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_12_01_大乘止观法门

科判pdf

                  大乘止观法门 科判

                         南狱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释道净 整理 1 稿 qq 973451196 校对

 

 

 

0-12 )总表


科判

原文

 

 

 

 

 

 

 

 

 

 

 

 

 

 

 

 

 

 

 

 

全文分五

卷一

行者若欲修之,当于下止观体状文中学。若有所疑不决,然后遍读,当有断疑之处也。又此所明,悉依经论,其中多有经文论偈,不得不净御之,恐招无敬之罪。

有人问沙门曰:夫禀性斯质,托修异焉。但匠有殊雕,故器成不一。吾闻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鉴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闻正法尔。

沙门曰:余虽幼染缁风,少餐道味,但下愚难改,行理无沾。今辱子之所问,莫知何说也。外人曰:唯然,大德!愿无惮劳,为说大乘行法!谨即奉持,不敢遗忘。

沙门曰:善哉佛子!乃能发是无上之心,乐闻大乘行法。

汝今实时已超二乘境界,况欲闻而行乎。然虽发是胜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万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经论为子略说大乘止观二门。

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外人曰:善哉愿说!充满我意,亦使余人展转利益,则是传灯不绝,为报佛恩。沙门曰:谛听善摄!为汝说之。

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

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外人曰:余解昧识微,闻斯未能即悟。愿以方便,更为开示! 沙门曰:然更当为汝广作分别,亦令未闻寻之取悟也。

就广分别止观门中作五番建立:

一、明止观依止;二、明止观境界;三、明止观体状;四、明止观断得;五、明止观作用。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一、出众名                                                    (表 1-1

丙二、释名义                                                    (表 1-2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一、举离相以明净心                                         (表 1-5

丁二、举不一不异以论法性                                     (表 1-5

 

三、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一、空如来藏                                         (表 1-5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辛一、具足无漏性功德法     (表 1-7

观依止

己一、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分二

庚一、净法

分二

辛二、具足出障净法         (表 1-7

庚二、染法

分二

辛一、具足染性(1-7 卷二1-9

辛二、具足染事            (表 1-10

 

庚一、圆融无碍法界法门                (表 1-10

 

(表 1

己二、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二、因果法身名别之义                (表 1-12

庚三、真体在障出障之理                (表 1-13

庚四、事用相摄之相                    (表 1-13

庚五、治惑受报不同之义                (表 1-15

 

庚六、共不共相识                      (表 1-17

乙二、明何所依止

卷三 (1-18

21

 

丙一、以何依止体状                           (表 1-18

乙三、明以何依止分三

丙二、破小乘人执                             (表 1-19

 

丙三、破大乘人执                             (表 1-19

甲二、

乙一、总明三性

2-1

 

丙一、真实性分二

丁一、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表 2-1

明止观

 

丁二、无垢净心以为真实性(表 2-1

境界分

 

丙二、依他性分二

丁一、净分依他性        (表 2-2

乙二、别明三性分三

丁二、染分依他性        (表 2-2

2

 

丙三、分别性分二

丁一、清净分别性        (表 2-2

3

 

丁二、染浊分别性        (表 2-3

 


 

 

 

 

 

 

全文分五

 

甲三、明止观体状分二

36

乙一、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一、依分别性以明

3-1

丙二、约依他性以显

3-2

丙三、对真实性以示

3-2

乙二、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一、分别性中止观体状

3-4

丙二、依他性中止观体状 卷四(3-5

丙三、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3-5

 

 

甲四、明止观断得分三

43

乙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丙一、观门       (表 4-1

丙二、止门       (表 4-2

乙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丙一、观门       (表 4-2

丙二、止门       (表 4-2

乙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丙一、观门       (表 4-2

丙二、止门       (表 4-2

 

 

甲五、明止观作用分三

54

乙一、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分二

丙一、观门礼佛   (表 5-2

丙二、止门礼佛   (表 5-3

乙二、食时亦有止观两门分二

丙一、观门       (表 5-4

丙二、止门       (表 5-4

乙三、大小便利亦有止观分二

丙一、观门       (表 5-4

丙二、止门       (表 5-4

 

1-121 ) 甲一、明止观依止分三 卷一

科判

原文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就第一依止中复作三门分别:

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初、明何所依止者,谓依止一心,以修止观也。就中复有三种差别:

一、出众名;二、释名义;三、辨体状。

 

丙一、出众名

初出众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 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

如是等名,无量无边,故言众名。

 

 

 

 

 

 

 

 

丙二

、释名义

次辨释名义。

问曰:云何名为自性清净心耶?

答曰:此心无始以来虽为无明染法所覆,而性净无改,故名为净。何以故? 无明染法本来与心相离故。云何为离?谓以无明体是无法,有即非有。

以非有故,无可与心相应,故言离也。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中实本觉,故名为心。故言自性清净心也。

问曰:云何名为真如?

答曰: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诸妄,有即非有。

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

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

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

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以为佛性?

答曰: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问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觉?

答曰:不觉即是无明住地。若此净心是无明者,众生成佛,无明灭时,应无真心。何以故?以心是无明故。既是无明自灭,净心自在,故知净心非是不觉。

又复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二

、释名义

问曰:何不以自体是觉,名之为觉,而以非不觉故,说为觉耶? 答曰: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

是故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此即偏就心体平等说也。

若就心体法界用义以明觉者,此心体具三种大智,所谓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是觉心体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为觉性也,是故须知同异之义。云何同?

谓心体平等即是智觉,智觉即是心体平等,故言同也。复云何异? 谓本觉之义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种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

心体平等之义是体,故凡圣无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异。应如是知。问曰:智慧佛者,为能觉净心,故名为佛?为净心自觉,故名为佛?

答曰:具有二义:一者、觉于净心;二者、净心自觉。虽言二义,体无别也。此义云何?谓一切诸佛本在凡时,心依熏变,不觉自动,显现虚状。

虚状者,即是凡夫五阴及以六尘,亦名似识、似色、似尘也。似识者,即六、七识也。

由此似识念念起时,即不了知似色等法但是心作,虚相无实,以不了故,妄执虚相以为实事。妄执之时,即还熏净心也。

然似识不了之义,即是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

是故经言:「于缘中痴。」故似识妄执之义,即是妄想所执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时无明熏心故,令心不觉,即是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也。

妄想熏心故,令心变动,即是业识。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尘种子。

似识熏心故,令心成似识种子。此似尘、似识二种种子,总名为虚状种子也。然此果时无明等,虽云各别熏起一法,要俱时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

以不相离,相藉有故。若无似识,即无果时无明;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不成妄境。

是故四种俱时和合,方能现于虚状之果。何以故?

以不相离故,又复虚状种子依彼子时无明住故,又复虚状种子不能独现果故。

若无子时无明,即无业识;若无业识,即虚状种子不能显现成果,亦即自体不立。是故和合方现虚状果也。是故虚状果中还具似识、似尘、虚妄无明、妄执。

由此义故,略而说之,云不觉故动,显现虚状也。

如是果子相生,无始流转,名为众生。后遇善友,为说诸法皆一心作,似有无实。闻此法已,随顺修行,渐知诸法皆从心作,唯虚无实。

若此解成时,是果时无明灭也。无明灭故,不执虚状为实,即是妄想及妄境灭也。尔时意识转名无尘智,以知无实尘故。

虽然,知境虚故,说果时无明灭,犹见虚相之有。

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灭,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时无明,亦名迷理无明,但细于前迷事无明也。

以彼粗灭故,说果时无明灭也。

又不执虚状为实故,说妄想灭,犹见有虚相,谓有异心,此执亦是妄想,亦名虚相,但细于前。以彼粗灭故,言妄想灭也。

又此虚境以有细无明妄想所执故,似与心异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细于前。以其细故,名为虚境。又彼粗相实执灭,故说妄境灭也。

以此论之,非直果时迷事无明灭息,无明住地亦少分除也。

若不分分渐除者,果时无明不得分分渐灭,但相微难彰,是故不说住地分灭也。今且约迷事无明灭后,以说住地渐灭因由,即知一念发修已来,亦能渐灭也。 此义云何?谓以二义因缘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微薄。二义者何?

一者、知境虚智熏心故,令旧无明住地习气及业识等渐除也。何以故?

智是明法性,能治无明故。二者、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故,虽更起无明住地等, 即复轻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

何以故?以能熏微细故,所起不觉,亦即薄也。以此义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损灭也。

如迷事无明灭后既有此义,应知一念创始发修之时,无明住地即分灭也。

以其分分灭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时迷事无明灭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二

、释名义

自迷事无明灭后,业识及住地无明渐薄,故所起虚状果报亦转轻妙,不同前也。以是义故,似识转转明利,似色等法复不令意识生迷,以内识生外色尘等俱细利

故,无尘之智倍明。

无明妄想极薄,还复熏心,复令住地无明业识习气渐欲向尽,所现无尘之智为倍明了。

如是念念转转熏习故,无明住地随尽所起无尘之智,即能知彼虚状果报体性非有, 本自不生,今即无灭,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以唯心外无法故,此智即是金刚无碍智也。

此智成已,即复熏心。心为明智熏故,即一念无明习气于此即灭。无明尽故,业识染法种子习气即亦随坏。

是故经言:「其地坏者,彼亦随坏。」即其义也。

种子习气坏故,虚状永泯;虚状泯故,心体寂照,名为体证真如。何以故? 以无异法为能证故,即是寂照,无能证、所证之别,名为无分别智。何以故? 以此智外,无别有真如可分别,故此即是心显成智。

智是心用,心是智体,体用一法,自性无二,故名自性体证也。如似水静内照,照润义殊,而常湛一。何以故?

照润润照故。心亦如是,寂照义分,而体融无二。何以故? 照寂寂照,故照寂顺体,寂照顺用。

照自体名为觉,于净心体自照,即名为净心自觉,故言二义一体,此即以无分别智为觉也。

净心从本已来具此智性,不增不减,故以净心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净心为佛性。

又此净心自体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复为净业所熏,出生报、应二佛,故以此心为佛性也。

又复不觉灭故,以心为觉。动义息故,说心不动。

虚相泯故,言心无相。然此心体非觉非不觉,非动非不动,非相非无相。虽然,以不觉灭故,说心为觉,亦无所妨也。

此就对治出障心体以论于觉,不据智用为觉。

又复净心本无不觉,说心为本觉;本无动变,说心为本寂;本无虚相,说心本平等。

然其心体非觉非不觉,非动非不动,非相非无相。虽然,以本无不觉故,说为本觉,亦无所失也。

此就凡圣不二以明心体为如如佛,不论心体本具性觉之用也。问曰:若就本无不觉名为佛者,凡夫即是佛,何用修道为?

答曰:若就心体平等,即无修与不修,成与不成,亦无觉与不觉。

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又复若据心体平等,亦无众生、诸佛与此心体有异。故经偈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然复心性缘起法界法门,法尔不坏,故常平等、常差别。常平等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常差别故,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反流尽源,说名为佛。

以有此平等义故,无佛无众生,为此缘起差别义故,众生须修道。问曰:云何得知心体本无不觉?

答曰:若心体本有不觉者,圣人证净心时,应更不觉,凡夫未证得,应为觉。既见证者无有不觉,未证者不名为觉,故定知心体本无不觉。

问曰:圣人灭不觉故,得自证净心。若无不觉,云何言灭? 又若无不觉,即无众生。

答曰:前已具释,心体平等,无凡无圣,故说本无不觉。不无心性缘起,故有灭有证,有凡有圣。

又复缘起之有,有即非有,故言本无不觉。

今亦无不觉,然非不有,故言有灭有证,有凡有圣。但证以顺用入体即无不觉,故得验知心体本无不觉。

但凡是违用,一体谓异,是故不得证知平等之体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二

、释名义

问曰:心显成智者,为无明尽故,自然是智,为更别有因缘?

答曰:此心在染之时,本具福智二种之性,不少一法,与佛无异,但为无明染法所覆故,不得显用,后得福智二种净业所熏故,染法都尽。

然此净业除染之时,即能显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谓相好、依报、一切智等。智体自是真心性照之能,智用由熏成也。

问曰:心显成智,即以心为佛性。心起不觉,亦应以心为无明性。答曰:若就法性之义论之,亦得为无明性也。

是故经言:「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也。」问曰:云何名此心以为法身?

答曰:法以功能为义,身以依止为义。

以此心体有随染之用,故为一切染法之所熏习,即以此心随染故,能摄持熏习之气,复能依熏显现染法,即此心性能持能现二种功能,及所持所现二种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与心不一不异,故名此心以为法身。

此能持之功能与所持之气和合,故名为子时阿黎耶识也。依熏现法之能,与所现之相和合,故名为果报阿黎耶识。此二识体一用异也。

然此阿黎耶中即有二分:

一者、染分,即是业与果报之相;二者、净分,即是心性及能熏净法,名为净分。以其染性即是净性,更无别法故,由此心性为彼业果染事所依故,说言生死依如

来藏,即是法身藏也。

又此心体虽为无量染法所覆,即复具足过恒河沙数无漏性功德法,为无量净业所熏故。

此等净性,即能摄持熏习之气,复能依熏显现诸净功德之用,即此恒沙性净功德及能持能现二种功能,并所持所现二种净用,皆依此一心而立,与心不一不异,故名此心为法身也。

问曰:云何复名此心为如来藏?

答曰:有三藏: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

所言能藏者,复有二种:一者、如来果德法身;二者、众生性德净心;并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无所妨碍,故言能藏名藏。

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起,目之为来。此即是能藏名如来藏也。

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为无明 藏所覆藏,故名为所藏也。藏体无异无相,名之为如;体备染净二用,目之为来。

故言所藏名藏也。

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于子。

此心亦尔,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也。是故经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

又复经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又复经言:「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而生也。」

故染净平等,名之为如;能生染净,目之为来。故言能生名如来藏也。

问曰:云何复名净心以为法界?

答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 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诸法,故言法界。问曰:云何名此净心以为法性?

答曰:法者,一切法;性者,体别义。

以此净心有差别之性,故能与诸法作体也。又性者,体实不改义。

以一切法皆以此心为体,诸法之相自有生灭,故名虚妄。此心真实,不改不灭,故名法性也。

其余实际、实相等无量名字,不可具释。

上来释名义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次出体状。所言体状者,就中复有三种差别:

一、举离相以明净心;二、举不一不异以论法性;三、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

虽复三种差别,总唯辨此净心体状也。

 

 

 

 

 

 

 

 

 

丁一

、举离相以明净心

第一、明离相者,此心即是第一义谛真如心也。

自性圆融,体备大用,但是自觉圣智所知,非情量之能测也,故云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何以故?心体离名相故。

体既离名,即不可设名以谈其体。心既绝相,即不可约相以辨其心。

是以今欲论其体状,实亦难哉!唯可说其所离之相、反相、灭相而自契焉。所谓此心从本已来离一切相,平等寂灭,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

无相,非亦有相,非亦无相,非去来今,非上中下,非彼非此,非静非乱,非染非净,非常非断,非明非暗,非一非异等。

一切四句法总说,乃至非一切可说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说不可念法。何以故? 以不可说不可念,对可说可念,生非自体法故,即非净心。

是故但知所有可说可念、不可说不可念等法,悉非净心,但是净心所现虚相。然此虚相各无自实,有即非有,非有之相亦无可取。何以故?有本不有故。若有本不有,何有非有相耶?

是故当知,净心之体不可以缘虑所知,不可以言说所及。

何以故?以净心之外无一法故。若心外无法,更有谁能缘能说此心耶? 是以应知所有能缘能说者,但是虚妄不实故有,考实无也。

能缘既不实,故所缘何得是实耶?能缘、所缘皆悉不实故。净心既是实法,是故不以缘虑所知也。

譬如眼不自见,以此眼外更有他眼。

能见此眼,即有自他两眼。心不如是,但是一如,如外无法。又复净心不自分别,何有能分别取此心耶?

而诸凡惑分别净心者,即如痴人大张己眼,还觅己眼。复谓种种相貌是己家眼,竟不知自家眼处也。

是故应知有能缘、所缘者,但是己家净心为无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己性, 即妄生分别,于己心外建立净心之相,还以妄想取之以为净心。

考实言之,所取之相正是识相,实非净心也。

问曰:净心之体既不可分别,如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妄念分别体是净心,但以分别不息,说为背理。作此知已,当观一切诸法、一切缘念有即非有,故名随顺。

久久修习,若离分别,名为得入,即是离相体证真如也。

此明第一、离相以辨体状竟。

 

丁二、举不 一不 异以 论法

次明不一不异以辨体状者。

上来虽明净心离一切分别心及境界之相,然此诸相复不异净心。何以故?此心体虽复平等,而即本具染净二用。

复以无始无明妄想熏习力故,心体染用依熏显现,此等虚相无体,唯是净心,故言不异。又复不一。何以故?

以净心之体虽具染净二用,无二性差别之相,一味平等,但依熏力所现虚相差别不同。

然此虚相有生有灭,净心之体常无生灭,常恒不变,故言不一。

此明第二、不一不异以辨体状竟。

三、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次明第三、二种如来藏以辨体状者。

戊一

、空如来藏

初明空如来藏。何故名为空耶?

以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

如以巾望兔,兔体是无,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现。所现之兔,有即非有。

心亦如是,但以染净二业幻力所熏故,似染似净二法现也。

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经言:「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一

、空如来藏

又复经言:「五阴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彼如幻。」

又复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此等经文皆据心体平等,以泯染净二用。

心性既寂,是故心体空净,以是因缘,名此心体为空如来藏,非谓空无心体也。

问曰:诸佛体证净心,可以心体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说为非有。众生既未证理,现有六道之殊,云何无耶?

答曰:真智真照,尚用即常寂,说之为空,况迷暗妄见,何得不有? 有即非有。

问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

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见有,何为不得无迷而横起迷?空华之喻,于此宜陈。

问曰:诸余染法可言非有,无明既是染因,云何无耶?

答曰:子果二种无明,本无自体,唯以净心为体,但由熏习因缘,故有迷用。以心往摄,用即非有,唯是一心。

如似粟麦,本无自体,唯以微尘为体,但以种子因缘,故有粟麦之用。以尘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尘。无明亦尔,有即非有。

问曰:既言熏习因缘,故有迷用,应以能熏之法即作无明之体,何为而以净心为体?

答曰:能熏虽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灭,何得即作所起体耶?

如似麦子,但能生果,体自烂坏,归于微尘,岂得春时麦子即自秋时来果也?

若得尔者,劫初麦子今仍应在。

过去无明亦复如是,但能熏起后念无明,不得自体不灭,即作后念无明也。

若得尔者,无明即是常法,非念念灭。

既非常故,即如灯焰,前后相因而起,体唯净心也。

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净心为空如来藏也。问曰:果时无明与妄想,为一为异?子时无明与业识,为一为异? 答曰:不一不异。何以故?以净心不觉故动,无不觉即不动。

又复若无无明,即无业识。

又复动与不觉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故子时无明与业识不异也。

又不觉自是迷暗之义,过去果时无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时无明为因也。动者,自是变异之义,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为因也,是故子时

无明与业识不一。

此是子时无明与业识不一不异也。

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者,无明自是不了知义。

从子时无明生故,即以彼子时无明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别之义。从业识起故,即以彼业识为因,是故无明妄想不一。

复以意识不了境虚故,即妄生分别。若了知虚,即不生妄执分别。又复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亦无无明。

又复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是故不异。此是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也。

以是义故,二种无明是体,业识妄想是用。

二种无明自互为因果,业识与妄想亦互为因果。若子果无明互为因者,即是因缘也。

妄想与业识互为因者,亦是因缘也。 若子时无明起业识者,即是增上缘也。果时无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缘也。

上来明空如来藏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次明不空如来藏者,就中有二种差别:

一、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

 

 

 

 

 

 

 

 

 

 

 

 

 

 

 

 

己一

、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分二

第一、明染净二法中,初明净法,次明染法。

 

 

 

 

 

 

 

 

 

 

 

 

 

庚一

、净法分二

初明净法中,复有二种分别:

一、明具足无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净法。

辛一、具足无漏性功德法

第一、具无漏性功德者,即此净心虽平等一味,体无差别,而复具有过恒沙数无漏性功德法,所谓自性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

如是等无量无边性净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论》广明也。

净心具有此性净法,故名不空。

 

 

 

 

 

 

 

 

辛二

、具足出障净法

第二、具出障净德者,即此净心,体具性净功德,故能摄持净业熏习之力。由熏力故,德用显现。此义云何?

以因地加行般若智业熏于三种智性,令起用显现,即是如来果德三种大智慧也。

复以因地五波罗蜜等一切种行熏于相好之性,令起用显现,即是如来相好报也。然此果德之法虽有相别,而体是一心。

心体具此德故,名为不空,不就其心体义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体平等,非空不空故。

问曰:能熏净业,为从心起,为心外别有净法以为能熏耶? 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义云何?

谓所闻教法悉是诸佛菩萨心作。

诸佛心、菩萨心、众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

复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复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复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于果德,故果复是一心作也。

以此言之,一心为教,乃至一心为果,更无异法也。

以是义故,心体在凡之时,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为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显用也。

若本无解等之性者,设复熏之,德用终不显现也。

如是真金,本有器朴之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椎锻而加, 故器朴等用不现。

后加以钳椎,朴器成器次第现也。

若金本无朴器成器之性者,设使加以功力,朴用成用终难显现。

如似压沙求油,钻冰觅火,锻冰为器,铸木为瓶,永不可成者,以本无性故也。

是故论言:「若众生无佛性者,设使修道,亦不成佛。」

以是义故,净心之体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

是故此德唯以一心为体,一心具此净德,故以此心为不空如来藏也。

 

 

 

庚二

、染法分二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复有二种差别: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

 

 

 

辛一

、具足染性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虽复平等离相,而复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经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即是能生生死。

又复经言:「即是法身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即是能作生死也。问曰:若心体本具染性者,即不可转凡成圣。

答曰:心体若唯具染性者,不可得转凡成圣。既并具染净二性,何为不得转凡成圣耶?

问曰:凡圣之用既不得并起,染净之性何得双有耶?

答曰:一一众生心体,一一诸佛心体,本具二性,而无差别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坏,但以染业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显矣。

净业熏净性故,即涅槃之用现矣。然此一一众生心体依熏作生死时,而不妨体有净性之能;一一诸佛心体依熏作涅槃时,而不妨体有染性之用。

以是义故,一一众生、一一诸佛悉具染净二性。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一

、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分

 

 

 

 

 

庚二

、染法分二

 

辛一

、具足染性

法界法尔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后不俱。 是以染熏息故,称曰转凡;净业起故,说为成圣。

然其心体二性实无成坏,是故就性说故,染净并具;依熏论故,凡圣不俱。是以经言「清净法中不见一法增」,即是本具性净,非始有也。

「烦恼法中不见一法减」,即是本具性染,不可灭也。

然依对治因缘,清净般若转胜现前,即是净业熏故成圣也;烦恼妄想尽在于此,即是染业息故转凡也。

问曰:染业无始本有,何由可灭?净业本无,何由得起?

答曰:得诸佛真如用义熏心故,净业得起;净能除染故,染业即灭。 问曰:染净二业皆依心性而起,还能熏心。既并依性起,何得相除? 答曰:染业虽依心性而起,而常违心;净业亦依心性而起,常顺心也。违有灭离之义,故为净除。顺有相资之能,故能除染。

法界法尔有此相除之用,何足生疑?

问曰:心体净性能起净业,还能熏心净性;心体染性能起染业,还能熏心染性。故乃可染业与净性不相熏相生,说为相违。

染业与染性相生相熏,应云相顺。若相顺者,即不可灭。

若染业虽与染性相顺,由与净性相违,故得灭者,亦应净业虽与净性相顺, 由与染性相违,故亦可得除。

若二俱有违义,故双有灭离之义,而得存净除染,亦应二俱有顺义,故并有相资之能,复得存染废净。

答曰:我立不如是,何为作此难?

我言净业顺心故,心体净性即为顺本;染业违心故,心体染性即是违本。若偏论心体,即违顺平等。

但顺本起净,即顺净心不二之体,故有相资之能。

违本起染,便违真如平等之理,故有灭离之义也。

 

1-921 ) 甲一、明止观依止分三 卷二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一

、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分二

 

庚二

、染法分二

 

 

 

 

 

 

 

 

辛一

、具足染性

 

问曰:违本起违末,便违不二之体,即应并有灭离之义也。何故上言法界法尔具足二性,不可破坏耶?

答曰:违本虽起违末,但是理用,故与顺一味,即不可除;违末虽依违本,但是事用,故即有别义,是故可灭。

以此义故,二性不坏之义成也。

问曰:我仍不解染用违心之义,愿为说之!

答曰:无明染法,实从心体染性而起,但以体暗故,不知自己及诸境界从心而起,亦不知净心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为违。

智慧净法实从心体而起,以明利故,能知己及诸法皆从心作,复知心体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称理而知故,名之为顺。

如似穷子,实从父生,父实追念,但以痴故,不知己从父生,复不知父意,虽在父舍,不认其父,名之为违。

复为父诱说,经历多年,乃知己从父生,复知父意,乃认家业,受父教敕,名之为顺。

众生亦尔,以无明故,不知己身及以诸法悉从心生,复遇诸佛方便教化故,随顺净心,能证真如也。

问曰:既说无明染法与心相违,云何得熏心耶? 答曰:无明染法无别有体,故不离净心。

以不离心故,虽复相违,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违木体而上腾,以无别体,不离木故,还烧于木,后复不得闻斯譬喻,便起灯炉之执也。

此明心体具足染性,名为不空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一、明具 染净 二法 以明 不空 分二

 

 

庚二

、染法分二

 

 

辛二

、具足染事

次明心体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

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明及与业果即是染事也。

然此无明住地及以种子果报等,虽有相别显现,说之为事,而悉一心为体,悉不在心外,以是义故,复以此心为不空也。

譬如明镜所现色像,无别有体,唯是一镜,而复不妨万像区分不同, 不同之状皆在镜中显现,故名不空镜也。

是以《起信论》言,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 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

以此验之,具足世间染法亦是不空如来藏也。

上来明具足染净二法以明不空义竟。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次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义,就中复有六种差别:

一、明圆融无碍法界法门;二、明因果法身名别之义;三、明真体在障出障之理;

四、明事用相摄之相;五、明治惑受报不同之义;六、明共不共相识。

 

 

 

 

 

 

 

 

 

 

 

 

庚一

、圆融无碍法界法门

第一、明圆融无碍法界法门者。

问曰:不空如来藏者,为一一众生各有一如来藏? 为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如来藏耶?

答曰: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如来藏也。

问曰:所言藏体具包染净者,为俱时具?为始终具耶?

答曰:所言如来藏具染净者,有其二种:一者、性染性净;二者、事染事净。如上已明也。若据性染性净,即无始以来俱时具有。

若据事染事净,即有二种差别:

一者、一一时中俱具染净二事;二者、始终方具染净二事。此义云何? 谓如来藏体具足一切众生之性,各各差别不同,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

然此一一众生性中从本已来复具无量无边之性,所谓六道四生、苦乐好丑、寿命形量、愚痴智慧等一切世间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净法,如是等无量差别法性,一一众生性中悉具不少也。

以是义故,如来之藏从本已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以具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故以此藏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

复具净性故,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亦名性净法身, 亦名性净涅槃也。

然诸一一众生无始已来虽复各各具足染净二性,但以造业不同故,熏种子性成种子用,亦即有别种子用。别故,一时之中受报不同。

所谓有成佛者,有成二乘果者,有入三涂者,有生天人中者,复于一一趣中无量差别不同。

以此论之,如来藏心之内俱时得具染净二事,如一时中、一切时中亦复如是也。

然此一一凡圣虽于一时之中受报各别,但因缘之法无定,故一一凡圣无始以来具经诸趣,无数回返,后遇善友,教修出离,学三乘行,及得道果。

以此论之,一一众生始终乃具染净二事。何以故?

以一众生受地狱身时无余趣报,受天报时亦无余趣报,受一一趣中一一身时亦无余身报,又受世间报时不得有出世果,受出世果时无世间报。

以是义故,一众生不得俱时具染净二事,始终方具二事也,一切众生亦如是, 是故如来之藏有始终方具染净二事之义也。

问曰:如来之藏具如是等无量法性之时,为有差别,为无差别?

答曰:藏体平等,实无差别,即是空如来藏。然此藏体复有不可思议用故, 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别,即是不空如来藏,此盖无差别之差别也。此义云何?

谓非如泥团具众微尘也。何以故?

泥团是假,微尘是实,故一一微尘各有别质,但以和合成一团泥,此泥团即具多尘之别。如来之藏即不如是。

何以故?以如来藏是真实法,圆融无二故。

是故如来之藏,全体是一众生一毛孔性,全体是一众生一切毛孔性。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一

、圆融无碍法界法门

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如一众生世间法性,一切众生所有世间一一法性。

一切诸佛所有出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是如来藏全体也。

是故举一众生一毛孔性,即摄一切众生所有世间法性,及摄一切诸佛所有出世间法性。

如举一毛孔性,即摄一切法性。

举其余一切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即摄一切法性。如举世间一一法性,即摄一切法性。

举一切出世间所有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即摄一切法性。

又复如举一毛孔事,即摄一切世出世事,如举一毛孔事,即摄一切事。

举其余世间、出世间中一切所有,随一一事亦复如是,即摄一切世、出世事。何以故?谓以一切世间、出世间事,即以彼世间、出世间性为体故。

是故世间、出世间性体融相摄,故世间、出世间事亦即圆融相摄无碍也。是故经言:「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譬如明镜,体具一切像性,各各差别不同,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若此镜体本无像性差别之义者,设有众色来对,像终不现。

如彼炽火,虽复明净,不能现像者,以其本无像性也。既见镜能现像,定知本具像性。

以是义故,此一明镜于一时中俱能现于一切净秽等像,而复净像不妨于秽,秽像不妨于净,无障无碍,净秽用别。

虽然有此像性、像相之别,而复圆融不异,唯是一镜。何以故? 谓以此镜全体是一毛孔像性故,全体是一切毛孔像性故。

如毛孔像性,其余一一微细像性、一一粗大像性、一净像性、一秽像性等亦复如是,是镜全体也。

是故若举一毛孔像性,即摄其余一切像性,如举一毛孔像性,即摄一切像性。举其余一一像性亦复如是,即摄一切像性也。

又若举一毛孔像相,即摄一切像相,如举一毛孔像相,即摄一切像相。举其余一一像相亦复如是,即摄一切像相。何以故?

以一切像相即以彼像性为体故,是故一切像性体融相摄,故一切像相亦即相融相摄也。

以是譬故,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如来之藏不相妨碍,即应可信。是故经言:「譬如明净镜,随对面像现,各各不相知,业性亦如是。」

此义云何?谓「明净镜」者,即喻净心体也。

「随对」者,即喻净心体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习,随其熏别,现报不同也。

「面」者,即喻染净二业也。

「像现」者,即喻心体染净二性依熏力故,现染净二报也。

「各各不相知」者,即喻净心与业果报各不相知也。

「业」者,染净二业,合上「面」也。

「性」者,即是真心染净二性,合上「明镜具一切像性」也。

「亦如是」者,总结成此义也。

又复长行问云「心性是一」者,此据法性体融说为一也。

「云何能生种种果报」者,谓不解无差别之差别,故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也。此修多罗中喻意遍明心性能生世间果报,今即通明能生世、出世果亦无所妨也。是故论云:「三者、用大,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故。」

以此义故,一切凡圣一心为体,决定不疑也。又复经言:「一切诸佛法身唯是一法身者。」

此即证知一切诸佛同一真心为体,以一切诸佛法身是一故,一切众生及与诸佛即同一法身也。

何以故?修多罗为证故。

所证云何?谓即此法身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反流尽源,说名为佛。 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清净心,如来之藏平等法身也。

此明第一、圆融无碍法界法门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二

、因果法身名别之义

次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别之义。

问曰:既言法身唯一,何故上言众生本住法身及云诸佛法身耶? 答曰:此有二义:

一者、以事约体,说此二名;二者、约事辨性,以性约体,说此二名。

所言以事约体,说二法身名者,然法身虽一,但所现之相,凡圣不同,故以事约体,说言诸佛法身、众生法身之异,然其心体平等,实无殊二也。

若复以此无二之体,收彼所现之事者,彼事亦即平等,凡圣一味也。譬如一明镜,能现一切色像。

若以像约镜,即云人像体镜,马像体镜,即有众镜之名。若废像论镜,其唯一焉。

若复以此无二之镜体,收彼人马之异像者,人马之像亦即同体无二也。净心如镜,凡圣如像,类此可知。

以是义故,常同常别,法界法门,以常同故,论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常别故,经云:「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

此明约事辨体也。

所言约事辨性,以性约体,说有凡圣法身之异名者,所谓以此真心能现净德故, 即知真心本具净性也。

复以真心能现染事故,即知真心本具染性也。

以本具染性故,说名众生法身;以本具净性故,说名诸佛法身。以此义故,有凡圣法身之异名。

若废二性之能以论心体者,即非染非净,非圣非凡,非一非异,非静非乱,圆融平等,不可名目。

但以无异相故,称之为一。复是诸法之实,故名为心。

复为一切法所依止,故名平等法身。

依此平等法身有染净性故,得论凡圣法身之异,然实无别有体为凡圣二种法身也。是故道一切凡圣同一法身亦无所妨。

何以故?

以依平等义故,道一一凡、一一圣各别法身亦无所失。何以故?以依性别义故。

问曰:如来之藏体具染净二性者,为是习以成性,为是不改之性耶? 答曰:此是理体用不改之性,非习成之性也。

故云佛性大王,非造作法,焉可习成也?

佛性即是净性,既不可造作,故染性与彼同体,是法界法尔,亦不可习成。

问曰:若如来藏体具染性,能生生死者,应言佛性之中有众生,不应言众生身中有佛性。

答曰:若言如来藏体具染性,能生生死者,此明法性能生诸法之义。若言众生身中有佛性者,此明体为相隐之语。

如说一切色法依空而起,悉在空内,复言一切色中悉有虚空,空喻真性,色喻众生,类此可知。

以是义故,如来藏性能生生死,众生身中悉有佛性,义不相妨。

问曰:真如出障既名性净涅槃,真如在障应名性染生死,何得称为佛性耶?

答曰:在缠之实虽体具染性,故能建生死之用,而即体具净性故,毕竟有出障之能,故称佛性。

若据真体具足染净二性之义者,莫问在障、出障,俱得称为性净涅槃,并合名性染生死。

但名涉事染,化仪有滥,是故在障、出障俱匿性染之义也。又复事染生死,唯多热恼,事净涅槃,偏足清凉。

是以单彰性净涅槃,为欲起彼事净之泥洹,便隐性染轮回,冀得废斯事染之生死。若孤题性染,惑者便则无羡于真源,故偏导清升,愚子遂乃有欣于实际。

是故在障、出障法身俱隐性染之名,有垢、无垢真如并彰性净之号。

此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别之义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三

、真体在障出障之理

次明第三、在障、出障之义。

问曰:既言真如法身平等无二,何得论在障、出障,有垢、无垢之异耶? 答曰:若论心体平等,实无障与不障,不论垢与不垢。

若就染净二性,亦复体融一味,不相妨碍。 但就染性依熏起故,有障垢之名。此义云何?

谓以染业熏于真心违性故,性依熏力起种种染用,以此染用违隐真如顺用之照性故,即说此违用之暗以为能障,亦名为垢。

此之垢用不离真体故,所以即名真如心为在障法身,亦名为有垢真如。

若以净业熏于真心顺性故,性依熏力起种种净用,能除染用之垢,以此净用顺显真心体照之明性故,即说此顺用之照以为圆觉大智,亦即名大净波罗蜜。

然此净用不离真体故,所以即名真心为出障法身,亦名无垢真如。

以是义故,若总据一切凡圣以论出障、在障之义,即真如法身于一时中并具在障、出障二用。

若别据一一凡圣以论在障、出障之义,即真如法身始终方具在障、出障二事也。然此有垢、无垢,在障、出障之别,但约于染净之用说也,非是真心之体有此垢

与不垢,障与不障。

问曰:违用既论为垢、障,违性应说为碍、染。

答曰:具是障性、垢性,亦得名为性障、性垢,此盖平等之差别,圆融之能所。然即唯一真心,勿谓相碍不融也。

问曰:既言有平等之差别能所,亦应有自体在障、出障耶?

答曰:亦得有此义,谓据染性而说,无一净性而非染,即是自体为能障,自体为所障,自体为在障;就净性而论,无一染性而非净,即是自体为能除,自体为所除, 自体为出障。

是故染以净为体,净以染为体,染是净,净是染,一味平等,无有差别之相。 此是法界法门常同常别之义,不得闻言平等,便谓无有差别;不得闻言差别,便

谓乖于平等也。

此明第三、在障出障之义竟。

 

 

 

 

 

 

 

庚四

、事用相摄之相

次明第四、事用相摄之相。

问曰:体性染净既得如此圆融,可解少分。但上言事法染净亦得无碍相摄,其相云何?

答曰:若偏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依持之用,即可得相摄。所谓一切众生悉于一佛身中起业招报,一切诸佛复在一众生毛孔中修行成道。

此即凡圣多少以相摄。

若十方世界内纤尘而不迮,三世时劫入促念而能容,此即长短大小相收。是故经云:「一一尘中显现十方一切佛土。」

又云:「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

又复经言:「过去是未来,未来是现在。」此是三世以相摄。

其余净秽、好丑、高下、彼此、明暗、一异、静乱、有无等一切对法及不对法, 悉得相摄者,盖由相无自实,起必依心,心体既融,相亦无碍也。

问曰:我今一念即与三世等耶?所见一尘即共十方齐乎?

答曰:非但一念与三世等,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时劫;非但一尘共十方齐,亦可一尘即是十方世界。何以故?以一切法唯一心故。

是以别无自别,别是一心,心具众用,一心是别,常同常异,法界法尔。

问曰:此之相摄,既理实不虚,故圣人即能以自摄他,以大为小,促长演短,合多离一,何故凡夫不得如此?

答曰:凡圣理实,同尔圆融,但圣人称理施作,所以皆成;凡夫情执乖旨,是故不得。

问曰:圣人得理,便应不见别相,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纳大法?

答曰:若据第一义谛,真如平等,实无差别,不妨即寂缘起,世谛不坏,而有相别。

问曰:若约真谛,本无众相,故不论摄与不摄;若据世谛,彼此差别,故不可大

小相收。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四

、事用相摄之相

答曰:若二谛一向异体,可如来难,今既以体作用,名为世谛,用全是体,名为真谛,宁不相摄?

问曰:体用无二,只可二谛相摄,何得世谛还摄世事?

答曰:今云体用无二者,非如揽众尘之别用,成泥团之一体,但以世谛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谛全体,故云体用无二。

以是义故,若真谛摄世谛中一切事相得尽,即世谛中一一事相亦摄世谛中一切事相皆尽。

如上已具明此道理竟,不须更致余诘。

问曰:若言世谛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谛全体者,此则真心遍一切处,与彼外道所计神我遍一切处义有何异耶?

答曰:外道所计心外有法,大小远近、三世六道,历然是实,但以神我微妙广大故,遍一切处犹如虚空,此即见有实事之相异神我,神我之相异实事也。

设使即事计我,我与事一,但彼执事为实,彼此不融。

佛法之内即不如是,知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缘起,不无相别。

虽复相别,其唯一心为体,以体为用,故言实际无处不至,非谓心外有其实事, 心遍在中,名为至也。

此事用相摄之义难知,我今方便令汝得解,汝用我语不? 外人曰:善哉受教!

沙门曰:汝当闭目忆想,身上一小毛孔即能见不? 外人忆想一小毛孔已,报曰:我已了了见也。

沙门曰:汝当闭目忆想,作一大城,广数十里,即能见不? 外人想作城已,报曰:我于心中了了见也。

沙门曰:毛孔与城大小异不? 外人曰:异。

沙门曰:向者毛孔与城但是心作不? 外人曰:是心作。

沙门曰:汝心有小大耶?

外人曰:心无形相,焉可见有大小?

沙门曰:汝想作毛孔时,为减小许心作?为全用一心作耶?

外人曰:心无形段,焉可减小许用之?是故我全用一念想作毛孔也。

沙门曰:汝想作大城时,为只用自家一心作,为更别得他人心神共作耶? 外人曰:唯用自心作城,更无他人心也。

沙门曰:然则一心全体唯作一小毛孔,复全体能作大城。心既是一,无大小,故毛孔与城俱全用一心为体。当知毛孔与城,体融平等也。

以是义故,举小收大,无大而非小;举大摄小,无小而非大。

无小而非大故,大入小而大不减;无大而非小故,小容大而小不增。是以小无异增故,芥子旧质不改;大无异减故,须弥大相如故。

此即据缘起之义也。

若以心体平等之义望彼,即大小之相本来非有,不生不灭,唯一真心也。我今又问汝:汝尝梦不?

外人曰:我尝有梦。

沙门曰:汝曾梦见经历十年五岁时节以不?

外人曰:我实曾见历涉多年,或经旬月时节亦有昼夜,与觉无异。沙门曰:汝若觉已,自知睡经几时?

外人曰:我既觉已,借问他人,言我睡始经食顷。

沙门曰:奇哉!于一食之顷,而见多年之事。以是义故,据觉论梦,梦里长时便则不实;据梦论觉,觉时食顷亦则为虚。

若觉梦据情论,即长短各论,各谓为实,一向不融;若觉梦据理论,即长短相摄, 长时是短,短时是长,而不妨长短相别。

若以一心望彼,则长短俱无,本来平等一心也。

正以心体平等,非长非短故,心性所起长短之相,即无长短之实,故得相摄。

若此长时自有长体,短时自有短体,非是一心起作者,即不得长短相摄。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四

、事用相摄之

又虽同一心为体,若长时则全用一心而作,短时即减少许心作者,亦不得长短相摄。

正以一心全体复作短时,全体复作长时,故得相摄也。

是故圣人依平等义故,即不见三世时节长短之相;依缘起义故,即知短时、长时体融相摄。又复圣人善知缘起之法唯虚无实,悉是心作。

是心作故,用心想彼七日以为一劫,但以一切法本来皆从心作,故一劫之相随心即成,七日之相随心即谢。演短既尔,促长亦然。

若凡夫之辈于此缘起法上妄执为实,是故不知长短相摄,亦不能演短促长也。

此明第四、事用相摄之相竟。

 

 

 

 

 

 

 

 

 

 

 

 

 

 

庚五

、治惑受报不同之义

次明第五、治惑受报同异所由。

问曰:如来之藏既具一切世法、出世法种子之性及果报性,若众生修对治道,熏彼对治种子性,分分成对治种子事用时,何故彼先所有惑染种子事即分分灭也?

即能治、所治种子皆依性起,即应不可一成一坏。答曰:法界法尔,所治之法为能治之所灭也。

问曰:所治之事既为能治之事所灭者,所治之性亦应为能治之性所灭。答曰:不然。如上已说,事法有成有败,故此生彼灭性义无始并具。 又复体融无二,故不可一灭一存也。

是故众生未修治道之前,双有能治、所治之性,但所治染法之性依熏起用,能治净法之性未有熏力,故无用也。

若修治道之后,亦并具能治、所治之性,但能治之性依熏力故,分分起于净用, 所治之性无所熏力,被对治故,染用分分损减。

是故经言:「但治其病,而不除法。」法者,法界法尔,即是能治、所治之性。病,即是所治之事。

问曰:能治、所治可尔,其未修对治者,即无始已来具有一切故业种子,此种子中即应备有六道之业。

又复一一众生各各本具六道果报之性,何不依彼无始六道种子,令一众生俱时受六道身耶?

答曰:不得。何以故?以法界法尔故。

但可具有无始六道种子在于心中,随一道种子偏强偏熟者先受果报,随是一报之中,不妨自杂受苦乐之事,要不得令一众生俱受六道之身。

后若作菩萨自在用时,以悲愿力故,用彼故业种子,一时于六道中受无量身,教化众生也。

问曰:据一众生,即以一心为体,心体之中实具六道果报之性。

复有无始六道种子,而不得令一众生一时之中俱受六道之报者,一切诸佛、一切众生亦同,以一心为体故,虽各各自具六道果报之性及六道种子,亦应一切凡圣次第先后受报,不应一时之中有众多凡圣。

答曰:不由以一心为体故,便不得受众多身,亦不由以一心为体故,要须一时受众多身。但法界法尔,若总据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为体,即不妨一时俱有一切凡圣。

若别据一众生,虽亦一心为体,即不得一时俱受六道报也。

若如来藏中唯具先后受报之法,不具一时受报之法者,何名法界法尔具一切法耶?

问曰:上言据一众生,即以一心为体。

心体虽具染净二性,而净事起时能除染事者,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既同以一心为体,亦应由佛是净事故,能治余众生染事。

若尔者,一切众生自然成佛,即不须自修因行。

答曰:不由以一心为体故,染净二事相除;亦不由以一心为体故,染净二法不得相除;亦不由别心为体故,凡圣二事不得相除。

但法界法尔,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为体,而不相灭。 若别据一众生,虽亦一心为体,即染净二事相除也。

如来之藏唯有染净相除之法,无染净不相除法者,何名法界法尔具一切法?

问曰:向者两番都言法界法尔,实自难信。如我意者所解,谓一一凡圣各自别有

净心为体。何以故?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五、治惑受报不同之义

以各各一心为体故,不得于一心中俱现多身,所以一一凡圣不俱受无量身。又复各各依心起用故,不妨俱时有众多凡圣,此义即便。

又复一一众生各以别心为体故,一一心中不容染净二法,是故能治之法熏心时,自己惑灭,以与他人别心故,不妨他惑不灭,此义亦便。

何为辛苦坚成一切凡圣同一心耶?

答曰:痴人!若一切凡圣不同一真心为体者,即无共相平等法身,是故经言:

「由共相身故,一切诸佛毕竟不成佛也。」

汝言「一一凡圣各各别心为体,故于一心中不得俱现多身,是故一众生不俱受无量身」者,如《法华》中所明无量分身释迦俱现于世,亦应不得以一法身为体。

若彼一切释迦,唯以一心为法身者,汝云何言一心不得俱现多身耶?

若一心既得俱现多身者,何为汝意欲使一一凡圣各别一心为体故,方得俱时有凡圣耶?

又复经言:「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

若诸众生法身不反流尽源即是佛法身者,可言一切众生在凡之时,各各别有法身。

既众生法身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法身既只是一,何为一一凡圣各各别有真心为法身耶?

又复善财童子自见遍十方佛前悉有己身,尔时岂有多心为体耶? 又复一人梦中一时见无数人,岂可有无数心与彼梦里诸人为体耶?

又复菩萨以悲愿力,用故业受生之时,一念俱受无量种身,岂有多净心为体耶?

又复汝言「一一凡圣各以一心为体,一心之中不得容于染净二法故,所以能治之法熏心时,自己惑灭,以与他别心故,不妨他惑不灭,此义为便」者,一人初修治道时,此人惑染心悉应灭尽。

何以故?以一心之内不容染净二法故。

若此人净法熏心,心中有净法时仍有染法者,此人应有二心。何以故?

以他人与我别心故,我修智时,他惑不灭,我今修智,自惑亦复未灭,定知须有二心。

若使此人唯有一心,而得俱有染净二法者,汝云何言以一心之内不容染净二法故,净生染灭耶?

是故诸大菩萨留随眠惑在于心中,复修福智净法熏心而不相妨,又复随眠之惑与对治之智同时而不相碍,何为一心之内不得容染净二法耶?

以是义故,如来之藏一时具包一切凡圣,无所妨碍也。

问曰:既引如此道理,得以一心为体,不妨一时有多凡圣者,何为一众生不俱受六道报耶?

又复修行之人一心之中俱有解惑种子不相妨者,有何道理得以智断惑耶? 答曰:蠓虫。

如上已言,法界法尔,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圣。

法界法尔,一一凡圣各各先后随自种子强者受报,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尔,一心之中一时具有凡圣,不相除灭。

法界法尔,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断其惑。

法界法尔,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满足,除惑皆尽,不由一心之内不容染净故断惑也。

法界法尔,惑未尽时,解惑同体,不由别有心故,双有解惑。

是故但知真心能与一切凡圣为体,心体具一切法性,如实时世间、出世间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

若无道理者,终不可成,如外道修行不得解脱者,由不与心性解脱道理相应也。

法界法尔,行与心性相应,所作得成行;若不与心性相应,即所为不成就。

此明第五、治惑受报不同所由竟。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一

、明何所依止分三

 

丙三

、辨体状分三

 

丁三

、举二种如来藏以辨真如分二

 

 

 

 

 

 

 

 

 

 

 

 

戊二

、不空如来藏分二

 

己二

、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分六

 

 

 

 

 

 

 

 

 

 

 

 

 

 

 

 

 

 

 

 

庚六

、共不共相识

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识。

问曰:一切凡圣既唯一心为体,何为有相见者,有不相见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

答曰:所言「一切凡圣唯以一心为体」者,此心就体相论之,有其二种: 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体也,即是一切凡圣平等共相法身;

二者、阿黎耶识,即是相也。就此阿黎耶识中复有二种:

一者、清净分依他性,亦名清净和合识,即是一切圣人体也。二者、染浊分依他性,亦名染浊和合识,即是一切众生体也。此二种依他性虽有用别,而体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以此二种依他性体同无二故,就中即合有二事别:

一者、共相识;二者、不共相识。何故有耶?

以真如体中具此共相识性、不共相识性故,一切凡圣造同业,熏此共相性故,即成共相识也。

若一一凡圣各各别造别业,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识也。

何者?所谓外诸法五尘器世界等,一切凡圣同受用者,是共相识相也。

如一切众生同修无量寿业者,皆悉熏于真心共相之性,性依熏起,显现净土,故得凡圣同受用也。

如净土由共业成,其余杂秽等土亦复如是。然此同用之土唯是心相,故言共相识。

又此同用之土虽一切凡圣共业所起,而不妨一一众生、一一圣人,一身造业,即能独感此土。

是故无量众生余处托生,不废此土,常存不缺。

又虽一一凡圣皆有独感此土之业,而不相妨,唯是一土。

是故无量众生新生,而旧土之相更无改增,唯除其时一切众生同业转胜,土即变异,同业转恶,土亦改变。若不尔者,即土常一定也。

所言不共相者,谓一一凡圣内身别报是也。

以一一凡圣造业不同,熏于真心,真心不共之性依熏所起,显现别报各各不同, 自他两别也。

然此不同之报唯是心相,故言不共相识。

就共相中复有不共相识义,谓如饿鬼等,与人同造共业故,同得器世界报及遥见恒河,即是共相故。

复以彼等别业尤重为障故,至彼河边,但见种种别事,不得水饮,即是共中不共也。

复据彼同类同造饿业故,同于恒河之上,不得水饮,复是共相之义。

于中复所见不同,或见流火,或见枯竭,或见脓血等无量差别,复是共中不共。若如是显现之时,随有同见同用者,即名为共相识。

不同见闻,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识。随义分别,一切众生悉皆如是,可知也。

就不共相中复有共义,谓眷属、知识,乃至时顷同处、同语、同知、同解,或暂相见,若怨若亲及与中人,相识及不相识,乃至畜生、天道互相见知者,皆由过去造相见知等业熏心共相性故,心缘熏力显现,如此相见相知等事,即是不共相中共相义也。

或有我知见他,他不知见我者,即于我为共,于他为不共,如是随义分别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识,复为八万户虫听依故,即此一身复与彼虫为共相

识,亦是不共中共相义也。

以有此共相、不共相道理故,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为体,而有相见、不相见、同受用、不同受用也。

是故灵山常曜,而睹林树潜辉;丈六金躯,复见土灰众色;莲花妙剎,反谓丘墟; 庄严宝地,倒言砂砾。

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

此明不空如来藏中藏体一异六种差别之义竟。上来总明止观依止中何所依止讫。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二

、明何所依止

次明何故依止。

问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观?

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本,则难破坏,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观也。

人若不依止此心修于止观,则不得成。何以故?以从本以来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又此心体本性具足寂、用二义,为欲熏彼二义令显现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显故。显何所用?谓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缘故,依此心修止观也。

问曰:何谓心体寂、用二义?

答曰:心体平等,离一切相,即是寂义;体具违、顺二用,即是用义。

是故修习止行,即能除灭虚妄纷动,令此心体寂静离相,即为自利;修习观行,令此心用显现繁兴,即为利他。

问曰:修止观者,为除生死,若令显现繁兴,此即转增流浪。答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执情,不在大用。

是故炽然六道,权现无间,即是违用显现;而复毕竟清净,不为世染,智慧照明故, 相好圆备,身心安住胜妙境界,具足一切诸佛功德,即是顺用显现也。

此明止观依止中何故依止竟。

 

 

 

 

 

 

 

 

 

 

 

 

乙三

、明以何依止分三

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复有三门差别:

一、明以何依止体状;二、明破小乘人执;三、明破大乘人执。

 

 

 

 

 

 

 

 

 

 

 

 

丙一

、以何依止体状

初明以何依止体状者。

问曰: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观?

答曰:以意识依止此心修行止观也。此义云何?谓以意识能知名义故。闻说一切诸法自性寂静,本来无相,但以虚妄因缘,故有诸法。

然虚妄法,有即非有,唯一真心,亦无别真相可取。

闻此说已,方便修习,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识如此解时,念念熏于本识, 增益解性之力。

解性增已,更起意识,转复明利,知法如实,久久熏心,故解性圆明,照己体本唯真寂,意识即息。尔时本识转成无分别智,亦名证智。

以是因缘故,以意识依止真心修止行也。

是故论言:「以依本觉故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妄心。能知名义,为说本觉,故得始觉即同本觉。」如实不有始觉之异也。

问曰:上来唯言净心、真心,今言本识,意有何异?

答曰:本识、阿黎耶识、和合识、种子识、果报识等,皆是一体异名。上共、不共相中已明真如与阿黎耶同异之义。

今更为汝重说,谓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如似水为体,流为相, 波为用,类此可知。

是故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说名阿黎耶识。」即本识也。以与生死作本,故名为本。

是故论云:「以种子时,阿黎耶识与一切法作根本种子故。」即其义也。又复经云:「自性清净心。」

复言:「彼心为烦恼所染。」此明真心虽复体具净性,而复体具染性故,而为烦恼所染。

以此论之,明知就体偏据一性说为净心,就相与染事和合说为本识。以是义故,上来就体性以明,今就事相说,亦无所妨。

问曰:熏本识时,即熏真心以不? 答曰:触流之时,即触于水。

是故向言「增益解性」者,即是益于真心性净之力也。

是故论云:「阿黎耶识有二分:一者、觉;二者、不觉。」觉即是净心,不觉即是无明,此二和合,说为本识。

是故道净心时,更无别有阿黎耶;道阿黎耶时,更无别有净心。但以体相义别故,有此二名之异。

问曰:云何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 答曰:以意识知名义故。

闻说真心之体虽复寂静,而以熏习因缘故,性依熏起,显现世间、出世间法。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三

、明以何依止分三

丙一

、以何依止体

以闻此说故,虽由止行知一切法毕竟无相,而复即知性依熏起,显现诸法不无虚相。

但诸凡惑,无明覆意识故,不知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虚相无实。以不知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是故我当教彼知法如实。

以是因缘,即起慈悲,乃至具行四摄、六度等行。

如是观时,意识亦念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摄、慈悲等种子,复不令心识为止所没,即是用义渐显现也。

以久久熏故,真心作用之性究竟圆兴,法界德备,三身摄化,普门示现。

以是因缘,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也。

 

 

 

 

 

 

丙二

、破小乘人执

次明破小乘人执。

问曰:但以意识修习止观,岂不成耶?何故要须依止净心? 答曰:意识无体,唯以净心为体,是故要须依止。

又复意识念念生灭,前非其后,若不以净心为依止者,虽修诸行,无转胜义。

何以故?以其前念非后念故,如前人闻法,后人未闻,后人若闻,无胜前人之义。何以故?俱始一遍闻故。

意识亦尔,前后两异:前虽曾闻,随念即灭;后若重闻,亦不增胜。何以故? 前后二念俱始一遍闻故。又复如似前人学得甲字,后已命终;后人更学乙字,即

唯解乙字,不识甲字。何以故?前后人异故。

意识亦尔,前灭后生,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增广。

若以净心为体,意识念念引所思修,熏净心性,性依熏起,以成种子。

前念念灭,后念起时,即与前念所修种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胜于前一念。

如是念念转胜,是故所修成就。

若不久熏,尚自种子力劣,便则废失,所修不成,何况全无依止?

直莫前后相熏而得成就也。以是因缘,唯用意识,不假依止,无有是处。问曰: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识,何得所闻所思皆得成就?

答曰:博地凡夫乃至闻教畜生等,有所修习得成者,尚由本识为体故成,何况二乘?但彼自不知此义,非彼不假净心也。

问曰:不闻教畜生,岂无净心为体?

答曰:造作痴业尤重,熏心起报亦即极钝,虽有黠慧之性及有宿生黠慧种子,但

以现报所障故,不得有用,故不闻教,非是无净心也。

 

 

 

 

 

 

丙三

、破大乘人执

次明破大乘人执。

问曰:但用净心修行止观即足,何用意识为?

答曰:已如上说,由意识能知名义,能灭境界,能熏本识,令惑灭解成,故须意识也。

问曰:净心自性寂静,即名为止;自体照明,即名为观。彼意识名义及以境界体性非有,何论意识寻名知义,灭自心境界耶?

答曰:若就心体而论,实自如此。但无始已来为无明妄想熏故,不觉自动,显现诸法。若不方便寻名知义,依义修行,观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静照明之用?

问曰:净心自知己性本寂,即当念息,何用意识为?

答曰:净心无二,复为无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为无尘智熏,无明尽灭, 方得念息。

问曰:但息于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须智熏,寂照始现?

答曰:若无无尘智熏,心里无明终不可灭,无明不灭,念即叵息。

问曰:我今不观境界,不念名义,证心寂虑,泯然绝相,岂非心体寂照真如三昧? 答曰:汝证心时,为心自证,为由他证,为证于他?

若心自证,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静。

若尔,一切众生皆不作心求于寂静,亦应心住。

若言非是自然而证,盖由心自作意自证,名为自证者,作意即是意识,即有能所, 即名为他,云何得成心自证也?

若非他证,但心自止,故名自证者,若不作意,即无能所,云何能使心证?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三

、明以何依止分三

 

 

 

 

 

 

 

 

 

 

 

 

 

 

 

 

 

 

 

 

丙三

、破大乘人执

若当作意即是意识,即是他证。

若言众生体实皆证,但由妄想,不知体证,故有其念。能知心体本性证寂,不念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为是意识能知本寂?为是净心能知本寂?

若是净心自知本寂,不念诸法者,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应悉自知本寂,故自息灭妄识,自然而得真如三昧。

以不修不得故,知净心不得名自知也。

若言意识能知净心本证,即自息灭故,但是意识自灭,非是意识能证净心。是故说言心自证者,意识知心本证之时,为见净心故知本证?

为不见净心能知证也?若言不见净心能知证者,不见佛心应知佛证。

若见净心故知证者,净心即是可见之相,云何论言「心真如者,离心缘相」? 又复经言:「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以此验之,定知意识不见心也。

以见与不见,无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设使心体本证,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若言妄识虽不见净心,而依经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于净心,令心自知本证, 即不起后念,名为自证者,汝依经教知心本寂之时,为作寂相而知,为不作寂相而知?

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无所系,便更驰散。 若言作意不令驰散者,即有所缘。既有所缘,即还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若言七识能见净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证,故不起后念,即名为自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识是我执识故,不能见心本寂。

又复若为能缘之所缘者,即非净心,如上心体状中已说。既所缘非实,故熏心还生妄念也。以是义故,无有道理。净心自证,不起后念也。

若言由他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心体自寂静故。但以有六、七识等,名之为他。

由有此他故,说他心不证,是故乃可证他,何须以他证心也?

若言心体虽复本寂,但以无始无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习气在于心中,是故心体亦不证寂,故须他证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习气令心证也?

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习气,彼即自灭者,彼未灭间,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

若无别法为对治者,彼诸习气法应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义故,由他所证亦无道理。

若言不须用他证心,但证于他。以他证故,习气自灭者,是亦不然。

他既有习气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习气种子者,妄念何由可证也? 又复净心无有道理能证于他,若能证他者,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应悉自然除于妄

念也。

若言妄念前后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为证他者,为前止后,为后止前?

若言前念止后念者,前在之时,后识未生,后若起时,前念已谢,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后念止前念者,亦复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若前念起时,即自嫌起。

嫌起之心熏于本识,令不起后念者,心不自见,云何自嫌?

若后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于本识,令不更起后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时,为知前心是空故嫌,为不知是空故嫌?

若知是空,即是无尘智也,汝云何言不须此智?

又若知是空,则应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无明。何以故? 以其前念实空而不能知故。

又复不知前念空故,执有实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

何以故?以其于空妄起实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无明妄想,故即是动法。复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觉,重更益动,生起之识于是云兴。

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盖是梦中之梦未惺觉也,故作斯说。彷佛不睡者,必应不言如此。

又复若言不作心念诸法故,念不起者,为净心不作心念,为是意识不作心念? 若是净心不作心念者,本来何因作心念法,今忽何因不念法也?

若是意识不念法者,意识即是其念。


 

 

 

 

 

 

 

 

甲一

、明止观依止分三

 

 

 

 

 

 

 

 

乙三

、明以何依止分三

 

 

 

 

 

 

 

 

 

丙三

、破大乘人执

若言意识不作心念法者,为对见法尘而不念,为不对见法尘而不念,为对而不见而不念,为全不对尘名为不念?

若不对尘,云何说为意识?何以故?

以识者必识所识故。若对而不见,即是顽瞽之法。若见而不念,为何所因而得不念?

为知空故,所以不念?谓为有故,所以不念?

若知是空,是无尘之智,对而不见,见而不念,二俱无妨,何故汝言不须此智? 若谓为有,即不能不念。

又复谓有之时即已是念,又复谓为有故,即是无明妄想而复不念。

譬如怯人闭目入暗道理:开眼而入,唯有外暗,倒生怕怖;闭目而入,内外俱黑, 反谓安隐。

此亦如是,念前法时,唯有迷境无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时,心境俱暗,反谓为善。又复若不作意念法,心则驰散。

若作意不念诸法,作意即是乱动,非寂静法,云何得名证心也? 但以专心在此不念故,即以此不念为境。

意识为此境所系故,于余境界无容攀缘。

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谓于诸法无复攀缘,遂更深生宝玩,将为真法,是以策意相续不休。

以昼夜久习熟故,不须作意,自然而进,但不觉生灭常流剎那恒起。

起复不知无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位,便言我心寂住,应是真如三昧。

作如是计者,且好不识分量也。

虽然,但以专心一境故,亦是一家止法,远与无尘之智为基,近与猨猴之躁为锁, 比彼攀缘五欲,游戏六根者,此即百千万倍为殊为胜,但非心体寂照真如三昧耳。

是故行者为而不执,即是渐法门。

若欲成就出世之道,必藉无尘之智也。

此明止观依止中以何依止竟。

 

2-13 ) 甲二、明止观境界分二 卷三

科判

原文

 

 

 

 

 

甲二

、明止观境界分二

上标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观依止讫。

次明止观境界者,谓三自性法,就中复作两番分别:一、总明三性;二、别明三性。

 

乙一、总明三性

所言总明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 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黎耶识,此即是依他性;

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此是大位之说也。

 

 

 

乙二

、别明三性分三

所言别明三性者。

 

 

 

 

丙一

、真实性分二

初辨真实性,就中复有两种:一者、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二者、无垢净心以为

真实性。

丁一、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

所言有垢净心者,即是众生之体实,事染之本性,具足违用,依熏变现,故言有垢;

而复体包净用,自性无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现之相常寂,复称为净,

故言有垢净心也。

 

 

 

丁二、无垢净心以为真实性

所言无垢净心者,即是诸佛之体性,净德之本实。虽具法尔违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

复备自性顺用之能,净熏满故,事净德显,故言无垢;

虽从熏显,性净之用非增,假遣昏云,体照之功本具,复称净也,故言无垢净心。

然依熏约用,故有有垢、无垢之殊;就体谈真,本无无染、有染之异。即是平等实性大总法门,故言真实性。

问曰:既言有垢净,亦应称无垢染?

答曰:亦有此义,诸佛违用即是无垢染,但为令众生舍染欣净,是故

不彰也。


 

 

 

 

 

 

 

 

 

 

 

 

 

 

 

 

 

 

 

甲二

、明止观境界分二

 

 

 

 

 

 

 

 

 

 

 

 

 

 

 

 

 

 

 

乙二

、别明三性分三

 

 

 

 

 

 

 

 

 

 

 

 

 

 

 

丙二

、依他性分二

二、明依他性者,亦有二种:

一者、净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性。

 

 

 

 

 

丁一

、净分依他性

清净分依他性者,即彼真如体具染净二性之用,但得无漏净法所熏故,事染之功斯尽,名为清净。

即复依彼净业所熏故,性净之用显现,故名依他。所现即是所证三身净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问曰:性染之用,何谓由染熏灭故,不起生死。 虽然,成佛之后,此性岂全无用?

答曰:此性虽为无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发心已来,悲愿之力熏习故,复为可化之机为缘熏,示违之用亦得显现。

所谓现同六道,示有三毒,权受苦报,应从死灭等,即是清净分别性法。问曰:既从染性而起,云何名为清净分?

答曰:但由是佛德故,以佛望于众生,故名此德以为清净。若偏据佛德之中论染净者,此德实是示违染用。

问曰:既言依他性法,云何名为分别性?

答曰:此德依于悲愿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将此德对缘施化,即名分别性法也。

问曰:无垢真实性与清净依他性,竟有何异?

答曰:无垢真实性者,体显离障为义,即是体也。

清净依他性者,能随熏力净德差别起现为事,即是相也。

清净分别性者,对缘施设为能,即是用也。

 

 

 

 

 

丁二

、染分依他性

所言染浊依他性者,即彼净心虽体具违顺二用之性,但为分别性中所有无明染法所熏故,性违之用依熏变现虚状等法,所谓流转生死,轮回六趣,故言染浊依他性法也。

问曰:性顺之用未有净业所熏故,不得显现。虽然,在于生死之中岂全无用耶?

答曰:虽未为无漏熏故,净德不现,但为佛同体智力所护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识,渐发道心,即是性净之用也。

问曰:一切众生皆具性净等,为诸佛所护,何因发心先后复有发不发? 答曰:无始已来造业差别,轻重不同,先后不一。

罪垢轻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问曰:罪垢重者,性净之用岂全无能?

答曰:但有性净之体不坏,以垢重故,更不有能也。

问曰:上言凡圣之体皆具顺违二性,但由染净熏力,有现、不现,何故诸佛净熏满足,而不妨示违之用有力,凡夫染业尤重,而全使性顺之用无能也?

若以染重故,性净无能,亦应净满故,染用无力。既净满而有示违之功,定知染重亦有性顺之用。

答曰:诸佛有大悲大愿之熏,故性违起法界之染德,能令机感斯见;众生无厌凡欣圣之习,故性顺匿无边之净用,不使诸佛同鉴。

无净器可鉴,故大圣舍之,以表知机;有染德可见,故下凡寻之,明可化也。

是故净满不妨有于染德,染重不得有于净用。

 

丙三

、分别性分二

三、明分别性者,亦有二种:

一者、清净分别性;二者、染浊分别性。

丁一

、清净分别性

所言清净分别性者,即彼清净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之德,对彼内证无分别智故, 悉名分别。

所谓一切种智能知世谛种种差别,乃至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无不尽知,及以示现五通三轮之相,应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于内证之慧,起彼教用之智,说己所得,示于未闻。

如斯等事,悉名清净分别性法。此义云何?

谓虽起无边之事,而复毕竟不为世染,不作功用,自然成办,故言清净。即此清净之觉随境异用,故言分别。

又复对缘摄化,令他清净,摄益之德,为他分别,故言清净分别性也。


 

 

 

 

 

 

 

 

甲二

、明止观境界分二

 

 

 

 

 

 

 

 

乙二

、别明三性分三

 

 

 

 

 

 

 

 

丙三

、分别性分二

 

 

 

 

 

 

 

 

 

丁二

、染浊分别性

所言染浊分别性法者,即彼染浊依他性中,虚状法内,有于似色、似识、似尘等法。

何故皆名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现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实,故名为似。

由此似识一念起现之时,即与似尘俱起,故当起之时,即不知似尘似色等是心所作,虚相无实;

以不知故,即妄分别,执虚为实;以妄执故,境从心转,皆成实事,即是今时凡夫所见之事。

如此执时,即念念熏心,还成依他性,于上还执,复成分别性。如是念念虚妄互相生也。

问曰:分别之性与依他性既迭互相生,竟有何别?

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体虚无实。

分别性法者,以无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虚,即妄执以为实事,是故虽无异体相生,而虚实有殊,故言分别性法也。

更有一义,以明三性。就心体平等,名真实性。

心体为染净所系依,随染净二法,名依他性。所现虚相果报,名分别性。又复更有一义,就依他性中即分别为三性:

一者、净分,谓在染之真,即名真实性;

二者、不净分,谓染法习气种子及虚相果报,即是分别性; 二性和合无二,即是依他性也。

问曰:似识妄分别时,为是意识总能分别六尘,为六识各各自分别一尘? 答曰:五识见尘时,各与意识俱时而起。

如眼识见似色时,即是一意识俱时分别妄执也。余识亦如是。

是故意识总能分别妄执六尘,五识但能得五尘,不生分别妄执。问曰:妄执五尘为实者,为是五意识,为是第六意识?

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识与第六别,但能分别者,悉名意识。

上来是明第二、止观所观境界竟。

 

3-16 ) 甲三、明止观体状分二 卷三

科判

原文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次明第三、止观体状,就中复有二番明义:

一、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二、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

 

 

乙一

、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初就染浊三性中复作三门分别:

一、依分别性以明;二、约依他性以显;三、对真实性以示。

 

 

 

 

丙一

、依分别性以明

对分别性以明止观体状者,先从观入止。

所言观者,当观五阴及外六尘,随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见此法,谓为实有, 形质坚碍,本来如是者,但是意识有果时无明故,不知此法是虚。

以不知法是虚故,即起妄想,执以为实,是故今时意里确然将作实事。」

复当念言:「无始已来由执实故,于一切境界起贪瞋痴,造种种业,招生感死, 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观门。

作此观已,复作此念:「我今既知由无明妄想,非实谓实,故流转生死,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

是故违之,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

犹如小儿爱镜中像,谓是实人,然此镜像,体性无实,但由小儿心自谓实,谓实之时即无实也。

我今亦尔,以迷妄故,非实谓实,设使意里确然执为实时,即是无实,犹如想心所见境界,无有实事也。

复当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但以痴妄,谓有实念,道理即无实也。如是次第以后念破前念,犹如梦中所有忆念思量之心,无有实念也。作此解故,执心止息,即名从观入止也。

复有知诸法无实故,反观本自谓为实时,但是无明妄想,即名从止起观。

若从此止径入依他性观者,即名从止入观。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乙一

、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二

、约依他性以显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

所言观者,谓因前分别性中止行,知法无实,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阴六尘,随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虚相,犹如想心所见,似有境界,其体是虚。

作此解者,即名为观。

作此观已,复作是念:「此等虚法但以无明妄想妄业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显现, 犹如热病因缘,眼中自现空华,然此华体相,有即非有,不生不灭。我今所见虚法亦复如是,唯一心所现,有即非有,本自无生,今即无灭。」

如是缘心遣心,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即名从观入止。

既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显现,即名从止起观。

若从此止行径入真实性观者,此即名从止入观也。

 

 

 

 

 

 

 

 

 

 

 

 

 

 

 

丙三

、对真实性以示

次明第三、真实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

所言观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来唯心,心外无法。

复作是念:「既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为无前二性故,即将此无以为心耶?为异彼无外别有净心耶?」

作此念时,即名为观。

即复念言:「无是无法,对有而生,有尚本来不有,何有无法以为净心?又复无法为四句摄,净心即离四句,何得以此无法为净心也?」

作此念时,执无之心即灭,则名为止。

又从此止更入观门,观于净心,作如是念:「二性之无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为净心?又复此心为可见耶?为不可见耶?为可念耶?为不可念耶?」

作此分别时,即名为观。

即复念言:「心外无法,何有能见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

若更缘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缘、所缘,即是心外有智,能观此心,何名为如?

又复我觅心之心,体唯是净心,何有异法可缘可念也?

但以妄想习气故,自生分别。分别之相,有即非有,体唯净心。又复设使分别,即知正是净心分别也。

喻如眼见空华,闻言华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

闻此语已,知华本无,不着于华,反更开眼,自觅己眼,竟不能见。复谓种种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

以不知能觅之眼即是所觅眼故。

若能知华本无,眼外无法,唯有自眼,不须更觅于眼者,即不以眼觅眼。

行者亦尔,闻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习气故,更生分别,觅于净心。是故当知能觅净心者,即是净心。

设使应生分别,亦即是净心,而净心之体常无分别。」作此解者,名为随顺真如,亦得名为止门。

久久修习,无明妄想习气尽故,念即自息,名证真如,亦无异法来证,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为大寂静止门。

复以发心已来,观门方便及以悲愿熏习力故,即于定中兴起大用,或从定起,若念若见,若心若境,种种差别,即是真如用义也。

此名从止起观。

又复炽然分别,而常体寂,虽常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此名止观双行。上来三番明止观二门。

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

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

就真实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观者,但此穷深之处微妙难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实, 除妄空以明止,即是无性性。

次一显即伪是真,息异执以辨寂,即是无真性。是故无性性,或名无无性,或云无真性也。

第三一重止观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后第四一重止观者,即是双现前也。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乙一

、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三

、对真实性以示

又复行者若利机深识,则不须从第一分别性修,但径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别性,以具有二性义也。

若不能如是者,即须次第从第一性修,然后依第二性修,依次而进也,终不得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也。

又复虽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问曰:既言真实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实。答曰:执二无以为真实性者,即须除之,故曰无无性。

妄智分别净心,谓为可观者,亦须息此分别异相,示其无别真性可得分别,故言无真性。

但除此等于真性上横执之真,非谓除灭真如之体。复更有譬喻能显三性止观二门,今当说之。

譬如手巾,本来无兔。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唯一净心自性离相也。 加以幻力,巾似兔现。依他性法亦复如是,妄熏真性,现六道相也。愚小无知,谓兔为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迷妄,执虚为实。 是故经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观门也。

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虚无实。

无相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诸法依心似有,唯是虚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虚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来不生。

无生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兔以为手巾。

无性性智亦复如是,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是故若欲舍离世谛,当修止门,入三无性;若欲不坏缘起建立世谛,当修观门, 解知三性。

若不修观门,即不知世谛所以缘起;若不修止门,即不知真谛所以常寂。若不修观门,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门,即不知俗即是真。

以是义故,须依幻喻通达三性、三无性。

如幻喻能通达三性、三无性,其余梦化、影像、水月、阳焰、干城、饿鬼等喻, 但是依实起虚,执虚为实者,悉喻三性,类以可知。

若直以此等诸喻依实起虚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

但虚体是实,即可喻真实性。虚随执转,即可喻分别性。

是故此等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无相,即可喻三无性也。

又更分别梦喻以显三性、三无性。譬如凡夫,惯习诸法故,即于梦中,心现诸法。依他性法亦复如是,由无始已来果时无明及以妄想熏习真实性故,真心依熏,现

于虚相果报也。

彼梦里人为睡盖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梦心所作,即便执为实事,是故梦里自他种种受用得成。

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为果时无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执为实,是故自他种种受用得成也。

是以经言:「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虚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别性。此即缘起三性为观门也。

然此梦中所执为实者,但是梦心之相本无有实。

分别性法亦复如是,但是虚想,从心所起,本来无实,即是无相性也。又彼梦中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梦心,更无余法。

依他性法亦复如是,自他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识,更无余法,即是无生性也。又彼梦心即是本时觉心,但由睡眠因缘故,名为梦心。

梦心之外,无别觉心可得。

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平等无二,但以无明染法熏习因缘故,与染和合,名为本识, 然实本识之外,无别真心可得,即是无性性法。

此即除灭三性为止门也。以是喻故,三性、三无性即可显了。

此明止观体状中,约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二、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

次明清净三性中止观体状,就中亦有三番:

一、明分别性中止观体状;二、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三、明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丙一、分别性中止观体状

第一、分别性中止观体状者,谓知一切诸佛菩萨所有色身及以音声大悲大愿,依报众具、殊形六道变化施设,乃至金躯现灭,舍利分颁,泥木雕图, 表彰处所,及以经教、威仪、住持等法,但能利益众生者,当知皆由大悲大愿之熏,及以众生机感之力,因缘具足,熏净心故,心性依熏显现斯事。

是故唯是真性缘起之能,道理即无实也。

但诸众生有无明妄想故,曲见不虚,行者但能观察,知此曲见执心是无明妄想者,即名为观。

以知此见是迷妄故,强作心意,观知无实,唯是自心所作。

如是知故,实执止息,即名为止。此是分别性中从观入止也。

 

3-56 ) 甲三、明止观体状分二 卷四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乙二

、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二、依他性中止观体状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也。

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旷劫之熏因。

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心缘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为观门。

依此观门作方便故,能知净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

如此解者,名为止门。此止及观,应当双行,前后行之亦得。

 

 

 

 

 

 

 

 

 

丙三

、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行故,即知诸佛净德唯是一心,即名为观。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

以无别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分别自灭。

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此名真实性中止观门也。

上来清净三性中,初第一性中从观入止,复从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复从此止入第三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辙入修满足。

复以大悲方便发心已来熏习心故,即于定中起用繁兴,无事而不作,无相而不为, 法界大用无障无碍,即名出修也。用时寂,寂时用,即是双现前也。

乃至实时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双修。此义云何?

谓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时常寂;非有而有,不无似法,即名寂时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也。

问曰:既言佛心、众生心无二无别,云何说有佛与众生之异名?

答曰:心体是同,复有无障碍别性。以有别性故,得受无始已来我执熏习。以有熏力别故,心性依熏,现有别相。

以约此我执之相故,说佛与众生二名之异也。

问曰:诸佛既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别也?

答曰:若离我执,证得心体平等之时,实无十方三世之异。

但本在因地未离执时,各别发愿,各修净土,各化众生,如是等业,差别不同, 熏于净心,心性依别熏之力,故现此十方三世诸佛依正二报相别,非谓真如之体有此差别之相。

以是义故,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法尔。

是故经言:「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 唯是一法身。」此即同异双论。

若一向唯同无别者,何故经言「一切诸佛身,一切无碍人」? 若一向唯别不同者,何故经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 以是义故,真心虽复平等,而复具有差别之性。

若解明镜一质即具众像之性者,则不迷法界法门。

问曰:真心有差别性故,佛及众生各异不同,真心体无二故,一切凡圣唯一法身者,亦应有别性故,他修我不修,体是一故,他修我得道。

答曰:有别义故,他修非我修;体是一故,修不修平等。

虽然,若解此体同之义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


 

 

 

 

 

 

 

 

 

 

 

甲三

、明止观体状分二

 

 

 

 

 

 

 

 

乙二

、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分三

 

 

 

 

 

 

 

 

 

 

 

丙三

、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是故经言:「菩萨若知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为奇特之法。」又复经言:「与一切菩萨同一善根藏。」

是故行者当知,诸佛、菩萨、二乘、圣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 是故应当随喜。

问曰:若尔,一切凡夫皆应自然得道。

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义者,可不须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无自他身相之别。真如既复有异性义,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宁须一向倚他觅道?

但可自修功德,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胜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

又复须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复不得他益,即如穷子不知父是己父,财是己财,故二十余年受贫穷苦,止宿草庵,则其义也。

是故藉因托缘,速得成办。若但独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粪之价。问曰:上言诸佛净德者有几种?

答曰:略言有其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

自利之中复有三种:一者、法身;二者、报身;三者、净土。利他之中复有二种:一者、顺化;二者、违化。

顺化之中有其二种:一者、应身及摩菟摩化身;二者、净土及杂染土。此是诸佛净德。

问曰:利他之德,对缘施设,权现巧便,可言无实,唯是虚相,有即非有。 自利之德,即是法、报二身圆觉大智显理而成常乐我净,云何说言有即非有? 答曰:自利之德,实是常乐我净,不迁不变,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如是。 复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之用。

然用无别用,用全是心;心无别心,心全是用。

是故以体体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以用用体,非有即有,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

寂即是用,名为观门;用即是寂,名为止行。

此即一体双行,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后别说止观之异,非谓佛德有其迁变。又复色即是空,名之为止;空非灭色,目之为观。

世法尚尔,何况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问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众生亦有即非有,应不妨不灭。

答曰:佛德即理显,以成顺用故,所以常住;众生即理隐,以成违用故,所以生灭。

常住之德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灭之用亦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生灭也。

此约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第三番体状竟也。

 

4-13 ) 甲四、明止观断得分三 卷四

科判

原文

 

 

甲四

、明止观断得分三

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门分别:

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

 

 

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丙一

、观门

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

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

以此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

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上迷妄也。

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行,即是得益。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

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

以不知故,执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过失?


 

 

 

 

 

 

 

 

 

 

 

 

 

 

 

 

 

 

 

甲四

、明止观断得分三

 

 

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一、观门

谓有背家浪走之过。

若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虽未证知诸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 堪能进修止行,渐趣涅槃。

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三毒,背失涅槃寂静之舍也。

此明分别性中观行断得之义。

 

二、止门

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无实, 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

复于贪瞋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是得益。

此明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乙二

、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门。

 

 

 

丙一

、观门

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 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是虚故,能遣无明。

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

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

此即由知无实故,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故有别也。

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

别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

此是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

 

 

丙二

、止门

所言依他性中止门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

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 以此止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

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中观行,即名得益。问曰:观门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门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别也? 答曰:观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复观中知法缘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缘起即寂,亦如

幻化,故有别也。

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乙三

、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除障得益者,初明观门。

 

 

 

丙一

、观门

此观门者,初与依他性中止门无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

谓彼止门必缘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体是一心,是故得灭虚相之执。

然此能知诸法唯一心之体,即是此中观门,更无异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观,即就不相离也。

然彼虽缘一心,但以灭相为宗;此中虽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为旨,故有别也。是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

别义是何?谓依此观作方便故,堪能胜进入止门也。问曰:唯心所作与唯是一心,为一为异?

答曰: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体起相证也。 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证也。

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

丙二

、止门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体不可分别,从本已来常自寂静。作此解故,念动息灭,即名为止。

以此止行能灭无明住地及妄想习气,即名除障。

大觉现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实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问曰:除障之时,为敌对除,为智解熏除?

答曰:不得敌对相除。所以者何?


 

 

 

 

 

 

 

 

 

甲四

、明止观断得分三

 

 

 

 

 

 

 

乙三

、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分二

 

 

 

 

 

 

 

 

 

 

 

丙二

、止门

以惑心在时,未有其解,解若起时,惑先已灭,前后不相见故,不得敌对相除。如是虽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识之中惑染种子仍在未灭,故解心一

念灭时,还起惑用。

如是解惑念念迭兴之时,解用渐渐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种子。即彼解用熏成种子之时,即能熏彼惑染种子分分损减。

如似以香熏于臭衣,香气分分着衣之时,臭气分分而灭。

惑种亦尔,解种分成,惑即分灭也。以惑种分分灭故,惑用渐弱;解种分分增故, 解用转强。

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说敌对除,但有语无义。然彼小乘亦还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问曰:解熏心时,为见净心故得熏心,为更有所由得熏心?

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义故,解惑之用悉不离心。以不离心故,起用之时即自熏心,更无所由。

如似波浪之用不离水故,波动之时即动水体,是以前波之动动于水故,更起后波也。

解惑之熏亦复如是,类此可知。

问曰:此三性止观为有位地,为无位地? 答曰:不定。

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别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满足, 真实性中止行成。

若更一解,地前,分别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实性中止行成。

又复地前随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满足。

又复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实时凡夫始发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无别也。

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

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

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

 

5-14 ) 甲五、明止观作用分三 卷四

科判

原文

 

 

 

 

甲五

、明止观作用分三

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

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于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

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

谓观行成故,净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剎, 奉献三宝,惠施四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于方便之道,挥二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惟宝树,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 遍转圆音于十方之国,莲花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众彰,珠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质常存,权形取灭。

斯盖大悲大愿熏习力故,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也。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

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观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问曰: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得成立?

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兴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


 

 

 

 

 

 

 

 

 

 

 

 

 

 

 

 

 

 

 

甲五

、明止观作用分三

谓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无似法显现。何以故? 以缘起之法法尔故,是故菩萨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悯念众生。

然复依分别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受大苦恼;依依他性观门故,从心出生摄化之用;依真实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

依分别性止门故,知一切众生可除染得净;依依他性止门故,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实性止门故,自身他身本来常住大般涅槃。

又若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先须发愿,次入止门,即从止起观,然后随心所作即成。何故须先发愿?谓指克所求,请胜力加故。

复何须入止?谓欲知诸法悉非有故,是故于一切有碍之法随念即通。何故即从止起观? 谓欲知一切法皆从心作故,是故于一切法有所建立,随念即成也。

若久行菩萨即不如是,但发意欲作,随念即成也。

诸佛如来复不如是,但不缘而照,不虑而知,随机感所应,见闻不发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无心欲益于世,而随前感,雨宝差别。

如来亦尔,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相应。

此盖由三大阿僧祇劫熏习淳熟,故得如是,更无异法也。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 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 一心如大海,其性恒一味,而具种种义,是无穷法藏。

是故诸行者,应当一切时,观察自身心,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既知如来藏,依熏作世法,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

复念真藏心,随熏作世法,若以净业熏,藏必作佛果。譬如见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于蛇体,纯是调柔金。复念金随匠,得作蛇虫形,即知蛇体金,随匠成佛像。藏心如真金,具足违顺性,能随染净业,显现凡圣果。以是因缘故,速习无漏业,熏于清净心,疾成平等德。是故于实时,莫轻御自身,亦勿贱于他,终俱成佛故。此明止观作用竟。

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乙一

、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分二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

 

 

 

 

 

 

 

丙一

、观门礼佛

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遍满十方三世。

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遍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

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

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 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

如此解时,实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

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问曰:前之一番供养,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

答曰: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

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实时心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又复乃胜二乘现见佛者。何以故?

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

是故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甲五

、明止观作用分三

 

 

 

 

 

 

 

 

 

 

 

 

 

 

 

 

 

乙一

、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分二

 

 

 

 

 

 

 

 

 

 

 

 

 

 

 

 

丙一

、观门礼佛

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言不能见也。

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佛。 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

缘起,是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佛在于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

若彼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

又复彼诸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于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 还熏于心,彼此即齐,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实。

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何以故? 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

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体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不相妨碍。

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

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明。

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于真心中显现诸佛,自得见之。

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为我所见。

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

是故若偏据诸佛以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以论净心,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

如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

又复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

当想自身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剎,各于诸佛前,成大香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遍满十方国,身数等诸佛,亲侍于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众生,供献诸最胜。

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事。此观门礼佛。

 

丙二

、止门礼佛

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 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

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

复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双行。

所谓虽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

是故经言:「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

此是止观双行也。


 

 

 

 

 

 

 

 

 

 

 

 

 

 

 

 

 

 

 

甲五

、明止观作用分三

 

 

 

 

 

乙二

、食时亦有止观两门分二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

 

 

 

 

 

 

丙一

、观门

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

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膳等。

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

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

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

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

我此身中八万户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钵上味饮食,于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

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

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若为除贪味之时,虽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

以向者钵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不见净故,将知本时净

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丙二

、止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

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

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

此名止门。

 

 

 

 

 

 

乙三

、大小便利亦有止观分二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观。

丙一

、观

所言观者,当于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令作清净。」

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

作此想已,持施一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是名观门。

 

 

 

 

 

 

 

丙二

、止门

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可见。

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

问曰:上来所有净、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现世假想变之, 即从心转?

答曰:心体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缘不起。

是故溷中秽相,由过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生。

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

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盖过去之业定能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如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

旧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便也。

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变,无而现有。

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 答曰:由共相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

问曰:菩萨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

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

又菩萨初学通时,亦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习通,但

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c_12_01_大乘止观法门.txt · 最后更改: 2021/04/16 12:2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