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_2_07_中观宝鬘论广释

科判pdf

            中观宝鬘论广释 偈颂 科判

                                                                                                                                                                                                                                      龙树菩萨 造论 喇拉秋智仁波切 释论 索达吉堪布 翻译

          释道净 整理 7 稿 qq 973451196 校对 圆月 圆梅 德吉措姆 夏凡

 

 

 

 

0:总表


科判

颂词

嗡那莫萨瓦革热德得瓦白!

如所尽所万法汇集一汪洋,周匝意吉祥结无尽虚空界, 悲云中降利乐无边众生雨,等界未动事业周遍佛前礼。清净胜身皓月界空入定中,除恼法海圆满语密遣黑暗,

佛海意之菩萨三有一尊汝,善缘顶戴以此妙音青莲供。

依佛圣教真实意镜中,无余映现圣者深现证,折邪说以正道赐慰藉,住成就地龙树师前礼。

何者尊容甘露之光辉,触及心间百瓣之莲花,享受醍醐能消迷现热,恩重如山上师前敬礼。诸佛自现智慧现人相,智悲自成众多善说法,普皆盈盈充满自相续,一切传承先师赐吉祥。

见谛圣著宝鬘论,内容浩如虚空界,依真实义以教理,尽己所能净心释。

顶礼能令轻易成事的殊胜对境福德无量,因而在篇首抛撒了赞颂的吉祥鲜花。

 

 

 

 

接着于所讲的对国王所明示的深广教言

此中观宝鬘论分四

甲一、

论名

梵语:绕匝巴热嘎塔绕那玛累

藏语:嘉波拉丹夏瓦仁波切创瓦

汉语:教王宝鬘论

甲二、译礼

顶礼一切佛菩萨!

 

 

 

 

 

 

 

 

 

甲三

论义

分三

乙一(入论分

支)分二

丙一、顶礼句

解脱诸过患,众德庄严者,众生唯一亲,佛前我顶礼。

丙二、立誓句

王为汝修法,宣说唯善法。堪为妙法器,修行将成就。

 

 

 

 

 

 

 

乙二

(所说论义

)分四

丙一

(总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二

(分别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分二第一品      别说因果

13

戊一(总说缘起)分四                                   (表 1-1

戊二(真实宣说)

分二

己一(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二 1-1

己二(宣说决定胜因果)分二(1-13

丁二(轮番说增上生决定胜之因果)分三第二品 轮番

说因果

23

戊一(决定胜之因果)分二                                         (表 2-1

戊二(说增上生之因

果)分二

己一(承接文)分二                                  (表 2-1

己二(义)分三

庚一(成办增上生之因)分二

2-12

庚二(断除恶趣之因分二2-23

(复说决定胜之因果分四                                   (表 2-3

丙二

教诫修学无上菩提之因—

—二资粮)分

第三品积菩提

(表 3

3

丁一(成为资粮之理)分四                                                                 (表 3-1

丁二、是何果之资粮                                                                             3-1

丁三(教诫积累二资不懈怠)分三                                                     (表 3-1

丁四(二资之本体)分三                                                                     (表 3-1

丁五

(二 资之 分支 分二

 

戊一(略说) 分二

己一(福德资粮之分支)分三

庚一(兴建应供境分二3-1

庚二供养应供境           3-1

庚三、遮止供非应供处 3-2

己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3-2

戊二(广说

分二

己一(福德资粮之分支)分四                     (表 3-2

己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3-2

丁六(积累二资生功德之理)分二

戊一所生五种共同功德                              3-2

戊二(所生二十五种特

殊功德)分二

己一广说     (表 3-23

己二、摄义          3-3

丙三(教诫修学国王无过之行为) 分四

第四品   国王行为

43

丁一(以意义之关联承上启下)分三    (表 4-1

丁二(广说)分三                              (表 4-13

丁三、摄义                                                4-3

丁四、不能学修国王行为则教诫出家    4-3

丙四(教诫欲得解脱之出家菩萨广行学处)

分二    第五品   僧俗学处(表 52 表)

丁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 (5-1

丁二(广说)分二                 (表 5-2

乙三(宣说结行)分五    (表 6

甲四(末义)分二    (表 7

乙一、由谁所造

乙二、由谁所译


科判

颂词

 

 

 

 

 

 

 

 

 

 

 

丁一

分别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二

 

第一品

 

别说因果

戊一

总说缘起 分四

己一、二因资粮之次第

先增上生法,后得决定胜,因获增上生,渐至决定胜。

己二、归纳而认知因果

增上生许乐,定胜许解脱,彼因若略摄,信心与智慧。

己三、二因之差别

具信故依法,具慧故知真,此二主为慧,前行即信心。

己四、宣说法器之法相

谁不由欲嗔,怖痴而越法,彼谓具信者,定胜妙法器。

谁能善观察,身语意诸业,知利自他已,恒行即智者。

 

 

 

 

 

 

 

 

 

 

 

 

 

戊二

真实宣说

分二

 

 

 

 

 

己一

宣说增上生之因果

分二

 

 

 

 

 

 

 

庚一

广说

分三

 

 

 

 

辛一

增上生之法

分四

 

壬一(宣说增上生之十六 法)分三

 

癸一(遮止之十三法)分二

 

子一、遮止十不善业

戒杀断盗取,远离他人妻,

 真戒妄两舌,粗恶及绮语,

 彻底断贪心,害心与邪见,

此十善业道,相反即恶业。

子二、遮止余罪

戒酒行正命,不损诸有情。

癸二、奉行之三法

敬施供应供,修行仁慈心。

癸三、摄义

简言法即此。

 

壬二(宣说他宗无有彼等正法)分三

癸一、步入歧途而害自他

唯一折磨身,如是无正法,

 未断损恼他,利他绝非有。

癸二、入歧途之补特伽罗

布施戒安忍,正法之大道,

 不敬逼恼身,如牛奔歧途。

癸三、明示入歧途之过

难忍轮回旷,剧苦众生树,

惑毒蛇缠身,长久而流转。

 

壬三

(倒行彼等之果) 分三

 

癸一、不善业之等流果

杀生感寿短,损害多灾难,偷盗乏受用,邪淫敌共享。

妄说遭诽谤,两舌亲叛离,粗语闻恶声,绮语言无力。

贪心失所望,嗔心招怖畏,邪见生恶执,饮酒心迷乱。

不施感贫穷,邪命受欺惑,骄傲致种贱,嫉妒威德鲜,

忿令貌丑陋,不问智者愚。

癸二、异熟果

人道即此果,诸初往恶趣。

癸三、善业之

果与其相反

所谓不善业,异熟已宣说,一切善业果,与彼相反现。

壬四、别说善不善业之果

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

不善生诸苦,投转诸恶趣,善业生善趣,世世享安乐。

辛二、奉行之方式

当以身语意,断诸不善业,恒常奉行善,此说三种法。

辛三、奉行之果

依此法解脱,地狱饿鬼畜,且得人天中,

 王位圆满乐,禅无量无色,能享梵等乐。

庚二、摄义

增上生此法,彼果已略摄。

 

 

己二

宣说决定胜因果

分二

 

 

 

庚一

经说之理

分三

 

 

辛一(略示佛说之法) 分三

壬一、如何宣说

决定胜诸法,深奥微妙现,

寡闻之凡愚,生畏佛所说。

壬二、智愚生畏与否之差别

谓我不成无,我所非非有,

 愚者如是怖,智者无所惧。

壬三、佛说畏惧来自我执

无余此有情,皆源于我执,

 具我所执众,佛唯利彼说。

 

辛二

广说彼义

分三

 

壬一

(建 立我 执与 我所 执为 虚妄 分四

癸一、真实宣说

谓有我我所,胜义中颠倒,彻知真如者,不现彼二故。

我执生诸蕴,我执实虚妄,虚妄之种子,所生岂能真?

癸二、说明断彼而得解脱

由见蕴不实,即可舍我执,

 我执断除已,后蕴则不起。

 

癸三(以影像之喻说明彼二)分二

子一、证悟补特伽罗与蕴无实而断苦集之顺行喻义

犹如依明镜,虽显自面影,

 然彼真实性,少许亦非有。

如是依诸蕴,我执成所缘,

犹如自面像,真性中毫无。

子二、逆行喻义

犹如不依镜,不现自面影,

不依于诸蕴,我执亦同彼。

癸四、宣说证悟空性为解脱之因

圣者阿难陀,证得如是义,

 而获净法眼,复传诸比丘。


 

 

 

 

 

 

 

 

 

 

 

丁一

分别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二

 

第一品

 

别说因果

 

 

 

 

 

 

 

 

 

 

戊二

真实宣说

分二

 

己二

宣说决定胜因果

分二

 

 

 

 

 

 

 

 

 

 

 

庚一

经说之理

分三

 

辛二

广说彼义

分三

壬二

遮破束缚解脱自性成立

分四

 

癸一(流转轮回之次第)分二

子一、认识轮回之根本

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

 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

子二、依其流转之比喻

三道之轮回,无初中末转,

犹如旋火轮,彼此互为因。

癸二、断除轮回之次第

于彼自他二,三时亦未得,故能尽我执,业与生亦尔。

此见因果生,彼等泯灭已,不思真实中,世间有无性。

癸三、证悟空性之功德

听闻尽诸苦,此法无妄执,怯无畏处者,不知故恐惧。

 

癸四

(宣 说解 脱之 自性 分四

子一、于无余涅槃之时永尽烦恼不应畏惧

涅槃中无有,此等汝不惧,

于此说无有,汝何生畏惧?

子二(灭尽边执称为解脱)分三

丑一、无实自性成立解脱不合

设若如是许,解脱无我蕴,

 于此破我蕴,汝等何不喜?

丑二、解脱是有实法不应理

涅槃尚非无,岂是有实法?

丑三、真实之义

尽实无实执,当知真涅槃。

子三、正见与邪见之差别

简言无见者,谓无业之果,非福恶趣因,称之为邪见。

略摄有见者,说有业之果,福德善趣因,称之为正见。

子四、宣说有余涅槃之时亦尽戏论

以智息有无,故越罪与福,

彼离善恶趣,佛说即解脱。

 

 

 

 

 

 

 

壬三

宣说诸法远离常断之边

分四

 

 

 

癸一

广说

分四

 

子一(破因果自性成立)分二

丑一、对方说因果离有无边

由见具因生,是故超离无,

由见具因灭,故亦不许有。

丑二、中观破其自性成立

前生及俱生,非因实无因,

假立与真实,生皆不许故。

子二、断除与共称相

有此故有彼,如有长有短,此生故彼生,如由灯有光。

有长故有短,非从自体有,如无灯现故,光亦不显现。

子三、证悟无二之义而解脱

由见因生果,依于此世间,许由戏论生,不许成无者。

灭非戏论生,即成真如性,不成有许故,离二而解脱,

 

子四

(依据之 喻) 分三

丑一、证与未证万法真如

之比喻

远处所见色,近见更明了,阳焰若是水,近处何不见?

如是诸远者,见此世间真,近者则不见,无相如阳焰。

丑二、破蕴自性成立

阳焰现似水,非水非真实,如是蕴似我,非我非真实,

丑三、若未断有无之见则不解脱

阳焰思谓水,是故往彼处,设执谓水无,此即愚痴者。

如是似阳焰,世间说有无,此执乃愚昧,有痴不解脱。

癸二

(无 有成 断灭 之过 分三

子一、得解脱需

证无二

无见堕恶趣,有见趋善趣,如实知真义,不依二解脱。

子二、破证悟离边说为有无之

如实知真义,不许为有无,是故若成无,何故不成有?

 若言破有故,实则此属无,如是由破无,为何不属有?

子三、通达离戏者无有过失

不许全无性,不行心亦无,菩提所依故,岂说彼等无。

癸三、宣说离边为佛陀之不共特法

于称人与蕴,世间数论派,鸱枭裸体派,问说离有无。

是故诸佛说,无死甘露教,甚深离有无,当知乃特法。

 

癸四

(遮破有实自性成立) 分四

子一、宣说轮涅来去自性成立等

灭无去无来,刹那亦不住,超越三世体,世间实存耶?

 二者真实中,无有去来住,故世间涅槃,实有何差异?

子二、破有为法

三相成实

无有安住故,生灭真实非,生住以及灭,焉能真实有?

子三

顺便破他宗观点 分二

丑一、破胜论派所许微尘常有

设若恒常变,岂非刹那法?设若无迁变,

 焉能转为他?一方或一切,穷尽成刹那?

未得不同故,彼二俱非理。

丑二、破遍入天派所许神我常有

刹那无整故,岂能有陈物?

常故非刹那,怎成陈旧物?


 

 

 

 

 

 

丁一

分别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二

 

第一品

 

别说因果

 

戊二

真实宣说

分二

 

 

 

 

 

 

己二

宣说决定胜因果

分二

 

庚一

经说之理

分三

庚二

教诫国王亦学修

辛二

广说彼义

分三

 

壬三

(宣说诸法远离常断之边) 分四

 

癸四

(遮破有实自性成立) 分四

 

子四

(破刹那 立) 分四

丑一、刹那决定有分

刹那有后际,如是观初中,

 三刹那体故,世刹那非住。

丑二、破有分自性成立

初中后三际,若如刹那析,

初中后三者,亦非自他成。

 

丑三、以离一多因破有实法自性成立

异方故非一,无方丝毫无,一无多亦无,

 有无无亦无。若坏或对治,有亦可变无,

 有者非有故,坏治何改变?

是故依涅槃,不成灭世间。

丑四、佛不说世间有边之原因

世间有边耶?问时佛默然,如是诸深法,

 非器前不说,故诸智者晓,佛陀为遍知。

 

 

 

 

 

 

 

 

 

 

辛三

广说决定胜之摄义

分三

壬一、甚深法乃佛所说

如是定胜法,深无执无住,此乃见一切,圆满佛所说。

壬二、于此畏惧之过患

惧此无住法,众生欣乐住,未越有与无,

 凡愚徒遭损。怖畏非畏处,自损亦殃他。

 

 

 

 

 

 

 

 

壬三

教诫国王亦应通达深义

分三

癸一、教诫若证深义则无损恼

国王尽己能,避殃如此行。为王汝不恼,

 如实依教说,出世间法理,不依二真性。

癸二、认清深义

超越罪与福,具有深解义,怖畏无住处,自他未品味。

 

 

 

 

 

 

 

 

 

癸三

宣说二无我

分二

子一

(讲 解人

无我 分二

丑一、六界不能堪当人

士夫非地水,非火风虚空,非识非一切,此外士为何?

士六界聚故,非为真实有,如是一一界,聚故真性非。

丑二、以五相观察破人我自性成立

蕴非我无彼,蕴我非互依,

 非如火薪融,是故何有我?

 

 

 

 

 

 

 

子二

讲解法无我

分二

 

 

 

 

 

 

丑一

破色蕴自性成立

分四

 

寅一

破大种自性成立

分四

卯一、一多不成立

三大非为地,非为互依离,

 一一亦如是,故大如我妄。

卯二、是故大种不成立

地水火及风,各皆无体性,

三无一亦无,一无三亦无。

 

卯三(积聚不成立)分

辰一、真实宣说

若无三无一,无一亦无三,

 则各自非有,如何聚而生?

辰二、若分别存在则成无观待

如若各自有,无薪何无火,

动碍及摄收,水风地亦尔。

辰三、遣除答辩之诤

唯火乃共称,余三何自有,

 三大亦不应,与缘生相违。

卯四、破能立

分别自体有,如何相互存,分别自体无,如何相互有?

 若谓自体有,一有余皆有,不杂非共存,杂无各自体。

诸大各不存,岂有各自相?自无分亦无,法相谓世俗。

寅二、破大种所造自性成立

色香及味触,彼等同此理。

 

寅三

类推他法

分二

卯一、真实宣说

眼识与色法,无明业及生,能作业所作,

 数具因果时,当知长短等,名有名亦尔。

 

 

卯二

(自性空之依据) 分四

辰一、略说诸法无自性之义

地水火及风,长短粗细性,

 善等智前灭,此乃能仁说。

 

辰二、广说

识无所表明,无边遍主前,地水火及风,

 安住不可见。于此长与短,粗细善不善,

于此名与色,无余皆泯灭。

辰三、运用能

不知故未见,智前本有者,知彼故识前,

 后成如是灭。许智火之薪,器情一切法,

具辨真如焰,焚烧而寂灭。

辰四、无有成断见之过

不知先假立,后即决定彼,

尔时不得实,岂能成无实?

寅四、破虚空成实

色法唯名故,虚空亦唯名,

无大岂有色,故唯名亦无。

丑二、类推其余诸蕴

如是当思维,受想行识蕴,

如大种及我,故六界无我。


科判

颂词

 

 

 

 

 

 

 

 

 

 

丁二

轮番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三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

 

 

 

 

 

 

 

戊一

决定胜之因果

分二

 

 

 

 

己一

破边执见

分三

庚一、以比喻能忆念前述内

犹如芭蕉枝,尽析无所有,倘若剖析界,士夫亦同彼。

 

 

庚二

以教理真实遮破

分三

辛一、我与无我自性不

诸法称无我,是故诸佛说,六界皆无我,即为汝抉择。

如是我无我,真实不可得,故大能仁遮,我与无我见。

辛二(有实无实自性不成)分二

壬一、真实宣说

佛说见闻等,非真亦非妄,倘若成违品,彼二实非有。

如是胜义中,此世离真妄,故于真实中,佛不许有无。

壬二、未授记四边之理由

如是一切法,全然皆非有,

故佛如何说,有无俱非俱?

 

辛三

(遣除未授记轮回后际非理 诤) 分二

壬一、争辩

过去今未来,无数正等觉,度生俱胝数,安住三世中。

尽而住三世,非增世间因,佛何不授记,彼之前后际?

 

壬二

答辩

分二

癸一

轮回生灭去来自性不成之比喻 分二

子一、于非法器莫说成佛之深密主因

异生前保密,此乃甚深法,

世间如幻即,佛教真甘露。

 

 

子二、真实喻义

犹如幻化象,虽现生与灭,然于真实中,

无生亦无灭。如幻之世间,虽现生与灭,

然于胜义中,无生亦无灭。譬如虚幻象,

无来亦无去,愚心所致已,真实无安住。

如是幻世间,无来亦无去,愚心所致已,

真实无安住。

癸二、轮回唯是假名而已

超越三时性,唯是名言立,

一切有或无,世间岂实有?

庚三、是故佛未授记四边

佛陀由此因,未授记有无,二俱非俱边,而非由他因。

 

己二

(甚深难证之理) 分三

庚一、甚深难证之原因

此身不净性,粗及现量境,恒常显现时,心中尚不住,

无住微妙法,极细非现量,由是甚深故,心中何易悟?

庚二、能仁于非器不说之

原因

此法甚深故,知众难领悟,故佛成道已,默然不说法。

庚三

(解说彼 因) 分三

辛一、误解深法之过患

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

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辛二、以比喻说明正误持受之利害

犹如误用食,招致诸祸害,善用得长寿,无病力壮乐。

如是颠倒持,导致灾殃至,善知获安乐,及无上菩提。

辛三、教诫通达深

法不放逸

是故当断除,舍此及无见,为成一切事,策励知真义。

 

 

戊二

宣说增上生之因果

己一

承接)分

庚一、教诫未证空性而

流转

未尽知此法,我执即随转,而积善恶业,感得妙劣身。

庚二、教诫乃至未证悟

间当致力于增上生法

是故未知此,遣除我执法,期间敬奉行,布施戒安忍。

 

 

 

己二

正义

分三

 

庚一

成办增上生之因

分二

 

辛一

(总说修学增上生 因) 分三

壬一、修学具五功德之因

诸事初思法,中末亦具法,如是行国王,世世无损恼。

由法今誉乐,今终无怖畏,他世乐圆满,故恒依正法。

壬二、修学共同

正规

法乃规之最,依法世间喜,而由世间喜,现后亦无欺。

壬三

(断除陋规) 分三

癸一、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

非法许规范,依彼世不喜,

世间不喜故,现后成忧愁。

癸二、谴责陋规

无利恶趣道,欺他苦难忍,一切错乱慧,如何真明知?

励力欺他人,如何具正规?依彼千百世,唯一欺自己。

癸三、正法规范殊胜

怨敌纵加害,弃过依功德,

由此自获利,敌亦不欢喜。

 

辛二(修学增上生之特殊因)分三

壬一、修学四摄

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

当依此一切,摄世与正法。

 

壬二(修学实语等四德)分二

 

癸一(分别宣说)分四

子一、修学 实语

国王唯实语,令生坚固信,

反之说妄语,最令失信心。

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

唯利他故真,不利故为妄。


 

 

 

 

 

 

 

 

 

 

 

丁二

轮番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三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

 

 

 

 

 

 

 

 

 

 

戊二

宣说增上生之因果

分二

 

己二

正义

分三

庚一

成办增上生之因

分二

 

 

辛二

(修学增上生之特 因) 分三

 

壬二

(修 学实 语等 四德 分二

 

癸一(分别宣说)分四

子二、修学布施

国王之诸过,一施明能遮,

 如是悭亦摧,所有诸功德。

子三、修学寂静

寂静深邃故,令起胜敬重,

受敬具威信,是故依寂静。

子四、修学妙慧

具慧心不动,稳固不随他,

亦不受人欺,故王勤修慧。

癸二、归纳而宣说

实语施静慧,具此四善王,

 犹如四妙法,人天共赞叹。

壬三

依止善缘助伴)分

癸一、良友之法相

直言意清净,慧悲纯无垢,

 与之共相处,慧法亦恒增。

癸二、理当

随从

说利语者鲜,听者更少见,逆耳然有利,随行者更罕,

是故虽逆耳,知利当速行,为病愈亦服,益我苦口药。

癸三、恒修死亡无常

恒思命无病,国政无常性,

后具真精进,始终勤修法。

 

 

 

 

 

 

 

 

 

庚二

断除恶趣之因

分二

辛一、略说

知晓定死亡,亡后罪感苦,即便暂时乐,作恶非应理。

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设若信其一,何不畏另者?

 

 

 

 

 

 

 

 

 

 

辛二

广说

分四

壬一、制止贪酒

饮酒世间蔑,误事亦耗财,痴迷行非事,是故恒戒酒。

壬二、制止贪赌

赌乃贪忧嗔,谄诳涣散源,妄绮恶语因,是故恒断除。

 

 

 

 

 

 

 

 

 

壬三

制止贪女

分三

癸一、以女身不净而总遮止

多数贪女者,思女色净生,

实则女人身,丝毫无清净。

 

 

 

 

 

 

 

 

癸二

分别遮止

分三

 

子一

(破 女人 分支 美丽 分四

丑一、唯是不净自性故贪爱不应理

口乃稠唾涎,齿垢不净器,鼻流脓液涕,

眼出泪眵器。腹内即粪尿,肺肝等之器,

 愚者未见女,贪爱彼身体。

丑二、其比喻

如有无知者,贪著脏瓶饰,

世人由愚痴,恋女亦如是。

丑三、若贪女身则无离贪之处

身境极臭秽,本是离贪因,

世人过贪彼,依何引离贪?

丑四、愚者执不净为欢喜因

犹如猪倍贪,屎尿处呕物,如是屎尿源,

 欲者如猪贪。身城不清净,布满出孔道,

愚者由此于,执为欢喜因,

 

 

 

子二

破有支身体美丽

分四

丑一、总破贪女身

汝见屎尿等,各自不净已,于集彼之身,如何生悦意?

精血混合中,不净种子生,本知不净体,欲者何贪此?

不净蕴彼湿,由皮所包裹,与之同卧者,眠女内脏已。

 

丑二

破贪形色

分三

寅一、总破贪女人形色

容色美或丑,年老或年幼,

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

寅二

(破贪容貌美丽) 分二

 

卯一、贪爱不合理

如粪色虽美,新鲜形状妙,于彼不宜贪,

 女貌亦复然。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

 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谓皮亦非粪,

犹如宝剑性,不净身之皮,如何成清净?

卯二、理当谴

装满粪便瓶,外饰亦厌弃,不净自性身,

 脏满何不厌?若汝贱粪秽,于令净香鬘,

饮食成不净,此身何不厌?

寅三、思维与女身相同自身亦为不

如于自或他,粪便皆厌恶,

自他不净身,为何不生厌?

 

丑三、故贪女人不合理

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是故于内外,

 岂非应离贪?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沐浴,

 不了身不净,为汝说何益?

丑四、谴责依止、赞叹女人之士

于此不净身,美语作赞叹,呜呼真伪愚,

 呜呼士所耻。无知暗遮蔽,众生数多为,

 求此起争论,如为不净犬。


 

 

 

 

 

丁二

轮番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

分三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

 

 

戊二

(宣说增上生之因果) 分二

 

 

己二

正义

分三

 

 

庚二

(断除恶趣之因) 分二

 

辛二

广说

分四

 

壬三(制止贪女)分三

癸二(分别遮止)分三

子三、破贪女

是乐因

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

 具世欲安乐,无欲更安乐。

癸三、修不净观之果

如是观则汝,纵未成离贪,

 然由贪薄弱,于女不贪著。

 

 

壬四(制止贪猎)分三

癸一、以是今生后世诸苦之因而遮止

短命怖及苦,地狱根本因,

 以猎野兽例,坚决常戒杀。

癸二、依止恶行劣友之过患

如涂不净身,毒蛇极恐怖,

 依谁令众生,畏惧彼真恶。

癸三、值遇良友生欢喜

如涌大雨云,农夫皆生喜,

依谁令众生,皆悦彼真善。

庚三、以弃非法而行正法摄义

故应舍非法,不懈依正法。

 

 

 

 

 

戊三

复说决定胜之因果

分四

己一、无上菩提之主因归纳为三而学修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菩提心为本,

 坚固如山王,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己二

(学修成就佛陀三十二相之因) 分三

庚一、劝勉听闻

大王若欲求,大士卅二相,庄严汝身体,如是当谛听。

 

 

 

 

 

 

庚二、真实宣说三十二

敬佛塔应供,圣者及长者,感得手足轮,所饰转轮王。王恒于正法,

 稳固真受持,由此当得成,足善住菩萨。以施与爱语,利行及同事,

 感得成吉祥,手足缦网相。施授最上等,极丰之饮食,感手足细软,

 七处隆满相。不害作放生,感身广洪直,长寿指纤长,足跟广满相。

弘扬正受法,感吉祥妙色,足踝骨不露,身毛上靡相。恭敬受与施,

 工巧等明处,感锐利智慧,腨如鹿王相。若求己财物,以速施禁行,

 感手过膝相,成世间导师。亲友互离间,真实作调解,感吉祥阴藏,

 密而不露相。博施诸精舍,及舒适卧具,感得如纯金,极其柔滑色。

予以无上权,如理随上师,感一孔一毛,白毫庄严相。言说美悦语,

 随顺他善说,汝感肩头满,上身如狮子。服侍患者愈,感得肩臂圆。

本性安稳住,感得最上味。引导如法事,汝感无见顶,犹如无忧树,

纵广量等同。长时而言说,真实柔和语,王感广长舌,且具梵音声。

恒常不间断,宣说谛实语,感得狮颌轮,具力难胜伏。

尤为敬承侍,随理而行持,感齿极洁白,具泽且平整。

无有离间语,长久而串习,感得四十齿,悉皆齐而密。

无有贪嗔痴,仁慈视有情,感得目绀青,睫如牛王相。

庚三、结尾教诫受持

如是略为因,此等三十二,狮子大士相,如此当谨知。

己三、随好因果未广说之缘由

随好八十种,由慈等流生,本论恐繁冗,未于王汝说。

己四(转轮王与佛陀相好之差别 分三

庚一、果之差别

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

庚二、因之差别

轮王尽所有,妙相及随好,由于能仁王,一分净心生。

百俱胝劫中,专一积累善,亦非能形成,佛一毛孔相。

庚三、宣说比喻

犹如日光芒,微似荧火光,诸佛之妙相,微似转轮王。

 

上接第 9

3-3:丙二(教诫修学无上菩提之因——二资粮)分六 第三品   积菩提资(总 3 表)

丙二(教诫修学无上菩提之因——二资粮)分

第三品

积菩提资

丁六

(积 累二 资生 功德 之理 分二

戊二

(所生二十五种特殊功

分二

 

 

 

己一、广说

铃铛螺及鼓,依此得天耳。不举他过失,不说诸残疾,

 随护他心故,获得他心通。施履及车乘,服侍羸弱者,

乘骑奉上师,智者得神变。为法而行事,忆念法句义,

 法施无有垢,故得宿命通。如实尽了知,诸法无自性,

 故得第六通,永尽一切漏。为度诸有情,了真如等性,

 大悲润修行,成具殊胜佛。种种愿清净,佛刹即清净。

宝献能仁王,得放无量光。

己二、摄义

故知业果理,随同而行持。恒常利有情,即利汝自己。


科判

颂词

 

 

 

 

 

 

 

 

 

 

丙二

教诫修学无上菩提之因

二资粮

分六

 

第三品

 

积菩提资

 

 

丁一

成为资粮之理

分四

戊一、劝勉国王听闻

不可思福中,出生佛妙相,大乘圣教说,大王如实听。

 

戊二

福资无边之理

分二

 

己一

真实宣说

分六

庚一、独觉等十倍福德资粮能成就佛陀一毛孔

能生诸缘觉,有学及无学,无余世间福,如世无有量。

以此十倍福,成就一毛孔,佛陀诸毛孔,皆与彼同成。

庚二、成就所有毛孔之百倍福德成就一随好

能生诸毛孔,所有之福德,以彼之百倍,许成一随好。

尽彼福德数,感得一随好,究竟即如是,直至八十间。

庚三、形成所有随好之百倍福德成就一妙相

成就八十好,所有福资粮,

以此百倍成,大士一妙相。

庚四、形成所有妙相之千倍福德成就白毫相

成卅二相因,乃是大福德,

此等千倍成,满月白毫相。

庚五、形成白毫相之十万倍福德成就无见顶相

白毫相之福,十万合为一,

能生无见顶,怙主之肉髻,

庚六、形成无见顶相之千万倍福德成就六十梵音相

成顶髻相福,广大千万倍,

当知能生一,十力者法螺。

己二、虽无量但于所化前说为有量

此福虽无量,然如说十方,

世界皆十倍,略言具限量。

戊三、智资无边之理

佛陀色身因,亦如世无量,尔时法身因,如何有所量?

戊四、彼二之果无边

一切因微小,尚生广大果,佛因无有量,难思果有量。

丁二、是何果之资粮

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

是故此二资,获得正觉因,如此总言之,恒依此福智。

 

丁三

教诫积累二资不懈怠

分三

戊一、略说

由正理教说,令得安慰因,成就菩提福,于此勿懈怠。

 

 

 

戊二

广说

分二

己一(教诫于福 德资粮 不懈怠) 分三

庚一、发菩提心

之福德无边

诸方虚空地,水火风无边,如是许苦难,有情无边际。

菩萨以慈悲,于彼无边众,救离诸痛苦,决定臵佛位。

庚二、以彼因而

易得佛果

如是坚定者,无论醒或眠,自真实受起,纵有放逸时,

有情无边故,常积无边福。由彼无边因,不难证佛果。

庚三、因具四无量故易成佛

谁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求无量菩提,欲无量善法。

菩提虽无量,以四无量资,无需长久时,何故不获得?

 

己二

(教 诫于 积二 资粮 不应 懈怠 分五

庚一、总说以二资能消除身心痛苦

依于无边福,以及无边智,

迅速能消除,身心之痛苦。

庚二、以福德消除身苦

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

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

庚三、以智慧消除意苦

由痴生意苦,贪嗔怖欲等,

彼依无依慧,迅速得消除。

庚四、无有于积资生厌之因

若以身心苦,全然损无害,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

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

庚五、宣说大悲之威力

既无身之苦,岂有意之苦?

彼悯世间苦,长久而安住。

戊三、摄义

故成佛经久,智者不懈怠,为尽罪功德,恒常当勤此。

丁四(二资之本 体)分三

戊一、教诫离违品而依本体

了知贪嗔痴,是过尽断除,知无贪嗔痴,是德敬依止。

戊二、三毒与相反之果

由贪转饿鬼,以嗔引地狱,痴多成旁生,相反得人天。

戊三、真实二资

舍过取功德,是增上生法,以智尽执著,乃决定胜法。

 

丁五

(二资之 支) 分二

 

戊一

(略说) 分二

 

 

己一(福德资粮 之分支) 分三

庚一(兴建应供境)分二

辛一、新建应供境

兴建起敬仰,佛像与佛塔,壮观之经堂,

广设敷具等。诸宝所铸造,形状极庄严,

佛像端坐于,精制莲花上。

辛二、供养已有应供境

殷重而护持,正法比丘僧。

 

庚二、供养应供境

黄金宝璎珞,佩诸佛塔上,金刚金银花,珊瑚及珍珠,

帝青吠琉璃,蓝宝供佛塔。

于诸说法师,供养及承侍,做生欢喜事,六法敬依止。

事师而恭聆,服侍与问讯,及诸菩萨前,恒常敬供养。


 

 

 

 

 

 

 

 

 

 

丙二

教诫修学无上菩提之因

二资粮

分六

 

第三品

 

积菩提资

 

 

 

 

 

 

 

 

 

丁五

二资之分支

分二

 

戊一略说) 分二

己一(福德资粮之分支) 分三

庚三、遮止供非应供

莫于他外道,敬供及顶礼,

愚者依彼缘,将执具过者。

己二、智慧资粮之

分支

缮写佛经典,彼生之诸论,先前当惠施,经函及笔墨。

境内办学堂,师资诸事宜,田地定当赐,为智得增长。

 

 

 

 

 

 

 

 

 

戊二

广说

分二

 

 

 

 

己一

福德资粮之分支

分四

 

 

庚一、施舍自财之十四资

为除老幼病,有情之苦恼,于境医发师,赐田令安居。旅舍及花园,

 桥池议事厅,泉榻食草木,令慧巧匠造。于诸村寺城,修建集会处。

于诸缺水路,令人造水渠。于病无依怙,苦逼下劣者,悲悯恒摄受,

 抚育敬亲近。应时之饮食,啖食谷水果,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

靴伞滤水器,除刺之用具,针线及凉扇,臵于凉亭中。三果与三辛,

酥蜂蜜眼药,消毒臵凉亭,亦书咒药方。涂身足头油,摇篮及糊羹,

 瓶盘板斧等,请臵凉亭中。芝麻米粮食,糖油皆具足,净水所装满,

 小缸臵凉处。蚁穴之洞口,食水糖谷堆,恒常记心中,亦为众人行。

餐前与餐后,恒常于饿鬼,犬蚁鸟类等,随意施饮食。灾害饥馑年,

压迫及瘟疫,战败之领地,广摄诸世人。于诸苦农夫,摄以种子食。

庚二、利他方便相应施舍

废除强赋税,分支皆消减,赈灾而济贫,减免关卡税。彼等门前候,

苦难亦当除。自境或他境,盗匪须平息。货润须平衡,价值令合理。

群臣所禀奏,自当皆知晓,有益世人事,一切应常做。

如凡利己者,汝即有恭敬,凡谓利他事,如是汝敬之。

庚三、布施一切无主物

如地水火风,药草及林木,自于一须臾,令他随意用。

若行七步顷,怀舍诸物心,菩萨所生福,无量如虚空。

 

庚四(布施求援 之特殊 对境等) 分三

辛一、布施人之依据

貌美之女儿,若赐所求者,依此分别得,受妙法总持。

往昔大能仁,同时而赐予,八万装饰女,及一切资具。

辛二、布施其他求援者

种种光亮衣,及诸装饰品,香鬘诸受用,愍施诸乞者。

辛三、合法布

何者无法义,极度生忧伤,即刻赐彼乐,此施最殊胜。

若于谁有利,毒亦作布施,佳肴若无益,于彼莫施予。

犹如被蛇咬,断指谓有利,佛说若利他,不乐亦为之。

 

 

 

己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于妙法法师,本当胜承侍,恭敬而闻法,亦作法布施。莫爱世间语,

应喜出世言,如自欲功德,亦令他生起。闻法无厌足,摄义且分析,

 供养上师尊,恒常敬呈禀。莫读顺世论,断除诤义慢,不赞自功德,

 评说敌功德。莫中他要害,亦莫以恶心,揭露他过咎,当观己过错。

他由何种过,常为智者责?自应尽断彼,有力亦止他。他害莫嗔恚,

 应念宿业感,为后不受苦,自当离诸过。毫不求回报,于他行饶益。

有苦唯自受,乐与求共享。纵然富如天,亦莫起骄慢,穷困如饿鬼,

亦莫生怯懦。纵说真实语,损己失王位,恒说为自利,莫言其他语。

如此说禁行,恒常依此行,由此具吉祥,亦成正量者。

汝恒于一切,三思而后行,由见真实义,而不随他转。

 

 

丁六

(积累二资生功德 理) 分二

 

戊一、所生五种共同功德

由法王位安。名声之华盖,广大遍诸方。

群臣尽敬重,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是故恒修法。

如此常修法,自与诸世间,悉皆心悦意,以此为最佳。

由法眠安稳,安乐而觉醒。由内无过咎,梦中亦见乐。

戊二

(所生二十五种特殊功德) 分二

 

 

 

己一、广

竭力孝父母,承侍种姓主,善用忍行施,柔语无离间,实语始终行,

 获得天王已,依旧成天王,故当依此法。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

 不及须臾间,修慈一分福。人天等慈爱,彼等亦守护,意喜身乐多,

 无有毒刃害,无勤事得成,感生梵天界,纵然未解脱,亦得慈八德。

若令诸有情,坚发菩提心,常得如山王,稳固菩提心。由信离无暇,

依戒生善趣。凭依修空性,不执一切法。正直具正念,思维得智慧。

恭敬证法义,护法具智慧。依凭闻正法,施法无障碍,感得伴诸佛,

 迅速成所欲。无贪成法利,无吝增受用,无慢成主尊,法忍获总持。

以授五精华,及作无畏施,诸魔不能侵,成大威力最。佛塔供灯鬘,

暗处臵灯盏,油灯加油汁,依此得天眼。供养佛塔时,敬献妙乐器,

3-3见 第 7


科判

颂词

 

 

 

 

 

 

 

 

 

 

 

丙三

教诫修学国王无过之行为

分四

 

第四品

 

国王行为

丁一

以意义之关联承上启下 分三

戊一、需要了知对国王当面赞毁之利害

难知忍不忍,故王行非法,或作非理行,属下多赞叹。

于他有利语,逆耳尚难说,况于君王你,僧我何须言?

为令汝欢喜,亦为悯有情,利你纵逆耳,唯吾定呈白。

戊二、宣说听从有利之语依

本师所说而修学

佛言于弟子,慈悯应时说,真柔合意语,是故出此言。

戊三、真实劝告听从有利自他之语

坚稳若宣说,无嗔谛实语,如沐浴妙水,理当闻受持。

我为汝宣说,现后有利事,知已应修行,自他有益法。

 

 

 

 

 

 

 

 

 

 

 

 

 

丁二

广说

分三

 

 

 

 

戊一

国王之规则

分五

己一、广兴布施

由昔施乞者,得利若不施,忘恩起贪著,后世不得利。

今生做事者,无薪不负粮,乞者未付薪,后时成百倍。

 

己二

(护持道场) 分三

庚一、学修广大心行

恒发广大心,喜行广大业,由依广大业,生诸广大果。

庚二、新兴法事

国王当广行,下者难思事,法事三宝依,而具大名声。

 

庚三、成办特殊法事

若做何法事,他者毛不立,死后无美名,大王宁不为。为诸广大事,

离慢生欢喜,能摧低者怯,乃至诸财尽。汝弃一切物,无权寻去处,

 唯为正法行,方至你面前。先王诸财富,已属新王有,岂成先正法,

 安乐名声否?享财此生乐,布施他世乐,未享未施耗,唯苦岂安乐?

临终臣走狗,轻汝重新王,望其慈爱者,无权不予施。

是故在位时,财速做法事,常住死缘中,如狂风中灯。

己三(保护先有之财物等)

分三

庚一、总说

先王所兴建,寺院等道扬,他造彼一切,依照前轨护。

庚二、委任管理

令不害行善,守戒慈新来,实语忍无诤,恒精进者行。

庚三、平等保护

盲人病弱者,孤苦贫残疾,不遮彼等众,平等获衣食。

己四、亦摄受不希求者

具法前无求,居于他国境,亦当予摄受,如应尽力为。

己五

(任命官员) 分四

庚一、任命法官

一切法事主,应委精进人,聪明不浪费,如法皆不损。

庚二、任命主谏大臣

明规具法亲,贴心净不嗔,族贵秉性贤,感恩任大臣。

庚三、任命将军

慷慨无贪勇,柔和适度行,坚恒不放逸,具法委将军。

庚四、任命财物管理员等

法轨清净为,识事通君规,如法平等柔,任命耆宿首。

每月于彼等,亲自听收支,听已当吩咐,法等一切事。

汝政为正法,非为名欲妙,彼极具胜果,反之无实义。

 

 

戊二

修学无损而成就正法

分二

 

 

己一

修学无损先有之法

分二

庚一、意义关联及劝听受

人君现世界,多数互吞并,

 汝当如实听,政法两其美。

 

 

庚二

真正之义

分四

辛一、招集特别掌权者

智耆宿贵族,知理警罪业,

 善良见必要,汝常多委任。

 

辛二(自己当具慈心)分三

壬一、以仁慈摄受

罚逮殴打等,合理亦莫为,

妙以悲悯润,恒常作摄受。

壬二、于造罪者尤为慈悯

于造极重罪,一切诸有情,

王汝亦恒常,唯生悲利心。

壬三、其合理性

于造重罪者,尤当更悲悯,

彼等自受损,大士悲悯处。

辛三

如何对待囚犯)分

壬一、赦

一日或五日,释放诸轻犯,余众亦如应,非皆不释放。

汝无释放心,彼生非律仪,由此恶戒中,不断积罪业。

壬二、关在狱中令

其安乐

何时囚未放,尔时理发师,沐浴及饮食,医药令安乐。

如于不肖子,指望成大器,怜爱行惩罚,非嗔非为财。

辛四、将顽固不化者驱逐出境

极嗔行杀人,观察详知已,

不杀不损害,而当摈出境。

己二(修学成办前所未有之法

分二

庚一(行正法)分二

辛一、使臣如何而

所辖诸境内,派专使视察,恒以不放逸,

 正念行法事。自于功德境,广供敬承侍,

广大随顺行,余亦如应为。


 

 

 

 

 

 

 

 

丙三

教诫修学国王无过之行为

分四

 

第四品

 

国王行为

 

丁二

广说

分三

戊二

(修 学无 损而 成就 正法 分二

己二

修学成办前所未有之法 分二

庚一

行正)分

辛二、以比喻说明彼等

国树具忍荫,盛开恭敬花,博施硕果累,民众群鸟栖。

若王好施舍,威风众欢喜,如豆蔻胡椒,所包沙糖丸。

若依理观察,不失汝王位,不成非应理,成法离非法。

庚二、止非法

王位非他世,带至不带去,依法所得故,不应行非法。

国位如资本,苦资相辗转,尽量不成彼,国王当策励。

王位如资本,王位资相传,尽量获得彼,国王当策励。

 

 

 

 

 

 

 

 

 

 

戊三

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

分二

 

 

 

 

 

 

 

 

 

己一

学修解脱道

分二

 

 

 

 

 

 

庚一

破爱境苦乐受自性成立

分三

 

 

 

 

 

辛一

破自相乐受

分三

壬一、以关联承上启

纵得四洲地,然转轮王乐,唯一仅承许,身心此二已。

身体之乐受,痛苦伪装已,心想之自性,唯由分别改。

壬二、略说

世间一切乐,唯苦伪造已,仅是分别故,彼乐实无有。

 

 

 

 

 

壬三

广说

分二

 

 

癸一

破自相快乐之能立

子一、破自相心乐之能

洲境处及家,轿垫衣卧具,饮食象马女,一一而享用。

何时心趋入,尔时称之乐,余者不作意,尔时乐实无。

 

子二

破自相身乐之能立

丑一、破五境聚合是

能立

眼等五种根,缘取五境时,若无分别执,尔时无有乐。

何时任何境,何根了知时,余非缘余境,尔时无有境。

由根缘境时,若于过去境,意缘而证知,则自以为乐。

丑二

破每一境是能立

分二

寅一、直接破

此即由一根,了知一对境,

境无根亦无,根无境亦无。

 

寅二

破能立

分三

卯一、破识自性成立

犹如依父母,方说出生子,

 如是依眼色,方说产生识。

卯二、破境自性成立

过去未来境,有根无外境,此二别无故,

 现在亦无境。犹如眼错乱,能执旋火轮,

如是依诸根,能取彼对境。

卯三

(破根自性成

辰一、略说以破大种自性成立而破

根境自性成立

诸根及诸境,许是大种性,

大种各无境,此等实无境。

辰二、破大种自性成立

大种若各异,无薪应有火,

 和合成无相,其余定如是。

辰三、故说色法自性不成

大种二相中,无境聚无境,

 聚合无境故,色法实无境。

癸二、破自相快乐之本体

识受想及行,一切皆如是,

各体无境故,胜义中境无。

辛二、破痛苦自相自性成立

犹于苦伪造,真乐起我慢,

如是于乐毁,痛苦亦起慢。

 

辛三(遮破之果 分二

壬一、宣说证悟空性而解脱

现无体性故,舍弃值乐爱,

及离痛苦爱,见此而解脱。

壬二、认清证悟空性之有境心后

破其成实

若谓谁见心,名言中说心,

无心所无心,实无不许俱。

 

庚二(大小乘所说空性)分二

辛一、仅得解脱亦需证悟无明之

对治——空性

如是真如中,知无众生已,

犹如无因火,无住取涅槃。

辛二、大小乘之差别

菩萨具如此,而许定菩提,

 彼唯以悲心,受生至菩提。

 

己二

(制止舍弃大乘法藏) 分二

 

 

庚一

(广说) 分四

 

辛一

(不应舍大乘之理由) 分二

壬一

(诋毁大乘之 患) 分三

癸一、诋毁大乘之情形

佛于大乘中,宣说菩萨资,

 于彼了不知,极嗔而诋毁。

 

癸二、诋毁之因

不晓功与过,或功作过想,抑或嗔功德,

 致使谤大乘。明知损他过,利他乃功德,

诽谤大乘人,称之嗔德者。

 

癸三、诋毁之过患

不顾自利益,一味喜利他,功德源大乘,

 嗔彼遭焚毁。具信以误持,嗔恨另一方,

信士尚说焚,何况由嗔离?


 

 

 

 

 

 

 

 

 

 

 

 

丙三

教诫修学国王无过之行为

分四

 

第四品

 

国王行为

 

 

 

 

 

 

 

 

 

 

 

 

 

 

 

丁二

广说

分三

 

 

 

 

 

 

戊三

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

分二

 

己二

制止舍弃大乘法藏

分二

 

 

 

 

 

 

 

 

 

 

 

 

 

 

庚一

广说

分四

 

辛一

不应舍大乘之理由

分二

 

壬二

是故不应嗔恨

分五

癸一、以小苦亦可除大苦合理

如医术中说,以毒能攻毒,

 小苦除大苦,如是何相违?

癸二、于暂时虽有微苦却能除大苦之大乘行为不应嗔恨

共称一切法,意主意先行,虽苦以益心,

行利岂无益?苦利后尚为,何况为自他,

安乐与利益,此法是古规。

 

癸三、为大乐努力合理而贪著小乐不合理

若舍小安乐,能见大安乐,愿王见大乐,

 抛弃小安乐。设若不安忍,医师为病愈,

 予药于患者,此非应嗔处。凡成损害者,

智者见有益,一般与特殊,论中皆赞许。

癸四、理当欢喜大乘

大乘之中说,先具大悲行,

无垢之智慧,有心谁谤彼?

癸五、摄义

于极深广义,懈怠未修行,自他之诸敌,由痴谤大乘。

 

 

 

辛二

建立大乘是佛语

分三

 

癸一、大乘法藏无有少许过失

施戒忍精进,禅慧悲体性,

 

壬一(宣说波罗蜜多之行 分三

彼即是乘故,此岂有谬论?

癸二、宣说大乘之摄义

施戒行利他,勤忍为自利,

禅慧解脱因,总摄大乘义。

癸三、是故大乘成立为佛语

二利解脱义,略言佛圣教,

 

唯六波罗蜜,故此是佛语。

壬二、需接受圆满宣说大菩提道之大乘

菩提之大道,福智之自性,

佛说大乘教,愚盲不纳受。

 

 

壬三(从中了知佛之圆满殊胜性)分

癸一、色身与法身之无量因乃大乘中所说

功德如虚空,说佛德无量,佛陀殊胜性,

大乘说忍此。圣者舍利弗,亦不知戒蕴,

 故佛优胜性,无量何不忍?

癸二、小乘中所说之刹那无常尽智与大乘中所说无生智二者于

空性中一义

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尽智无生智,

 实同故当受。空性佛陀体,如是依理观,

二乘智者前,如何不等同?

癸三、若示未通达大乘之义则不破不立而不应嗔恨

如来密意说,非易了知故,说一乘三乘,

 中立护自身。中立无成罪,嗔罪不成善,

故欲己善者,切莫嗔大乘。

 

 

辛三(小乘中所说大乘道果并非圆满)分三

壬一、声闻法藏中未圆满宣说菩萨行

声闻彼乘中,未说菩萨愿,行为及回向,

岂能成菩萨?加持成菩提,佛陀未曾说,

 此义较佛胜,正量他谁有?

壬二、仅以四谛及道品不能成佛

加持四圣谛,及菩提分道,

共同声闻中,佛果以何胜?

壬三、智者理当信受大乘法藏为佛语

住菩提行义,彼经未曾宣,

 

大乘中说故,智者皆当受。

 

犹如声明师,令先读字母,佛陀为所化,宣说堪忍法。

辛四、宣说三乘之必要

有前为遮止,罪业而说法,有前为造福,有前说依二,

 

有前俱不依,深法疑者畏,空悲藏授予,有修菩提者。

庚二、摄义

如是诸智者,切莫嗔大乘,能成圆菩提,故当尤诚信。

倍信大乘者,依彼所说行,证无上菩提,兼得一切乐。

丁三、摄义

施戒安忍法,特为在家说,大悲精藏法,应当稳固修。

丁四、不能学修国王行为则教诫出家

若由世蛮横,依法难持政,为法与名誉,汝应作出家。


科判

颂词

 

 

 

 

 

 

 

 

 

 

丙四

教诫欲得解脱之出家菩萨广行学处

分二

 

第五品

 

僧俗学处

丁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

尔后出家者,初当敬学处,多闻别解脱,戒律勤择义。

次知细微罪,应断诸过根,所宣五十七,努力而观察。

 

 

 

 

 

 

 

 

 

 

 

 

 

 

 

丁二

广说

分二

 

 

 

 

 

 

 

戊一

舍弃过失

分二

 

 

 

 

 

 

 

己一

广说

分三

 

庚一

(宣说忿等初十五法) 分二

 

辛一、宣说忿等十四法

忿令心烦乱,随彼心怀恨,覆即藏罪业,恼即执罪恶。

谄为极虚妄,诳即心不正,嫉以他德忧,悭畏舍施性。

无惭及无愧,不顾自与他。傲为不恭敬,造罪由怒染。

骄矜则放逸,不行一切善。

 

 

辛二、宣说慢

慢相有七种,彼即细分说,骄傲自满者,下下平平等,

 平等胜平等,此性即称慢。认胜或平己,此即为过慢。

认为胜过胜,思更高过高,名为慢过慢,厉如疮上痈。

所谓之近取,五蕴本空性,愚昧执为我,彼即称我慢。

未得果思得,即名增上慢。称赞造罪业,智慧知邪慢。

谓无所作为,轻毁自己者,称之为卑慢。简略说七种。

 

 

庚二、宣说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

诈现威仪者,护根为利敬。谄媚奉承者,柔语为利敬。旁敲侧击者,

 为得赞他财。巧取讹索者,为利面讽他。赠微博厚者,图利赞前得。

说过即他错,再三而重复。无悦不观察,内起忧愁心。遍贪自劣具,

 劣贪即懈怠。异想自他想,贪嗔暗遮障。凡是不作意,说心无见解。

于诸如法事,懈怠失恭敬。师不作佛想,许为恶劣士。耽著小缠缚,

 彼由欲贪生。遍耽即由欲,所生大缠缚。贪即于己物,具有贪欲意。

耽著他之物,名谓非理贪。贪爱所断女,赞即非法贪。欲罪无功德,

 诈现具功德。大欲极贪婪,反之为知足。得欲自尽力,令他知己德。

不忍即不堪,作害及痛苦。无规即不敬,阿阇黎师事。

不乐法谏者,不恭如法语。联系亲属念,于亲更眷恋。

如是爱对境,评说其功德。不死分别念,死怖不忧虑。

 

庚三、宣说显扬自之功德等

随知之分别,尽己所能令,他晓自功德,思维作上师。爱他之妄念,

 于他起贪恋。害心而接触,思诸利不利。不喜无坚固。欲合乃追意。

懒惰无精进,身体懈怠事。变由烦恼牵,身语皆变化。食欲不振者,

 过量身不适。心极下劣者,说为心怯懦。贪结即希求,五种妙欲境。

害心我伴敌,三时皆无义。心身沉重故,离作即萎靡。睡眠掉举者,

心身极不静。悔由懊作恶,后由忧恼生。于谛三宝等,三心二意疑。

己二、摄义

菩萨断此等,戒师尤应断。

 

 

 

 

戊二

应取功德

分二

 

 

 

 

己一

暂时之功德

分二

 

庚一

(总说) 分四

辛一、略说功德之本体

已离彼诸过,诸德轻易依,略说菩萨德,

布施及持戒,安忍与精进,定慧慈悲等,

辛二、认清各自之本体

布施舍自财,持戒利他行,安忍断嗔恚,精进即乐善。

定一缘无染,慧择谛实义。悲于诸有情,哀悯一味慧。

辛三、各自之果

施财戒安乐,忍美精进威,定寂慧解脱,悲成一切利。

辛四、共同之果

无余此七法,同依波罗蜜,获不可思智,世间之怙主。

 

庚二

十地之安立

分三

辛一、如所说声闻八地般菩萨分十地

声闻乘中说,声闻有八地,

 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

 

 

 

辛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 德)分二

壬一、总义

 

 

 

 

 

壬二、论义

第一极喜地,菩萨欢喜故,已断除三结,生于佛种族。

彼之异熟果,施度最殊胜,震动百世界,成为赡洲王。

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纤尘不染故,自守彼等故。

彼之异熟果,戒度最殊胜,成为七宝主,利生转轮王。

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

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

第四名焰慧,放正智光故,一切菩提分,尤为修行故。

彼之异熟成,离诤之天王,萨迦耶见生,尽毁乃智者。

第五名难行,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

彼异熟感成,兜率之天王,能除诸外宗,烦恼恶见处。

第六名现前,现前佛法故,修行止观已,得灭增上故。


 

 

 

 

 

 

 

 

丙四

教诫欲得解脱之出家菩萨广行学处

分二

 

第五品

 

僧俗学处

 

 

 

 

 

 

 

 

 

 

 

 

 

 

 

 

丁二

广说

分二

 

 

 

 

 

 

 

 

 

 

 

 

 

 

 

戊二

应取功德

分二

 

 

己一

(暂时之 德) 分二

 

 

庚二

(十地之 立) 分三

 

辛二

(十 地各 自本 体及 功德 分二

 

 

 

二、论义

彼异熟感成,化乐之天王,声闻不能夺,能息高慢者。

第七名远行,数具远行故,刹那刹那间,入于灭定故。

彼之异熟成,他化之天王,现证圣谛故,成大阿阇黎。

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念故,不动身语意,行境不可思。

异熟果感得,一千梵天主,罗汉独觉等,择义不可夺。

第九名善慧,犹如王太子,因得无碍解,此地慧善妙。

彼之异熟成,二千界梵主,有情心疑问,罗汉不可夺。

第十名法云,降妙法雨故,菩萨蒙佛陀,光明灌顶故。

彼之异熟成,净居之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

辛三、摄义

如是彼十称,菩萨之十地。

 

 

 

 

 

 

 

 

 

 

己二

究竟之功德

分二

 

辛一、佛陀无边功德依于十力

佛地与彼异,广大不可量,

庚一(宣说佛陀每一功德亦无量分二

于此简言之,具足十种力。

 

辛二、功德无量之喻

彼力即一一,如众不可量,

诸佛之无量,如诸方虚空,

 

 

地水火及风,笼统宣说已。

 

 

 

 

 

 

庚二

于彼诚信生胜解之因

分四

 

壬一、以佛陀无量功德之理由而

设若因仅此,未见无限量,

辛一(佛陀功德无量之

生诚信

于佛之无量,不起诚信心。

壬二、积累无量福德之理

故佛像塔前,抑或于余处,

因——顶礼

一日三时诵,如此二十颂。

等七支供福

 

诸佛正法僧,以及菩萨前,恭敬皈依毕,

德无量)分三

壬三、积资之诸门摄于七支供中

顶礼应供处。忏悔罪恶业,广修众福德,

有情之福善,一切皆随喜。我稽首合掌,

 

 

请转妙法轮,乃至众生存,请佛久住世。

 

愿以我作福,已作及未作,有情悉皆具,无上菩提心。

 

愿众皆无垢,根圆离无暇,行为有自在,正命悉具足。

 

愿诸有情众,手中具财宝,资具皆无量,无尽至生死。

 

愿凡诸女人,恒成大丈夫,诸有情慧目,戒足悉具足。

 

愿有情具色,形妙大威光,见喜无病疫,长寿具大力。

 

愿皆通方便,脱离诸苦痛,勤向三宝尊,富有佛法财。

 

愿修慈悲喜,弃惑平等住,施戒忍精进,定慧作严饰。

辛二、为利无量所缘

愿圆诸资粮,相好极鲜明,不可思十地,不断而经行。

境而回向一切善根

愿我亦具足,彼德余诸饰,解脱一切过,倍悯诸有情。

并发各种愿

愿诸有情心,意愿皆满足,恒常而遣除,一切众生苦。

 

愿遍诸世界,恐怖之士夫,听闻我名号,极度畏惧消。

 

愿以见忆我,闻名诸众生,不乱住本性,定得圆菩提,

 

生生世世中,获得五神通。愿于诸苍生,恒常行利乐。

 

愿诸世间界,欲行罪恶者,悉皆无害心,恒常顿遮止。

 

愿如地水火,风药旷野树,众生于恒常,随意而受用。

 

如命爱有情,胜过爱自我,众罪成熟我,我乐予众生。

 

纵有一含识,未得解脱间,我虽得佛果,誓愿住三有。

辛三、福德无法定量

如是所说福,设若具形色,

尽恒河沙数,世界不能容。

辛四、安立合理性

彼是世尊说,理由此亦明,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


科判

颂词

 

 

 

 

 

 

 

乙三

宣说结行

分五

 

丙一、(以命喻教诲生起法喜并行持 分二

 

丁一、教诫生起欢喜

如是我为汝,简要所说法,

你如恒惜身,当以珍爱之。

何者重彼法,实为爱自身,

若需利所爱,彼成法作用。

丁二、教诫依四法因果

之理

故如己依法,如法而修行,

如行依智慧,如慧依智者。

 

丙二(教诲依止善知识)分二

丁一、不依上师之过患

清净慈具慧,由辩利益说,

谁虑己恶劣,彼亦毁自利。

 

丁二、上师之法相

善知识法相,略说当了知,

 知足悲具戒,有除烦恼慧,

彼等若教诲,汝应知恭敬。

 

 

丙三(教诲见行圆满成就胜果) 分二

丁一、真实教诲

依此圆满规,成就最胜果。

 

 

丁二(特别教诫)分三

 

戊一、广见行

于众实柔语,安详具威严,

 具理不轻毁,自在善妙言。

善调离随眠,庄严心寂静,

无掉不拖延,无谄决定行。

戊二、略见行

决定如满月,光彩如秋日,

 深沉如大海,坚固如须弥。

戊三、极略见行

脱离诸过咎,严饰诸功德,

 有情生存因,成就遍知果。

丙四、此法不仅于国王亦教诫他众

此法非独为,国王一人说,

 亦欲如应利,其余众生说。

 

丙五(劝勉国王身体力行 分二

丁一、平时理当思维论义

为令自他众,成就正等觉,

国王于此论,日日当思维。

 

丁二、教诫归纳为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持戒敬上师,安忍无嫉妒,

 离悭无所求,具足利他财。

利济贫困者,胜摄弃非胜,

恒常持正法,为得大菩提。

 

7:甲四(末义)分二

 

 

 

 

甲四

末义

分二

 

乙一

、由谁所造

《教王宝鬘论》,是开显一切妙法之精华义、圆满诠解本师佛陀显密所摄之教、诸多经续中授记的阿阇黎大尊者吉祥怙主、成就金刚乘殊胜禁行的圣者龙树菩萨撰著圆满。

有些智者认为此论应放在《教言集》当中,而不能算在《中观正理集》之列;有些论师则将此论列为《中观六论》之一。

本来,中观与教言并不相违,主要是针对国王宣说二规的取舍。

不单单是讲述君主法规,也详细说明了甚深的二无我并涉及《十地经》等中所说的许多内容。

因此,正如《入中论》一样,纳入《中观论》之列

而算在《中观理集六论》中,如同《显句论》的结尾将此论也算在其中一样。

 

乙二

、由谁所译

由教法前弘时期法王梵天花(指国王赤松德赞)的发愿力,住于佛地的莲花生大士等若干成就者上师及众多班智达出世后,使得雪域显密正法的朝阳冉冉升起,印度堪布布雅嘎绕札巴及雪域唯一明目藏地的化身译师噶、焦、祥三位当中的噶瓦拜则由梵语翻译成藏语并校正审订。

后来,印度堪布谢嘎那嘎瓦玛、藏地宁玛派大译师僧人巴仓尼玛札巴结合印度三个版本,根据圣者龙树师徒不共意趣再次翻译校勘审订。

前面的译本多数保留邬金与汉地等各自的方言,而在藏语上运用起来极不方便,(后面的译本)遵照金刚手化身大尊主国王赤热巴坚的指令而相合西藏语言翻译,不是以直译为主,而是意译,因此行文鲜明、突出意义为一大特点。

可以肯定,先前的译师们全是住地菩萨,因为《无垢光》教证中已明确指出他们是所

有佛典的结集者。


意海中生稀有之妙语,佛教如照四洲之日月,具足善义璀璨之光芒,成为茫茫苍生一胜道。

凡是善说珍视佛亲言,理由等持王经可为证,具足清净四理之此论,诸善缘士为何不希求?

轮回之法外道亦不贪,欲入解脱宝洲美宅者,若持空性大悲游舞力,谁人懈怠偃卧床榻中?

累劫之中拥有明媚日,尚未遣除久熏之愚暗,顿然能驱散之自然智,依于如此听闻俱生缘。

多闻喜不自禁而陶醉,仍于浩瀚无垠所知法,以极喜慧苦行而受持,智者精彩传记当拜阅。

具离慧眼过咎士夫中,欲妙肮脏粪便之池内,享用不净昆虫蠢蠢动,丧失法之容颜真可悲。

精髓佛法妙鼓音,天人亦生欢喜心,如云中出苍鸣声,孔雀翩翩而起舞。世间八风未接触,

业惑冰雹未摧毁,前无令喜极稀奇,正法花园当欣赏。通达善说缘起性,一味无生之本义,

具有千目之天王,尽其所见岂能比?锐利锋芒虽未磨,然依智慧刃秘藏,成百上千之结缚,

顿时斩断即特法。畅饮获得极喜者,遍知佛教甘露味,无数诣至寂灭果,闻而心中生净信。

犹如田间生绿苗,一切农夫皆欢悦,自缘福分河流涌,清洗颜面之莲花。如不通言之婴儿,

执著水月为实有,圣者自现虚幻中,愚者非理视颠倒。善说纯金所制成,新颖项链赐光辉,

成为其敌疑虑见,无可比拟皆消失。智慧青莲所孕育,句义甜美之花汁,相合智者蜜蜂意,

为辨别法而奉献。恶分别井极欺惑,充满傲慢之青蛙,正士秉性大海中,不喜趋入自餍足。

地藏劣性铁基上,绘制图案锦缎般,此实相之真胜义,融于何者当观察。低等树木之顶端,

不生白色旃檀花,徒劳无义之琐事,身为智者谁沉迷?坚实庄严教丝线,穿连宝珠之秘诀,

臵于正士众会间,自高称奇天人赞。照亮雪域之祖师,前译教派得授记,化身智者及译师,

深恩厚德不可思。此理福德之甘霖,洒向佛教诸大地,夏季繁荣之景象,无边众生得欣慰。

愿以悲手长久护,有海众者大魄力,以菩提心屡屡涤,导师菩萨遍国度。愿以如摩尼宝德,

赐予净心光明智,荷担弘法利生业,智成就者满此世。

方位僧团和合清净戒,法行胜利鼓声常回荡,白法吉祥天神相协助,三地善相名称缘显著。

不知虚空自吹自擂声,急奔乌鸦汇集之前时,依威严金刚步一妙音,驱至私欲莽莽丛林中。

吉祥殊胜之佛尊,三轮巨响虽隐晦,愿得忆正法总持,不忘受持至有际。

俱生三学财妙身,智成就者总摄持,断除欲心毒性伴,成为博爱众生亲。此依佛语正善说,然若有心痴迷染,获得证悟圣者前,忏悔祈愿赐清净。

此《教王中观宝鬘论广释》,一方面想利益周围那些依止自己的求学者,一方面发愿自己世世串习善说,以此为缘,自寿七十岁时于前译教法拉宗寺附近齐美静处,于诸佛陀化现的诸多善知识前得受甘露教言者,拥有堪布秋智或者夏哲单毕嘉灿撰写,所有破立词句,是针对有些对自己

怀恨加以辩驳者,而绝非是遮破前辈大德的教言。

嗡索德:

圆显佛教龙树尊,刻意教授诸法王,明三士道所有轨,稀有典籍宝鬘论,

 示不了义了义教,非分有寂善妙诠,无尽法施如意树,为续佛教而刻印,

讲修闻思修顺缘,所得善资无死云,普降吉祥之妙雨,利乐时节硕果丰。

愿具宿业善缘者,不散无义八法事,离懈怠网昼夜中,传出讲辩著妙音。

愿住各方诸君主,如法而行政权坚,弘法利生为根本,堪作完美之法王。

善神喜兆日月辉,魔众毒气已消散,三地有情如圆劫,安乐光明如虚空。

愿凡结缘有情母,暂时常享增上生,不久轻易而成就,众生至尊之果位。

愿吉祥!

2005   年冬译毕于上海仁济医院

2007   年春于色达喇荣校对审订

 

a_2_07_中观宝鬘论广释.txt · 最后更改: 2021/05/09 22:53 由 kepan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