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a_3_46_小乘部派略表

科判pdf

                                                小乘部派略表

                                                释道净 整理 仅供参考 13稿 qq 973451196

 

二部(楷体)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上座部

(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上座部)

上座部

11 部)

(佛灭后三百年之初)

(第 1 次分裂)

(第二次结集)

上座部(二部之上座部)(2页)

1 雪山部(3页)

2 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毗昙宗、说因部)(第 2 次分裂)(见下:第四次结集)(3页)

 

(同于三百年

中)

3 犊子部(第 3 次分裂)(4页)

4 部出于犊子部

4 法上部(4页)

5 贤胄部(4页)

6 正量部(4页)

7 密林山部(4页)

8 化地部(第 4 次分裂)(5页)

 

9 法藏部(法护部、昙无德部)(第 5 次分裂)(5页)

(三百年之末)

10 饮光部(第 6 次分裂)(5页)

(第四百年初)

11 经量部(第 7 次分裂)(5页)

大众部

(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大众部)

大众部(二部之大众部)(5页)

1 大众部(摩诃僧祇部)(大天五事)(跋耆十事)(9 部)(第二次结集)(5-7页)

 

佛灭后二百年中

(第 1 次分裂)

2 一说部(诸法但名宗)(7页)

3 说出世部(7页)

4 鸡胤部(7页)

5 多闻部(第 2 次分裂)(7页)

6 说假部(分别说部)(第 3 次分裂)(7页)

第二百年末

(第 4 次分裂)

7 制多山部(8页)

8 西山住部(8页)

9 北山住部(8页)

第三次结集(910页)(幼圆字体)

第四次结集(10页)

巴利语及梵语佛典(10页)

龙树建立大乘与小乘部派佛教(10页)

各家所说部派分裂表(10-12页)

注:此表主要依《佛光大辞典》释慈怡、《佛学大辞典》丁福保、《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等电子版佛学辞典、《佛学基础》释界诠、《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三论玄义记论》刘常净、《藏密佛教史》第二世敦珠法王著,等教证整理,因各家见解错综复杂不一,加之笔者能力有限,故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二部为楷体字,十八部为宋体字,附文为幼圆字体)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上座

(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上座部

上座部

1 1

)(佛灭后三百年之初)(第

1 次分裂)(第二次结集

上座部(二部之上座部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之遗教,由诸圣弟子所闻持结集之法藏。然此法藏之结集,传说非一。第一次结集:佛世时,无文字记录,依口头传诵,恐日久无凭而失传,或恐外道邪说参入。另种原因,佛刚灭度,有难调比丘跋难陀,欢喜而作偈言:如来示寂,我曹安乐,若有所犯,谁敢诃斥。迦叶听后甚悲,于是发动将佛一代教化结集起来。此次结集,由迦叶为上首,选已证阿罗汉者五百人于王舍城外七叶窟内,由阿难诵经,富楼那诵论;优波离诵律。为经律论三藏,此为上座部,或称五百结集。未加入窟内者,凡有数千人,为窟外或外界大众结集,以婆师婆为上首,除三藏外,还有杂藏、禁咒藏为五藏。称为大众部。此外(智度论传)还有文殊、弥勒、阿难在铁围山结集大乘藏。有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支助。或传大乘经由广慧菩萨结集。又佛地经论言传法菩萨结集。//法藏之结集,经论所传不同,僧祗律传大迦叶与千比丘俱,诣王舍城,至刹帝山窟,集有三明六通德力自在从世尊面受或从声闻受二部比尼者五百人,结集法藏。先命阿难集四阿含及杂藏,次命优波离集毗尼藏。五分律传大迦叶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至王舍城,先命优波离诵毗尼藏,次命阿难诵修多罗藏。善见律传大德迦叶大德阿菟楼驮,将五百比丘,往王舍城,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讲堂,结集法藏。先命优波离出毗尼藏,次命阿难出法藏。

//又阿育王传。传迦叶共五百罗汉至毕钵罗窟,撰集经法。先命阿难说修多罗藏,次命优波离说毗尼藏,迦叶自说摩得勒伽藏。

/十诵律传摩诃迦叶共五百比丘,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命优波离诵毗尼藏,次命阿难诵修妒路(修多罗)藏及阿毗昙藏。/四分律传大迦叶与大比丘僧五百人,皆是阿罗汉多闻智慧者,往王舍城,共论法毗尼。先命优波离集毗尼藏,次命阿难集修多罗藏及阿毗昙藏。后长老富罗那闻讯,与五百比丘往王舍城,欲豫在其次闻法。大迦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为此比丘,更问优波离乃至集为三藏。/智度论传大迦叶与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结集经藏。先命阿难集修妒路藏,次命优波利集毗尼藏,后复阿难集阿毗昙藏。/毗尼母经传摩诃迦叶于王舍城耆阇崛山竹林精舍,集五百大阿罗汉,结集经藏。命阿难先集毗尼藏,次集修妒路藏,后集阿毗昙藏。尊者富兰那与其徒众五百罗汉闻讯,往王舍城,语摩诃迦叶,亦欲得闻。摩诃迦叶即向富兰等,出集法藏因缘。/又增一阿含经序品传迦叶集四部比丘八万四干众,命阿难结集法宝,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传大迦叶于摩竭国僧迦尸城北,集八万余众,命阿难尽集诸经以为一藏,律为二藏。大法三藏,诸异法合集众杂,复为一藏。/又分别功德传诸方等正经皆是菩萨藏中事,先佛在时,已名大士藏。阿难所选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藏。/又菩萨处胎经传大迦叶集诸罗汉,八亿八千众,命阿难,菩萨藏集著一处,声闻藏亦集著一处,戒律藏亦集著一处,阿难最初出经第一胎化藏第二中阴藏,第三摩诃衍方等藏,第四戒律藏,第五十住菩萨藏,第六杂藏,第七金刚藏,第八佛藏,是为经法具足。/已上经论所传法藏之结集,虽有二藏三藏四藏等别,而无界内界外窟内窟外之分。真谛三藏部执论疏传迦叶令阿难颂四阿含,集为经藏。令富娄那诵阿毗昙,名对法藏。令优波离诵毗奈耶,名为律藏。此时乃有无量比丘,来欲听法,迦叶不许,令住界外,各自如法诵出三藏,有阿罗汉婆师婆,为大众主,教授诸人,界外之众,其数既多,故时皆号为多众也。界内为迦叶上首。世尊自说迦叶为上座,佛灭之后为弟子依,故时皆号为上座。西域记传分窟内窟外二部,如前所云。/

/据觉音所编,南传上座部论书有7种:《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另有颇多的注疏和复注。这 7部论书常被认为是南传上座部佛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后,还出现阐述上座部教理特别是修持方法的《解脱道论》;觉音又在《解脱道论》的基础上著《清净道论》,被誉为小乘佛教三藏典籍和义疏精要。/

/圣上座部或长老说,印度部派佛教之两大根本部派之一。/佛陀涅槃后百余年间,教团统一,此称为原始佛教。其后,教团内部对戒律及教义产生异论,首度分裂成上座部及大众部二根本部派。大众部是较进步革新的青年大众。反之,上座部则忠实地遵守传统,并以保守的长老们为代表,因此又称为长老部。/不久,大众部分裂,上座部分裂,两部共计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

/其中,从最初上座部分出的十一~十二部,是最广义的上座部。/这些上座部系可大别为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上座部等三部。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上座

(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上座部

上座部

1 1

)(佛灭后三百年之初)(第

1 次分裂)(第二次结集

上座部(二部之上座部

其中之上座部,主要是指传播于印度西方及南方,以迄锡兰的二~三个部派。这是广义的上座部。/今日一般所谓的上座部意义更狭隘,意指流行于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方地区的南方佛教。此系佛教传习巴利语圣典,所以又称巴利佛教;又由于是南方的上座部,所以也称南方上座部。此狭义的上座部,以锡兰为根据地。相传西元前三世纪中叶时,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从印度本土将佛教传至锡兰。摩哂陀所传播的上座部佛教,甚受当时的锡兰王所喜,而在首都建大寺,作为佛教的传播中心。此后锡兰的历代诸王均崇信拥护佛教,至今佛教仍是该国全民性的宗教。/此锡兰上座部也有若干消长,且曾经发生过分裂。西元前一世纪时,婆他伽马尼王建无畏山寺,该寺常与大寺发生纷争。在四世纪中叶,纷争达到最高潮,大寺曾被暂时破坏。虽然不久之后,势力重建,但已无往日旧观。此后数百年间, 无畏山寺常占优势。在大寺势力衰退之际,只多林寺派于焉崛起,于是锡兰上座部分裂为三派。/

/十二世纪时,锡兰英主波洛卡摩婆诃大王废弃不守戒律的无畏山寺与只多林寺二派,仅保护奖励大寺派。因此大寺派急速兴隆,也逐渐传播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国。/缅甸及泰国海岸地区,似乎自古即有传自南印度方面的巴利系上座部佛教。/

/在三世纪前半期译出的汉译《法句经》及《义足经》,其原本似是传自泰国、柬埔寨地区的巴利圣典。十三世纪以后,纯粹的大寺派上座部取代此古老巴利佛教,而传播于该地,因此今日南方地区的佛教,皆属大寺派上座部。/

1 雪山

出于上座部。/本(先)上座部。上座部始生说一切有部之新派,旧习之徒众根本之上座部被迫转移于雪山中,称曰雪山部。/ 佛灭度后,大迦叶以三藏付予三师,阿难之修多罗(经)、富楼那之毗昙(论)、优婆离之毗尼(律),其中阿难之修多罗经过末田地、舍那婆斯、优婆鞠多、富楼那、寐者柯、迦旃延尼子等次第相承,二百年间初无异执,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之世,遂分为二。盖上座弟子部仅以弘通经教为正规,而对律、论不加宣弘。然说一切有部以毗昙最胜,遂偏弘之。首先为富楼那之舍本逐末,至迦旃延而大兴毗昙。上座弟子部欲令改正而不成,且难抵挡辩难攻击之势,遂去而移至雪山。以其唯弘经教,故此部道德胜诸部。/此部与说一切有部均由上座部分出,但其宗义大多与说一切有部相反,而与大众部较为接近。宗轮论述记︰(1) 诸菩萨犹是异生,(2)菩萨入胎不起贪爱,(3)无诸外道能得五通,(4)亦无天中住梵行者,(5)认可大天五事,以为有阿罗汉为余所引,犹有无知,亦有犹预,他令悟入,道因声起。此中所列五项,除第一项外,余项可说皆与说一切有部的思想相反。说一切有部认为有情众生于欲色界定有中有,雪山部则主张无中有,与大众部一致。因此,根据大众部及分别说部(如

《大史》)所传,则将雪山部列入大众部的末派。/

2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毗昙宗、说因部)

(第2次分裂)

出于上座部。/创始者为迦多衍尼子,纪元前后。又作迦旃延尼子。据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等载,佛灭后,上座部由迦叶、阿难至优婆掘多,皆唯弘经教,至富楼那始稍偏重毗昙,至迦多衍尼子则以毗昙为最胜,而专弘阿毗昙,遂与上座弟子对立,导致分裂。盖上座部各派一般以经、律为主要依据,此派则主要以阿毗达磨论书为依据。/迦多衍尼子著作《阿毗达磨发智论》,立八犍度,判明诸法性相,因其论义广博,故称为,迦多衍尼子为此派著名论师。其后有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阿罗汉在迦湿弥罗费时 12 年结集《大毗婆沙论》二百卷(见下:第四次结集),解释《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文义,及破斥异部所执的著作,集此派教义之大成。复因大毗婆沙论文义广泛,卷帙繁多,后世遂有其简略本及纲目书之创作,现存中译本纲目书有:尊者法胜所著之阿毗昙心论、优波扇多之阿毗昙心论经、尊者法救之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世亲之阿毗昙俱舍论三十卷、众贤之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及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等。/其中,俱舍论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系以经部之义批判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之说;随后有众贤精心研究《俱舍论》12年,著《顺正理论》及《显宗论》祖述旧义,对世亲的《俱舍论》作了批判性的注解。/此外,众贤之师悟入著有入阿毗达磨论一卷,佛陀驮娑、德慧、安慧、称友、增满诸师亦各作俱舍释论,显彰此派教义。/有部世友著《异部宗轮论》(又名《十八部论》、《部执异论》)。/此派之根本阿毗达磨七论,即指集异门足论(作者舍利弗)、法蕴足论(目犍连)、施设足论(迦旃延)、识身足论(提婆设摩)、界身足论(世友)、品类足论(世友)、发智论。其中前六论称为六足论,发智论则称为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上座

(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上座部

上座部

1 1

)(佛灭后三百年之初)(第

1 次分裂)(第二次结集

2 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毗 昙宗、说因 部 )

(第 2 次 分裂)

身论/在三藏中,除特别侧重阿毗达磨之外,另亦传持十诵律;此律典由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共译之,凡六十一卷。此外,由我国所译出之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萨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等,亦属此部派之律。/此派之传承,依三论玄义所载,优婆掘多以下,富楼那、寐者柯、迦多衍尼子等次第相承;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略传中,则列举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波掘至佛驮悉达等五十四人。上举虽未必依照出世年代之顺序排列,但依之亦可略窥其传承之梗概。/

/主要教义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三世实有,即时一切有,谓过去、未来与现在相同,皆有实体。法体恒有,即法一切有,以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七十五法分别诸法之种类,认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四者皆属有生灭变化之有为法;而择灭无为(涅槃)、非择灭无为及虚空无为则为超越时空、无生灭变化之无为法,有为法与无为法均有实体。又主张佛之生身定为有漏,且佛之说法中有无记语,唯以八正道为正法轮之体,反对佛身有量、数、因之三无边,谓出现于伽耶之身,化缘尽时,则永入寂灭。复谓菩萨满三祇百劫,渐至忍位,一刹那之心能知四谛,但仅能知其总相,而不知其差别相。此外又主张初果无退、后三果有退,谓阿罗汉亦有退之义,及反对心性本净等。/

2 说一切有部

(同于三百年中

3 犊子部(第

3 次分裂

出于有部。/舍利弗问经及南传岛史等,则谓于上座部分出。又南传佛教谓其分裂年代在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中。/

/其部名与部主,三论玄义举真谛三藏之说,谓有名为可住之古仙人,其后裔有可住子阿罗汉,今此部为其弟子所倡,故称可住子弟子部。/异部宗轮论述记则别出有关犊子名称之传说,以前说为非;谓上古有一仙人,贪欲莫遏,染母牛而生子,自后仙种皆言犊子,为婆罗门之一姓。佛世时有犊子外道,归佛出家,其后门徒相传不绝,分部之后,即称犊子部。唯识述记一同此说。又俱舍论光记卷三十亦以此部主为佛世时犊子外道之党徒。/

/可住子、犊子译语相异,系由于梵音不同所致,其长音可住,短音则云;若据称友之梵文俱舍论疏、翻译名义大集等所载此部之梵名,则可住之译语为谬误,犊子为正确译名。//据真谛及《大智度论》卷二所述,此部属舍利弗法系。其经律大致与有部相同,论则信奉《舍利弗毗昙》, 其弟子罗睺罗大弘其说,可住子复阐述罗睺罗之说。/ /其教义主要为︰将佛陀所说之法归为五类(即五法藏)︰1过去,2现在,3未来(此三有为法),4无为法,5不可说法(不可定说)。主张有补特伽罗(我),归在第五类法中。即我与五蕴的关系,有非即非离蕴之我,谓众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此违佛教无我之理,故名之为附佛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认为身语表业也有善恶,业并不完全属于心理方面,而是具有现象性的。/关于轮回,一般只讲五道,犊子部则讲六道,后增为七道,所加二道:阿修罗、中有。/

4部出于犊子部。/

/据异部宗轮,皆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说法不同而分出,惟此偈不见于其他记载。/然依真谛所传,始于对《舍利弗毗昙》一书之解释不同,各家自造解释补充发挥所致。

4法上部

可尊敬之意。/解颂︰阿罗汉有退、住、进之别,初二句是退,次句是住,后句是进。

5

贤胄部

为贤阿罗汉之苗裔,以贤为祖。/世贤所著《三法度论》/此部解释该颂,举三乘之无学,谓初二句解释阿罗汉,第三句解释独觉,末句解释佛。其余之教义与犊子部相同。

6

正量部

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教义载于三弥底部论三卷,其生灭论,主张生灭有主、客二因。/

7

密 林 山部

部主住密林山而得名。/

/此部解释该颂,主张退法、思法、护法、安住、堪达、不动等六种无学阿罗汉。/ /即已解脱为思法阿罗汉,更堕为退法阿罗汉,第二句堕由贪为护法阿罗汉,复还为安住阿罗汉,第三句为堪达阿罗汉,第四句为不动法阿罗汉。所释与他派不同。/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上座

(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名上座部

上座部

1 1

)(佛灭后三百年之初)第

1 次分裂

2 说一切有部

(同于三百年中

8

化地部

(第 4

裂)

出于有部。/此部之主,本是国王,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此部教义,异部宗轮论分为本宗同义及末宗异义来叙述。/本宗同义颇似大众部,认为无过去及未来,而有现在与无为法。并立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无为。主张于见道一时现观四圣谛之理,并肯定无中有,又谓五识有杂染之力。/于四沙门果,谓预流果有退,唯阿罗汉果不退。/

/末宗异义则与萨婆多部(上座有部)近似,主张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此外,就解释五法定能缚,诸苦从之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一颂,其末宗之执义各异。//慈恩及贤首二人将本宗同义摄为法无去来宗,将末宗异义摄为法有我无宗。//所持之律,即弥沙塞部(五分律)三十卷。//依《舍利弗问经》所载,此部僧众穿着青衣。/

 

9

法藏部(法护部、昙无 德部)(第 5 次分裂)

出于化地部。/舍利弗问经与西藏十六世纪顷萨迦派著名学僧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均主张此部由说一切有部分出;西藏所传六世纪之南印度大论师清辨所著教团分裂详说中,共举出三说,其中第一说认为法藏部为上座部直接之分派,第二、三说皆主张由分别说部分出。/部主名法藏。然舍利弗问经则以目犍罗优婆提舍为其派祖。/

/教义上,立五藏、四相等说。五藏,指经,律、论、咒、菩萨;四相,指生、住、异、灭,其中前三相乃有为,灭相属无为。据异部宗轮论载,此部之宗义主要有:1认为佛与二乘之解脱虽为同一,而圣道不同。2 诸外道不能得五通。3阿罗汉身皆是无漏。4佛重于僧团,故建佛塔即可得大果报。其余大致与大众部同。/律典为四分。/

/僧众著皂(黑)色袈裟,一说著赤衣。/特重咒藏、菩萨藏,而开后来大乘密教之端绪。/

(三百年之末)

10饮光部

(第6次分裂)

出于有部/祖为迦叶波,上古饮光仙人种,其身有金光,能饮诸光,令不复现,故称饮光仙人,以饮光为姓。/

/此部类于有部及法藏部,主张一切诸行必灭于刹那之间。谓烦恼未断,业果未熟,即是过去有体;若烦恼已断或业果已熟,过去其体即无。/所传之律为解脱戒经。/

(第四百年初)

11经量部

(第7次分裂)

出于有部。/部派佛教中最晚出的一派。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故名经量部,经部。/

/渊源:经量部渊源于有部的譬喻师,创导者为北印度坦叉始罗的鸠摩罗多(童寿),然而由譬喻师转为经量部并建立经量部学说的却是室利罗多(胜受)。室利罗多曾于阿逾陀(无敌城)造《经部毗婆沙论》,但此书早佚,其主要内容尚保存在玄奘译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中。/世亲曾依经量部学说写成《俱舍论》,也是研究经量部学说的主要著作,其中驳斥了犊子部的有我论。/该部学说虽渊源于说一切有部,但与说一切有部的论点有许多不同之处。经量部认为:现在实有,过去、未来无体。法称在《量评释论·现量品》中,对经量部的原子论(极微)有较详细的论述。/《成实论》曾受此派思想之影响。/鸠摩罗多著《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

大众部

大众部(二部之大众部)

西域记九卷十四页云:大迦叶波结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难受僧诃责,不预结集,至此宴坐证罗汉果。证果之后,方乃预焉。 /阿难证果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塔庙),无忧王之所建也。大众部结集之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而来至此,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柰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

1 大众部(摩诃僧祇部)(大天五事)(跋耆十事)(9 部)(第二次结集)

大天是印度佛教大众部始祖‘Maha-deva’一词的汉译。五事是指大天在教义上的五种主张。依《异部宗轮论》、《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等载,大众部始祖大天曾编一偈,以宣扬其对证果罗汉境界所持的观点。/

/偈曰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对于此偈中所持的观点,保守派上座们极力反对,视其所倡之五事为非法、邪说、恶见。因此乃酿成教团之争,而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大众

(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大众部

1 大众部(摩诃僧祇部)(大天五事)(跋耆十事)

9

/依《部执异论》,五事颂为︰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又,《十八部论》之五事颂是︰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五事不仅是大众部所共同遵奉,后来也由上座部的雪山、犊子、正量等分派所传诵。/

/大天五事:(1)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断尽诸漏而无烦恼,但仍难免漏失不净(遗精、便利、涕唾等),此因恶魔憎嫉佛法,对修善者破坏、诱惑所致。(2)无知︰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但尚存不染污无知。染污无知为与无明相应的无知,即大乘所谓的烦恼障,二乘之人断尽之后即不现行。不染污无知不与无明相应,即大乘所谓的所知障,唯有证得佛果始毕竟不起。(3)犹豫︰阿罗汉虽已断尽随眠疑惑,但处非处疑惑尚未尽断。(4)他令入︰阿罗汉须依他人之记别,方知自己为罗汉,例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蒙佛授记,始知已证果位。(5)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诸圣道,若不至诚唱念苦哉,则终不现起。

/大天五事妄语: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于其门外闻一苾刍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刍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三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染心,梦失不净污衣,使弟子洗之。弟子曰:阿罗汉尽一切烦恼,何犹有斯事?大天曰:天魔所绕,阿罗汉亦不能免不净漏失。是第一恶见也。又彼欲使弟子欢喜,矫记别某为预流果,乃至某为阿罗汉果。弟子曰:我闻阿罗汉等有证智,如何我等都无知?大天曰: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犹有不染污无知,故汝等不能自知。是第二恶见也。时弟子曰:曾闻圣者已离疑惑,如何我等于四谛实理犹怀疑惑?大天曰:阿罗汉烦恼障疑惑虽已断,犹有世间的疑惑。是第三恶见也。弟子曰:阿罗汉有圣慧眼,自知解脱,如何我等不自证知,而由师令知?大天曰:如舍利弗目连犹佛若末记,彼不自知,汝钝根何能自知?是第四恶见也。然彼大天虽造众恶,而未断尽善根,故后于中夜自悔责重罪,忧惶所迫,数数呼苦哉。弟子闻之怪而问师。大天曰:称苦者呼圣道也。是为第五恶见。大天遂造偈曰: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上座部之反对说法︰(1)余所诱︰阿罗汉虽无烦恼、漏失,但仍有魔以不净染其衣之漏失;反对者谓,此乃大天夜中起染心而秽衣的辩解。(2)无知︰阿罗汉虽无染污无知,但犹有不染污无知;反对者谓,此说违背佛陀真教。(3)犹豫︰诸见谛者,烦恼理疑虽皆断尽,然事疑犹在;反对者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4)他令入︰舍利子等诸利根者,尚须因善友始入道,余因令入其事不惑;反对者言,大天以此自辩其为门人授记。(5)道因声故起︰诸宿习者修已多生,临证果时,因佛言教说苦、空、无常、无我,闻便入道证获圣果,故佛言下多现证果,亦有厌苦,自说厌声,圣道便起;反对者谓,大天思昔造逆,恐当墬堕,夜数称苦,弟子晨省问其安危,遂作此辩解之辞。/

/《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引真谛《部执异论疏》云(大正 70·456b)︰大天所说五事,亦有虚实,故共思择。一者魔王天女实能以不净染罗汉衣。二者罗汉不断习气,不具一切智,即为无明所覆。三者须陀洹人于三解脱门无不自证,乃无复疑,于余事中犹有疑惑。四者钝根初果不定自知得与不得,问善知识,得须陀洹有若为事相,知识为说有不坏净,谓若于四谛无疑,于戒无失,于三宝得不坏信者,此人已证初果,因更自观察,自审知得。五者圣道亦有因言显者,如舍利弗等,当口诵偈时即得圣道。若不如此说者,即名为虚。既有虚实故共思择,因思择此五事,所执不同,分成两部,()大众部,()上座弟子部。’/

/此外,南方上座部论书《论事》等记载,根本佛教分裂原因,由十事非法而起;大天五事,是枝末分裂的后期南印度诸派的异说。

/又据南方佛教所传之岛史、大史等,则谓根本佛教分裂为二,系于佛陀入灭后二百年顷,七百比丘会合于毗舍离,决议跋耆族比丘所提出之十事,上座部以十事为非法。其时,别有一万徒众,以十事为合法,是为大众部。/

/然据南传论事中所记载大众部之教义,与异部宗轮论所说不符,是知南传所谓之大众部,未必即为宗轮论所说之大众部。/

/十事,南北传佛教文献稍有出入。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一所载,这十件事是︰1盐净︰可将盐等调味料贮存在角器内,以备他日使用。2二指净︰当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宽间,仍可摄食。3聚落间净︰一聚落食后,得更入他聚落摄食。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大众

(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大众部

1 大众

4住处净︰同界内之比丘,可随意于他处行布萨。5随意净︰于处决众议时,若僧数未齐,得预想事后承诺而先举行羯磨。6久住净︰随顺先例之意。7生和合净︰食足后得饮用不攒摇之乳(amathi,即未去酪之精乳,未经搅拌去脂之牛乳)。8水净︰阇楼伽酒(未酦酵之椰子汁)得饮之。9不益缕尼师坛净︰得缝制不用贴边且大小随意之坐具。10金银净︰得接受金银及许储蓄之。/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灭后一百年间,出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当时徒众分东西两处居住,东部毗舍离有跋耆族比丘,与西部摩偷罗耶舍比丘在戒律上产生了异议。因毗舍离比丘向人乞钱被耶舍发现而引起争执,于是西部以离婆多为上首,有七百人;东部以萨婆迦摩为上首,有万人,在毗舍离婆利迦园中,举行大结集。此后公开分裂为二部,七百人为上座部,万人为大众部。/

/本派主张:佛身无漏、色身无边、佛寿无量,并认为生死涅槃皆为假名,人之心性本来清净,然由于动摇之故而受污染,此即后世大乘佛教思想之先驱。/主张现在实有、过未无体。其所传之经典,除小乘三藏之外,亦包括华严、涅槃、胜鬘、维摩、金光明、般若等诸大乘经。//于三藏之中,以经、律二藏为随机、随方、随时而说,故重论藏。/此派律藏《摩诃僧祇律》四十卷。/

 

佛灭后二百年

(第

1 次分裂

2 一说部(诸法但名宗)

自大众部分出。/从大众部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而出。立一切法无有实体,但有假名之说,故有此名。/

/慈恩及贤首分小乘二十部为六宗,名此部为诸法但名宗,判为分通大乘。/文殊问经卷下,注释:执一语言,曰:

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也。虽然,非也。何则,若其所执,与大众部(僧祇)之本旨相同,则无立别部之必要也。

3

说出世部

自大众部分出。/世间之法,为自颠倒惑业而生之果,悉是假名,无有实体;唯出世之法,非由颠倒而起,道与道果皆实。故从所立之义,名为说出世。即以苦、集二谛之世间法为假名,道、灭二谛之出世法为真实。/

/窥基、法藏等以此派配于小乘六宗中之俗妄真实宗。/一说此派原与鸡胤部为同一部派,后因其说渐有变化,遂成为独立部派。/南传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与西藏所传清辨第三说中,均未载列此派之名称。/

4

鸡胤部

自大众部分出。/过未无体论,以论为主,轻视经律(应机之方便)。/宗轮论述记:憍矩胝部,此婆罗门姓也,此云鸡胤。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染一鸡。后所生族,因名鸡胤。婆罗门中仙人种姓。’/六宗之中,属法无去来宗

5

多闻部

(第 2

裂)

自大众部分出。/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名多闻部,当时律主具多闻德也。

/据异部宗轮论载,佛在世时,有一阿罗汉名祀皮衣(昔为仙人时,披树皮为衣以祀天),后出家,于佛所说法皆能诵持。佛涅槃时,其于雪山坐禅而不得知,至佛灭度后二百年顷,方出雪山,至央崛多罗国寻觅同修之人,见大众部唯弘三藏之浅义而不知深法,故将佛所说之深、浅二义并弘,而别成一部,称为多闻部。/此部之宗义,将佛之言教分为世间、出世间二种,出世教是佛之五音,即:1无常,2苦,3空,4无我,5涅槃寂静,此五者能引导众生入出离之道,故为出世教。余为世间教。/

/但印顺以为,佛五音与《杂阿含》经义有关,依此义而名为多闻。/此部肯定大天五事,多同说一切有部义,又祠皮衣乃古奥义书时代的仙人名,故其思想可谓兼具大众、上座二系及奥义书哲学的色彩。

/据三论玄义载,深义中,有大乘之义,成实论由此部出。/1宗轮论、多罗那他佛教史之上座部传、正量部传、舍利弗问经等,谓出自大众部。2 论事注序、岛史、大史、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别部品,谓出自鸡胤部。3 多罗那他佛教史之有部传,谓出自有部。/

6 说假部(分别说部)(第 3 次分裂)

自大众部分出。/说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实法。宗轮论述记曰: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实,故从所立以标部名。其教理既不同于说出世部之主张出世间法皆真实,亦不同于一说部之主张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而主张世法、出世法皆有少分是假,以此立名,称为说假部。/依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所引部执异论疏载,大迦旃延曾在佛世时造论,分别解说佛之教法,其后佛入灭二百年中,大迦旃延自阿耨达池至摩诃陀国,于大众部中出世,以十二

 

二部

十八部(二十部:含上座、大众根本二部,据宗轮论,佛灭后百年,依大天比丘五事,分上座 11 部、大众 9 部二部)(宋体)

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于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三藏(第一次

大众

(窟外以年少之僧多,故名大众部

1 大众

佛灭后二百年中

6

说 假部(分别 说部 )

(第3 次 分裂)

处、十八界为假名,以五蕴为实义,来分别三藏圣教,众中有信受与不信受者,信受者自成分别说部。准此,此部即大迦旃延之弟子所弘扬者,此迦旃延非发智论之作者。//南传典籍论事中未载此名。岛史及西藏清辨之第三说,系由鸡胤部所分出。/法华经玄赞卷一本以此派之说配于小乘六宗中之现通假实宗。

/此部宗义,据《异部宗轮论》共有七种,即︰1谓苦非蕴︰以苦为逼迫之义,而蕴之体非逼迫故。2十二处非真实︰以所依及所缘系积聚,积聚之法皆非实故。3诸行相待︰辗转和合,假名为苦,非由现在士夫之用而有苦。4无非时死︰以非时死系由先业,非由横缘而有非时死,过去曾行此横缘故今方横死,非无先业而有今之横果。5先业所得之业增长为因而有异熟果转︰谓唯依业之殊胜方能感果,得等余法不招异熟,必依业之功能而得果时,其相用增长而成异熟因方感果,即业增长为因而有异熟果转。6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谓现修加行道亦不能得圣,故圣道不可修成,但由持戒。7道不可坏︰谓道之性相常住,无刹那灭,故不可坏。/

第二百年末(第

4 次分裂

/据异部宗轮论载,佛陀入灭后二百年顷,外道大天在大众部出家,住制多山,与该部僧众重议大天五事,乃率众自大众部分离而出,形成三部,依住处不同,分别称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或谓分裂之事,应在大天南游宏化数十年之后,承袭大天五事之大众部学者,因思想、住处之长期隔离,乃渐分裂成数派。/据部执异论疏及三论玄义,谓若就无戒或破戒之和尚而受戒时,是否得戒而起争论,分裂为支提山、北山二部;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部品,分为东山住、北山住,未提及制多山。/

/据华严宗所言,制多山等部派的教义思想,所执多同大众部说,故为法无去来宗/南传《论事注》则将西山、东山、王山、义成四部称为案达派,认为有共通的宗义。

/异部宗轮论将分裂,归因于大天五事之争议,其后有同名之大天(贼住大天),以重提五事而引致制多山等三部之分裂;/慈恩于《述记》谓有二位大天︰第一百年时,有大天比丘为乖诤之首,今此同前之名,故称为亦。’/

/部执异论等书则仅述及贼住大天一人,于根本二部分裂时,未提及另一大天之事。/

/关于宗义,《异部宗轮论》云︰三部本宗同义,谓诸菩萨不脱恶趣,于窣堵波兴供养业,不得大果;有阿罗汉为余所诱(阿罗汉虽无淫欲烦恼而漏失不净,然有时会遭恶魔将不净置于罗汉之衣)。此等五事及余义门,所执多同大众部说。’/

7制多山部。大天住制多山所立部。宗轮论述记曰,梵语制多,即先云

支提,讹也。此云灵庙,即安置圣灵庙处也。此山多有制多,故名。/

8西山住部。自大众部出。/其部众住于西山。/十八部论称为佛婆罗部,意译东山,文殊问经卷下亦称东山部。异部宗轮论述记指二书所说东山实误。/《部执异论》认为当时只有支提山、北山二部分出,不举西山住部。/又《十八部论》认为三部,但以佛婆罗部取代西山住部。/ 然宗轮论述记云,新旧部执皆无东山之名,是译家谬,应言西山,复减西山住部以欲成已十八部故,谓东山是误译。/

/今按南方所传,大众部下出制多部,又云十八部分裂后,更有东山部、西山部、西王山部等六部分出。南方所传与西藏所传相同,皆并举东山、西山两部。可见《异部宗轮论述记》所说似未必正确。又,《异部宗轮论》等认为,制多山等三部(或二部)是同时从大众部分出,但前引南传之说法则认为西山、东山等六部,是后来才分出的。由此看来,或许西山等部并不是和制多山部同时分出。/

/根据学者的研究,所谓西山、东山可能是指以制多山部的根据地支提山为中心的西东二山。近时学者中有将制多山推定为位于南印度基斯特那河下游贝玆瓦达对岸,而认为其西方十八哩阿摩罗婆提塔址,可能就是西山住部的根据地;也有人推定《大唐西域记》卷十驮那羯磔迦国的都城为阿摩罗婆提,而谓位于其东方的弗婆势罗(东山),是东山住部的根据地;位于西方的阿伐罗势罗(西山),是西山住部的根据地。/

总之,有可能是制多山部先兴起,然后再有西山、东山两部分出。/

9北山住部。住于制多山之北部,故称为北山住部。音译作郁多罗施罗、上施罗。意译北山部。据四分律开宗记卷一本载:末多利部(此云北山)。故又称末多利部。/宗义略同制多山部。/南传及藏传等无此部派记载。/

 

按照不共大乘的观点

诚如《智燃论》中说:大乘佛法是佛所说,由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密主金刚手以及弥勒菩萨等为首的结集者所结集。《秘密不可思议经》中说金刚手是千佛教法的结集者。以前的史料中一致记载:在王舍城的南方布玛萨巴瓦山上,百万菩萨聚集,弥勒结集律藏、文殊结集经藏、金刚手结集论藏。再有,大乘经藏中说:所有甚深见派法藏由文殊结集,所有广大行派法藏由弥勒结集。

(《藏密佛教史》 第二世敦珠法王著 索达吉堪布译 以下简称《藏史》)

第一次结

关于本师佛陀所宣说的所有正法是如何结集的这一问题,有共同与不共两种讲法。/按照共同乘共称的观点,依次出现了三次结集。

其中第一次结集的过程:在佛陀还没有灭度之前,舍利子与八万罗汉同时入灭,目犍连和七万罗汉一同入灭,而与世尊一起趣入涅槃的阿罗汉有一万八千。当时,诸天人冷嘲热讽地说:有境界的比丘都已入灭,正法已经成了火灭之烟一样。所有比丘连三藏都不会传扬。为了遣除天人的这种讥讽,佛陀灭度后的第二年夏令安居期间,在王舍城的列卓达山洞里,由未生怨王作施主,五百阿罗汉济济一堂(进行了第一次结集三藏)。其中,优婆离结集律藏、阿难结集经藏、大迦叶结集所有论藏。所有天人直至色究竟天之间传颂着诸天人日益增长,众非天日趋直下,佛法将长久住世。《杂阿含经》中说:佛灭度后次夏季,王舍秘密山洞中,五百罗汉共集聚,未生怨施集三藏。(《藏史》)

第二次结集

继第一次结集之后过了一百一十年,广严城中有比丘公开宣扬十种非事,如云:口呼负随喜,威仪器及盐,途双指搅垫,可以触金银,此许十非事。为了制止这十种非事,在毗舍离城婆利迦精舍,由阿育王作施主,耶舍等七百罗汉聚集一堂,摈除十种非事,完整地诵一遍三藏,也作了相顺长净与吉祥长净。(《藏史》)

第三次结

国王达玛阿修嘎的孙子名叫离忧,自从离忧的儿子勇部时期开始,受到魔加持的大天比丘、善贤、龙长老、安意等相继出现,他们向别人宣扬答复他不知,怀疑皆观察,能养活自己,此乃佛教法这样的五种邪法。/在勇部国王的下半生,欢喜王、大莲花王的整个一生,嘎纳加嘎的上半生这四位国王统治期间,所有僧团内部争论不休。由于佛陀未曾开许将律藏立成文字,久而久之,由于别解脱经的诵法有所不同而分裂成了十八部,又因为龙长老扩大争端,使得说一切有部中又分出了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三部,这样一来就成了根本四部。/

/随后,安意再度使争论不断扩张,结果四部又逐步分成十八部,其中说一切有部分成七部(根本一切有部、迦叶部、护地部、护法部、多闻部、红衣部、分别说部),大众部分成五部(东山住部、西山住部、雪山住部、说出世部和说假部),上座部(祗陀林住部、无畏山住部和大寺住部)与正量部(鸡胤部、守护部、犊子部)各分成三部。/从此之后,争论稍有平息而各居己位。这时,腻契波王作为施主开始第三次结集。/

/这次结集主要依据《国王哲哲梦境授记经》中所说:真实圆满正等觉迦叶佛告哲哲国王言:国王,你在梦中见十八人同扯一匹布,即预示释迦佛教法分成十八部,每一块布不曾毁坏预示十八部每一部均有解脱。’‛在此次结集中,引用此经的教证建立十八部均是清净的佛教,并将律藏立成文字,经藏与论藏先前没有立成文字的也在当时立成文字,以前所有立成文字的也再次作了校订。这就是第三次结集的情况。

/由于此次结集的情节在《杂阿含经》中没有记载,所以有关这方面的观点就存在着许多分歧。比如克什米尔的论师们认为:在克什米尔境内的耳饰精舍,圣者妙辐等五百阿罗汉、瓦色莫札等四百大尊者以及五百菩萨作第三次结集。印度的部分班智达则认为:第三次结集是在匝兰绕静处革瓦那精舍,由五百罗汉、五千大尊者结集的。/

/按照当代藏地一致共许的观点来说,佛陀入灭后接近四百年时,五百罗汉、五百或一万六千菩萨集聚一堂作了第三次结集。诚如《智燃论》中说:佛陀入灭后过了两百年,长老母之子结集教法。我认为这里是把四百年中的每半年当作一年来计算的,但如果与国王的朝代相对应,恐怕还是少了两百年,所以觉得仍旧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不仅仅是在结集年代上的观点存在着分歧,而且关于结集的地点,也出现舍卫城、匝兰绕地花积精舍、克什米尔境内革瓦那静处许多不同说法。/(《藏史》)

在公元前三世纪时,阿育王在位,他极尊奉佛教。因佛教徒与婆罗门教徒往往纷诤,欲重行结集佛典,以救弊端。召集名德一千人,推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在华氏城鸡园寺,举行结集三藏。之后并派诸德各地宏扬佛法。/

/目犍连子帝须:印度阿育王之帝师。以大梵天帝须自梵天下降,托生于目犍连婆罗门家,故称目犍连子帝须。略称帝须。幼好净洁,床席不与人杂;夙学吠陀书。年十六,投沙门私伽婆(Siggava)为沙弥,后依栴陀跋阇(Can!d!avajji)受具足戒。自此,修学佛法,精研三藏。并受私伽婆之付法而护持律藏,得阿罗汉果,教化人民。其后阿育王即位第六年,劝阿育王令王子摩哂陀出家,自为和尚,授其三藏。

 

第三次结

三年后,栖隐于阿河山(Ahogan%ga-pabbata),令摩哂陀领导僧团。/

/当时佛教因阿育王之外护,而大为兴盛。然其中有不少外道混入为沙门,破坏正法。阿育王乃礼请师复出再兴佛法。时师年已老迈,仍出而为王说法。王乃驱逐外道,净化僧团,且集六万比丘布萨说戒。又于众中选出熟谙三藏之一千比丘,自为上座,结集法藏,历时九月始告完成。此即佛教史上之第三结集。当时为阿育王即位第十七年(西元前 251 年),师法腊七十二岁。相传师在当时亦曾编集《论事》

Katha^-vatthu)一书。其后,又遣末阐提等比丘至罽宾诸边地,弘宣佛法。示寂时,法腊八十。

/又舍利弗问经所举之目犍罗优婆提舍,与帝须恐系同一人。/(《佛学基础》释界诠)

第四次结

在佛灭后四百年间,有迦腻色迦王尽力尊佛。当时佛教部派崛起,各据已见,莫衷一是,于是招集五百罗汉,五百菩萨,五百在家学者,推胁尊者及世友为上首,在迦湿弥罗城,结集三藏,造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这为印度佛教经论有文字记载之始。/

/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举行第四次结集时,世友任五百圣贤之指导者,编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总结说一切有部理论学说,与法救、妙音、觉天等被誉为婆沙四评家或婆沙四大论师。/

/世友又著有《异部宗轮论》一卷,叙小乘之二十部。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载,师为说一切有部之一祖,出生于迦多衍尼子之后、胁比丘等之前。惟日杂难经称师已证阿罗汉果并预言当来成佛。师子月佛本生经更载,师将次于弥勒成佛,号师子如来。/

/其他称世友者尚有数人:如俱舍论光记卷一、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说之品类足论与界身足论之作者世友,于俱舍论光记卷五、成业论所说之经部异师世友,及慈恩传卷二所载玄奘西游时,于迦湿弥罗国宣扬有部宗义之世友等。/

/依山田龙城《大乘佛教成立论序说》所载,在印度佛教史上,共有十四位世友/

巴利语及梵语

佛典

前面几次结集都是以口授,到迦腻色迦王时,才有文字的记录。记录所用之语有巴利语和梵语两种。/

/巴利语佛典,在阿育王时,王子摩晒陀至锡兰布教,用印度普通方言,后世名为巴利语。在一世纪,锡兰无畏波陀伽摩尼王即位,建无畏山寺以供僧。后寺内分派,互执异语。王即招集大德比丘五百人,就口传之巴利语三藏,详为勘正,载之简册,是为巴利语之佛典,用锡兰土语记录。书写依印俗,用贝多罗树叶,两面以针刺文字,染以墨,可年久不脱。至五世纪,中印佛音至锡兰,复将三藏之注疏,辑成巴利语,于是巴利语佛典才告完成,流利于南方。/

/梵语佛典,中印度之语言,印度贵族本有一种流行的雅语,所谓合乎吠陀韵律之学问语,后来佛弟子结集经典,亦采用之,流行于北方。

龙树建立大乘与小乘部派佛

佛灭度后一百年中,佛法一味未曾有争。/

/一百一十六年后始分派别,最初分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两派的不同,上座部唯传迦叶阿难七叶窟内所结集的小乘经律论三藏,大众部并传窟内外所结集的法藏,窟外的结集有五藏——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具有大小显密经典,所以大众部大小乘兼弘。/这两派在教义上主要的不同点是,上座部主张,生死涅槃皆是实法,大众部则谓生死涅槃皆是假名。而后从这两派又分出十八部,合前根本两派成二十部,称为部派佛教。/

/佛灭度五百年前后,马鸣、龙树相继出世,号称菩萨,弘扬大乘,大乘佛教因此转盛。/

/马鸣当时,虽然弘扬大乘,实是大小乘兼备,也未能建立起大乘宗派,至龙树菩萨,始广造诸论,遍破小乘,释方等经,脱离部派佛教,建立起大乘教派。/

/龙树的大乘佛教一旦确立,便冲击了全部部派佛教,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上座部一系的各派,拒不承认大乘,素有传习大乘教义的大众部系各派表示欢迎,便逐渐转到龙树大乘旗帜这边来。/

/例如十八部中的一说部、说假部、说出世部,它们原来的主张就接近大乘,它们的部派名称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明。/

/名称表达主张,早就超出声闻乘的范畴,但他们没有能力建立一种有系统的大乘教派,只得作为部派佛教而存在,所以一旦大乘佛教出现,便皆归宗龙树门下。/试看以后大众部一系的部派佛教,逐渐消失,不再发展流行,原因就在于此。/

/后来广泛流传的,与大乘对抗的各部小乘,大都属于上座部的系统,例如萨婆多部、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这是历史事实。/

(《三论玄义记论》刘常净)

 

a_3_46_小乘部派略表.txt · 最后更改: 2021/04/06 20:22 (外部编辑)