得有这个瞋恨心呢?

应该知道:这个瞋恨心,是无生而生,生即无生,譬如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似有,有即非有。

《中论》中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观察瞋恨心是如此,观察其他一切法,都是如此。

这样,就见到身心世界,一切皆是幻有,幻有即空,这便叫做体空观。藏教的析空观,是要把一切法,分析而后,方见是空。

通教的体空观,观一切法,当体是空,不须分析。

这样观察,可以破人我执,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

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用体空观,破法我执,出变易生死,证入别、圆二教的位次。通教的果,是真谛涅槃。这里的真谛涅槃,事实和藏教的偏真涅槃相同。

不过藏教的偏真涅槃,是要灭尽一切法,方证涅槃;而通教的真谛涅槃,便是见一切法,当体是空,便是涅槃,不待灭尽方空。

通教里的声闻、缘觉、和佛所证的果位,还是同藏教一样的;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

通入别、圆二教,那么他们所证的涅槃,也就和这里的真谛涅槃大不相同了。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就通教而谈六即,还是很勉强的。

通教固然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也能互相融通,但并没有谈到本有佛性,是即而非佛。现在姑且依圆教的教义,就通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真空法性

二名字即了达真空法性

三观行即第一乾慧地和藏教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齐六四相似即第二性地和藏教暖、顶、忍、世第一位齐

┤                 第三八人地

│                  第四见地─┴和藏教须陀洹果齐

│                  第五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齐

五分证即第六离欲地——和藏教阿那含果齐

│                  第七已办地——和藏教阿罗汉果齐

│                  第八辟支佛地——和藏教辟支佛果齐

│                  第九菩萨地

六、究竟即——第十佛地——和藏教佛果齐

 

 

 

 

 

 

 

1

、理即

就是真空法性。

《中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一切诸法,不论是心是境,都如镜花水月,乾城阳焰,既非自生,亦非他生,亦非自他和合而生,亦非无因而生,四句推检,求其生相,了不可得,名为无生,无生之理,便是真空法性。

这真空法性,在佛不增,在生不减,今古常然,始终不改。

若依四谛解释:三界诸苦,都如空华一般,苦无逼迫相,当下即是真空法性;集无和合相,烦恼本空;道不二相,无有能治所治;灭无生相,生既不有,何处有灭; 这集、灭、道三谛,也和空华一般,当下即是真空法性。

譬如空华显现的地方,就在虚空之中,华本无有,唯有虚空而已。

藏教所说的法性,是在因果事相之外,称为偏真法性;这里所说的法性,不离因果事相,因果事相当下便是法性,称为真空法性。

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圆融无碍,这才是通教的法性。

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二教的。

若把真空法性,误认为在因果事相之外,这便成了藏教的偏真法性;若见真空法性中还有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是超出于生死、涅槃以外的,就成了别教的但中佛性;若见真空法性中,还有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与一切法圆融无碍,

这就成了圆教的中道佛性。

 

2

、名字即

就是了达真空法性。

了知一切色法、心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是真空法性,犹如幻化梦境,非有而有,有即非有。

譬如人做梦的时候,看见山河大地、人物事业,宛然是有,等到梦觉的时候,便一毫也不可得。

一切诸法,也就如梦境一般,当体全空,所以说:生死涅槃,同于昨梦

这样地真实了解,便是通教名字即的位次。

 

3

、观行即

就是第一乾慧地。是三乘外凡位。

见思烦恼譬如火,真空法性譬如水,用真空法来对治见、思烦恼,譬如用水克火。在这里,已经了达真空法性,能依教修观。

虽然有些智慧,然而烦恼的火,还没有消灭,法性的水,还没有引出,只是乾燥的智慧,所以称为乾慧。

在这里,同藏教一样修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但是能观察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如幻如化,当体即空,便和藏教不同。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4

、相似即

就是第二性地。是三乘内凡位。仿佛见到真空法性,所以称做相似。

性指法性,过乾慧地,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在这个阶段里,通称为性地。

在这里,法性的水,仿佛已经引出了,见、思烦恼的火,已经潜伏而不现了,智慧辗转增长,烦恼逐渐微薄,法性仿佛显现,是为性地。

和藏教暖、顶、忍、世第一位齐。

 

 

 

 

 

 

 

 

 

 

 

 

 

 

 

 

 

 

5

、分证即

这里有七个位次:

1、第三八人地,2、第四见地,3、第五薄地,4、第六离欲地。

5、第七已办地,6、第八辟支佛地,7、第九菩萨地。在藏教里,第七已办地,即是阿罗汉位。

第九辟支佛地,即是辟支佛位,都要算做究竟即。

通教是通于三乘的,依二乘说起来,第七已办地,第八辟支佛地,可以算做究竟即;若依大乘说,唯有佛地,才可以算做究竟,所以现在第九菩萨地以前,一律算做分证即。

1、第三八人地,2、第四见地,是三乘见道位。

体达见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三界见惑。八人就是八忍。

在这二位时,修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藏教中曾列表,已经得八忍七智——十五心,便还没有得到道类智,这是八人地;

八忍八智——十六心具足,顿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亲见真空法性,便是见地了。 这二位,虽分两地,其实是用无间三昧连续证得的,在修观时,无有间断,不出

于观,名为无间三昧。

十五心时,称为八人地,十六心满,便称见地。和藏教须陀洹果齐。

3、第五薄地,三乘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思惑,体达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

第四见地,已断见惑,但思惑还没有断,现在进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所以称为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齐。

4、第六离欲地,三乘断欲界九品思惑尽,体达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身见、戒取、疑、贪、瞋五下分结,离欲界烦恼,所以称为离欲地。

和藏教阿那含果齐。

5、第七已办地,三乘断三界见、思惑尽。

体达色界、无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掉举、慢、无明、色染、无色染五上分结。

这时,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都已断除,所作已办,所以称为已办地。和藏教阿罗汉果齐。

第七已办地以前,都是三乘共行,第八辟支佛地以上,过二乘地,唯是菩萨所行。6、第八辟支佛地,第七已办地断见、思惑尽,犹有习气存在,譬如烧木成炭;

这里,更侵习气,譬如烧炭成灰。和藏教辟支佛果齐。

7、第九菩萨地,第七已办地,断尽见、思惑,第八辟支佛地,侵除习气,到这里,习气也将要断尽了。

二乘观一切法空,菩萨虽观空,而不住于空;更能从空入假,作六度万行等利益众生之事,所以超出于二乘。

菩萨既观真谛,又观俗谛,所以得法眼:既照真谛,又照俗谛,所以得道种智。能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藏教所说的菩萨,并不断惑,但是伏惑而不发,叫做伏惑行因。

因为藏教认见、思惑为三界的根本,若断见、思惑,就不能再到三界里度众生了。通教所说的菩萨,虽断见、思惑,而不断习气,叫做扶习润生。

因为通教认为若断习气,便成为一无所有,岂能再到三界度众生呢?

所以必须用本来誓度众生的愿力,扶起残余的习气,以滋润三界的生死,生于三界之中,作利益众生的事业。

若别、圆二教的菩萨,就不须伏惑行因,也不用扶习润生,因为别、圆二教中, 有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是不空的;自能从这里发起应化等身,遍于法界,济度

众生。


 

 

 

 

 

 

 

 

 

 

 

 

 

 

 

 

 

 

 

 

第二章

、通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

藏教虽说有菩萨,其实是没有菩萨的,既不断见、思烦恼,岂能历三阿僧祗劫, 不会迷失退堕呢?

藏教的菩萨,其实本是别、圆二教的菩萨,为化二乘,方便应现,并不是真有不断惑的菩萨啊!所以这里,正说菩萨决定断惑!

若说菩萨不断惑,是方便的说法,不是真实的道理。

 

 

 

 

 

 

6

、究竟即

第十佛地。过菩萨地,便入佛地。

用誓愿力,扶习润生,生阎浮提中,八相成道:

l、从兜率天下、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法轮、8、入涅槃。

众生机缘既熟,运用与真空法性相应的一念智慧,顿断一切烦恼习气,坐七宝菩提树下,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

通教的佛身,本来也是丈六之身,但能现十里、百亿尊特之身;若钝根人所见, 便是丈六佛身;若利根人所见,便是尊特之身;实是一佛,机见不同。

丈六名为劣,尊特名为胜,所以称为带劣胜应身。

为三乘人,转无生四谛法轮,所谓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等义。

化缘既尽,便入涅槃。

阿罗汉留习气,如烧木为炭;辟支佛侵习气,如烧炭为灰;佛烦恼习气,一切都尽,如劫火烧须弥山,一切大地都尽,无炭无灰。究竟和藏教佛果一样。

藏、通二教,虽说有佛果,其实是没有佛果的。

因为藏教观偏空法性,通教观真空法性,既然是空,用什么根据来成佛呢?

原来藏、通二教的佛果,其实本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为化二乘,示现成佛。

佛是常住涅槃而不舍生死的,岂有像藏、通二教所说究竟灰身泯智的佛果呢?

 

 

 

 

 

 

 

 

(六

)十乘观法分十

通教的十乘观法,名目和藏教相同,而意义大异。

 

 

 

 

 

 

 

 

 

 

第一

、观境

观察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众生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都是因缘所生,本来是空,犹如幻化,非有而有。

这样,观察所观的境界,如幻如化;又须了知能观境界的心识,也是如幻如化。于是,能观所观,都成为如幻如化。

既知能观所观,都如幻化,便能令烦恼很快的断除,智慧很快的增长。不过修这样的观法,必须用切实的工夫,并不是口头说说,可以算数。也不是稍微开一点豁达的空见,可以冒滥的。

必须真知灼见,一切诸法,犹如幻化,对于涅槃生死,无所执著,这才是通教中所修的观法。

知生死如幻化,便不会贪著生死或逃避生死,知涅槃如幻化,便不会背舍涅槃或滞著涅槃。

我们现在自问:能不能修这样的观法呢? 若道能修,便不免自欺欺人。

因为我们自心中刹那刹那之间,不知有多少贪欲、瞋恚、愚痴的念头,那里就能同这种观法相应呢!

若道不能修,又是自暴自弃。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岂我一人,无有佛性,不应成佛! 圆教的不思议境,尚且即心本具,何况通教的观法呢!

于是,既不可自暴自弃,又不可自欺欺人。

佛法是决定要修学的,任何困难,任何阻碍,都必须加以排除,非达到自他成佛的目的不可;地位必须要弄清楚,我们是博地凡夫,通身都是罪业,万不可以凡滥圣,自欺欺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则谓之能,不能则谓之不能,常常惭愧忏悔,务使内外如一,言行如一,方能渐渐有相应分。

利根的人,修这种如幻如化的观法,便能证无生忍,十乘观法,任运具足;钝根

的人,不能即证无生忍,还须修习下面真正发心等法。


 

 

 

 

 

 

 

 

 

 

 

 

 

 

 

 

 

 

 

 

第二章

、通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二、真正发

不假叫做真,不邪叫做正。

通教是三乘共行的,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

真能观生死涅槃犹如幻化,既不贪著,亦无执滞,不求名闻利养,穷达、吉凶、生死,都不能歆动其心,这样,方可以算做真正。

我们应当自己勘验,发心学佛,真不真呢? 正不正呢?

既然说是真正学佛,为什么在暗室无人之地,心念隐微之中,自欺其良知呢? 为什么对于些微的得失,便不能放下呢?

可见,这真是发心的不真和不正。

若在这里放过,即使再多学些佛法,尽管熟读三藏十二部,撑肠拄腹,还是归于无用!

这里的真正发心,有三种人:声闻、缘觉,志脱苦轮,直观无生四真谛—— 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断见、思惑。

菩萨体达诸法,犹如幻化,依无生四谛,发四弘誓愿,虽知涅槃如幻化,而能任运以大慈心与众生以三乘涅槃之乐;虽知生死如空华,而能任运以大悲心, 拔众生分段生死之苦。

虽能这样,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而知一切诸法,如镜中之像,水中之月,

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既不执滞,亦不止息。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凡夫的心,所以不能深入佛海,便是为了昏沉和散乱的障碍。因此,必须修止观来对治。

止是止息妄念,妄念止息,散乱的毛病就没有了;观是观照诸法,诸法明显, 昏沉的毛病也就没有了。

通教的止观,是如空如幻的止观。

用如空如幻的止观,对治如空如幻的昏散,于是,就能发起如空如幻的智慧,

破除如空如幻的烦恼。

 

 

 

第四、破法遍

所破的是见、思惑,能破的是智慧。

以如空如幻的智慧,来破如空如幻的见、思惑,虽能破所破,都如空如幻, 然亦非无能破所破。

若道见、思烦恼,如幻如化,有即非有,破除它做什么? 智慧也如幻如化,有即非有,还有什么东西来破见、思惑?

不知如幻如化,并不就是没有,譬如善幻人所变的东西,确有此物,蜃楼海市,亦真有所见。

智慧烦恼,虽都如幻如化,而幻化智慧,不可不生,幻化烦恼,不可不破!

 

 

 

第五、识通塞

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十二因缘中的流转门,和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这是塞;四谛中的道、灭二谛,十二因缘中的还灭门,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通。

通是如幻如化,塞也是如幻如化,用如幻如化的通,通如幻如化的塞,令无塞不通。

在这些地方,明见不昧,叫做识通塞。

通是能通涅槃门,塞是阻塞涅槃门的障碍物,障碍不去,就永不能趋入涅槃。非但对于通塞二法,要明确认识,又须坚毅的精神,对于涅槃门中的障碍物,

毫不犹豫地加以廓清。

 

第六、道品调

能修的人,如幻如化不可得,所修的道品,也如幻如化不可得。虽能修所修,都不可得,而须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

若道:人法都空,无能修所修,悭贪、破戒,皆不可得,不碍涅槃,不必修习三十七道品。

这是最大的邪见,是魔眷属,引诸众生,堕于恶道。

应当不为所惑,勤修道品,调适己心,入三解脱门。

第七、对治助

藏教的人,定执一切诸法,无常、苦、空,而不知无常、苦、空,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无性,犹如幻化,不可定执。

通教的人,就用这种如幻如化的智慧,来对治藏教的执著,帮助开通三解脱

门,到达涅槃。


 

 

 

 

 

 

 

 

 

 

 

 

 

 

 

 

 

 

 

第二章

、通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八

、知位次

从乾慧地、性地,直到佛地,一切位次,也是如幻如化,非有而有,不可于中, 生起执著。

然而一切位次,却历然不紊,不可以凡滥圣。

设若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堕无间狱。

如佛世有一比丘,出家修道,得初禅定,自以为已经证得了须陀洹果; 从是进修,得四禅定,自谓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

等到临命终时,四禅天的中阴身现前,于是便毁谤佛法,说:

我已证得阿罗汉果,应得涅槃解脱,为什么还有中阴身?

我是阿罗汉,尚不得涅槃,可见佛说,全是虚妄,宇宙间并没有涅槃,也没有解脱。

他因为这样毁谤涅槃,毁谤解脱,毁诸如来,四禅天的中阴身消灭,地狱的中阴身现前,命终堕入阿鼻地狱。

又如《大智度论》中说:

魔语菩萨汝于诸佛受菩提记,父母兄弟名某若受著者,成增上慢学佛人初闻佛法,好谈即心是佛,现身成佛等语;

论道理可以这样讲,论事相,则佛与众生天地悬殊。

若或事理不明,以凡夫地,拟于佛果,是即魔眷,必堕地狱,不可不慎。以蕅益大师的智慧功德,临终云:名字位中真法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但示居名字即位,况吾辈凡夫,罪障深重,论智慧功德,与蕅益大师相较,何啻

天渊,而乃不知惭愧,妄拟圣境,这是要不得的!

第九

、能安忍

内来的烦恼、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刀、兵、水、火,这些障难,都如幻如化,非有而有,能够安心忍耐过去,便可以从乾慧地进入性地。

这里的安忍,和藏教不同。

藏教认一切障难为实有,所以修行安忍很为困难;

通教观一切障难,如幻如化,非有而有,于是修行安忍,就容易得多。

观一切障难,如幻如化,是完全靠着智慧的力量,所以智慧是学佛所最需要的利

器。

 

 

 

 

 

第十

、离法爱

既能安忍,便可以从乾慧地,进入性地。

性地是相似即位,相似见法性,而不是真见法性。

若误以相似为真实,于中生爱著心,不求进步,便不能从性地进到八人地见地, 入见道位,所以必须离法爱。

不论学佛法或学世间法,所以不能进步的原因,虽然很多,主要的便是主观思想在作祟,主观思想正类于佛法中所说的法爱。

因为人对于自己的主观坚持不舍,于是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忠告善导,不能接受书本上的嘉言法训,永远只能停止在自己的主观思想上,不能前进一步。

而且,不进则退,既然坚执自己的主观,必将令心思才力,日渐退化,设若一旦发生意外的问题,便弄成张皇失措,无法应付,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因此,我们在这一点上,必须提高警惕,从善如流,去恶如弃,常常知非,日日改过,绝对不要保留些微的主观思想,才可以寡过修身,渐次从凡夫地,入于佛法。

利根的人,但观如幻之境,便能入见道位;

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

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

以上叙述通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别教。


科判

纲要

 

 

 

 

 

 

 

 

 

 

 

 

 

 

 

 

 

 

 

 

第三章

、别教分六

叙述别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别教的根性;3、别教的道理;4、别教的因

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

)立名的意义

别教是三界外菩萨所修学的法门。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别异于前之藏、通二教; 别异于后之圆教,所以叫做别教。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这样的:

没有言教,就不能说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说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 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

有了智慧,才可以断惑,所以第四是断;断惑必须修行,所以第五是行; 修行就可以证得种种位次,所以第六是位;

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终,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觉极果是第八果。

所谓八法皆别:一教别,独被菩萨,不通二乘,是别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圆教一乘, 是别后圆教。

二理别,真、俗、中三谛,隔历不融,次第而证。

藏、通二教,没有三谛的名称,是别前二教;又不是圆融三谛,是别后圆教。三智别,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次第而证。

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是别前二教;圆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四断别,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次第而断。

藏、通二教,但断见思惑和少分尘沙惑,无明名字尚不可得闻,何况论断,是别前二教;圆教不断而断,圆断三惑,今既次第而断,是别后圆教。

五行别,行谓圣行(戒、定、慧,名圣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

依理成行,名天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婴儿行、病行同烦恼,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

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和少分梵行,没有天行、婴儿行、病行,是别前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圆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六位别,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十地(十圣)等位次。

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缘觉、菩萨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别前二教;圆教一位一切位,随举一位,即圆具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摄,是别后圆教。

七因别,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

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别前二教;圆教明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时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别后圆教。

八果别,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觉极果,方证法身,不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道理。

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别前二教;圆教四德(常、乐、我、净)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同时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别后圆教。

别教的经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别部可指;诸大乘经中,广说菩萨历劫修行,教、理、

智、断、行、位、因、果互不相摄等,便是别教之相。

 

 

(二

)别教的根性

别教的根性,是三界外的钝根众生。他们已经超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这五根都迟钝,所以称为钝根。不能了知圆融三谛的道理;不能三智一心中得;不能一断一切断,断一切惑;不能一行一切行,修一切行;不能一位一切位,论一切位;乃至一因迥出,不知三因圆具;一果不融,不知即心是佛等,所以称为钝根。

别教的菩萨,虽称钝根,这是对圆教的利根菩萨而言。

其实,这些菩萨的福德、智慧、神通、威力,都是了不起的!

他们已经超出了三界,都能够修学无量佛法,亲近无量诸佛,度脱无量众生,直至登地以后,便入于圆教的位次,声闻、缘觉都不能望其项背。

我们决不可因为钝根的缘故,便轻慢别教的菩萨。别教是独被菩萨的教法,没有声闻、缘觉的二乘。然而通教中利根的人,却能接入别教。

通教中利根的人,自被接后,便成为别教的菩萨,不再称为声闻、缘觉了。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三

)别教的道理分七

别教的道理:是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依七种二谛分别: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

依五种三谛分别: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

 

 

 

 

、无量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量四谛。 四谛有无量相,是菩萨法,非是声闻、缘觉所知,叫做无量四谛。

苦有无量相,如地狱一界,便有八寒八热、十六游增、一百八狱、乃至八万四千鬲子地狱,一一狱中,受苦形状,亦复多种。

只是地狱一界,尚有无量苦痛,何况饿鬼、畜生十法界诸苦(诸佛无苦,以众生之苦为苦,所以说: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

集有无量相,但论见惑,便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 一一见皆有八十八使,只是见惑已自无量,何况思惑、和尘沙惑、无明惑,所以说:

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见一切住地为见惑,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为思惑,他人分上的见思惑,为尘沙惑,无明住地为无明惑,五住即是三惑,只开合不同而已)不同故。

道有无量相,如大小二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佛的法门, 已如恒沙之多,何况十方诸佛的法门,所以说: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

灭有无量相,法门既已无量,由法门所趣入的指归,也是无量,所以说: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

这是无量四谛的道理。

 

 

 

 

 

 

、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这种十二因缘,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声闻、缘觉,尚且不知,何况其他,所以为不思议。

虽离分段生死,犹有变易生死,所以称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种十二因缘,共有两层意义:

一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厌苦、断集、证灭、修道,是根本无明

(无明;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偏真无漏行(行

因此偏真无漏行,引生方便有余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

因此识种,成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慧眼、慧耳等(六入因此而缘偏真谛理(触;因此而起无漏正受(受

因此而起涅槃法爱(爱;因此而取著涅槃(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的识种,今生有芽(有

因此而招感方便有余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这是第一层意义。

二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诃弃真空,别修万行,是根本无明(无明

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入假神通行(行

因此入假神通行,引生实报庄严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

因此识种成亦有漏亦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法眼、法耳等(六入

因此而缘三界外胜妙境界(触;因此而生乐无乐受(受;因此而起神通法爱;因此而于神通法爱,深生取著(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识种,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实报庄严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

这是第二层意义,这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的道理。

、不思议六度

、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行,通教明理六度行,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六度、十度。

这种六度、十度,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知,所以称为不思议。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是六度,再从般若一度中,开出四度,便是方便、愿、力、智(一说从禅定,开出愿、力二度,从般若开出方便、智二度,共成十度。

教化众生,随其心乐,现身说法等,这是方便; 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等,这是愿;

具深心力,无有杂染等,这是力;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等,这是智。

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如恒沙,这是不思议六度、十度。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三

)别教的道理分七

 

 

、显中二谛

七种二谛中,藏教所明有一种二谛,便是实有二谛;通教所明有三种二谛,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这里所明有两种二谛,便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

显中二谛:俗谛是幻有、幻有即空。

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犹如幻事,譬如善于魔术的人,变出种种人物,这变出来的人物,无而忽有,并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便是空,这是俗谛。

十法界一切诸法,都是幻有,也都是空,都是俗谛所摄。真谛是不有不空,超出空、有以外,另有但中佛性。

这但中佛性,既超出于生死,亦超出于涅槃,而为十法界迷悟所依,这是真谛。

这真谛既是但中佛性,虽名真谛,真实即是中谛,所以称为显中二谛。

 

戊、圆入别二

俗谛是幻有、幻有既空,和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相同。真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不有、不空,具足一切法,一切法皆趣入于不有、不空,不有、不空之外,更无一法可得,这是圆教的中道佛性,名为真谛。

这真谛比显中二谛中不有、不空的真谛,深入了一层,而成为圆教的中道佛性

了,所以称为圆入别二谛。

、别三谛

五种三谛中,通教所明有两种三谛,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这里所明也有两种三谛,便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

别三谛: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这是把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显中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

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但中佛性,超出空、有,别显一中,名为中谛。

和显中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别三谛。

 

 

 

 

 

 

 

 

 

 

、圆入别三谛

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

这是把前面圆入别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圆入别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

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中道佛性,具一切法,名为中谛,和圆入别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圆入别三谛。

总括藏、通、别三教的六种二谛,四种三谛。

若明俗谛,可成三种分别:一是实有,二是幻有,三是幻有、幻有即空。

若明真谛,可成六种分别:一是实有灭;二是幻有即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 四是不有、不空;五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六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若明中谛,可成四种分别:一是幻有即空、不空;二是不有、不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现在,再把藏、通、别、圆四教的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总列一表: 藏教:实有二谛——俗谛实有。真谛实有灭。

通教:

幻有、空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

通含别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不空。

通含圆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不空,空、不空。

别入通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幻有即空、不空。 圆入通三谛——俗谛幻有。

真谛幻有即空,中谛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

别教:

显中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不有、不空。

圆入别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别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不有、不空。

圆入别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

中谛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圆教:

不思议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

圆妙三谛——俗谛一切法趣俗。真谛一切法趣真。中谛一切法趣中。


 

 

 

 

 

 

 

 

 

 

 

 

 

 

 

 

 

 

 

 

第三章

、别教分六

 

 

 

 

 

(四

)别教的因果

别教的因,是次第三观。先修空观,观一切法,当体全空,不待灭尽方空。

即空人我,亦空法我,人法都空,见二空之理。这二空之理,叫做真谛;次修假观, 观空而不住于空,从空入假,观一切法,虽如幻如化,而因果历然,毫发不爽。

从此起行,广学佛法,利益众生。

这样,便可以见俗谛;次修中观,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观,都是入中观的方便,称为方便道。

空、假二观已成,真、俗二谛已见,然后得入中道第一谛观,观一切诸法,当下具足空、假、中三谛,亲见不思议理性。

这时,虽说是别教的因,其实已和圆教中人所见,无二无别了。这样,次第修三观,叫做次第三观。

空观成,断见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假观成,断尘沙惑,成道种智,出方便土中的变易生死;中观成,断无明惑,成一切种智,出实报土中的变易生死。

从初入中道第一义谛观,登初地,便同圆教初住位的菩萨。从此进修,虽名别教的位次,其实证入了圆教的位次了。 别教的果,是中道无住涅槃。

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叫做中道无住涅槃。这是从别教当教而说。

其实,别教的妙觉位,还是圆教饶益行位的菩萨,究竟的果,事实上还是圆教的三德

涅槃。

 

 

 

 

 

 

 

 

 

 

 

 

(五

)六即分六

就别教而谈六即,还是有点勉强。

别教虽谈佛性,仍是六而不即,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

佛性在生死、涅槃之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六个阶段的位次,仍不能一味融通。今且依圆教教义,就别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但中佛性

二、名字即仰信但中佛性

三、观行即外凡十信位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性地齐

│                                              十住——习种性七住和藏教、通教二佛地齐,

四、相似即内凡三贤位┤                  十住以去,藏通二教不知名目。即│                                              │十行——性种性

│                                              十回向道种性

五、分证即十地等觉性—————圣种性

六、究竟即妙觉性

六即位中,观行即——外凡、有十位;相似即——内凡、有三十位;分证即有十一位; 究竟即一位。

这五十二位,分别见于诸经,现在正依《璎珞经》,来说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把五十二位,束为七科,使是:信、住、行、向、地、等、妙。

又合七科为二,便是:凡、圣。

凡中又分为二: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亦名为贤。

圣亦分二:十地等觉为因,妙觉为果。

 

 

 

1

、理即

就是但中佛性。这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不即生死,不即涅槃。一念迷昧,但中佛性,便随了染缘,而出生九法界的依正;一念觉悟,但中佛性,

便随了净缘,而出生佛法界的依正。

在随染缘的时候,成为九法界的生死,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九法界所染; 在随净缘的时候,成为佛法界的涅槃,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佛法界所清净。

所以说: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

十法界并不就是但中佛性,而是离十法界外,另有但中佛性。

九法界的生死染法,是俗谛有边,佛法界的涅槃净法,是真谛无边,但中佛性, 超出真、俗、空、有的二边。

圆教的中道佛性,与一切法圆融无碍,即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佛性;而但中佛性

则不如是。但名中道,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叫做但中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2

、名字即

就是仰信但中佛性。

初闻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离十法界,别有但中佛性,即于此生起信心,深信不疑。

了知一切凡夫,沉沦生死,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减;一切圣人,证入涅槃,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增。

然而所以不能证得这但中佛性,都是由烦恼、生死之所障蔽,必须先修空观、假观为方便,进修中观,灭除烦恼、生死,方可以亲证但中佛性。

这样生信,这样了解,便是别教的名字即位。

 

 

 

 

3

、观行即

就是外凡十信位。信是顺从的意思。

闻说别教的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随顺不疑,叫做信心。

信心有十种: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

对于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深信不疑,叫信心; 于此但中佛性之理,忆念不忘,叫念心;

为了要亲证但中佛性,先修空观,观真谛理,一心精进,不杂不退,叫精进心; 运用智慧拣择,离诸过失,叫慧心;

湛然宁寂,心不动摇,与真谛相应,叫定心;

定力日深,慧光日发,定慧交资,纵逢障难,心不退转,叫不退心; 以此定慧,回向佛地,叫回向心;兢兢自护,保持不失,叫护法心;

任运防止一切过非,叫戒心;乘自本愿,游历十方,上求下化,叫愿心。

这十信位,伏三界见思惑。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地、性地齐。

 

 

 

 

 

 

 

 

 

 

4

、相似即分三

就是内凡三贤位。这里细分起来,就有三十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1

十住位

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这叫做十住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

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信心成满,广求智慧,创发大心,叫发心住;

随空观心,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叫治地住;

巧观空有,长养众行,叫修行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叫生贵住; 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叫具足方便住;

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叫正心住;彻证无生,入于毕竟空界,叫不退住;

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之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叫童真住:

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叫法王子住;

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当绍王位,用宝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叫灌顶住。

初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地、见地齐。到第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和藏、通二教的佛地齐。

到第十灌顶住,断界内尘沙惑,伏界外尘沙,藏、通二教,不能知其名目。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叫做尘沙惑。 对于所化六凡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

内的尘沙惑;对于所化三乘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 这是界外的尘沙惑。

观一切众生病,学一切法门药,这是伏尘沙惑;能知病识药,应病与药,这是断尘沙惑。

这十住,叫习种性,研习空观。

用从假入空观:假是虚妄,空是审实,知凡俗的虚妄,悟真谛的审实,先须照假,后入于空,叫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

开慧眼:了知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

成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一切智。

证位不退:永不退失,超越凡位。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4

、相似即分三

 

 

 

 

 

 

 

 

 

2

十行位

行是进趣的意思。

以前十住位中,既已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十行是:

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初入法空,不为邪动,心生欢喜,叫欢喜行; 常化众生,令得法益,叫饶益行;

常修忍辱,谦下恭敬,叫无瞋恨行;

发大勇猛,行大精进,令一切众生,至究竟涅槃,叫无尽行; 修定持心,不为无明之所失乱,叫离痴乱行;

般若智照,念念现前,生生常在佛国中生,叫善现行;

以人法二空为方便,空诸执著,于我我所,一切皆空,叫无著行;

依四弘誓,运大慈悲,与乐拔苦,所愿如心,成就一切难得善根,为天人所敬,叫尊重行;

力行真性、观照、资成三轨,说法授人,示教利喜,令人信解领受,三轮清净,善成轨则,叫善法行;

真、俗二谛,同时现前,空有双非,但中理显,叫真实行。这十行,叫性种性;

分别十法界中种种性,种种欲,无有错谬。

用从空入假观:若住于空,便同二乘,不能利益众生,不能算做佛法;

现在是观空而不住于空,而入于假,遍观一切众生病,遍学一切法门药,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叫从空入假观。

断界外尘沙惑,见俗谛理。

开法眼:明见生、住、异、灭、自、他、一、异等相,众生几微,无不洞鉴。

成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道种智。

 

 

 

 

 

 

 

 

3

十回向位

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叫做

十回向是: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以无相心,常行六道之中,到处度生,心常无相,叫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念念不住于空、有二边,而归向中道,二边可坏,中道不可坏,叫不坏回向; 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叫等一切佛回向;

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土,供养一切佛,叫至一切处回向;

以常住法,授与前人,常住之法,含藏一切大乘功德,以此授受,功德无量, 叫无尽功德藏回向;

行中道之善,不漏落于空、有二边,即空而有,即有而空,叫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观众生修善行恶,无有二相,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以中观心,随顺实相,出入同佛,即寂而照,常照有无,叫真如相回向; 以般若照三世诸法,理智合一,无能照所照,叫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觉一切法,中道无相,一法既圆,万法俱寂,叫入法界无量回向。这十回向,叫道种性;

正修中观,叫做道,能生佛果,叫做种。

习中观:空假之心,既已满足,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居方便有余土:

修空、假二观的方便道,断见、思、尘沙,叫做方便。无明未尽,名为有余。

证行不退:化他行满,无有退转。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即分二

最初仰信但中佛性,经过观行、相似位,修空假二观为方便道,然后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便入于分证即位了。

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依别教位次说,是初欢喜地; 依圆教位次说,是初发心住。

分证即共有两位:1、十地位,2、等觉位。

 

 

 

 

 

 

 

 

 

 

 

 

 

 

 

 

 

 

1

十地位

地有二种意义:一能生,二能持。

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佛智,能兴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为地。

《璎珞经》:

地名为持,能持百万阿僧祗功德故;亦名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 十地是:

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舍凡入圣,四魔不动(分破无明,不为烦恼魔所动;分证法身,不为阴魔所动;分得常住,不为死魔所动;百界作佛,不为天魔所动,有、无二边,平等双照,自、他俱益,真实大庆,叫欢喜地;

相即无相,以证无相,入众生界,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众生之界,同于虚空,不为空、有二边之垢所染,叫离垢地;

中道智光,慧照无碍,入上信忍(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伏忍,初欢喜地为下品信忍,二离垢地为中品信忍,三发光地为上品信忍,修习诸佛道法,净极明生,叫发光地;

顺无生忍(四焰慧地为下品柔顺忍,五难胜地为中品柔顺忍,六现前地为上品柔顺忍;顺于无生之理,所以为顺无生忍,观一切法,观慧发焰,比前极其明盛,叫焰慧地;

顺无生忍,修佛道法,三界无明,莫不皆空,不但方便土尘沙已尽,即实报土,与分证寂光土之无明,亦已分尽,为下地所不及,叫难胜地;

上顺诸法上品无生忍,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寂灭无二,寂灭境相,常时现前,叫现前地;

修无生忍(七远行地为下品无生忍,八不动地为中品无生忍,九善慧地为上品无生忍,以中道观,观诸烦恼,不有不无,即是第一义谛,当体无生,任运常向上地,念念寂灭,叫远行地;

以无生观,舍于三界,三界乃有为动作之地,既入无为寂灭,不为三界所动, 叫不动地;

入于上品无生忍,于一一世界,学佛化度,无明将尽,智慧转增,念念觉无生之理,即以此理,觉悟众生,现身如云,说法如雨,以此利他,叫善慧地; 入中道观,受佛职位(以此得菩萨果为寂灭忍,既等不妄不变之真如,亦同

交彻融摄之法界,唯以妙法慈云,遍覆涅槃果海,叫法云地。

初欢喜地,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名见道位。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明,但以约位,分为三道:

初地名见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七地以去,名无学道。

别教初地以前,未见中道,尚名邪见,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名为见道。开佛眼,无明初破,圆见法界,成一切种智,知一切诸佛道法,知一切众生

因种。

初入实报无障碍土,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碍,名无障碍。证念不退,中道正念,二边莫动。

随可化机缘,于百三千大千世界中,现身作佛,示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等事。

从此至第十地,地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功德智慧,位位转胜。

此十地位,叫圣种性。


 

 

 

 

 

 

 

 

 

 

 

 

 

 

 

 

 

 

 

 

第三章

、别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即分二

 

 

2

等觉位

从第十法云地,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

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从法云地望之,名之为佛;若从妙觉位望之,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

纯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所以称金刚心;惟余一品无明未断,所以称无垢地。

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 所以称为等觉。

犹有一品无明未破,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使可补入妙觉佛果,破一品无明,叫做过一生,补妙觉位,叫做补处,所以又称一生补处。

因位虽穷,其上仍有妙觉极果,仍有一品无明,未曾断尽,所以不得称无上

士,而称为有上士。

 

 

 

 

 

 

6

、究竟即

就是妙觉。

从等觉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寂而常照,名为妙觉。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

为钝根菩萨,说无量四谛法轮,所谓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 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别教佛果,但破十二品无明,与圆教第二行位菩萨齐,依圆教论,仍是属于分证

位。

而圆教的妙觉佛果,为了教化钝根菩萨,示现别教佛相,那就并不是等于圆教第二行位菩萨,而真实是圆教的究竟位了。

据经教所说,还有借别教的位次,来说明通教断证的。

如说初地断见惑,二地至六地断思惑等,断见思惑,明是说通教的断证,并不是正说别教的断证。

有借别教的位次,来说明圆教断证的,如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 三贤是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是别教的十地,果报是实报无障碍土,既三贤位已住实报无障碍土,明是说圆教的断证,并不是正说别教的断证。

若能把别教的六即,详细分别清楚了,那么对于经教中所说,至何位,断何惑, 证何理,或是正说别教,或是借别明通,或是借别明圆,都可以一览了然,无所窒

碍了。

 

 

 

 

 

 

 

(六

)十乘观法分十

别教的十乘观法,名目和藏、通二教相同,而意义大异。

 

 

 

 

 

第一

、观境

观但中佛性,超出空、有二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这但中佛性,登初地后,方可证得,初心学佛,既没有证得此理,应如何修观呢? 于是先在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深信这但中佛性,确是十法界迷悟所依,在

凡不减,在圣不增,在生死而非染,在涅槃而非净,但由客尘烦恼之所覆蔽,所以不能证得,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证得。

什么是缘修呢?

在十信、十住位中,用从假入空观,断见思与界内尘沙;十行位中,用从空入假观,断界外尘沙;十回向位,习中观,伏无明;这些都是修中道观的方便,叫做缘修。

什么是真修呢?

从初地,用中道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双修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才名真修。

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先籍缘修入观行、相似位,后发真修,入分证位。缘于登地中道之境,以为所观,这是第一观境。

圆教的不思议境,即心本具,而今则先须仰信;

圆教的中道佛性,即空、即假、即中,而今则超出于空、有二边,所以不同。

第二

、真正发

学佛以发心为本,发心是因,成佛是果,因果必须相称,因若不真不正,便不能得真正的妙觉佛果。别教中人,缘于无量四谛而发心。

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普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这是缘苦谛而发心。

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所受诸苦,也是无量无边,因此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这是缘苦谛而发心。

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所有烦恼,也是无量无边,因此发心烦恼无尽誓愿

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悉断一切烦恼,这是缘集谛而发心。


 

 

 

 

 

 

 

 

 

 

 

 

 

 

 

 

 

 

 

 

第三章

、别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二、真正发

观一切诸佛,所说法门,无量无边,能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得诸妙乐, 因此发心法门无量誓愿学,兴此誓愿,普学一切诸佛无量法门,以此法门,利乐众生,这是缘道谛而发心。

观法界众生,虽复无量无边,而无不具有佛性,但为客尘烦恼之所覆蔽,若能依教修证,决能渐次显发,因此发心佛道无上誓愿成,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咸成佛道,这是缘灭谛而发心。

如此发心,名为真正,不如此发心,便为邪伪。

圆教的发心,是缘无作四谛,阴入皆如,无苦可舍,而今则须度一切生死;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而今则须断一切烦恼;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而今则须修学一切诸佛无量法门;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而今则须令一切众生,咸成佛道,所以不同。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既缘无量四谛而发心,便须以行填愿,方令誓愿不虚。所谓行,便是止、观。修止,是止一切境界相,于一切境界,无所分别;修观,是分别因缘生灭相,

分别诸相,观诸理趣。

若人但修于止,于止生爱,味着禅定,便应修观,分别诸法,以资策起,使不爱著;若人但修于观,心则浮动,不能证定,便应修止,止一切境界相,离诸分别,心则澄定。

止观二法,不相舍离,互相资助,这是善巧安心。圆教以心体本寂为止,即寂之照为观。

今虽未能如此,然亦须止观兼修,定慧相资。

第四、

破法遍

先修空观,破见思惑;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再修中观,破无明惑。

圆教初心便伏无明,见思、尘沙任运先去;今则次第破三惑,所以不同。

 

第五、识通塞

空、假、中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为塞,是塞须破,是通须护, 位位检察校计,令无塞不通。

若误以塞为通,或不能以通通塞,便为不识通塞。

圆教塞即是通,无塞非通;今则通塞有异,须破塞令通,所以不同。

 

 

第六、道品调

念念相续,修三十七道品,如此勤修,便是修功补过,可以趣入涅槃之门。

《大集经》: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

具足佛法,叫做宝,遍照法界,叫做炬,总持一切,叫做陀罗尼。

三十七道品既是具足佛法,遍照法界,总持一切,那么修三十七道品,自能满足一切功德。

圆教一切法中具足一切法,一心念处,一切心念处;而今则无量道品,各各

别异,所以不同。

第七、对治助

虽修三十七道品,然尚不能证得中道,于是就须要修藏、通二教的种种事相法门,借这些事相功德,助开三解脱门,以证实相。

圆教以藏、通、别三教的事相法门,助开实相,而今则但能以藏、通二教,

助开实相。

第八、知位次

善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七种位次,知至何位, 断何惑,证何理,明确不昧,决不致以凡滥圣,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

证。

 

 

第九、能安忍

既知位次,又须离强软、违顺二贼。

违就是强贼,顺就是软贼,如一切困苦厄难,是逆境,一切安逸娱乐,是顺境,于逆境中生瞋恨心,于顺境生爱恋心,便是被强、软二贼所坏,以其破坏行人道业,所以喻之为贼。

行人于此,必须生警惕心,安忍违顺二境,远离强软二贼,乃可由观行即的

十信位,而入于相似即的十住位。

 

第十、离法爱

若于相似即位,生起法爱,便会滞于相似位中,不能胜进,叫做顶堕,如已登山顶,仍复堕落。

所以必须离于法爱,乃可由相似即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十位,而入于分

证即的十地位。

能修十乘观法,不论何人均得由凡夫地,经名字、观行、相似,而入分证。

由此十法,运载行人,超于十地,所以叫做十法成乘。

以上叙述别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圆教。


科判

纲要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前面已经把藏、通、别三教,概括地讲过了。现在进而叙述圆教,也就分为六节: 1、立名的意义;2、圆教的根性;3、圆教的道理;

4、圆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

)立名的意义

《四教仪》: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这里,用四重名义,来解释圆教。

什么是圆妙呢?《辅宏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

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

但举真谛,真谛中具俗、中二谛;举俗谛,俗谛中具真、中二谛;举中谛,中谛中具真、俗二谛;一谛中具三谛,名之为

又真谛遍于俗、中二谛,俗谛遍于真、中二谛,中谛遍于真、俗二谛,一谛遍于三谛, 名之为。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议,名之为,这是圆妙的意义。

什么是圆满呢?《辅宏记》: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

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名为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全三谛即是一谛,名为无有缺减,这是圆满的意义。什么是圆足呢?

《辅宏记》: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

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些道理,后面详述,于一念中见,名为圆见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名为一念具足,这是圆足的意义。

什么是圆顿呢?《辅宏记》: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名顿

三谛为立教之体,遍于一切,名为教体本周,三谛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为非渐次成,这是圆顿的意义。

通而言之,自从初发心时,直至成佛,都具有这四重意义。

若别而言之,则圆妙、圆足、圆顿三重意义,初发心时,便已具备;圆满一义,唯属于佛。因为色心本妙(圆妙,本具万法(圆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圆顿,所以初发心时,便已具备;而惑无不尽,德无不满(圆满,就必须属于妙觉极果了。

再说圆教的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圆伏,是圆伏五住。(五住是五种惑,一、一切见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别见惑,谓诸

众生,用意根对法尘,分别而起种种邪见,住着三界,这是一切见住地惑。

二、欲爱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用五根对五尘,起贪爱心,住着欲界生死,这是欲爱住地惑。

三、色爱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着色界禅定,不能出离, 这是色爱住地惑。

四、有爱住地惑,就是无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感,住着无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有爱住地惑。

五、无明住地惑,就是根本无明惑,谓声闻、缘觉,不了此惑,沉空滞寂,不能广修六度万行,住在方便有余土;大乘菩萨,能断此惑,然犹未尽,住在实报庄严土,这是无明住地惑。

圆教人初闻圆教名字,开悟圆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境智相应,五住惑不伏而伏,名为圆伏。

圆信,是圆常正信。《止观》: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

上面所说,使是一境三谛的道理。

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本无所有,不可执着(空;然而因缘和合,成种种法,如梦如幻,不无虚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举一法,无不具有三谛之理。

三谛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说无一二三,无便是遮,一切都遮,纤尘不立,显真空义;三谛之理,宛然具备,所以说: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显现,万法具彰,明妙有义;无遮无照,究竟清净自在,明真空、妙有,两不相碍,非但不碍,而复相融, 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这是一境三谛的道理。

彻法底源,所以为,包含法界,所以为广,毕竟不可思议,所以为非深非广,对于这种道理,能够彻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为圆信。

圆断,是一断一切断。五住惑本来无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谛之理,从此进修,

便能不断而断,断五住惑,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名为圆断。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一

)立名的意义

圆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观》:云何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

这也是依一境三谛而修,随观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

不如二乘为无边所寂,不如凡夫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念念与中道第一义谛相应, 名为圆行。

圆位,是一住一切位。

《止观》: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证初住时,即具一切诸位功德,位位相摄,行布不碍圆融,名为圆位。

圆自在庄严,以一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

《止观》:圆自在庄严者,或于此根入正受(正定,或于彼根起出说(出定说法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或于此尘入正受,或于彼尘起出说,或于一尘双入出,或于一尘不入出,余一一尘亦如是;或于此方入正受,或于彼方起出说,或于一方双入出,或于一方不入出;或于一物入正受,或于一物起出说,或于一物双入出,或于一物不入出。若委说者,只于一根一尘,即入即出,即双入出,即不入出;于正报中,一一自在;于依报中,亦复如是;是名圆自在庄严。

于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入出无碍;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亦入出无碍; 或双入出,或不入出,亦无碍;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说法是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

根中如是,尘中亦然,正报如是,依报亦然。 根、尘、依、正,无诸障碍,名为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以四悉檀,普益众生。

《止观》:云何圆建立众生?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圆建立众生。于一光中,令诸众生,得四悉檀益,所谓欢喜益、生善益、灭恶益、入理益。得即空益, 悟入真谛;得即假益,悟入俗缔;得即中益,悟入中谛。得入出益,于此光中入正受, 于彼光中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双入出益,于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不入出益,于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尘、依、正,一切法中,无不如是,悉令众生,得种种益,名为圆建立众生。

具备上述的四重意义,所谓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和七种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名为圆教。

这是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

这是如来称性直谈,最后付嘱,《法华经》: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正指圆教。

《法华经》又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藏、通、别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圆教,才是真实之说。所以经中用付财、系珠等种种譬喻,说明佛之知见。

经中说: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所以我们对于圆教教义,必须特别注意,方为不负如来出世的一大事因缘。

 

 

 

(二

)圆教的根性

《四教仪》;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

又: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

很明显,圆教的根性,是最上利根之人,非是三乘人所能修学,不但不共声闻、缘觉, 连别教菩萨,尚不与共,唯是一佛乘。那么,我们博地凡夫,岂非完全绝望了吗?

却也不然,今且据《华严》等经,略为证明。

《华严经》:

菩萨(释迦佛在兜率天宫时,为补处菩萨)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咸生欢喜,从彼命终, 生兜率天。

天中有鼓,发音告言: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往昔亲近善知识,毗卢遮那大威神力,于彼阿鼻地狱命终,来生此天。乃至诸天子!毗卢遮那入 离垢三昧,汝当敬礼!

天子闻已,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发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发声,诸善根力之所成就。

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著于我,

不著我所。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二

)圆教的根性

诸天子!如我音声,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业报成佛, 亦复如是,非十方来。

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狱,地狱及身,非十方来,但由于汝,颠倒恶业,愚痴缠缚, 生地狱身,此无根本,无有来处。

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来。

诸天子!我天鼓之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罗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净音声,示现如是种种自在。

乃至汝当往诣彼菩萨所,亲近供养,勿复贪著五欲乐具。

著五欲乐,障诸善根,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灭尽,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心。

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

时诸天子,闻是音已,化作华香等云,各皆一万,往诣菩萨所住宫殿,欲申瞻观。闻其已从此殁,生于人间(指佛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遂欲下阎浮提承事供养。 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菩萨非此命终而生彼间,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

得见。

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治其意,住善威仪,悔除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乃至为说诸业果报,无来去处,譬如幻感

时诸天子,闻是法已,得无生法忍。

得十地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莲华,华上各有菩萨,放光现佛。于是广化华香,以为供养,众生蒙香,皆证十地。

彼诸众生证十地者,亦复放光,又令遇斯光者,皆得十地。

华严是一乘圆教,十地是邻于极果之位,地狱众生,蒙佛光明,即得生天,即生天已, 闻天鼓音,便证圆教十地。

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地狱众生,何况人、天、二乘而不为所摄受呢!

《法华经》: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

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未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

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佛告:诸比丘!未未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

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提姿达多,造五逆罪,堕阿鼻地狱,而无量劫后,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 这里,正显《法华经》的纯圆独妙。

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五逆众生,何况未造逆的众生,而不为所摄受呢!

《观无量寿佛经》: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净土是无上圆乘,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恶人,临终十念念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闻说诸法实相,发菩提心。

可见圆教的根性,确是普摄五逆十恶的恶人了!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二

)圆教的根性

照上面所说,圆教的根性,是上根利智的人,然而也普摄一切人,乃至地狱天子、提婆达多、五逆十恶,无不摄入,这正明法门的圆顿胜妙不可思议。

所以这样,是因为仗著佛力和法力;一方面,也是当机者善根成熟的缘故。不过,误会了圆教的道理,很容易发生两种严重的毛病:

一是贡高我慢病,二是懒惰放逸病,这两种毛病,必须设法防止。一、贡高我慢病。

若人闻佛说:一切众生,皆入一乘,皆当成佛

便自谓我是学佛乘的,因此,对于声闻、缘觉、甚至权教菩萨,都采取了藐视的态度, 这叫贡高我慢病。

患这种病的人,为贡高我慢之所障蔽,非但不能见圆三谛理,就连权教、二乘,乃至人天福善都将消失掉。

所以,我们一方面,固然不可自暴自弃,高推圣境,甘处凡愚;一方面尤须惭愧谦下, 以虚受人,自知不足,时求进步。

譬如高山之上,不容众水,惟大海低于百川,百川都归入于大海。二、懒惰放逸病。

若人闻佛说: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

便谓作恶无妨于学佛,因此,虽名为学佛,而实际上仍旧懒惰放逸,并且照旧作恶, 不肯改过迁善,这叫懒惰放逸病。

患这种病的人,为懒惰放逸之所障蔽,善法损减,恶法增长,毕竟当受无量大苦。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当相信,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另一方面尤须精进

勇猛,迁善改过,修一切善,止一切恶。

善法譬如光明,恶法譬如黑暗,光明和黑暗,是不可能并存的。

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都是不善于学圆教才发生的,切不要误会以为学圆教就必定会发生这两种毛病,圆教是阿迦陀药,能治万病,它的本身是毫没有一点毛病的。

所谓不善于学圆教,实际上还不是不善学,而是不曾学。譬如只知背诵教条,而没有实际的修持;

或只知盲修瞎练,而根本没有在心地上用功,这些都不能算在学圆教。怎样才够得上真正学圆教呢?

首先,必须具至诚心,深信佛法的好处,自知罪障深重,惭愧忏悔,改往修来,因发心的真切猛利,可以消灭无始的罪障,得入圆乘。

忏是忏其先罪,悔是悔其后过。

忏悔一法,是去恶为善,背尘合觉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天台教中特别注重忏悔,如

法华三昧忏等,这是博地凡夫得入圆乘的一种胜异方便,尤必须加以最认真的修习。

 

 

 

 

(三

)圆教的道理分五

圆教的道理:

以四谛论,是无作四谛;以十二因缘论,是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以六度、十度

论,是称性六度、十度;以二谛论,是不思议二谛;以三谛论,是圆妙三谛。

 

 

 

 

、无作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别教明无量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作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即是实相,实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后有,所谓

然之性德,名为无作四谛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不异名如,吾人现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异实相,舍实相而别求实相,犹如弃空花而别求虚空,终不可得。

空花即是虚空,喻苦谛即是实相,所以说:无苦可舍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集是烦恼,烦恼即是无明,无明无体,即是菩提,不可断无明而别证菩提,犹如不可离波觅水,所以说:无集可断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著有、著空,都是边见,心外取法,都是邪见;或边或邪,当下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中道实相正体,不可离于中道实相正体,而别修于道,所以说:无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当下即空,即是涅槃,不可复灭,所以说:无灭可证

《法华玄义》:无作者,迷中(中道)轻故,从理得名。

以迷理故,菩提是涅槃,名集谛;涅槃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 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

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三

)圆教的道理分五

 

 

 

 

 

 

、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别教明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无明至于老死,这十二支因缘,体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体德圆融,名不思议;真常不变,名不生灭

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道,烦恼即般若;行、有二支,是业道,业即解脱;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是苦道,苦即法身。

是十二因缘,即是如来涅槃三德。

又烦恼既无,业、苦亦空,业空则清净,一清净,一切清净,般若清净,解脱、法身皆清净,是净德;

业性本空,即是解脱,解脱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解脱自在,法身、般若皆自在,是我德;

法身无相,无生死苦,亦无涅槃乐,无苦无乐,是名大乐;

又法身无有生死,是名真常,一常乐,一切常乐,法身常乐,般若、解脱亦常乐, 是常、乐二德。

是十二因缘,即如来涅槃四德。

在因名三因佛性,至果即涅槃三德,体德圆融,故为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法华玄义》:

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根人即事显理也。

《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者

无明、爱、取,既是烦恼,烦恼道即是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烦恼既无, 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

行、有是业道,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

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

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

性,并是常乐我净,无明不生亦复不灭,是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也。

 

 

、称性六度

、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通教明理六度,别教明不思议六度、十度,而这里所明的是称性六度、十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六度,再加方便、愿、力、智四度, 便成十度。

称法界性,而行六度、十度,度度全是法界,具一切法,即空、假、中。

即如以布施一度而论,称性行施,施从缘生,当下无性,竖穷横遍,体自如如, 即是空义;

施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过,即是假义; 施尚不可得,何况当有趣非趣,即是中义。

又一切法趣施是假义;施尚不可得,是空义;何况有趣有非趣,是中义。

即布施一度,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其他持戒、忍辱,乃至方便、愿、力、智,无不如是。

具一切法,即空、假、中,故为称性六度、十度

 

 

、不思议二谛

藏教明实有二谛,通教明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别教明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二谛。

二谛皆具诸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称不思议二谛。 世间六凡诸法为幻有,出世诸法为幻有即空。

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是俗谛;

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一一无非实相,是真谛。三千性相的名数是这样的: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为十法界; 一法界中,又各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

一法界中又各具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便成千如是;

又众生假名具千如是,五阴实法具千如是,依报国土具千如是,便成三千性相。

又真谛理性,具三千性相,名理具;俗谛事相,显三千性相,名事造。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三

)圆教的道理分五

 

 

、不思议二谛

三千性相,是俗啼,三千之外无实相,俗谛即是真谛,事造三千即是理具三千; 实相无相,是真谛,实相之外无三千,真谛即是俗谛,理具三千即是事造三千。是则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

亦可说同居一尘,同居一名。

如一念,一切诸念亦然;如一尘,一切诸尘亦然;如一名,一切诸名亦然。真俗不二,真俗宛然,名为不思议二谛。

譬如意宝珠,能随人意愿,雨诸珍宝,宝珠是体,能雨珍宝是用,体譬真谛,用譬俗谛。如宝珠体中,不具珍宝之性,何能如意雨宝?

此譬真谛理中,如不具三千性相,如何得有俗谛之事造三千。如宝珠不能如意雨宝,何能知其体中具珍宝之性?

此譬俗谛事中,如不造三千性相,何从知有真谛之理具三千。

今珠体具珍宝之性,珠有雨宝之用,珠能雨宝,全因体具,体即是用,用即是体。

譬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是为不思议二谛。

 

 

 

 

 

 

 

 

 

 

 

 

 

 

 

、圆妙三谛

藏教但明二谛,不论三谛;通教明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教明别三谛、圆入别三谛,而这里所明的是圆妙三谛。

三谛圆融,名;三一一三,名

但举真谛,真谛具三千性相,俗、中皆真,三谛皆泯相: 举俗谛,俗谛具三千性相,真、中皆俗,三千皆建立; 举中谛,中谛具三千性相,真、俗皆中,三谛皆绝待。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是为圆妙三谛

上面虽举了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和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等道理,这些道理,其实只是一种道理。

《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法华经》所说的佛知见,《涅槃经》所说的大般涅槃,《般若经》所说的实相般若,《维摩经》所说的不思议解脱,乃至真如、法性、实相、法界、寂光、毗卢等,种种名词虽有不同,实在所明的即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道理,彻底明白,便是名字即位;依此起修,是观行位; 分证此理,是分证位;彻证此理,是究竟位。

如来所觉,众生所迷,都在于此。

直显此理,便名为;方便开显,便名为圆顿此理,便名为;但显一分,便名为顿见此理,便名为;渐见此理,便名为正入此理,便名为;昧此盲修,便名为

这是佛法最重要的根据,如来出世,菩萨利生,诸祖弘法,都是为了要令一切众生亲证这个道理。

为了对于这个道理,更加明朗起见,下面再引两节文字以资说明。

天台宗的十法成乘,第一便是观不思议境,所谓不思议境,正是这个道理。如《摩诃止观》:

不可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此三十种世间十法界各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合为三十种世间)悉从心造。

又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谓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众生世间……准例可解;国土世间,亦具十种法……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

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

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又: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阴一切阴,一切阴一阴,

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三

)圆教的道理分五

 

 

 

 

 

 

 

 

、圆妙三谛

非一非一切;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众生,非一非一切;一国土一切国土, 一切国土一国土,非一非一切;一相一切相,一切相一相,非一非一切;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历一切,皆是不思议境。

这是从一念心中,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

历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乃至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等,无不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这就叫做不思议境

一法即一切法,是俗谛;一切法即一法,是真谛;非一非一切,是中谛; 即三谛是一谛,即一谛成三谛,一谛三谛,圆融无碍,这是不思议三谛。

于一切法中见一法,是空观;于一法中见一切法,是假观;非一非一切,是中观。又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是总空观;

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是总假观;

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是总中观;这是不思议一心三观。用不思议一心三观,观不思议三谛,这是圆顿教的修学方法。

《四教仪》: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里很明白指出妙法,即是心法。

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法界又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

此三千法,在一念心,并不是说心含三千法,亦不是说心生三千法,即心是法, 即法是心,即一念心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念心;推而广之,即一微尘是三千法, 即三千法是一微尘;即一毛孔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毛孔;即一名字是三千法, 即三千法是一名字。

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非一法非一切法。心法、佛法、众生法,这三法,即是不思议广大法界。若明心法,即明佛法、众生法。

三法即一法,一法即三法,而复互具互摄,不相混滥,这便是所谓妙法

 

 

 

 

 

 

 

 

 

(四

)圆教的因果

圆教的因,是一心三观。

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六识妄心,体具诸法,即空假中(这是但举一念妄心以明,其实一切诸法,无不都是体具诸法,即空假中

能明白这个道理,依此起修,便是一心三观。在这里,必须明白性德和修德的关系:

性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本是不可思议,圆满具足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圆妙三谛

修德是依性德而起修,念念回光返照,观照本具之性德。修德功深,性德便显。

若没有本来具足的性德,便不能发起修德;若没有依性德起修的修德,也就不能显明性德。

一心三观,是依圆妙不可思议的性德而发起的修德,从此起修,可以亲证圆教的三德涅槃。

依性德而起一心三观的修德,这一心三观,不纵不横,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所谓纵者,如别教说:法身本来具足,般若渐次修成,解脱最后始满,如点水之纵氵; 所谓横者,亦如别教说:法身、般若、解脱,各各别异,不相收摄,如烈火之横灬。

今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如点水之纵氵,不如烈火之横灬,而如伊字三点 首罗三目

若言纵,则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在下,不可谓纵。若言横,则虽二点在下,而一点在上,不可谓横。

这是譬喻法身虽本来具足,而今实未失,般若、解脱虽今后修成,而实亦本来具足, 不可谓纵;又法身今虽不失,而实为性德,般若、解脱虽本来具足,而实为修德,一性二修,不可谓横。

法身如一点在上,般若、解脱如二点在下,所以说为不纵不横。三德即是三谛,因中名三谛,果中名三德。

三德既即三谛,所以现在举果中三德的不纵不横,来说明因中三谛的不纵不横。又三谛在于一境,故不前后;一境历明三谛,故不一时。

三谛既是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那么称三谛而修的三观,当然也就不纵、不

横、不前后、不一时了。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四

)圆教的因果

天台智者大师所说的《摩诃止观》,广明圆教的修因。

一部《摩诃止观》,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

在第七正观一章中,又开十章: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

今略述正观阴界入不思议境,以明圆教的修因。

所谓阴界入,即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这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摄尽一切法, 这一切法,当下是不思议境。

智者大师用梦境来譬喻不思议,他说:为当依心故有梦?依眠故有梦?眠法合心故有梦?离心离眠故有梦?若依心有梦者,不眠应有梦;若依眠有梦者,死人如眠应有梦; 若眠心两合而有梦者,眠人那有不梦时;又眠心各有梦,合可有梦,各既无梦,合不应有;若离心离眠而有梦者,虚空离二,应常有梦。四句求梦尚不得,云何于眠梦见一切事。

这是譬喻我们现在的宇宙万有,为当依自心故有?为当依他缘故有? 为当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为当离自心离他缘故有?

若依自心故有,那么我们可以不籍外边的种种条件,而自于心中生出宇宙万有。而实自心中,不能生出宇宙万有,故知字宙万有,不依自心而有。

若依他缘故有,那么假使令我们都没有自心,又何从得知宇宙万有。

瓦砾土石,没有自心,也应该有它的宇宙万有了。而没有自心,实不能得知宇宙万有, 瓦砾土石,实没有他的宇宙万有。故知宇宙万有,不依他缘而有。

若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但自心他缘各各不能生出宇宙万有,各既不生,合何能生? 譬如一个盲人,不能见物,合多盲人,亦不能见物。

故知宇宙万有,实不依自心他缘合而故有。

若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虚空非心非缘,应于虚空之中,忽然生出宇宙万有,而虚空中, 实不能生宇宙万有。

故知宇宙万有,不是离自心离他缘故有。

这样,自、他、合、离,四句推检,都不能得宇宙万有出生之处,故知宇宙万有,即是无生,即是不思议境,不得于不思议境上,执为自生、他生、合生、离生。

所以龙树菩萨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能这样观宇宙万有,便是修一心三观。

观宇宙万有,不自生、不他生、不合生、不离生,便是空观;而复万法昭然,因果不爽,便是假观;当下即是不思议境,便是中观。

观色法如此,观心法亦如此;观五阴如此,观十八界、十二入亦如此;观心法如此, 观佛法、众生法亦如此;如此修观,正是圆教的修因!

圆教的果,是三德涅槃。

法身德,名性净涅槃;般若德,名圆净涅槃;解脱德,名方便净涅槃。三德涅槃,唯是一心,不纵横并别,名为圆证。

天台智者大师《大般涅槃经玄义》,解释三德涅槃:

方便净者,沤和善巧,权能逗物,住首楞严,建于大义,或一阎浮提,或一四天下, 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随诸众生,应可调伏,种种示现。

无生而生,王宫七步;无灭而灭,倚卧双林。

是以晨朝放光,大声遍告,正觉世尊,将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问,为最后问。所以三界躃踊,八部悲号,献供填空,流血洒地,高幢翳诸日月,广盖遍覆大千,如

经广说。

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不前不后,一时等现。然于寂灭,无所损减,于诸生死,无染无累,故名方便净涅槃也。

圆净者,因圆果满,毕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来行,持戒不杀,拥护正法,广宣流布,利益众生,回向大乘。

感得金刚坚固之体,法身常身,圆满具足,获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于此秘密藏中。复能颁宣,广说一切悉有佛性,施与一切,常命色力,安无阂辩。

虽破烦恼,亦无所破;虽圆智慧,亦无能圆;虽施众生,不得众生及以施相,是名圆

净涅槃也。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四

)圆教的因果

性净者,非修非得,非作业非与业,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冲湛寂静,不生不灭。虽在波浊,波浊不能昏动,犹如仰观虚空月形,五翳不能翳。

虽复随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雪山,虽没肤中,脓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净涅槃也。

此三涅槃,不可相离,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虽复一三,即非一三;虽非一三,而复一三。

会之弥分,派之弥合,横之弥高,竖之弥阔,微妙莫测,不可思议。 这是解释三种涅槃。

大师又说:德有三种: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

法身者,即是金刚坚固之体,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

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复如是。

以是义故,名为佛法,名佛法界,摄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般若德者,即是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名大涅槃明净之镜。

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境。

摄一切法,故称调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脱德者,即是如来自在解脱,其性广博。

无缚无脱,是广博义;体缚即脱,是远离义;调伏众生,是无疮疣义。

如是解脱,摄一切法,亦名解脱藏,亦名解脱德。如是三德,不可相离,文云:身亦非,乃至解脱亦非

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点具足,无有缺减

当知虽一而三,虽三而一,虽复三一,而非三一,虽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议, 摄一切法,摄一切人。

文云:我及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入中,微妙难思。这是解释涅槃三德。

前面广引智者大师的话,来解释方便净、圆净、性净三种涅槃,和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这里含摄着很重要的道理,所以不避烦琐,而把它抄录出来。虽然文辞较古,其实是说得很清楚的,希望于此详读精思。

若能对于这些道理,洞然明白,那么,从凡夫地直趋佛果,中间就可以没有歧途和迂

曲了!这是圆教修因所感的果,也就是十方诸佛同证的果。

 

 

 

 

 

 

 

(五

)六即分六

六即正意,本属圆教。即而常六,所以有种种位次;六而常即,种种位次,不离一性。现在,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再依次叙述:

一、理即——不思议理性(即中道佛性)

二、名字即——闻解不思议理性

│                                                  一、随喜

│                                                  二、读诵

三、观行即——五品外凡位三、讲说

│                                                  四、兼行六度

│                                                  五、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十信内凡位

│                                                 十住

│                                                  十行

五、分证即——四十一圣位十回向

│                                                  十地

│                                                  等觉

六、究竟即——妙觉

六即位中,观行即有五位,相似即有十位,未破无明,未见不思议理性;分证即有四十一位,位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理性;究竟即,破尽无明,彻证理性。

《法华经》中明开示悟入佛知见。

开佛知见,正对十住;示佛知见,正对十行;悟佛知见,正对十回向;入佛知见,正

对十地。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华严经》在初住位,便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从二住以去,无不如此,正是明四十二位,行布圆融,不可思议。

《维摩经》:薝葡林中,不嗅余香,入此室者,唯闻诸佛功德之香也正是说明圆教四十二位,位位所证,都是佛的境界。

《般若经》:如来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正是圆教一乘。

《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行,正是圆行。

《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喻如圆教行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

《首楞严经》: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也是譬喻圆教的一行一切行,一修切修,一成一切成。 这些经文,都是说明圆教行位的圆融。

《妙法莲华经玄义》: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辩浅深;既论悟不悟,何妨辩浅深。

《释签》湛然《法华玄义释签》):约理则证法无名,约事则不无诸位

圆教虽说圆顿,然而证悟亦有浅深,所以应立位次;虽立位次,然而但明一性,纵有浅深,只是一理。

所以说:一悟即佛,无复位次之殊而一方面,又须立六即的位次。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释题: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这是六即佛最初的说法。

在《起信论》中,明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接着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这本觉,便是理即佛。

又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下面又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这是观行即佛。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这是相似即佛。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这是分证 即佛。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是究竟即佛。

若列成表,便是这样:

本觉——理即佛

│                ——观行即佛(觉灭相) 觉义┤         相似觉——相似即佛(觉异相)

始觉随分觉——分证即佛(觉住相)

究竟觉——究竟即佛(觉生相)

这里就是少了一个名字即佛,然而从本来不觉到始觉,最初必须经过闻名解义的一个阶段。

真正到了名字即佛,便起观行,所以名字即位的后心,就是观行即位的初心。

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者大师的六即佛位和《起信论》的本觉、始觉义,是完全一致

的。

 

1

、理即

即是不思议理性。

智者大师说:《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废;力士额珠,圆明顿在。

《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 非适今也。

《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1

、理即

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

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生即是佛,理佛也。

这是解释理即佛义。

不思议理性,便是前文所讲的圆教的道理。一切众生,具有这个道理,然而没有知道。

如贫女家中,原有无量宝藏,但是她自己还不知道;力士额中的明珠,自己不见,以为是失去了,不知仍在额中;破布包裹着黄全,外面虽只是破布,里边实有黄金;泥土的模型中,实有佛像;暗室之中,实有瓶盆;井中实有七宝。

这是譬喻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自己不知道,以为是没有。因此,就孤负了本有佛性,枉自流浪生死,受无量苦。

佛教的要点,便先要人知道这个理即佛,知道我们虽是凡夫,而却有如来智慧德相。因此,便能依着佛的经教去修持,渐渐从名字即佛,而证到究竟即佛。

这样,才可以不孤负如来的悲心,和自己的佛性,这样,才是圆教的修证。

不过,假使只知道我们凡夫,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肯依教修持,那么,就如贫女

家中,虽有无量宝藏,而不肯加以发掘和利用,也还只是一个贫女,而不能得受用的啊!

 

 

 

 

 

2

、名字即

闻解不思议理性。

智者大师说: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

《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

《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

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

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这是解释名字即佛义。所谓三宝光明、十号妙味,正是指不思议理性。

《涅槃经》中,须达多长者,初佛闻名,身毛皆竖,在昏夜中,忽见光明如昼,寻道而出,城门自开,见佛闻法,证须陀洹。

智者大师引这段故事来说明名字即位的超胜。

蕅益大师说: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众生法,亦复如是

这样,才叫做闻解不思议理性。

若对于十如、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无谛等道理,有一点不能明白通达,

还是不能真正算做名字即佛的。

 

 

 

 

 

 

3

、观行即分五

智者大师说: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眼闭目,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览, 无非佛界;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佛也。 这是解释观行即佛义。

不论念应身佛(色身、念报身佛(法门、念法身佛(实相,念念皆觉,便是观行即佛。

观行即位,又分五品:一随喜品,二读诵品,三说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

品。

 

 

1

)随喜品

对于妙法,随顺欢喜,叫做随喜品。妙法,就是不思议理性,上文已经详述。对于不思议理性,能明白通达,生大欢喜,叫做随喜。

《法华经》: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

智者大师说: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如前所说,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

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

1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2)伤己昏沉,慈及一切;

3又知此心,常寂常照;4)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

5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6)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

7又解此心,正助之法;8)又识己心,及凡圣心;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3

、观行即分五

 

 

 

 

1

)随喜品

9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10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这十心,便是十法成乘

要言之,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 圆闻妙理,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这是名字即位; 从此进修,十心成就,便是观行即位初随喜品。

在这时候,内以三观,观三谛境; 外以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

所言五悔,便是: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用十心开发妙心,五悔助成理解,这正是初随喜品。

《法华经》中明:

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祗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 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可见,随喜妙法功德的不可思议了。

 

 

 

2

)读诵品

读诵大乘,常念不失,叫做读诵。

《法华经》:何况读诵受持之者

智者大师说:行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若涉事纷动,令道芽破败。唯得内修理观,外得受持读诵大乘经典,闻有助观之力。

内外相籍,圆信转明,十心坚固。

《金刚般若》云:一日三时,以恒河沙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初品观智如目,次品读诵如日,日有光故,目见种种色。

论云(弥勒论):于实名了因,于余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闻有巨益,意在于此,是名第二品位。

在这时候,内修理观,观于妙法;

外加读诵,以助理观,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坚固,这是第二读诵品。

如《金刚经》及《弥勒论》所说,可见读诵受持大乘经典功德的不可思议。

 

 

3

)说法品

讲说大乘经典,既能自利,亦能利他,彼此得益,叫做说法。

《法华经》: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

智者大师说: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著,圆解在怀,弘誓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

《安乐行》云: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随宜,终令悟大

《净名》云:说法净则智慧净《毗昙》云:说法解脱,听法解脱

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在这时候,内修理观,辗转增盛,以大誓愿,更加说法,如实演布,利益他人。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明显,这是第三说法品。

引《法华经安乐行品》、《净名经》、《阿毗昙》等,所以说明说法的意义。

 

 

 

 

4

)兼行六度品

随喜、读诵、说法以外,还能兼行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以此六度,利益他人,理观为正,事行为傍,叫做兼行六度。

《法华经》: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

智者大师说: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

《大品》云:菩萨少施,超过声闻辟支佛上,当学般若即此意也。余五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

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布施。事福资理,则十心弥盛,是名第四品位。

在这时候,正观愈明,即兼行布施等六度,以少物施,能令功德与虚空法界同等, 但仍以理观为正,六度等为傍,所以名为兼行六度。

以前十心(十法成乘,更加增盛。这是第四兼行六度品。

《大品》是摩诃般若经,经中广赞般若。

般若即是妙法,即是不思议理性,即是大乘;学般若,即是修理观。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3

、观行即分五

 

 

 

5

)正行六度品

从兼行六度品,进一步,到正行六度品。

《法华经》: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持戒等

智者大师说:行人圆观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

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 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五部重轻,无所触犯;

若行忍时,生法寂灭,荷负安耐;若行精进,身心俱静,无间无退; 若行禅时,游入诸禅,静散无妨;若修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 乃至世智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在这时候,理观愈熟,便能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所以能正行六度。行六度时,能以实相融通,一一诸度,无非法界,这是第五正行六度品。

这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品位,是外凡位,圆伏五住烦恼, 与别教十信位齐,而复大胜。

从此进修,便登相似即位。

 

 

 

 

 

 

 

 

 

 

 

4

、相似即

智者大师说: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实相身,得相似相应。

相似者,二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

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这是解释相似即佛义。

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等四句,譬喻相似即位,有似于亲证不思议理性。相似即位,又名六根清净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广明其相: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知悉见。

三千大千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

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

若好若丑,若美若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

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

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明利,至于如此,便是六根清净的相状。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位,是内凡位。

十信位的名目,和别教相同,而义大异。

初信断见惑,显真理,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别教初住位齐,证位不退。

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如藏通二教的佛果,别教七住位齐,三界苦、集二谛,断尽无余。

八信至十信,断界内外尘沙惑尽,假观现前,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和别教八、九、十住,及十行、十回向位齐,证行不退。

从此进修,便登分证即位。

 

5

、分证即

分破无明,分见法性。

智者大师说: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现色身,依众色缘,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群情等悦。

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 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佛也。

这是解释分证即佛义。


 

 

 

 

 

 

 

 

 

 

 

 

 

 

 

第四章

、圆教分六

 

(五

)六即分六

 

 

 

 

 

 

 

 

5

、分证即

从初发心住,发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境界,直至等觉,都是分证即位。从初发心住,便能示现八相成道,具佛威仪,示现十法界身,度脱一切。

以后每历一位,辗转增胜,直至等觉。

分证即,共有四十一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次的名目,和别教相同,而义大异。

智者大师说: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十番进发无漏,同见中道佛性第一义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 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又: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又: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又:十地位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

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十地位也

又: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项,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初住三心圆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初居实报庄严净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净土,证念不退,与别教初地齐;

二位至十住,与别教十地齐;初行,与别教等觉齐;

二行,与别教妙觉齐;三行已去,所有智断,别教之人,不知名字。

 

 

 

 

 

 

 

 

 

 

6

、究竟即

智断圆满,名究竟即,便是妙觉极果。

智者大师说: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荼,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

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这是解释究竟即佛义。

妙觉极果,彻证不思议理性,福智圆满,如十五日月,无有过者,是名究竟即佛。智者大师说:一切大:理大(一、誓愿大(二、庄严大(、智断大(四、遍

知大(五、道大(六、用大(七、权实大(八、利益大(九、无住大(十,即是前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荼无字可说。

故卢舍那佛,名为净满,一切皆满也。

自初住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三德。

到究竟即位,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永尽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上上品常寂光净土,亦名上上品实报无障碍净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这是圆教的佛果。

藏、通、别三教,都有佛果,然而都是方便,不是真实。藏、通二教的佛果,仅和圆教的七信位齐;

别教的佛果,仅和圆教的第二行齐。惟有圆教的佛果,方是真正的佛果。

圆教的佛果,尚非别教中人所知,何况藏、通二教的人。

真正的佛教——实教,唯是圆教;真正的佛果,唯是圆教的妙觉。 佛教徒开始学佛,便志求成佛,既求成佛,就必须明白如何是佛? 圆教是真正的佛教,圆教的佛果,是真正的佛果。

因此,对于圆教的六即,尤其是究竟佛果,更须明白通晓,方不为权乘、小果,误其真修;

曲径、旁蹊,迷其坦道。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十乘观法,出于《摩诃止观》,智者大师依《法华经》义而立。

所谓十乘观法: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 六道品调适,七对治助开,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离法爱。

用这十种法门,便可以从凡夫地,到佛的涅槃果海。这十种法门的生起是这样的:

自己已经了达不思议境界1,便能发菩提心,悲悯众生(2);

从此修止观法门,以满弘愿3;既有弘愿妙行,便能遍破一切障碍4);

在遍破一切障碍的时候,能知某法是通,应该护持,某法是塞,应该破除5);从此自能进修三十七道品6;用三十七道品对治惑业,助开妙理7);

于一切位次,不僭不滥8;于一切顺逆苦乐的境界,都能安忍不动9);亦不著相似中的法爱10)。

因此,使能超越凡夫地,入菩萨位,趋入如来的涅槃果海。

藏、通、别、圆四教,都谈十乘观法,不过有偏圆、深浅的不同。

现在是谈圆教的十乘观法。

 

 

 

 

 

 

 

 

 

 

 

 

 

 

第一

、观不思议境

观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亦不一时,广大圆满,横竖自在。

上根的人,正观这不思议境。 一念心,是一刹那的五阴识心。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本来都是不思议境,但因境界宽广,难以示人,所以就不取十二入、十八界,而但取五阴;五阴中又不取色、受、想、行四阴,而但取识阴。

犹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的取识阴,令人易于修观。

指出这一刹那的五阴识心,正是拣去思议心,而专取不思议心;一刹那的五阴识心, 当下便是不思议境,更不可离却思议心,而另觅不思议心。

所谓不思议境,如《华严经》所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种种五明,是说十法界五阴。

十法界有三种意义:

第一依真谛讲:十法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这十法都是假名,法界是真空,十法依于真空法界,也就当下即是真空法界,是为十法界;

第二依俗谛讲:十法是佛乃至地狱,界为界分,佛乃至地狱十法,各有界分,差别不同,是为十法界。

第三依中谛讲:佛乃至地狱,当下即是中道第一义谛真如法界,是为十法界。

一刹那的五阴识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各各互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各具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 百法界便具千如是;每一如是,又各各具有三种世间,所谓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这样,就成为三千种世间,所以说: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即一刹那的五阴识心,无不具足这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上面,搬了许多佛法的专门名辞,恐怕读者要怪我,拦路虎太多了。

这原是不得已的事,因为要用简短的篇幅,说明深奥烦复的道理,是很不容易的事。现在,再把十如是和三种世间,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十如是,出于《法华经方便品》。

一如是相,是指外面的相貌,看了外面的相貌,就可以知道它里面是什么。但相有隐显的不同,又有善观相、不善观相的不同。

《摩诃止观》引三国的故事说:孙权、刘备、曹操三人,都有做皇帝的相貌,但孙权、刘备二人的相貌,显而易知,曹操的相貌,隐而难知;一切众生的心,都有成佛的相貌, 但弥勒菩萨的相貌,显而易知,虽不善观相的人,也知道弥勒菩萨是要成佛的;一切众生的相貌,隐而难知,唯有善于观相的人,方能知道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二如是性,是指里面的实性,犹如竹木里面,具有火性,虽不可见,遇缘即发;一切众生的实性,即是佛,虽不可见,但能依教修行,可以成佛,如《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三如是体,体是体质,十法界五阴,都是用色、心两法,以为体质,一切众生的色、

心,也就是佛的色、心。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一

、观不思议境

四如是力,力是功能力用,犹如有技能力气的人,因为生病,许多技能力气,都用不出来了;其实这些技能力气,并没有失掉,一且健康恢复,还是能够发挥出来的。

一切众生的心,具有佛的功能力用,因为有见思、尘沙、无明等病,所以一切佛的功能力用,都用不出来了;等到见思、尘沙、无明等病治愈后,一切佛的功能力用,就都能发挥出来了。

五如是作,作是造作,若离于心,何所造作? 一切众生的心,能造一切法,所谓是心作佛。六如是因,因是习因,能招习果,也叫做业。

如习善的人,善业愈益增长,习恶的人,恶业也愈益增长。七如是缘,缘是助缘,缘和因不同。

如五谷的种子是因,雨露水土等是缘,五谷的出生,必先有种子的因,和雨露水土的缘。

一切众生,以业为因,无明、爱、取,能润于业,令生有芽,这叫做缘。

八如是果,果是习果,因为修了习因,以后就必能招感习果;如过去修善业,现在或未来,善业愈益增长,或现在修善业,现在或未来善业愈益增长等。

九如是报,报是报果,报果和习果不同,报果是由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习果是由过去的善恶因所招感的善恶业力,前者是异熟果,后者是等流果。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相为本,报为末,初如是相,乃至九如是报,这九如是,都属于事,十究竟等,属于理,九如是的事,即是究竟平等的理,所以名为究竟等。

这究竟等,又有三种意义:

一、相为本,报为末,本末都是从缘所生,缘生无性,本末都空,这是依空义而说等; 二、相但有名字,乃至报也但有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假施设有,这是依假义而说等; 三、相即无相,无相而相,非相非无相,乃至报即无报,无报而报,非报非无报,当

下便是实相,这是依中义而说等。

佛法界,具十如是,乃至地狱法界,也具这十如是。

三种世间,一、五阴世间,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十法界的五阴,各各差别, 如佛有佛的五阴,乃至地狱有地狱的五阴;

二、众生世间,五阴和合,成为众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十法界众生,各各差别; 三、国土世间,国土是众生所依住的境界,佛有佛的国土,乃至地狱有地狱的国土,

佛的国土是常寂光,地狱的国土是铁床铜柱,十法界国土,各各差别。佛法界具三种世间,乃至地狱法界,也具这三种世间。

一刹那的五阴识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不思议妙境,成不思议妙观,境观不二。

然而境则是一,而观有三,三观谓空观、假观、中观,既是境观不二,便成三一互融。一境融于三观,故非前后;三观融于一境,故非一时。

不前后,则非纵;不一时,则非横。 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是为不思议境。

这不思议境,四圣六凡,情与无情,无处不有;而复世出世间,染净色心,无法不具。所以《法华文句》中说:横周法界之边际,竖彻三谛之源底

上根人,但观不思议境便登初住。

为中下根,复论以下九乘。

 

第二

、真正发菩提心

依不思议妙境,发无作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悯己悯他,上求下化。

既深识不思议境,了知一苦一切苦。

我与众生,无始以来,起惑造业,轮转生死,当求出离。

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的苦,大家都知道,而人间八苦,天上五衰,修罗多瞋,声闻、缘觉,沉空滞寂,不肯趋向于大菩提,亦复是苦。

因此,便起大悲拔苦的心,发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两誓愿,要分三谛来说明:

一、虽知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虚空的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而誓断无所有的烦恼, 这是约真谛说;

二、虽知众生数甚多,而誓度甚多的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誓断无边底的烦恼,

这是约俗谛说;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二

、真正发菩提心

三、虽知众生如如佛如,而誓度如佛如的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誓断如实相的烦恼,这是约中谛说。

若见有众生可度,见有烦恼可断,便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所以须依真谛而观空; 若偏观空,不见有众生可度,不见有烦恼可断,又著于空。

若著于空,诸佛所不化,所以必须依俗谛而观假;

若但见空、有二边,便违中道,所以必须依中谛而观中。

如鸟飞空,不住于空,亦无迹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亦复虽空而断,虽断而空, 是为真正发菩提心。

又既识不思议境,了知一乐一切乐。

我与众生,虽知求乐,而不识乐因,如把瓦石当做了如意珠,萤火当做了日月光,所以虽长劫求乐,乐不可得。

今既了解,便起大慈与乐的心,发两誓愿,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

这两誓愿,也要分三谛来说明:

一、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而誓修如空的法门,虽知佛道无所有,而誓成无所有的佛道, 这是约真谛说;

二、虽知法门无量,而誓修无量的法门,虽知佛道无上,而誓成无上的佛道,这是约俗谛说;

三、虽知法门非修非不修,而誓修非修非不修的法门,虽知佛道非证非得,非不证得, 而誓愿以无所证得,而证而得,这是约中谛说。

若见有法门可修,见有佛道可成,是名有见; 不见有法门可修,不见有佛道可成,是名空见;

如是二见,都是邪见,所以必须依三谛而修三观。

虽空而修,虽修而空,亦复虽空而成,虽成而空,是为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

、善巧安心止观

体不思议妙境,常恒寂然,这是定,寂而常照,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观。这里,还须分别所安和能安。所安是法体,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是寂照。

若知烦恼生死,本性清净,这是寂,也就是止。如《摩诃止观》说:

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冰,变作坚冰;又如睡来,变作有梦。

今当体诸烦恼,即是法性,不一不异。

虽颠倒起灭,如旋火轮,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

妄谓起灭,只指妄想,即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

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元返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转皆止。

若知烦恼生死,本性如空,这是照,也就是观。如《摩诃止观》说:

观者谓观察无明之心,上等法性,本来皆空,下等一切善恶妄想,皆如虚空,无二无别。

譬如劫尽,从地上至初禅,炎炎无非是火。

又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初来,一切皆水。介尔念起,所念念者,无不即空,空亦不可得。

如前火木,能使薪然,亦复自然(自烧,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这是说明能安的寂照——止观。

又烦恼生死,即是法性,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即所安。所安是法界体——不思议妙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安心止观,分为二门:一是教他,二是自行。

教他又有二种:一是圣师,二是凡师。

所教的人,又有二类:一信行人,二法行人。

要须听法而悟,这是信行人。要须思惟而悟,这是法行人。

长劫闻法,便成信行种子,长劫坐禅,便成法行种子。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三

、善巧安心止观

法行人根利,因为他能自己观法而得开悟,信行人根钝,必须从他人处闻法方得开悟; 也可说信行人根利,一闻便悟,法行人根钝,必须历法观察方得开悟;

也可说各有利钝,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自行也有信行、法行二类。

信行人,宜修观,法行人,宜修止,然而也不一定。教信行人,用四悉檀说止观法,有八番;

若信行人转为法行人,亦用四悉檀说止观法,也有八番,便成十六番。教法行人,用四悉檀说止观法,有八番;

若法行人转为信行人,亦用四悉檀说止观法,也有八番,也成十六番。二个十六,便成三十二番安心。

教他有三十二番安心,自行例此,也有三十二番安心,便成六十四番安心。

又闻思二慧,互相资发,信行人虽宜闻法,亦须取资于坐掸,法行人虽宜坐禅,亦须取资于闻法,就相资中,也用四悉檀说止观法,论转不转,亦有三十二番安心;

教他如此,自行亦然,亦成六十四番,二个六十四,便成一百二十八番安心。再用三番止观,和一心止观乘起来,便成五百十二番安心。

《摩诃止观》中,说得很详细,能用这五百十二番安心止观,教他或自行,这才是善巧安心止观。

得鸟者网之一目,而不可以一目的网得鸟。

众生所修者,只是无量法门中的一个法门,而不可用一个法门去度众生。

因为众生的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所以不论教他或自

行,都须要明白种种法门,来善巧安心。

 

 

 

 

 

 

 

 

 

 

第四

、破法遍分三

法性清净,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原不可说破与不破。

但因一切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其颠倒,令不颠倒,所以要遍破诸法。

上面已说善巧安心止观,若真能善巧安心,定慧即当开发,定慧开发,则不须再讲遍破诸法;唯有欲善巧安心,而不能相应,于是就须要以即定之慧遍破一切颠倒,所以接著要讲破法遍。

然破法要依门,门有多种:有以文字为门,有以观行为门,有以智慧为门,有以理为门。现在不论后三门,但论文字一门。

文字门即是教门,教有四教:谓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现在且臵前三教,但说圆教。

圆教中又有四门,谓有门、无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现在且臵余三门,但说无门。

无门,即是空无生门,即用空无生一门,便可以遍破诸法。依空无生门破法,有三种:

(一)从假入空破;(二)从空入假破;(三)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1

、从假入空破分二

假有二种:一、见假;二、思假。

 

 

 

 

 

1

见假

破见假以入空。见是见惑,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等。

于一见中,又有五利使、五钝使,所谓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是五利使,贪、瞋、痴、慢、疑,是五钝使,历三界成八十八使。

乃至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每一见各具八十八使。见惑的名相,已见于藏教章中,现在不再谈。

这许多见惑,凡夫误认为真,其实都是假的。假有三种:1 因成假、2 相续假、3 相待假。

1、因成假。因了其他因缘而生起的,叫因成假。

例如因了内六根、外六尘而生起一念的心,这一念心完全因内六根、外六尘而生起,本无实体,叫因成假。

2、相续假。前念后念,相续不断,叫相续假。

例如一念的心,刹那相续,生灭不住,本无实体,叫相续假。3、相待假。待有而有无,待无而有有,叫相待假。

例如待于无心,而知有心,此心非实,待无而有,叫相待假。现在姑举破单四见中的有见以入无生门。

例如有人执一念心为有,便堕有见,即须破除。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四

、破法遍分三

 

 

 

 

 

 

 

 

 

 

 

 

 

 

 

 

 

 

 

 

1

、从假入空破分二

 

 

 

 

 

 

 

 

 

 

 

 

 

 

 

 

 

 

 

 

 

 

1

)见假

先从因成假破,用龙树菩萨《中论》所说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 四句,破令尽净,便入无生门。

怎样破法呢?谓观此一念心,为从根生?为从尘生?为根尘共生?为离根尘生? 若从根生,根中有心故生心?根中无心故生心?

根中若是有心,则根中便有二物,一是根,二是心; 若说根和心即是一物,这样便是把事实混乱了;

又根是能生,心是所生,若根即是心,那么弄成能生即是所生,能所也分不出来了;

根中若是无心,无心而能生出心来,那么一切无心之物都应生出心来,一切无心之物,既不能生出心来,可知根中无心,也就不能生出心来;

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从根生。

若言心从尘生,今问此尘是心故能生心?非心故能生心? 尘若是心,既已非尘,又变成心自生心,还同根生破;

尘若非心,非心又何能生心;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从尘生。

若言根尘合生,若根与尘,各各能生心,则不合亦能生心,各既不生,合又何能生?

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从共生。若言无因缘生,既无因缘,又何能生? 如此推求,知一念心,不从离生。这是推因成假破有见入无生门。

若不能于此悟入无生,即转从相续假破。谓此一念心,为前念灭故后念生? 为前念不灭故后念生?为前念亦灭亦不灭故后念生?

为前念非灭非不灭故后念生?若言前念灭故后念生,前念灭中有生故后念生? 前念灭中无生故后念生?

若前念灭中有生故后念生,既说前念灭,灭法中何得有生法;

纵使灭法中有生法而能生后念,那么便是前念生故后念生,而不可说前念灭故后念生;若前念灭中无生故后念生,既无有生,何能生后念。

若言前念不灭故念生,便成念自生念,前念既不灭而能生后念,那么一念中便有了两念,一是不灭的前念,二是所生的后念,当然没有这种道理;

若说前念即是后念,却又弄成能所不分,也就混乱了事实。

若言前念亦灭亦不灭故后念生,灭和不灭,二法相违,既灭就不可说不灭,若不灭不可说灭,若前念中自有二法,谓一是灭法,二是不灭法,灭和不灭二法合故能生后念,那么就变成共生了;

若是共生,那么须灭和不灭二法各各能生,共方能生,若各各能生,又成二生, 便成了二个后念,若各各不能生,共当然也就不能生。

若前念非灭非不灭故后念生,为有此非灭非不灭?

为无此非灭非不灭?若有此非灭非不灭,便是有因,既是有因,即同前破; 若无此非灭非不灭,便是无因,既无于因,又何能生?

这是推相续假破有见入无生门。

若再不能于此悟入无生,即转从相待假破。谓此一念心,为待于无生而生? 为待有生而生?为待亦有生亦无生而生?为待非有生非无生而生?

若待无生而生心,有此无生?无此无生?若有此无生,便成有生,可得谓无? 若无此无生,既无此无生,又何所待?

若待于无而能生心,那么一切龟毛兔角,都应该能生出心来了。若持有生而生心,那么从生有生,即成二心;

又持有生而生心,生和生是相同的,何名相待?

凡物总是相异,方可相待,如待短而有长,待东而有西,不应长自待长,西自待西。

若待亦有生亦无生而生心,有生、无生是二法,若二法各各能生心,便成二心, 各各不能生心,则合亦不能生心。

若待非有生非无生而生心,既非有生非无生,便是无因缘,从因缘求,尚不可得一念心的生处,何况从无因缘求而当可得?既无因缘,何能生心?

这是推相待假破有见入无生门。

如此破有见后,若转堕入无见,再当从三假推破;乃至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

乃至复四见、具足四见等,都要这样的推破。是为破见假以入空。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四

、破法遍分三

 

 

 

 

 

 

 

 

 

 

 

 

1

、从假入空破分二

 

 

 

 

 

 

 

 

 

 

 

 

 

 

2

)思假

破思假以入空。

思是思惑,思惑是贪、瞋、痴、慢,欲界具有四种,色、无色界但有贪、慢、痴三种,历三有十种思惑。

三界共分九地,地地有九品思惑,合为八十一品思惑。思惑的名相,已见于藏教章中,现不再谈。

这些思惑,也要用三假推破,入无生门。现在姑举破欲界贪以入无生门。

例如有人贪欲炽盛,无法调伏,即须破除。

先从因成假破,谓此一念贪欲心,为从根生?为从尘生?为根尘合生? 为离根尘生?

若从根生欲心,那么未对尘时,根应自能生欲,而不对尘,根实不能生欲,故知欲心,不从根生。

若从尘生,尘本非我,纵能生欲,与我何干;又尘和心异,何能相生? 故知欲心,不从尘生。

若根尘合生,应生两心;又各各既不生,合亦不生;故知欲心,非根尘合生。 若离根尘生,既离根尘,便无所有,无所有而能生,便是无因生,无因不能生,

故知欲心非离根尘生。

这是推因成假破欲界贪入无生门。

若不能于此悟入无生,即转从相续假破。谓此欲心,为前念灭故生? 前念不灭故生?前念亦灭亦不灭故生?前念非灭非不灭故生?

若前念灭故生,前念已灭,已灭便无,无又何能生后念? 若前念不灭故生,前念尚在,后念又何能生?

若前念亦灭亦不灭故生,灭和不灭,二法相违,相违不能生。 若前念非灭非不灭故生,既非灭不灭,便无所有,无又何能生。这是推相续假破欲界贪入无生门。

若再不能于此悟入无生,即转从相待假破。谓此欲心,为待有生而生? 为待无生而生?为待亦有生亦无生而生?为待非有生非无生而生?

若待有生,从有生有,何名相待。若待无生,既无所有,又何所待? 若待亦有生亦无生,有无相违,以何为待?

若待非有生非无生,既非有无,即是无因,无因何待? 这是推相待假破欲界贪入无生门。

如此破一品思惑,即显一分真明,辗转破欲界九品贪欲,乃至破欲界九品瞋、痴、慢,也用此法;乃至色界四地三十六品贪、痴、慢,无色界四地三十六品贪、痴、慢,都要这样的推破。

是为破思假以入空。

 

 

 

 

2

、从空入假破

从空入假,有五种因缘:

一慈悲心重,二忆本弘誓,三智慧猛利,四善巧方便,五有大精进力。具足这五种因缘,才能从空入假,弘济众生。

唯有菩萨能够这样,二乘之人,但能从假入空,而不能从空入假。从空入假有三种方法:一知病,二识药,三授药方法。

一、知病,谓知见、思两病。知见病,要知见的根本。

见的根本,便是我见,从我见本,起无量见,我见若去,诸见自亡。

又知起见因缘,因缘不同,如众生的根性、形貌、居处、嗜欲等千差万别,所造的业, 也是千差万别,这些都是起见的因缘。

又知起见久近,谓知种种见,或从此世起,或从近世起,或从远世起,或当于未来方盛。

又知见惑重数:从一有见,分出三假,又从三假,分出四句,便成十二句;

合四悉檀,便成四十八悉檀;又一悉檀分出性空相空,四十八悉檀便成九十六句; 一一句各有止观,九十六句便成一百九十二句;

一百九十二句加前性空相空九十六句,再加四十八悉檀,再加根本十二句,便成三百四十八句;

再乘信行、法行、信行转法行、法行转信行的四种人,合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四

、破法遍分三

 

 

 

 

 

 

 

 

 

 

 

 

 

 

 

2

、从空入假破

但一有见,便有这许多,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亦无见也如是,四见便有五千五百六十八句。

复四见也如是,具足四见也如是,三种四见,便有一万六千七百零四句。再加一绝言见,亦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便成一万八千零九十六句。

所破的见病已如此之多,能破的法门也有如此之多,能所合论,便有三万六千一百九十二句。

自行如此,化他也如此,自行化他合论,则有七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句。更约六十二见,八十八使等,则有无量无边,不可穷尽。

于此诸见,无不明了,是为知见病。

又要知思病。要知思的根本,思以痴为本。

又知起思因缘,又知起思久近,又知思惑重数。思惑的重数,九地有八十一品思惑。初一品有三假四句,便成十二句。一句有信解、见得,各用四悉檀,成八句。

信行、法行、信行转法行、法行传信行,四种人各有八句,便成三十二句。一句有三十二句,十二句便有三百八十四句。

一一句又有性、相二空,便成七百六十八句。

七百六十八句加前三百八十四句,成为一个一百五十二句。再加根本十二句,则成一千一百六十四句。

初一品思惑,有这许多重数,九品思惑,便有一万零四百七十六句。

欲界九品思惑有这许多重数,三界九品思惑,便有九万四千二百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论,便有十八万八千五百六十八句。

自行如此,化他如此,自行化他合论,则有三十七万七千一百三十六句。

若再详细推论,一一品中,又有无量品,品品之中,又有三假四句等,则有无量无边, 不可穷尽。

于此诸思惑,无不明了,是为知思病。二、识药。

病有无量,药亦无量,略言有三:一世间法药,二出世间法药,三出世间上上法药。世间法药,谓三皈、五戒、十善、四禅、四无量心等,又如儒教所说仁、义、礼、智、

及种种善法,于世间虽然有利益,然而世间法药,虽能利人,不能令人究竟解脱,所以还须要用出世间法药。

出世间法药,如一行三昧、定慧、三解脱、四念、五力、六度、七觉、八正道、九想、十智等,无量无边,一一法药,有种种名相,种种功用。

出世间上上法药,约止观而论,一法为药,即一实谛;二法为药,即是止观;三法为药,即三三昧;四法即四念处,五法即五根,六法即六念,七法即七觉分,八法即八正道,九法即九想,十法即十智,乃至恒沙法门,菩萨于此,无不了知。

三、授药方法。

既知一切众生病,识一切法门药,便当应病授药。若众生没有出世机,便授以世间的药。

而出世之机,又存下根、中根、上根、上上根的分别,下根授以生灭四谛的药,中根授以无生四谛的药,上根授以无量四谛的药,若遇上上根,便授无作四谛的药。

每一种药,又都分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门,对四种根,便成十六门。

这样知一切病,识一切药,应一切机,是为破空以入假。

 

 

3、两观为 方便, 得入 中道

从两观入中道,有四种因缘:

一无缘慈悲,二满弘誓,三求佛智慧,四学大方便,具足这些因缘,才能得入中道,正破无明,亲见法性。

修中观正破无明,即有三番:一观无明,二观法性,三观真缘。一观无明。无明悬绝,云何可观?今但观空、假二智。

这空、假二智,在破见、思尘沙惑时,名之为智,然以其障于中道,则此二智, 还名为惑,叫做智障;这个智障,便是无明。

现在只要观空、假二智即是无生,便破无明,得见中道。

在修观时,即观这空、假二智,为从法性生?为从无明生?为合生?为离生? 若从法性生,法性本是无生,云何能生?若从无明生,无明本来不实,亦何能生?

若合生、若离生,也都是这样地推破,同前因成假中所说。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四

、破法遍分三

 

 

 

 

3

、两观为方便

,得入中道破

二观法性。

前观无明,或生一种解,得一种定,便决定以为无明即是法性,这样计著于法性, 还是迷而不悟,便应转观法性。

观此法性,为从无明灭生?为从无明不灭而生? 为无明亦灭亦不灭而生,为无明非灭非不灭而生? 用这四句来推破,即同前相续假中所说。

三观真缘。若依前法修观,便执有中道观智,能破无明,能见法性,还名为障, 再当推破。

便观此中道观智,待谁而有?为待于智?为待无智?为待亦有智亦无智? 为待非有智非无智?用这四句来推破,即同前相待假中所说。

用这三番推破,便可以正破无明,亲见法性,得入中道。以上所说,是依圆教空无生门,遍破一切法。

即空无生一门已能如此,其余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也都能遍破一切法。

教门如此,观门、智门、理门,也都能如此遍破一切法,这叫做破法遍。在十乘观法中,这一法讲得最多最详。

但本文所说,还不及《摩诃止现》原文的十分之一,其中义理,也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不过先做个引端,并且加以简明的复述而已!

看了这篇文字,也可以略知法门的深广,和烦恼的众多。

修佛法原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运广大心,发长远心,遍法界修,尽未来际修, 纵遇困难,也必须要以坚忍强毅的精神,逐渐克服,决不可见难便退。

若是遇著小小困难便低头了,这是不够学佛的。

还有,看了通途教理的艰难、烦复,相反地,更可以显出净土法门的简易、径捷,

这一个特别法门,更希望大家要加以留意。

 

 

 

 

 

 

 

 

 

 

第五

、识通塞

通是通达,塞是阻塞。若能照前面所说的修学,遍破一切颠倒,便可以通入无生。若仍不能通入无生,那么可以知道这里面一定还有阻塞。

因此,就必须明白认识:什么是通达法?什么是阻塞法?

于通达法,须加意护持,于阻塞法,须彻底破除,然后方可以令无塞不通,通入无生。若论通塞,可分为横竖两种:先讲横的通塞。

横的通塞是:

苦、集二谛为塞,苦是集的因,集是苦的果,这是生死的因果,所以为塞; 道、灭二谛为通,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这是涅槃的因果,所以为通; 这是依四谛论通塞。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连环不断,造成生死因果,是名为塞;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十二因缘既灭,解脱生死,得证涅槃,是名为通;

这是依十二因缘论通塞。

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名为六蔽,障蔽行人,不得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是名为塞;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能度行人,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是名为通;

这是依六度论通塞。这是横的塞。

再讲竖的通塞。竖的通塞是:见思惑,分段生死,是名为塞; 从假入空观,能破见思惑,出分段生死,是名为通。

尘沙惑,方便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塞;

从空入假观,能破尘沙惑,出方便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通。无明惑,实报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塞。

中道正观,能破无明惑,出实报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通。这是竖的通塞。又有两种通塞:一种是通途的通塞,一种是别相的通塞。

通途通塞,是以所破为塞,能破为通。

如以布施破悭贪,布施是能破,是通,悭贪是所破,是塞;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五

、识通塞

又如以中道正观破无明,中道正观是能破,是通,无明是所破,是塞。别相通塞,于能破之通,起心生著,即成为塞,心不生著,是名为通。

如布施能破悭贪,本来是通,若心著于布施,布施即成为塞,心不著于布施,方名为通;

又如中道正观能破无明,本来是通,若心著于中道正观,虽中道正观,亦成为塞,心不著于中道正观,方名为通。

对于阻塞的地方,须破除令通达。

于通达的地方,若生起执著,仍名为塞,还须破除。于塞得通,通须护持;于通起塞,塞须破除。

这样节节检校,破塞成通,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要须善巧方便,念念检点,破一

切阻塞,入无生门。

 

 

 

 

 

 

 

 

 

 

 

 

 

 

 

 

第六

、道品调适

道品是三十七道品,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调适是调停适当。若能遍破诸法,明识通塞,应该可以入无生门。

若再不能悟入无生,就须要修三十七道品,来调停适当,令疾与真法相应,入无生门。真法是无漏,道品是有漏,虽是有漏,却能作无漏方便,修习有漏道品,调停适当,

可以证得无漏真法。

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门、无相门、无愿门,这三门,是涅槃的近因;

三十七道品是行道法,修学三十七道品,可以通到空、无相、无愿等三门,是涅槃的远因。为了这个缘故,所以须用道品来调停适当。

道品可分四种:

一是约当分论道品,二是约相摄论道品,三是约位次论道品,四是约相生论道品。约当分论道品,如说:当依四念处得道。

又说:四念处道场。又说:四念处是摩诃衍。四念处如此,其余道品也都是如此。这些都是依道品的当其自分而说,并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相摄论道品。如四念处之一,身念处一品,即能含摄其他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正道等三十六品;其他三十六道品,也各各能互相合摄三十六道品。

这是依道品的互相含摄而说,也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位次论道品。如四念处是外凡位,四正勤是暖位,四如意足是顶位,五根是忍位, 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道是见道位,七觉支是修道位。

这是依道品所证的位次而说,也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相生论道品。如修四念处,便能生起四正勤,修四正勤便能发起四如意足,修四如意足,能生起五根,修五根能生起五力,修五力能生起七觉支,修七觉支能证入八正道。

这样互相连带生起,便含有善巧调停,令其适当的意思。这是约相生论道品,也就是道品调适。

现在略明修无作身念处成一心三观的方法,其余可以类推。

《大品般若》:念处是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念处,是趣不过

这是说念处一法,即同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入于念处,即念处一法,具一切法。

《法华经》说:一切种相体性,皆是一种相体性

一切种相体性,是指人、天、声闻、缘觉、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一种相体性,即是佛性。

照这样说,便成即身念处一法,具一切法,即身念处,是名佛性,人、天诸乘,即身念处,但修身念处一法,便可成佛。

若观法性因缘生故,一种一切种,即佛性是人天诸乘。

一色一切色,身念处即一切法;若观法性空故,一切色一色,一切法即身念处;一空一切空,身念处空,一切法皆空。

若观法性假故,一色一切色,身念处即一切法;一假一切假,身念处假,一切法皆假。若观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一切,非身念处,非一切法,亦即身念处,即一

切法;一切非空非假,双照空假,身念处非空非假,双照空假,一切法皆非空非假,双照空假。以上以身念处即佛性,作如是观。

佛法界身有如是妙,其他九法界身,亦复如是。身如是,受、心、法,亦复如是。

念处如是,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正道,无不如是。

能这样修无作三十七道品,便可以与真法相应,入无生门。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七

、对治助开

根利的人,无诸遮障,易入无生门,证得涅槃,不须对治。

即使有遮障,只要一心专注,亦不能为障,不须另修助道法门,助开圆理。

唯于钝根障重的人,因为根钝、故不能开无生门,障重、故不能一心专注修习妙观, 于是就须要另修助道,对治遮障,助开圆理,入无生门。

助道法门很多。

如人修妙观,为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六蔽所障,就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来对治。

这六度法门,能对治遮障,助开圆理,便是助道法门。在对治时,必须善巧斟酌,蔽有厚薄,病有强弱。

如用布施来对治悭贪,悭贪即去,那么对治已发生了功效。

设若行人好修布施,或不好修布施,或布施心生,或布施心不生,或悭贪即去,或悭贪不去,或能以布施助开圆理,或不能助开圆理,那么就须善巧斟酌,或用对、或用转、或用兼、或用具、或用第一义等种种方法。

什么叫对?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破戒等。设若这一个办法无效,那么就用转的办法。

什么叫转?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无效,就转用持戒来对治,持戒无效,再转用忍辱来对治,如是历用六度对治一蔽,一一蔽都须转用六度,这就叫转。

如果这一个办法仍归无效,那么就用兼的办法。

什么叫兼?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无效,就以布施兼持戒两度,对治悭贪一蔽,或以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对治悭贪一蔽,乃至以五度对治一蔽,这就叫兼。

如果这一个办法还是无效,那么就用具的办法。什么叫具?具是具用六度,对治一蔽。

什么叫第一义?唯观无相真如寂理,治一切蔽,名第一义。

以六度治六蔽,若以为六度只是事相法门,还是不能助开圆理,入无生门。要知道一一度都是不思议法,摄一切法。

六度即是佛性,六度即是摩河衍。

即一布施,便摄三十七道品、调伏六根、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六通、三明、四摄、四辩、陀罗尼、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及一切法。

布施如是,一一度皆如是,能如是知,如是观,如是修,便能破诸遮障,助开圆理,

入无生门。

 

 

 

 

 

 

 

 

第八

、知位次

既修事善,助开圆理,必可证入无生。

但若不知位次,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仍要堕落。

如有比丘得第四禅,自以为已证阿罗汉果,临终,阴境现前,遂生邪见,毁谤佛法, 谓证阿罗汉果,不断后有,因此,堕于地狱。

又如魔与菩萨授菩提记,初发心菩萨不知是魔来授记,信受魔说,于记取著,起增上慢,便成魔眷。

所以必须明知位次,无所冒滥,不生增上慢心,方可入道。圆教的位次,在六即一章中已有详细说明,不必复述。

初住以去,已破无明,已见佛性,决没有再起增上慢的过失,所以要明知位次,还是在初住以前的事。

初住以前,是五品与十信。五品是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初随喜品又有五悔法门,这是入佛法的初门,最为重要。

在知位次中,最需要勤修五悔。

五悔是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怎样忏悔呢?

智者大师说: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间眼(指佛,证我忏悔。

我无始无量遮佛道罪,无明所逼,不识正真(指佛法,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恶罪,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事,破发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应现生后,受诸苦恼。

如三世菩萨求佛道时忏悔,我亦如是自佛智遍照到这里,都是行者对佛忏悔的话。伤已昏沉,无智慧眼,发是语时,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折我

人(摧破折伏我人之见,众恶倾殄(诸恶消灭,是名忏悔。


 

 

 

 

 

 

 

 

 

 

 

 

 

 

 

 

第四章

、圆教分六

 

(六

)十乘观法分十

 

 

 

 

 

 

 

 

 

 

 

 

第八

、知位次

怎样劝请呢?劝请有二项:一是请转法轮,二是请佛住世。

智者大师说:佛若说法,众生得涅槃证,设未得者,且令受世间乐。

佛若普许,则一切得安(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我预一切罪苦亦除(自己的罪苦也得消灭,如遍请雨,我有少田,自沾甘润。

这是请转法轮。

我今请佛,饶益众生。如大炬火,莫止变化之心,久住安隐,度脱一切。 这是请佛住世。

怎样随喜呢?智者大师说:随喜者,名为庆彼。

佛既三转法轮劝转、示转、证转,众生得三世利益过去、现在、未来,我助彼喜;

又我应劝化令其生善,其善自生,是故我喜;

喜三世众生福德(人天福德善、三世三乘无漏善、三世诸佛从初心至入灭一切诸善, 我皆随喜,亦教他喜。

如买、卖香、傍观,三人同熏买香、卖香、傍观的人,三人同得熏受香气,能化、受化及随喜者,三善均等。

观众生惑,甚可悲伤,观众生善,应大恭敬,心常不轻,深知众生具正、缘、了(正因、缘因、了因三因佛性,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即虽未发,会必应生,故敬之如佛。

何者?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也。此深是随喜意也。

怎样回向呢?智者大师说:回向者,回众善向菩提。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

又:不取不念,不见不得,不分别能回向者、所回向处,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实不生,无已、今、当生,无已、今、当灭,诸法如是,我顺诸法,随喜回向, 如三世诸佛所知、所见、所许,是名真实正回向,亦名最上具足大回向。

怎样发愿呢?智者大师说:发愿者,誓也。……二乘生尽,故不须愿。

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弥陀四十八愿、华严(普贤十大愿王)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若能勤行五悔,助开观门,一心三谛的道理,豁然开朗,如对明镜,于一切色像了了分明。

于一念中,圆解成就,正信坚固,无能移动,这便是第一随喜品。

从此进修,便可进入第二读诵、第三讲说、第四兼行六度、第五正行六度诸品。五悔法门以忏悔为首,行人要进入佛门,必须先从忏悔入。

这五悔法门,非但初随喜品要这样修习,自因位之初,到因位之极,都需要这样修习。

第九

、能安

既已明知位次,再能安忍内生的逆缘,便可以从五品位,进入十信位。

内生的逆缘是烦恼业等,从内来破,当用内三术对治,便是观烦恼等业等当体即空、即假、即中。

能用这内三术,决定可以对治内生的逆缘。

要从五品位进入十信位,对治内生的逆缘,是极为重要的事。

 

 

 

 

第十

、离法爱

已修观不思议境乃至能安忍的九法,应可从五品位,进入十信,而登圆教初住。

在十信相似位中,得六根互用的功德,如眼根能作耳、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 耳根也能作眼、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各各能作其他五根的佛事,这是六根互用。

又初信破见惑,七信破思惑,十信破尘沙惑。

若爱著这十信相似位的功德,不求胜进,便不得进登初住,名为顶堕。虽名为堕,其实也不会再堕落到凡夫、二乘位去。

不过,没有进步,便名为堕。

犹如帆船,中途风息,不进不退,名为顶堕。若破法爱,便登初住,分身百界,示现成佛。

所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功德,唯佛能知。

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此破四十二品无明,证四十二分法身,登妙觉位, 这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教中所论进修次第,乃是从凡夫地到初住位所用。

初住已去,就不需要再用这些方法了。


 

 

 

 

 

 

 

 

 

 

 

 

 

 

 

 

 

 

 

 

 

 

 

 

结论

以上把藏、通、别、圆四教的教义,约略的叙述过了。

这里虽同时举出藏、通、别、圆四教,并不是四教并重,其归重实在圆教。既以圆教为重,那么就只谈圆教好了,何必又要兼谈前三教呢?

这有两层道理:

第一,谈前三教,正是做圆教的阶梯。

因为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法,都极精深微妙,若不谈前三教,便谈圆教,就会令人不易明白。

必须先谈前三教,然后再谈圆教,那么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德,才能彻底弄清楚。举劣所以显胜,烘云所以托月,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

第二,谈前三教所以防止迂曲,谈圆教所以直示正途。

若只谈圆教,不得意的人,会落入藏、通、别三教之中而不自知。

现在先谈前三教,令人明白这些虽是佛法,但都是迂曲的路,不是通途大道。

后谈圆教,令人明白这才是唯一的通途大道。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

《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又说: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所谓一乘法、一事实、一大事因缘,都是指的圆教。

其他如《华严经》的一真法界,《维摩经》的不思议解脱,《般若经》的实相般若,《楞严经》的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涅槃经》的大般涅槃,乃至禅宗的正法眼藏,净土的依正庄严,都是圆教中教法、谛理、观行、果德的别名。

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就非先研究圆教不可!

圆教是不思议境界,若用分别意识去研究圆教,不可能彻底明白。即使研究得明白了,也还是无用。那么怎样才可以真正明白呢?

依从前祖师所说,有三种方法,能够运用这三种方法,就保证可以真正明白圆教。哪三种方法呢?

一是阅经,二是参禅,三是念佛。第一阅经的方法:

端身正坐,开经阅读,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

这样,利根的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钝根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第二参禅的方法:

放下一切闲思妄想,凡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一切不管,只是要求明白己脚跟下事。

举起一则话头,穷参力究,拼一生做一个呆汉,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六十年,不到彻底大悟,决不休止。

这样的参究,忽然一天冷灰豆爆,豁尔开悟,圆教妙理,便彻底彰显。

达摩大师所说:外绝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便是这个方法。即使参究一生,还是没有开悟,那么他生一出头来,一定智慧猛利,一闻千悟。第三念佛的方法:

老实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不捏怪,不欲速,不得少为足,不寻义路,不求见圣境,不问得一心不得一心,蓦直念去,只要信真愿切,就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圆教妙理,彻底洞明。

即使不能马上开悟,只要能生西方,见佛闻法,决定开悟,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不过,即使真正明白了圆教的道理,也还并不就等于是了生脱死。

因为五品观行位的人,已是大开圆解,能圆伏五住烦恼,而实际上仍没有断,仍在生死中。必须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方才真能超出分段生死;

初住破一品无明,方才登法身位。

所以即使用了阅经、参禅等方法,彻悟圆教妙理,还是在生死中。

唯有念佛则不然,只要能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临终便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如能彻悟圆理,便登上品;没有彻悟,也能生中下品。

只要一生净土,便决了生死,横见四净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

这是特别的法门,较之其他一切法门,都要超胜。


 

 

 

 

 

 

 

 

 

 

 

 

 

 

 

 

 

 

 

 

 

 

 

 

结论

天台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二祖北齐慧文禅师、三祖南岳慧思禅师、四祖天台智者大师、五祖章安灌顶禅师、六祖法华智威禅师、七祖天宫慧威禅师、八祖左溪玄朗禅师、九祖荆溪湛然禅师、十祖兴道道邃禅师、十一祖至行广修禅师、十二祖正定物外禅师、十三祖妙说元琇禅师、十四祖高论清竦禅师、十五祖净光羲寂禅师、十六祖宝云义通禅师、十七祖法智知礼禅师,这是据宋志磐禅师《佛祖统纪》所纪如此。

其他诸祖旁出的很多,不可详纪。

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本来用不著讲什么世系或传承,只要深明佛意,便是真正的传承。所以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观论》,大悟一心三观的道理,便仰推龙树为初祖,并不需要龙

树菩萨亲传衣钵,才足表信。

但是为了要防止后来的人,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冒滥祖位,那么世系或传承,也就有其必要了。

法智禅师以后,历史记裁不详,世系或传承,很不容易弄清楚。

只要是大开圆解,彻悟自心,尽可以登座说法,普利人天,似乎也不必再论什么世系或传承了。

如蕅益大师宗主天台,而并没有自认是天台的第几祖;

紫柏大师人称为足可远追临济,上接大慧之风。而却是前无师承。这都是明显的例子。

天台宗的典籍,最重要的是三大部,即是:

《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这都是智者大师所说,章安灌顶禅师所记。 后来荆溪湛然禅师又著《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辅行》,来解释三大

部。这是学习天台宗所必须阅读的典籍。

此外,如南岳慧思禅师的《随自意三昧》、《大乘止观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立誓愿文》;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法门》、《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菩萨戒义疏》、《观音玄义》、《观音义疏》、《观无量寿佛经疏》、《观心论》、《金刚般若经疏》、《阿弥陀经义疏》、《四念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意三昧》、

《方等三昧仪》、《法华三昧仪》、《法界次第初门》、《维摩经玄疏》、《四教义》、《维摩经文疏》、

《净土十疑论》、《观心食法》、《观心诵经法》、《小止观》、《仁王经疏》、《禅门章》、《禅门要略》;

章安灌顶禅师的《涅槃经玄义》、《涅槃经疏》、《观心论疏》、《智者别传》、《国清百录》、

《八教大意》;

荆溪湛然禅师的《止观义例》、《止观大意》、《维摩略疏》、《维摩广疏记》、《金刚錍论》、

《始终心要》、《十不二门》、《止观搜要记》;

法智知礼禅师的《观音玄记》、《观音疏记》、《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金光明经文句记》、

《观经疏妙宗钞》、《十不二门指要钞》、《扶宗记》、《十义书》、《观心二百问》、《解谤书》、《修忏要旨》、《光明忏仪》、《大悲忏仪》等;

这些典籍,在《藏经》中或《续藏经》中还可以看到,这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藏,希望学者们能够把它发掘出来。

此外,天台宗诸大师的著作还很多,不容易一一列举。

即如明代的幽溪大师、蕅益大师、近代的谛闲大师等,都是天台宗的龙象。所有的著作,都是开佛知见,直阐一乘,也有学习的必要。

天台宗教义的体系,实际上不只是天台宗的教义体系,而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

譬如天上的月轮,给善画的人画出来了,他固然画得维妙维肖,然而这月轮乃是天上的月轮,是全世界的人共见的月轮,而不是善画的人个人私有的月轮。

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不过天台宗诸祖师把他分析发明,使后之学者,容易弄得明白, 并不是天台宗的佛法如是,而其他宗的佛法,却另是一个样子。

佛法是整个的,不论台、贤、性、相、显、密、禅、净,所明的只是这个佛法,所证的也只是这个佛法。

《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又说:十方清静人,一道出生死

又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学习佛法,必须首先明白这一层意义。

(天台宗纲要)

 

c_13_01_天台宗纲要_天台宗教义的体系.txt · 最后更改: 2021/04/19 22:3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