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d_2_01_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讲录_太虚大师

科判pdf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讲录 科判

                                           罽宾国三藏般若 奉诏译 太虚大师 讲录

                                           释道净 整理 1稿 qq 973451196 校对 

 

 

 

1:(6表)                                                                   (依校对)

科判

经文

悬论分四

一、示宗旨分二

甲 皈德依本以定志

乙 悔过行善以息灾

二、解经题

三、明品糸

四、考译史分三

甲 译人史

乙 本经译史

丙 异译

释经分

甲一、法会起教分分二

乙一、证信叙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

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密多悉已圆满;

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复有阿僧企耶诸有情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乙二、发起叙分

丙一、慈氏问启全经分

丁一、观众运悲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

此会众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溺爱河;欲达彼岸,为闻法故,愿见世尊求一切智,无有力能。

尔时、慈氏菩萨为欲咨问甚深义趣:一切有情云何发菩提心求佛决定,三无数劫无有疲倦?

丁二、仰佛求

今佛世尊,意趣难解,广大甚深;文句巧妙,具足圆满,记别有情因果差别;希求速疾无上菩提。

丁三、敬仪

于是弥勒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即从座起,整理衣服,善调六根,身口意业皆悉寂静。

然其六根、百福所生妙相庄严八十种好,三无数劫之所圆满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等百千万日光明相庄严其身,一切有情瞻仰无厌,近无等等佛果菩提。

以如是身往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双足。

又以无量功德庄严之手,如新生莲华,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丁四、请词

如来世尊于一念中,能知一切有情过去未来现在之心!或有有情因咨问时获清净心,或有有情受记之时获须陀洹

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为此义故,仰咨如来,唯愿世尊分别解说!  世尊今为三世有情所依之主!

或有有情行大乘行,其心柔和,惟愿世尊愍念,获甘露法,不独受用而同其味!

 云何令诸有情,趣大涅槃安隐正路?此等有情当作何事,于一切智得不退转?云何圆满檀波罗密乃至般若波罗密多?

又此般若波罗密多与前五种波罗密多而为其母,云何修习而能圆满?又此大愿云何显发?又诸有情云何修习涅槃彼岸?惟愿世尊分别解说,为欲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得欢喜

丙二、释尊赞发斯品

尔时、薄伽梵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利益安乐一切有情,问是深义,劝诸有情修善业故,常为有情勤修习故。

汝今一心,广为有情顿绝羁锁勤求法故;

汝今以此大慈悲心,于三阿僧企耶圆满六种波罗密多大法海故;

汝今已近菩提道场涅槃岸故;犹如明星出已,旭日便照,汝今亦尔,当作佛日。

2:(6表)

释经分

甲一、法会起教分分二

乙二、发起叙分

丙二、释尊赞发斯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具足分别甚深之义!如有智人,能善思惟观察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

譬比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沉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

又诸有情于生死中常多恐惧,所以求于力势之人而为恃怙,不被怨贼之所侵害,纵彼怨贼有大狂力,为此之人依附王者而彼怨贼必无更能作损害者。

又彼怨贼既见力势,永舍怨心顺从正化。

一切有情亦复如是,各作是念:谁能与我作归依处,除其衰患令得安乐?

于此三界五道之中,天、龙、药叉、阿苏罗、迦噜啰、健达婆、紧捺罗、摩怙洛迦、人非人等诸众之中而求觅之,无有能为作归依者。

所以者何?彼诸天等,自未能免生死羁锁,烦恼系缚,流转三界无量无边众苦吞啖诸怖畏事;

以贪欲网之所缠缚,况能与我作归依处!

 又诸天等,常被甲胄斗战之具,心怀怖畏彼阿苏罗,而况于人及余诸趣。

以是观察三界六道,无有堪能拔济我者,以是应当归佛法僧。

除佛法僧,更无能救护我者。

一切有情,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乐者,应当归依佛法僧宝。

以是因缘,令诸有情归佛法僧

甲二、圣教正说分分

乙一、慈氏总问三宝皈依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为佛法僧宝?云何归依

乙二、释尊别说三宝皈依分

丙一、正说三宝分

丁一、佛宝分

戊一、总标

  佛告慈氏:言佛宝者,则有二种:一则佛身,二则佛德。

戊二、别释分

己一、明佛

言佛身者:

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已于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

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降伏魔军,断诸结贼,获一切智,成等正觉。

具足如是诸妙功德,号之为佛。

己二、显佛

言佛德者:

即佛身中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三解脱门、三示导、六神通、随心三摩地、四智、二智;离于知境,断烦恼障及所知障,离诸习气,无功用道,起如如化。

若远若近,游止自在,无有障碍。

于一芥子,能纳无量诸妙高山。

如是功德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悉皆具足。又从一劫至无量劫寿命自在,无能损减。

于神通境,往来变现,无有障碍,随意自在。

诸佛世尊之所经行城邑聚落,先放微妙金色光明,照耀其处。

其中众生遇斯光者,身病心病皆得除愈;心火灭已,身得清凉。

偻者能伸,跛者能行,盲者能视,聋者能听,哑者能言,其心乱者便复本心。

鬼魅颠狂魍魉所持,悉皆除愈。

裸者得衣,憍慢心者而得谦下,忧恼者心安稳,失道者得正路,饥渴者得饮食,囚系者得解脱,恐怖者得无畏。丘陵坑坎,山涧堆阜,皆悉平正,犹如抵掌。门第卑小,自然高大,衢路隘狭,并皆宽广。市肆廛里,自然开豁;秽恶不净,应时香洁;荆棘毒刺,瓦砾沙石,悉皆不现。

日光晃耀而无炎毒,香风和畅无诸尘坌。

3:(6表)

释经分

 甲二、圣教正说分分

 乙二、释尊别说三宝皈依分

 丙一、正说三宝分

 丁一、佛宝分

戊二、别释

分二

己二、显佛德

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拘枳罗、拘那罗、共命等鸟,其声美妙,出和雅音。

象、马、牛、羊、水牛、牦牛、犎牛、竹牛、各出本音,其声微妙。

箜篌、箫、笛、琴、瑟、鼓吹,如是乐器,不鼓自鸣。

及余种种巧妙希奇诸神通事,悉皆变现。

如是种种诸希有事,日日各异,转加殊胜,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戊三、抉择分

己一、辨一异

若有众生,疑佛世尊及佛功德有一异者,当作是说:佛与功德不一不异!譬如然灯,膏炷与明不一不异。

离于膏炷,无别灯明,若言灯明离膏炷者,明所及处悉应焚热。

佛身功德,亦复如是。

己二、显三身分

庚一、法

此微妙身,是佛功德无漏法身、自他受用平等所依。

然此佛身亦非是体,离是体外无别法身。

若是体者,同于外物,有四大相;故知非相,亦非无相。若非相者,同太虚空;同太虚者,性即是常,无方便过。

自性清净,无染无著,甚深无量,无有变易,难解难知,微妙寂静,具无边际真常功德,绝诸戏论。

唯佛证知,非余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

慈氏当知:如此身者,即是过去未来现在殑伽沙诸佛世尊法身之相。

庚二、报

佛报身者,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从出世无漏善根之所生故。不可思议,超过世智。

纯熟有情,为现兹相,演无尽法,广利无边。慈氏当知:此即如来报身圆满。第二明报身。

法身不假缘生,任运自然,而报身乃由三无数劫修因所感果报。

庚三、化

言化身者,为彼有情随所应化,故现无量阿僧企耶诸化佛身。

其所化身,或于地狱以现其身,度彼有情令离众苦,导以正法,令发胜心,便生人天受胜快乐,于佛法中深生信乐,得佛法分,获圣道果,或生鬼趣,化彼有情,令离饥渴种种逼迫,化以正法,使发胜心,便生人天受诸快乐,深入佛法,得圣道果。

或化旁生,在于彼趣,或作迦噜罗身,或作龙身,或作师子、象、马、熊、罴、虎、豹、豺、狼、野犴、狐、兔、蚖蛇、蝮蝎、鱼、鳖、鼋、鼍、白鹤、孔雀、凤凰、鸳鸯、鹦鹉、舍利种种之身,令诸有情离相残害,慈心相向,能离种种诸怖畏事;示以正法令深信乐,归佛法僧,得生人天获诸快乐,得佛法分,证圣道果。

或化有情入于余国土;或日月光所不能照。

如是种种无佛法处建立正法,令诸有情归佛法僧,剃除须发、受佛禁戒,而作芯刍及芯刍尼,或作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建立僧坊,护持正法;安立无量无数有情,置于人天涅槃彼岸,而得果证。

或生天趣,化彼有情,令离五欲,心无染着,导以正法发菩提心,归佛法僧,深入正法,置于涅槃解脱果证。

 或生人趣,现处王宫,生释种家,以巧方便化诸有情,断除三界烦恼忧患生老病死,故现受生,逾城出家,菩提树下取吉祥草,坐于道场,处金刚座,降伏魔军,成等正觉。

为化有情,转正法轮,放大光明,周遍一切照曜世间,自利利他,悉皆圆满。

或现寂静入大涅槃,是即名为佛化身也。

如是种种善巧方便无量无边,皆是如来自在神力,此即三身体无异相

己三、归法身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于意云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

若欲求于佛法身者,当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一切有情,当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发如是愿?

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以是归依清净法身。归法身者,即是归依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4:(6表)

释经分

 甲二、圣教正说分分

 乙二、释尊别说三宝皈依分

 丙一、正说三宝分

丁一、佛宝分三

戊三、抉择分三

己三、归法身

若我舍于众生取涅槃者,即同受于地狱诸苦;若与有情同解脱者,虽处地狱无异涅槃。

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归佛法身,证涅槃乐,究竟如如体无增减,如是法身,是真安乐,是故但令归佛法身。

丁二、法宝分

戊一、总标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清净法宝?言法宝者,亦有三种。

戊二、别释分

 己一、第一法宝分

 庚一、正明涅槃分

辛一、长行分

壬一、先征

云何为三?

第一法宝,所谓涅槃,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死老病忧悲苦恼。

壬二、后

云何生苦?

谓依父母牉合之时,不净种子处母胎中,业力风持,时经九月,住居黑闇无有光明生熟藏间,污秽不净,八万户虫之所和杂,出息入息随母而行,口不能言、眼不能视,饥渴寒热种种诸苦逼切身心。

如是诸苦,无量无边,令诸众生不得自在,故名生苦。

虽受此苦,而有一德,一切怨家所不能见,亦不能说是非过恶。

无比涅槃安乐法中,无如是苦。

 云何老苦?

所谓众生从少至老,时节代谢,所有充实悉皆损减,筋力衰朽,行止战掉,发白面皱,眼耳昏暗,牙齿疏缺,颜貌丑陋,身相伛偻,人所恶贱。

所有言教,随说废忘,而以此身为其重担。

譬如然灯,膏油既尽,不久将灭。老亦如是,壮膏既尽,不久将死。又如苏莫遮冒覆人面首,会诸有情见即戏弄,老苏莫遮,亦复如是。

从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众生被衰老冒,见皆戏弄。

以是因缘,老为大苦,除非死至,无药能治。

虽受老苦而不厌之,祈祷神祇,恒愿长寿。

无比涅槃安乐法中,无此老苦。

 云何病苦?所谓地水火风互相违害,种种诸苦来集其身。

一切众生,无问老少,皆共有之。

安乐适身胜妙五欲、金银珍宝、家族眷属,悉皆舍离。

所有教诏,男女亲戚皆不承顺,一切怨家诈来亲附。

如此病苦,皆不愿求。以是当知,病为大苦。

安乐涅槃无比法中,清净寂然,无斯病苦。

 复次,慈氏!云何死苦?所谓众生气绝识灭,无所觉知,一切苦中莫过死苦。生老病苦,五趣之中有无不定,此死苦者皆共有之。

譬如贫苦能劫荣华,如怨憎苦能劫亲爱,死苦若至,不拣老少 智贵贱,一切尽劫。

舍现身已入幽闇处,衣服卧具、一切财宝莫能用之。

裸露而行,复无伴侣,货财不免,披诉无地。咄哉无常!能作斯害,甚大鄙恶,不拣怨亲。

三界众生无能免离,皆被死伐,何能救之?设转轮王那罗延力,皆被擒获。当知死苦无量无边。

以是观之,死为大苦。解脱涅槃无比法中,寂静安乐,无兹死苦。

 譬如有人瀑河漂溺,登涉高山,得免怖畏,众生亦尔,常为一切生死瀑河之所漂溺,登涅槃山,离生死畏。

亦如天雨,能除毒热尘秽等障,人民安乐,身意清凉,百卉滋茂,成就果实;如来法雨,亦复如是:

能除一切烦恼毒热,众生安乐,解脱清凉,滋长一切白净善种,成就果实,令得涅槃。

以是因缘,诸佛世尊舍无常身,证涅槃乐

5:(6表)

释经分

 甲二、圣教正说分分

 乙二、释尊别说三宝皈依分

 丙一、正说三宝分

 丁二、法宝分

 戊二、别释分

己一、第一法宝分

 

庚一、正明涅槃

分二

辛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来妙体即法身,清净解脱同真谛。

如日与光不相离,如来功德即涅槃。真我与佛无差别,一切有情所归趣。生死涅槃等无二,其性不坏无造作。垢净如如性不异,唯佛世尊独能了。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其性垢净本无二,众生与佛无差别。空遍十方无分别,心性平等亦复然。譬如一切众生界,遍在虚空受生灭,诸根生灭亦如是,处在无为界亦然。譬如虚空火不烧,生死不坏无为性。地水风轮转相依,虚空无有所依相。蕴处界三亦复然,恒住业种烦恼性,彼业烦恼住何处?常居妄想无明源;妄想之心何所居?恒在无为净心性。蕴处界三假施设,一切法性本无住。业惑相持如地水,妄想转动犹如风,心性本净如虚空,妄想依空无所有。烦恼业苦从妄起,业苦还为烦恼因。惑业循环无定居,无因无缘无所会,无生无灭性空寂,本体光明智清净。自性无生无变异,烦恼无明垢所覆。亦如翳眼见二月,众生二执亦复然。烦恼犹如众蜜蜂,其蜜即喻如来藏;此蜜众蜂共围绕,智者护身能取蜜。无相六度为方便,而能证彼法界身。譬如五谷[禾會]未除,不堪与人充美膳。菩萨烦恼糠未遣,不能施人甘露饭。行人遗宝落秽处,设经万岁无损污,天眼见宝之所在,收取洗拭随意用。佛见众生性无二,为欲涤除烦恼秽,大乘甘露而为水,涤尽尘劳佛性现。譬如新生五谷芽,说米有无未决定,佛性不离有无中,唯佛自证方明了。法宝自性恒清净,诸佛世尊如是说。客尘烦恼之所覆,如云能翳日光明。无垢法宝众德备,常乐我净悉圆满。法性清净云何求?无分别智而能证。譬如池水净无垢,其中莲花妙无染。如月蚀已重光明,亦如皎日出云翳。

无垢功德遍庄严,涤除烦恼光明现。

庚二、结成三德

复次慈氏!当知第一清净法宝,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己二、第二

法宝

复次、慈氏!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智慧诸妙功德。

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

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

(附注)此下

 

(己三、第三法宝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

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

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

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呾缆藏。

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奈耶藏。

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

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

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

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

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复次,慈氏,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恼长夜黑闇,速能出离,证解脱果。

譬如明灯能除暗暝,使得见道;佛亦如是:然智慧炬,能照有情十不善闇,使见善道。

设彼有情悭吝财宝,闻此法已,便能惠施一切贫穷;若有恶业众生,闻此法已,舍恶修善;若瞋恚者,便能忍辱;懈惰有情闻已,精进;散乱众生闻已,寂静; 痴有情闻是法已,便发智慧,得智慧已,悉能回心修种种善;又,诸有情闻此法已,闭恶趣门、开涅槃路犹如甘露证解脱果。当知此即第三法宝。

6:(6表)

释经分

 甲二、圣教正说分分

 乙二、释尊别说三宝皈依分

 丙一、正说三宝分

 丁二、法宝分

 戊二、别释分

(附注)此下

 

(己三、第三法宝

是三法宝,一切众生应当归依无为法宝: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

何以故?以于生死大苦海中能为船筏;能作有情甘露良药;又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

如是妙法功德圆满。以是,归依无为法宝。若有众生受持经者当发是愿:

愿我归依如是法宝!归是法已,愿令五道一切众生亦发是愿:我今归依,亦令有情安住于此功德法中,引至涅槃真实宝所。慈氏,当知此即名为第三法宝。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真实僧宝?言僧宝者,亦有三种。

一者,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

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祐福田。

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圣僧者,谓: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觉、三贤、十圣。

如是名为第二僧宝。

第三,福田僧者,所谓苾刍、苾刍尼等: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犹天意树能荫众生。

又如旷野碛中渴乏须水,遇天甘雨霈然洪霔,应时充足。

又如大海,一切众宝皆出其中。福田僧宝亦复如是:能与有情安隐、快乐。

又此僧宝清净无染,能灭众生贪、瞋、痴闇,如十五日夜满月光明,一切有情无不瞻仰;亦如摩尼宝珠,能满有情一切善愿。如是名为第三僧宝。

是三僧宝,一切有情云何归依?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以是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归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复愿有情当获如是无漏功德,得此法已,演三乘法,度脱有情。

我所归依佛、法、僧宝,不为怖畏三恶道苦,亦不愿乐生于人、天,誓救有情出生死苦。是则名为:归依僧宝。

复次,慈氏,若有众生归依三宝,应发是心:

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离八难、难得能得,以善方便,当习一切胜妙之法。

若我违于如是上愿、不求善法,则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于宝所,空手而归。

如是归依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既知是已,当须勉励精勤修习,速愿成就。善法既成,过去罪愆,应当忏悔、使令除灭。

复作是说:我从无始生死已来,身、口、意业所作众罪无量无边,皆从虚妄颠倒心起。

而于父母、和上、师长、佛、法、僧宝尊重之境所作诸罪,今皆忏悔。

复为二事造作诸罪,极重恶业如妙高山。云何为二?一者,亲爱;二者,怨嫌。若于生死急难之中,而彼二类怨亲有情而于我身不能利益,应作如是遍观察之:

彼与我身悉归磨灭。而我云何乃作斯罪?又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造诸善业、及学、无学、独觉、声闻,佛、及弟子,一切贤圣,我皆随喜。

复次,于无始际,生死轮转,受五趣身,无量怨亲于我未曾获得毫厘利益之事,现在、未来亦不可得。

我于无始为彼怨、亲所作诸罪,我愿自受,誓不扰他一切众生。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抆沐浴、供给饮食、病瘦医药种种相资——虽则如斯,而于我身病苦之中无相代者,况于未来而能救我生死大苦?而我此身于现世中无依无怙,何况未来?我身既然,有情亦尔;自我及他皆无恃怙。

是故,归依真实三宝。

何以故?以常住故。譬如有智之人于险难中,求有力者以为救护;众生亦尔:

生死险难,归依三宝以为其主,方能越渡生死大河。我若得已,亦为其主,覆护一切苦难众生。

能发如是大誓愿者得大信心,而于佛前长跪、合掌、偏露右肩,作是归依佛、法、僧宝。譬如世间贫贱之人,一切有情见,皆轻蔑、策役、驱使,种种呵骂、陵辱其身;既被轻贱,遂求尊贵有力之人以为其主,便能免离种种欺辱。

有情亦尔:或生恶趣、及在人中,恒被诸苦逼迫其身;为求免离,归依三宝;

如是,诸苦悉得解脱;归依三宝已,复发是愿:愿我救护一切众生渡生死海到涅槃岸,如大商主导诸商人度大旷野沙碛险路至无畏处!

三宝导师亦复如是:导引有情度空旷处生死长夜至大涅槃得无所畏。

慈氏,当知:发心修行大乘行者应作如是归依三宝。

 

d_2_01_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讲录_太虚大师.txt · 最后更改: 2021/04/16 12:2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